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舒服的感覺,是自己也有(那項特性)—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碰到不舒服、不喜歡,甚至討厭的事情或人的時候,往往抱怨、責怪那人的不是,那件事情的難纏、不合理、不順心,如果事情重覆發生的話,就要反過來看看自己了,為什麼老是碰到類似的事情、同樣的人呢?是不是我的問題呢?

一、 當人家在教導、指導我的時候,我覺得不舒服、不耐煩

尤其在我沒預期會出現這些指導,或知識的宣揚時,我覺得沒有需要,也不認可他說的時,有時會在心裏嘲笑或反駁他,只是沒說出來。

多年來,這樣的事情重覆發生,我也在各種情況的交織比對之下,明白了:我自己也常常在教人家,告訴人家我知道的「新知」和「正確」的知識。

回想一下,好像是孩子上幼兒園之後開始的,每當得知新知識,或學到新東西後,就會時常轉告周圍的人(「分享」這個詞是後來才出現的),很喜歡「傳播」這些我覺得「好」的訊息。後來參予了一些團體,進而推廣由國外傳入台灣的一些觀念和做法,除了環保、教育、性別議題之外,還起而行動,家長自己辦學校,推廣和實行「自主學習」的理念。

10多年前,學了身心靈成長,成為諮詢師之後,更是喜歡談論這些,給周圍或來參加活動的人我覺得好的東西,時常是免費給予,或是增加時間和內容。生病停下來後,逐漸明白,我花了那麼多力氣,跟人家說了那麼多我以為好的東西,其實人家不一定需要,也不一定接受,更有些是聽不懂的,我的心力都浪費了,或許也引起人家的厭煩。

原來我對人家的教導不喜歡、不舒服,也是我自己有那項特質,那些不舒服是要我看見自己,轉而找到自己的那項特質在哪裏?進而改變它,這樣我會越來越好。

二、 對沒知識沒常識的話或人,我很不喜歡、厭煩,甚至生氣

我也在找尋為什麼我會不舒服呢?這幾年,我的理智出來說話:「他們的知識和常識和我的不一樣」,我指的是現代社會、在都市裏、主流的知識和常識,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擁有的知識內容也不同,不能說他們沒知識沒常識,是不適合放在現代社會中使用,如果還是照常用的話,就會顯得你這個人沒知識沒常識了。只是我的理智知道,但是碰到時,情緒還是照常出來。

寫到這裏,祌奇的事情發生了,上一段,我寫了:「我也在找尋為什麼我會不舒服呢?」我真的是在找尋原因,為什麼?我寫出來,也是先放著,繼續尋找。

接著寫接下來的3行,然後站起來,去上廁所,在廁所裏我突然明白了:「將以前環境學得的知識和常識原封不動地用在後來遷居的都市環境裏,或是年輕時候的做法,到了中年以後還是沒改變。」這樣就顯得沒知識沒常識了。

哇!真棒!書寫是有魔力的,寫著寫著就會想通了。嗯!我知道了,我可以找尋、發掘的是:

1.我在哪方面是將古時候的做法原封不動地用在現在的情況裏,或是

2.沒有跟著情況改變,改變做法。

有了明確的方向事情就好解決了。而且我可以預期的是,下次,當再聽到那些我認為是沒知識沒常識的話的時候,我不會再不舒服了,因為我已經聽到它想表達的,我也去做了,就不會再引起我的不舒服了。

再說一遍:

