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之氣節與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寒食節來源​

寒食節也稱「禁火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

春秋時期,"禁火節"成了"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晉文公的名臣介子推。​

據說,晉文公重耳在流亡時,臣下介子推曾經割股給他充饑。晉文公歸國后,分封群臣,介子推不願受賞,於是攜老母隱居於綿山。​

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還是不願為官。晉文公放火燒山,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柳樹下。​

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到唐代時,寒食節成為了全國性法定節日。​

伴隨著歲月的流逝,寒食節靜靜地融入了清明節,介子推早已沉入歷史長河,不過寒食所代表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贊許,卻是千年如一的流傳了下來。​

現代的價值看來,介子推是有氣節的忠臣,還是傻癡癡的!割肉給人吃,不辦沒有討回肉,又不願接受封賞,只因為不想接受新朝的恩惠!​

在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首《寒食》詩,​

是唐代詩人韓翃最知名的作品之一。​

因著這首詩,人們記住一個古老的節日:寒食。​

一千年過去了,寒食幾乎被大家遺忘了。​

寒食節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兩天。在古時,寒食節是重要的節日。​

在中國,寒食之後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資訊,象徵著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環的開始,後來則有了「感恩」意味,更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

寒食節的本意,​

是人類對大自然、對火、也是對文化的敬畏、是感恩,也是對文化傳承生活的嚮往,因為沒有火的存在,人類將長期處於寒冷的環境中生活,也無熟食亦無夜間光明。而火具有很大的破壞力,若不對其心存敬畏之心,帶來的將是失去生命的代價,活著,就對未來生活有所嚮往,古人在這個時候通過滅火、取新火的方式,並舉辦祭祀活動,來鼓勵人類向著美好的明天走下去。​

