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寫我口 I 書面與口語的呈現差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之前有一陣子連著參加了幾場讀書會,都是需要分享自己讀過的書的形式,對於報告口說這部分不是我的長處,所以先擬好一份完整的口說稿就是必須的準備,那時的我同樣有在寫點有的沒的,寫好的稿子貼出來分享也是順便的事,這時候就有個難點,我寫的該是講稿還是文章呢?
看別的講者時我都會好奇他們如何準備內容,因為在我自己的分享中,口語與書面語會是不同思維的呈現方式,也許很多人都能自然切換吧,但至少我無法只用簡單提點來分享內容,不準備好完整的逐字稿就會一直卡詞,但是真的重寫成逐字稿,細節的編排方式會有明顯差別,於是不管是口說或閱讀,我都需要分開擬稿,不過具體口語書面語的差異又體現在哪,這篇來整理一下我的想法。
說在先,要是你厲害,分享演講不用準備,這篇可以跳過了。

訊息頻

你看youtobe時會加速嗎,現在各種傳播媒體,能夠看的內容數之不盡,除了少數會讓人想好好品味的內容外,大多數的節目我都習慣快轉收看,習慣以後也不會想放慢看就是。
文章的閱讀速度根據個人的習慣,或是訓練的有無能夠有極大的差異,光是不懂速讀的普通人,速度大概在300~800字/分左右,會速讀的話2000以上應該是容易的。
而影片的閱聽速度我就沒找到具體速度,也少有人會特別訓練吧,我想受到講者咬字口吻的影響,能提高的速度也有限,用通常語速算,一般人說話大概是150~240字/分左右,但也是有人能用3倍、4倍快轉看youtobe,三倍速下去也就不到1000字/分的接收速度,比起閱讀速度還是要慢得多了。
能發現人的訊息接收速度其實是超越輸出速度的,而且在閱讀速度與閱聽速度上,也是有差距的,不過更進一步影響兩者速度的關鍵,我認為是讀取訊息的方式。
使用速讀時,一個重要的技巧在於不要逐字讀,熟練閱讀技巧的人之所以能讀得快,在於有技巧地捕捉關鍵字,掃過每章每段的頭尾,就算中間跳過也能理解個八成,但是聽聲音或影像卻只能按照時間軸推進,不便於主動吸收。

動態

"動態"是兩種接收方式的根本差異,安排內容時,在靜態的文章形式,相對可以不需要控制讀者的注意力,儘管去鋪開知識內容,但是在動態的聲音影像,就需要控制讀者的注意力,我相信這對講師是重要的技術之一,但就算沒有演講經驗,也能想像在學校,要是課堂上老師無法控制進度,學生分神也是理所當然的現象。
舉個例子,像是列出細項,如:1.什麼什麼、2.這樣這樣......的方式,在靜態文章中一次並列出來不會有前後分別,但是聽聲音時要是不注意,很容易漏掉一兩個項目沒聽清楚,這在線性前進的演講形式可沒法倒帶,除非畫面簡報有補充到,否則就過去了。
有這樣的差異,在於內容的安排上,口說逐字稿就需要更順暢的銜接,要是不夠口語的文章,或是邏輯不清晰,會變成完全念稿,無法用自己的話傳達。

「我手寫我口」

這是一種文章的風格,最早是白話文運動的口號,簡單來說就是「用我的手把我嘴裡想說的話寫下來」,這樣的文章讀起來流暢通順、容易閱讀,但卻不是看上去的容易撰寫,至少我還在努力,我想的難點有兩個。

1沒有必要的多話:

確實這種寫法的文章讀起來輕鬆,但是口語與書面語依然是分別兩種形式,這是因為書面語缺少語氣與身體語言,要還原口語的感覺勢必得加上許多語助詞,如嗯、啊、喔、欸及銜接句子,只是散文還好,要寫一些複雜的內容就會顯得過於隨意、難成文章,可以舉例像是電影中常出現的解釋性對話,在劇本上看起來都是明確的內容,講出來就很生硬,人不那樣說話的。

2你要不要聽聽看你在說什麼:

另一個狀況是,確實照著自己說話的方式寫出來的,但回過來康康,有確定自己說的是人話?
人隨時都在說話,所以更難去懷疑自己到底會不會說話,我自己不善言詞,所以這段話可能沒啥效力,不過在一些表達自我觀點,要說一串複雜的意見時,一邊說一邊想,還能夠整理清楚話語架構的人認真覺得稀有。
當我們整理出一種版本的書面稿,確實是照著自己的說話方式,或許用字是口語化的,但內容的架構說不定自己也沒有理清,因為還沒把內容給吃透,於是臨場要發揮時依然會卡住。

