【食物的記憶】 總有一份食物,會深深牽動你的心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都到了北京,那當然就要來吃吃看老北京的炸醬麵。
小時候吃習慣我老爺做的韓式炸醬麵,後來回到台灣來,就沒能習慣台式口味的炸醬麵。
後來某一次無意中在中和附近吃到了我懷念已久的韓式炸醬麵。
現在想想,現在的我們很幸福。
想要紀錄甚麼,隨手拿個手機一拍就好。
當年沒有把我老爺做的炸醬麵記錄下來,覺得實在是好可惜。
可惜的可能也不只是這一樣,還有很多我與他的寶貴回憶,那時候沒有拍照的習慣,手頭上居然僅有幾張合影的照片。
或許是因為這樣,現在才會更加珍惜可以隨手記錄每一天的這種奢侈。
老北京炸醬麵的拌料是黃瓜絲,炸醬裡面主要是五花肉,台灣的炸醬面有些則會放入一點豆乾丁,醬料大同小異都有使用甜麵醬,而韓國炸醬麵則是用黑豆做成的春醬。
韓國炸醬麵醬滋味帶點甜味香醇,但,北京炸醬麵用的是黃豆醬,這種炸醬味道較鹹,但豆香濃郁,與拉麵條拌勻了再品嘗,滋味倒是恰到好處。
美食到底為甚麼這麼療癒?
或許是,總有一個料理是與你個人記憶有所連結,無論我們長大後走了多遠、嚐了多少酸甜苦辣,總有一份食物,會深深牽動你的心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奔五的老少女的碎碎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算是有點無預警的被通知要居家隔離14天。 原因就是我們在南京居住的那個區域,就在我們離開前有幾條街道被視為中風險地區,雖然我們的那幾條街道還是屬於低風險,但是,到了北京我們的小區,他就是堅持說我們是從中高風險回來的,因此說甚麼都要我們居家隔離14天。
我們北京家裡的鄰居都是在附近使館區上班的老外們,我們家對門的就是在英國大使館上班,隔壁那位則是在芬蘭大使館上班,因此社區裡面就有一個讓我很熱愛的國外超市,裡面賣的多是老外喜歡的商品,實在是非常適合我的胃。 每天晚上帶點兒去散步的時候,都會順道繞去超市逛一圈,隨手都可以挑到一些我喜歡的食物。
老吳自知不是一塊整理的料,也沒有甚麼審美觀,在這樣的事情上,最好避免跟我有正面衝突,之後也就再也沒有參與整理。這讓我非常開心。 他的不幫忙,就是我最好的幫忙。
上週六的早上7點,我們從南京出發,預計抵達北京是當天的傍晚8點。 但,我們真正實際到達的時間是周日的早上8點!!! 這漫長的24小時,是怎麼發生的? 原因很簡單,就只是單純一個檢查人員不爽。 雖然旅途間多了一個意外的插曲,但是我們一家四口很平安的抵達北京,開啟我們2022年全新生活的一頁!!!
我們本來是打算周日才要出發去北京,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想想還是提早一點出發,其實也只是提早一天罷了。 哈哈。。。 我們這次從南京搬去北京,被拆為兩個部分。 一個就是我們的行李,找來貨拉拉替我們處理,一共就是20個紙箱,周五就會先來搬走,然後約莫周六的中午過後會到北京。
打包。 一年之後我們又開始打包了。 搬家對我來說,一直都不陌生。 從加拿大搬去香港,再從香港搬去台灣,台灣搬去上海,上海搬回台灣,台灣搬去南京,現在則是從南京搬去北京。 打包一直都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但,打包的過程,好像是一種生活的回顧。 打包這一年生活中所累績的物品,似乎就是一種回顧。
我們算是有點無預警的被通知要居家隔離14天。 原因就是我們在南京居住的那個區域,就在我們離開前有幾條街道被視為中風險地區,雖然我們的那幾條街道還是屬於低風險,但是,到了北京我們的小區,他就是堅持說我們是從中高風險回來的,因此說甚麼都要我們居家隔離14天。
我們北京家裡的鄰居都是在附近使館區上班的老外們,我們家對門的就是在英國大使館上班,隔壁那位則是在芬蘭大使館上班,因此社區裡面就有一個讓我很熱愛的國外超市,裡面賣的多是老外喜歡的商品,實在是非常適合我的胃。 每天晚上帶點兒去散步的時候,都會順道繞去超市逛一圈,隨手都可以挑到一些我喜歡的食物。
老吳自知不是一塊整理的料,也沒有甚麼審美觀,在這樣的事情上,最好避免跟我有正面衝突,之後也就再也沒有參與整理。這讓我非常開心。 他的不幫忙,就是我最好的幫忙。
上週六的早上7點,我們從南京出發,預計抵達北京是當天的傍晚8點。 但,我們真正實際到達的時間是周日的早上8點!!! 這漫長的24小時,是怎麼發生的? 原因很簡單,就只是單純一個檢查人員不爽。 雖然旅途間多了一個意外的插曲,但是我們一家四口很平安的抵達北京,開啟我們2022年全新生活的一頁!!!