隨著歲月的流逝,寒食漸漸被清明節代替。​

許多傳統節都消逝在時間中,花朝、寒食、寒衣...... 都成為了記憶。​

但是,我們依然能從詩詞文賦中,領略到千年前、百年前的寒食風味。​

而這,叫傳承......文化之火,可滅,也可傳新(薪)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怡然的沙龍
26會員
176內容數
王怡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22
2023/07/23巳時大暑節氣   曾有一個題目:“用一句話形容你那裡的天氣有多熱?” 網友們詼諧並略帶誇張的回復中,透露出暑熱的煎熬 我這條命,是空調給的!   在路上摔倒了,90%的面積燙傷! 我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把孜然! 我一直都是七分熟的! 整座城市就是一個露天燒烤攤
Thumbnail
2023/07/22
2023/07/23巳時大暑節氣   曾有一個題目:“用一句話形容你那裡的天氣有多熱?” 網友們詼諧並略帶誇張的回復中,透露出暑熱的煎熬 我這條命,是空調給的!   在路上摔倒了,90%的面積燙傷! 我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把孜然! 我一直都是七分熟的! 整座城市就是一個露天燒烤攤
Thumbnail
2023/07/06
《駱駝祥子》中對於暑熱的描述 ​ 他拉上了個買賣,把車拉起來,他才曉得天氣的厲害已經到了不允許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過氣來,而且嘴唇發焦,明如心裡不渴、也見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陽把手和脊背都要曬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褲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搧搧,沒用。風是熱的。他已經不知
Thumbnail
2023/07/06
《駱駝祥子》中對於暑熱的描述 ​ 他拉上了個買賣,把車拉起來,他才曉得天氣的厲害已經到了不允許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過氣來,而且嘴唇發焦,明如心裡不渴、也見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陽把手和脊背都要曬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褲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搧搧,沒用。風是熱的。他已經不知
Thumbnail
2023/07/06
2023/07/07申時小暑節氣 暑者,《說文》曰:“熱也。”《釋名》曰:“熱如煮物也”暑近濕如蒸,熱近燥如烘。 ​ 《池亭納涼》 明 朱高熾(明世宗) 夏日多炎熱,臨池憩午涼。雨滋槐葉翠,風過藕花香。 舞燕來青瑣,流鶯出建章。援琴彈雅操,民物樂時康。 ​ 皇帝消暑方,除了體感的炎熱,午間最熱時找個
Thumbnail
2023/07/06
2023/07/07申時小暑節氣 暑者,《說文》曰:“熱也。”《釋名》曰:“熱如煮物也”暑近濕如蒸,熱近燥如烘。 ​ 《池亭納涼》 明 朱高熾(明世宗) 夏日多炎熱,臨池憩午涼。雨滋槐葉翠,風過藕花香。 舞燕來青瑣,流鶯出建章。援琴彈雅操,民物樂時康。 ​ 皇帝消暑方,除了體感的炎熱,午間最熱時找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兼具自然節氣與人文習俗的重要節日,其由來可追溯至古代的多重文化脈絡,融合了寒食節的歷史典故與清明節氣的農耕傳統,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源於「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悲壯故事 歷史背景 春秋時期(約公元前7世紀),晉國公子重耳(後為晉文公)流亡期間,忠臣介子推曾割下
Thumbnail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兼具自然節氣與人文習俗的重要節日,其由來可追溯至古代的多重文化脈絡,融合了寒食節的歷史典故與清明節氣的農耕傳統,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源於「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悲壯故事 歷史背景 春秋時期(約公元前7世紀),晉國公子重耳(後為晉文公)流亡期間,忠臣介子推曾割下
Thumbnail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一說源於古代的寒食節,最初是用來紀念中國春秋時期的一位忠臣—介子推。 據說,當時介子推因為勸諫而被楚文王放逐,當他的好友晉景公聞訊後,十分悲痛,不顧禁令,為介子推送去食物,但介子推最終還是在山上過世,為了紀念這位忠臣,晉景公下令禁火3日只能吃寒食,爾後時代變遷,人們便在每年的
Thumbnail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一說源於古代的寒食節,最初是用來紀念中國春秋時期的一位忠臣—介子推。 據說,當時介子推因為勸諫而被楚文王放逐,當他的好友晉景公聞訊後,十分悲痛,不顧禁令,為介子推送去食物,但介子推最終還是在山上過世,為了紀念這位忠臣,晉景公下令禁火3日只能吃寒食,爾後時代變遷,人們便在每年的
Thumbnail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距離現在 1800 多年前的三國時代英傑們,是如何過新年的呢? 在那個戰爭頻起的亂世,春節是大家放下仇恨、好好團圓的時候。諸侯們通常也會在這時停戰休兵,回去慶祝完後再來決戰。
Thumbnail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距離現在 1800 多年前的三國時代英傑們,是如何過新年的呢? 在那個戰爭頻起的亂世,春節是大家放下仇恨、好好團圓的時候。諸侯們通常也會在這時停戰休兵,回去慶祝完後再來決戰。
Thumbnail
《甲寅仲春社稷壇禮成述事(乾隆甲寅 1794年)》 清 · 弘曆 春祈因重農,每嵗致寅恭⑴。 及節求恩雨,閲年望雪冬⑵。 焦心誠日甚,渴澤冀雲濃。 責已深思過,仍惟籲土宗。 《江蘇巡撫閔鶚元安徽巡撫陳用敷各報春雨優霑麥收有望詩以誌慰(乾隆戊申 1788 年) 》清 · 弘曆 正是焦心望澤時,吴臺歙省
Thumbnail
《甲寅仲春社稷壇禮成述事(乾隆甲寅 1794年)》 清 · 弘曆 春祈因重農,每嵗致寅恭⑴。 及節求恩雨,閲年望雪冬⑵。 焦心誠日甚,渴澤冀雲濃。 責已深思過,仍惟籲土宗。 《江蘇巡撫閔鶚元安徽巡撫陳用敷各報春雨優霑麥收有望詩以誌慰(乾隆戊申 1788 年) 》清 · 弘曆 正是焦心望澤時,吴臺歙省
Thumbnail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是唐代詩人韓翃的名作。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人(今屬河南.南陽)。他是唐.代宗大曆(766年--779年)至唐.德宗建中(780年--783年)時期活躍的詩人,文學史將他列為「大曆十才子」之一。
Thumbnail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是唐代詩人韓翃的名作。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人(今屬河南.南陽)。他是唐.代宗大曆(766年--779年)至唐.德宗建中(780年--783年)時期活躍的詩人,文學史將他列為「大曆十才子」之一。
Thumbnail
端午為陰曆,鄰近的陽曆節令為夏至,為全年日照最充足的時期。古代因農曆5月多逢瘟疫盛行,視5月為惡月,舊時因醫療缺乏,遂寄望於宗教,視疫病為邪祟,透過各種方式驅邪避禍,成後世的禁忌及傳統。春秋時有詩人屈原投江,民間傳說裡則有《白蛇傳》,亦有龍圖騰祭祀的歷史。
Thumbnail
端午為陰曆,鄰近的陽曆節令為夏至,為全年日照最充足的時期。古代因農曆5月多逢瘟疫盛行,視5月為惡月,舊時因醫療缺乏,遂寄望於宗教,視疫病為邪祟,透過各種方式驅邪避禍,成後世的禁忌及傳統。春秋時有詩人屈原投江,民間傳說裡則有《白蛇傳》,亦有龍圖騰祭祀的歷史。
Thumbnail
.清明、祭墓、寒食、植樹 .西周帝王將相已有祭墓之俗,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 .儒家之孝:報本返始、慎終追遠 .佛教之孝:以孝為本、孝名為戒
Thumbnail
.清明、祭墓、寒食、植樹 .西周帝王將相已有祭墓之俗,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 .儒家之孝:報本返始、慎終追遠 .佛教之孝:以孝為本、孝名為戒
Thumbnail
今日清明,前一日為寒食! 來欣賞千古名帖,號稱三大行書之一的《寒食帖》!此帖以蘇軾的《寒食雨二首》寫成: 《寒食雨二首》宋 蘇軾 古體詩的韻腳無需一韻到底,可押鄰韻,但,也不是那麼死硬,也有連押數韻的,更有語文通押的!所謂的語文通押,就是語音,文音混押! 寒食帖欣賞!
Thumbnail
今日清明,前一日為寒食! 來欣賞千古名帖,號稱三大行書之一的《寒食帖》!此帖以蘇軾的《寒食雨二首》寫成: 《寒食雨二首》宋 蘇軾 古體詩的韻腳無需一韻到底,可押鄰韻,但,也不是那麼死硬,也有連押數韻的,更有語文通押的!所謂的語文通押,就是語音,文音混押! 寒食帖欣賞!
Thumbnail
​ 寒食節來源​ 寒食節也稱「禁火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 ​ 春秋時期,"禁火節"成了"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晉文公的名臣介子推。​ ​ 據說,晉文公重耳在流亡時,臣下介子推曾經割股給他充饑。晉文公歸國后,分封群臣,介子推不願受賞,於是攜老母隱居於綿山。​ ​ ​ ​ ​ ​ ​ ​ ​
Thumbnail
​ 寒食節來源​ 寒食節也稱「禁火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 ​ 春秋時期,"禁火節"成了"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晉文公的名臣介子推。​ ​ 據說,晉文公重耳在流亡時,臣下介子推曾經割股給他充饑。晉文公歸國后,分封群臣,介子推不願受賞,於是攜老母隱居於綿山。​ ​ ​ ​ ​ ​ ​ ​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