結語

前面我區分口語與書面語的特性差異,包含接收訊息的形式以及安排訊息的結構,總結一下我的觀點。
口語是一種更講求即效性的表現方式,閱聽人需要與內容同步,這讓內容的安排上要避免跳過大跨度的斷層,尤其是深度的知識更需要循序漸進,以及呈現的完成度,當然如果不打算準備也就沒有那麼多障礙,那樣吃的就是老本跟臨場反應了。
至於書面語相對來說,能夠允許不那麼順暢的行文,但依舊有需要達成的標準(標點、選字),作為呈現觀點的形式,文章能用較低的門檻,快速鋪開較多的層次深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8會員
103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來自那個光 的其他內容
你寫過評論嗎? 先說明這一篇只是說明我眼中的評論,不管你是擅長評論,或是秉持Dont judge精神,我想這篇都不會提供你實際的操作方法。 這篇最主要想提的想法就是,一篇評論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你寫過評論嗎? 先說明這一篇只是說明我眼中的評論,不管你是擅長評論,或是秉持Dont judge精神,我想這篇都不會提供你實際的操作方法。 這篇最主要想提的想法就是,一篇評論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如果想要「快速寫作」,絕對不是只有打字速度快這回事,而是要從「如何有效率寫這篇文章」開始談起。
寫短文是為了與有趣的想法邂逅,然後把有趣的想法在自己的腦中過一過。 讀書讀到一段有意思,如果沒有寫作,那留下的印象少, 其實跟沒讀書一樣。 而避免這樣徒勞無功的秘訣,就是利用山口拓郎說的,要將自己的意見「具體化」。
Thumbnail
在正式的場合有需要開口說話的時候, 大部份情況都不是三言兩語,使用幾個字, 半句、一句話就可以達到效果。 開口說話,就是英語 “語言學” 所謂的 “oral language”。本質上,它涵蓋著 “說”與 “聽” 兩個不可缺的部分。 開口說話和反思聽眾的獲益,是口語正向應用的一體的兩面。
不習慣寫作的學生,常常會覺得寫作很花費時間。 但其實,寫作幫你省下的時間更加可觀。 當你需要不斷與各種人交流合作時,免不了頻繁大量的溝通。 此時,書面表達的價值就顯現出來。 書面表達不只是一種表達方式, 更是高效率管理讀者認知的工具。 將思考寫成文字,事實上是一種
神速時短的第48頁提到, 開示(Output)有三種方式:寫,說,問。 這答案看是簡單,但其實很有啟發,因為他體現出Output的多樣性。 寫的時候,你可以看著你寫的東西, 你可以慢慢寫,而你的身體,你的大腦會展現給你, 你現在是怎麼想的,邏輯是怎麼樣。 而寫的文
口語與書面語的差異是顯著、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神速時短的第一階段是「開示 Output」。 開示階段聚焦的是, 在進行任何形式的溝通之前, 我們應該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不斷的思考與表達,要Output, 才能把初步的想法精煉,得到更成熟的版本。 就拿寫作來說。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學習演說技巧已成為自媒體時代的重要技能之一。本文將介紹如何撰寫一篇好的演講稿,進而探討演講的開頭、中間和結尾設計,以及如何加強演講內容的情感表現。
Thumbnail
用口語的話要跟別人說得清楚講得明白時,必須集中精神來思考,在這同時也代表正在將腦海中雜亂無章的想法系統化,若是聽的人表示有些聽不懂,那其實是表示自己對那部份的理解還不足,(也就是自己以為知道了,但可能並不是真正的了解),因為真正的明白,才有辦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
Thumbnail
如果想要「快速寫作」,絕對不是只有打字速度快這回事,而是要從「如何有效率寫這篇文章」開始談起。
寫短文是為了與有趣的想法邂逅,然後把有趣的想法在自己的腦中過一過。 讀書讀到一段有意思,如果沒有寫作,那留下的印象少, 其實跟沒讀書一樣。 而避免這樣徒勞無功的秘訣,就是利用山口拓郎說的,要將自己的意見「具體化」。
Thumbnail
在正式的場合有需要開口說話的時候, 大部份情況都不是三言兩語,使用幾個字, 半句、一句話就可以達到效果。 開口說話,就是英語 “語言學” 所謂的 “oral language”。本質上,它涵蓋著 “說”與 “聽” 兩個不可缺的部分。 開口說話和反思聽眾的獲益,是口語正向應用的一體的兩面。
不習慣寫作的學生,常常會覺得寫作很花費時間。 但其實,寫作幫你省下的時間更加可觀。 當你需要不斷與各種人交流合作時,免不了頻繁大量的溝通。 此時,書面表達的價值就顯現出來。 書面表達不只是一種表達方式, 更是高效率管理讀者認知的工具。 將思考寫成文字,事實上是一種
神速時短的第48頁提到, 開示(Output)有三種方式:寫,說,問。 這答案看是簡單,但其實很有啟發,因為他體現出Output的多樣性。 寫的時候,你可以看著你寫的東西, 你可以慢慢寫,而你的身體,你的大腦會展現給你, 你現在是怎麼想的,邏輯是怎麼樣。 而寫的文
口語與書面語的差異是顯著、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神速時短的第一階段是「開示 Output」。 開示階段聚焦的是, 在進行任何形式的溝通之前, 我們應該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不斷的思考與表達,要Output, 才能把初步的想法精煉,得到更成熟的版本。 就拿寫作來說。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學習演說技巧已成為自媒體時代的重要技能之一。本文將介紹如何撰寫一篇好的演講稿,進而探討演講的開頭、中間和結尾設計,以及如何加強演講內容的情感表現。
Thumbnail
用口語的話要跟別人說得清楚講得明白時,必須集中精神來思考,在這同時也代表正在將腦海中雜亂無章的想法系統化,若是聽的人表示有些聽不懂,那其實是表示自己對那部份的理解還不足,(也就是自己以為知道了,但可能並不是真正的了解),因為真正的明白,才有辦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