不舒服等情緒是要引起我的注意,表示有事情不對了,將問題找出來,並且修正後,再發生同樣的情況時,就不會不舒服了。


註:最近思緒比較混亂,我還是要寫一寫,今天這篇,給我自己的收穫真的太大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紀餘的沙龍
90會員
682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紀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對於還沒清楚狀況就急著給建議的家人、朋友、同事、陌生人,是不是超不爽? 我也是。
Thumbnail
你對於還沒清楚狀況就急著給建議的家人、朋友、同事、陌生人,是不是超不爽? 我也是。
Thumbnail
以前我是一個對自己很沒自信的人 尤其是學習上 因為我從小就成績不好 (但回頭看 發現其實只是當時 我沒有找對適合的學習方法 還有我完全不是邏輯型的人 所以教育體制並不適合我) 父母就會因為這個結果 用他們淺意識的自卑 灌輸我我是很笨的人 做不到很多事 還會說像我這樣就要比別人努力 (其實根本不是要更
Thumbnail
以前我是一個對自己很沒自信的人 尤其是學習上 因為我從小就成績不好 (但回頭看 發現其實只是當時 我沒有找對適合的學習方法 還有我完全不是邏輯型的人 所以教育體制並不適合我) 父母就會因為這個結果 用他們淺意識的自卑 灌輸我我是很笨的人 做不到很多事 還會說像我這樣就要比別人努力 (其實根本不是要更
Thumbnail
自我成長是沒完沒了的,沒有「做完」、「結束」的一天,每天不斷在發現自己(真正的樣子),修正自己的缺失,學習過比較平衡的生活,讓自己(和生活)越來越好,當身心平衡之後,靈自然就出現了。 一、前一陣子列出剩下的,我想要「解決」的3種情況,也是困擾很久的: 1. 時常可憐別人 勉強找到的情緒可能是
Thumbnail
自我成長是沒完沒了的,沒有「做完」、「結束」的一天,每天不斷在發現自己(真正的樣子),修正自己的缺失,學習過比較平衡的生活,讓自己(和生活)越來越好,當身心平衡之後,靈自然就出現了。 一、前一陣子列出剩下的,我想要「解決」的3種情況,也是困擾很久的: 1. 時常可憐別人 勉強找到的情緒可能是
Thumbnail
我們碰到不舒服、不喜歡,甚至討厭的事情或人的時候,往往抱怨、責怪那人的不是,那件事情的難纏、不合理、不順心,如果事情重覆發生的話,就要反過來看看自己了,為什麼老是碰到類似的事情、同樣的人呢?是不是我的問題呢? 一、 當人家在教導、指導我的時候,我覺得不舒服、不耐煩 2.沒有跟著情況改變,改變做法。
Thumbnail
我們碰到不舒服、不喜歡,甚至討厭的事情或人的時候,往往抱怨、責怪那人的不是,那件事情的難纏、不合理、不順心,如果事情重覆發生的話,就要反過來看看自己了,為什麼老是碰到類似的事情、同樣的人呢?是不是我的問題呢? 一、 當人家在教導、指導我的時候,我覺得不舒服、不耐煩 2.沒有跟著情況改變,改變做法。
Thumbnail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檢討,不知道從哪開始有了些不一樣,即使知曉理應如此,但還是會有慌張不知所措的感受,這是讓自己挖掘內在深層的哪些信念?恐懼?匱乏?覺得理所當然?習慣?
Thumbnail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檢討,不知道從哪開始有了些不一樣,即使知曉理應如此,但還是會有慌張不知所措的感受,這是讓自己挖掘內在深層的哪些信念?恐懼?匱乏?覺得理所當然?習慣?
Thumbnail
可能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樣去消化吸收不適合我的「好意」。 好像當別人給我意見而我不照著做,別人就會不開心的感覺。後來我算是明白,保持距離是非常好的方式。
Thumbnail
可能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樣去消化吸收不適合我的「好意」。 好像當別人給我意見而我不照著做,別人就會不開心的感覺。後來我算是明白,保持距離是非常好的方式。
Thumbnail
直到現在我依然發自真心的認為:那些不斷在依靠想像,自己的歷程沒有經驗過的東西,就去灌輸別人說應該過上如何如何日子的人,實在是太失禮了。
Thumbnail
直到現在我依然發自真心的認為:那些不斷在依靠想像,自己的歷程沒有經驗過的東西,就去灌輸別人說應該過上如何如何日子的人,實在是太失禮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