我們本來是打算周日才要出發去北京,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想想還是提早一點出發,其實也只是提早一天罷了。 哈哈。。。 我們這次從南京搬去北京,被拆為兩個部分。 一個就是我們的行李,找來貨拉拉替我們處理,一共就是20個紙箱,周五就會先來搬走,然後約莫周六的中午過後會到北京。
打包。 一年之後我們又開始打包了。 搬家對我來說,一直都不陌生。 從加拿大搬去香港,再從香港搬去台灣,台灣搬去上海,上海搬回台灣,台灣搬去南京,現在則是從南京搬去北京。 打包一直都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但,打包的過程,好像是一種生活的回顧。 打包這一年生活中所累績的物品,似乎就是一種回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赤肉裹粉下滾水煮熟,配料有筍子,白菜,香菇等
有時候吃東西除了美味外,此外很大一部分,我是為了回憶人生途中的某些時光,像是偶爾我會買上一小包鹹酥雞或是一碗綠豆湯解解嘴饞,因為這兩個小點心老能讓我想起以前準備考大學的夜讀時刻,高三周間每天被班導留讀到晚上九點半,在回家的途中,偶然來接我的母親會買上一小包炸物或涼涼的綠豆湯這兩個點心當成宵夜鼓勵
Thumbnail
不論是在新竹奶奶家,還是在台北,涼麵都是夏天常出現的。 其實小時候不是很吃喜歡吃,大概是因為每次想加很多料,特別是肉跟蛋,但碗總是不夠裝。而且因為要拌麵,每次都很容易拌出來,於是感到煩躁。拌麵一直都是我最懶得做的事情,即使到現在,外食如果是吃麵,我也都總是直接開吃。 是什麼差異,是回憶的差異
Thumbnail
紅燒牛肉麵,以細緻烹調的牛肉、香濃湯頭和彈牙麵條為特色。其豐富的調味和獨特口感使其成為台灣飲食文化中的精華,深受人們喜愛和推崇。 於清朝時期由回族移民帶入台灣。初期以牛肉、麵條、調味料烹調,後演變成台灣特色料理。民國時期,隨著台灣飲食文化融合發展,牛肉麵成為台灣重要美食之一,深受當地人喜愛。現
Thumbnail
朋友問我要吃什麼?我說老樣子。於是去讚岐烏龍麵店。這次想吃不一樣的,對我來說,去餐廳用餐不僅僅是填飽肚子,更是一種探索美食的旅程。當我點了店員推薦的那款有9種配料的烏龍麵時,我並沒有過多的期待,只是抱著一種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 然而,當那碗麵端到我面前時,我真的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這碗烏龍麵看起來
今天吃了以前還整天待在冰店幫忙 常去吃的餐館 原本想說很久沒來吃了 想來吃一下 回味一下 若是以前,我可能就是  點 梅林牛炒飯/鳳梨蝦球 蔥爆牛肉 這三樣  而當我看到菜單上有韓式辣醬炒牛肉 就想到了去韓國旅遊時 每天吃泡菜的日子 便把蔥爆改成了韓式辣醬 你怎麼會
陽春麵,台灣最普遍的庶民麵食。 在讀小學時代鄉下,街上有座宮廟, 廟的正後方一條街有間外省伯伯三人合開的一間麵館 。一早開店後開始忙碌的一天: 和麵桿麵, 切菜熬湯, 每當下課放學路過, 總會被店裡特有的食物香氣所吸引,記得那時如果正好有5塊錢,就會走進去吃上一碗最熱賣的陽春麵。 我每次點完麵坐
小時候在台灣的鄉下地方, 只有過年節的時候母親買來雞隻煮成白斬雞祭祀才有可能喝到鮮美的雞湯。 那雞湯的香氣遠遠的在外邊就聞到, 會令人好奇地跑去廚房一看究竟, 自多年前媽媽生病去世, 這兒時美味記憶也就隨著消失了。 2003年的冬天, 因工作初到上海, 整個人還在適應當地的工作環境以及飲食文化,
Thumbnail
兒時的記憶,爸媽偶爾會帶著我們去三商巧福品嚐牛肉麵,那份熟悉的記憶停留在腦海裡。 現在為人母親的我,依舊會帶著孩子們品嚐牛肉麵,雖然原有的店家已不同,但一走進店家,熟悉的味道撲鼻而來,令人好懷念。
Thumbnail
鄰近台北京站,走過來只要3分鐘,二年前與友人來吃過,記憶中是餐點美味又平價的好店,平均約150元就能吃飽飽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赤肉裹粉下滾水煮熟,配料有筍子,白菜,香菇等
有時候吃東西除了美味外,此外很大一部分,我是為了回憶人生途中的某些時光,像是偶爾我會買上一小包鹹酥雞或是一碗綠豆湯解解嘴饞,因為這兩個小點心老能讓我想起以前準備考大學的夜讀時刻,高三周間每天被班導留讀到晚上九點半,在回家的途中,偶然來接我的母親會買上一小包炸物或涼涼的綠豆湯這兩個點心當成宵夜鼓勵
Thumbnail
不論是在新竹奶奶家,還是在台北,涼麵都是夏天常出現的。 其實小時候不是很吃喜歡吃,大概是因為每次想加很多料,特別是肉跟蛋,但碗總是不夠裝。而且因為要拌麵,每次都很容易拌出來,於是感到煩躁。拌麵一直都是我最懶得做的事情,即使到現在,外食如果是吃麵,我也都總是直接開吃。 是什麼差異,是回憶的差異
Thumbnail
紅燒牛肉麵,以細緻烹調的牛肉、香濃湯頭和彈牙麵條為特色。其豐富的調味和獨特口感使其成為台灣飲食文化中的精華,深受人們喜愛和推崇。 於清朝時期由回族移民帶入台灣。初期以牛肉、麵條、調味料烹調,後演變成台灣特色料理。民國時期,隨著台灣飲食文化融合發展,牛肉麵成為台灣重要美食之一,深受當地人喜愛。現
Thumbnail
朋友問我要吃什麼?我說老樣子。於是去讚岐烏龍麵店。這次想吃不一樣的,對我來說,去餐廳用餐不僅僅是填飽肚子,更是一種探索美食的旅程。當我點了店員推薦的那款有9種配料的烏龍麵時,我並沒有過多的期待,只是抱著一種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 然而,當那碗麵端到我面前時,我真的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這碗烏龍麵看起來
今天吃了以前還整天待在冰店幫忙 常去吃的餐館 原本想說很久沒來吃了 想來吃一下 回味一下 若是以前,我可能就是  點 梅林牛炒飯/鳳梨蝦球 蔥爆牛肉 這三樣  而當我看到菜單上有韓式辣醬炒牛肉 就想到了去韓國旅遊時 每天吃泡菜的日子 便把蔥爆改成了韓式辣醬 你怎麼會
陽春麵,台灣最普遍的庶民麵食。 在讀小學時代鄉下,街上有座宮廟, 廟的正後方一條街有間外省伯伯三人合開的一間麵館 。一早開店後開始忙碌的一天: 和麵桿麵, 切菜熬湯, 每當下課放學路過, 總會被店裡特有的食物香氣所吸引,記得那時如果正好有5塊錢,就會走進去吃上一碗最熱賣的陽春麵。 我每次點完麵坐
小時候在台灣的鄉下地方, 只有過年節的時候母親買來雞隻煮成白斬雞祭祀才有可能喝到鮮美的雞湯。 那雞湯的香氣遠遠的在外邊就聞到, 會令人好奇地跑去廚房一看究竟, 自多年前媽媽生病去世, 這兒時美味記憶也就隨著消失了。 2003年的冬天, 因工作初到上海, 整個人還在適應當地的工作環境以及飲食文化,
Thumbnail
兒時的記憶,爸媽偶爾會帶著我們去三商巧福品嚐牛肉麵,那份熟悉的記憶停留在腦海裡。 現在為人母親的我,依舊會帶著孩子們品嚐牛肉麵,雖然原有的店家已不同,但一走進店家,熟悉的味道撲鼻而來,令人好懷念。
Thumbnail
鄰近台北京站,走過來只要3分鐘,二年前與友人來吃過,記憶中是餐點美味又平價的好店,平均約150元就能吃飽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