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之氣節與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寒食節來源​
寒食節也稱「禁火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
春秋時期,"禁火節"成了"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晉文公的名臣介子推。​
據說,晉文公重耳在流亡時,臣下介子推曾經割股給他充饑。晉文公歸國后,分封群臣,介子推不願受賞,於是攜老母隱居於綿山。​
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還是不願為官。晉文公放火燒山,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柳樹下。​
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到唐代時,寒食節成為了全國性法定節日。​
伴隨著歲月的流逝,寒食節靜靜地融入了清明節,介子推早已沉入歷史長河,不過寒食所代表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贊許,卻是千年如一的流傳了下來。​
現代的價值看來,介子推是有氣節的忠臣,還是傻癡癡的!割肉給人吃,不辦沒有討回肉,又不願接受封賞,只因為不想接受新朝的恩惠!​
在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首《寒食》詩,​
是唐代詩人韓翃最知名的作品之一。​
因著這首詩,人們記住一個古老的節日:寒食。​
一千年過去了,寒食幾乎被大家遺忘了。​
寒食節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兩天。在古時,寒食節是重要的節日。​
在中國,寒食之後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資訊,象徵著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環的開始,後來則有了「感恩」意味,更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
寒食節的本意,​
是人類對大自然、對火、也是對文化的敬畏、是感恩,也是對文化傳承生活的嚮往,因為沒有火的存在,人類將長期處於寒冷的環境中生活,也無熟食亦無夜間光明。而火具有很大的破壞力,若不對其心存敬畏之心,帶來的將是失去生命的代價,活著,就對未來生活有所嚮往,古人在這個時候通過滅火、取新火的方式,並舉辦祭祀活動,來鼓勵人類向著美好的明天走下去。​
隨著歲月的流逝,寒食漸漸被清明節代替。​
許多傳統節都消逝在時間中,花朝、寒食、寒衣...... 都成為了記憶。​
但是,我們依然能從詩詞文賦中,領略到千年前、百年前的寒食風味。​
而這,叫傳承......文化之火,可滅,也可傳新(薪)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17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怡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20405寅時清明節氣​ ​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三月節、三日節,是源於中國的傳統節日。​ ​ 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農曆三月初三,有些地區在三月初三有掃墓習俗,順便踏青,故又稱小清明、古清明 。​ ​ ​ ​ ​ ​ ​ ​ ​ ​ ​ ​ ​ ​ ​ ​
​ 上課時法師談到滋養生命所需的四食,有斷食、觸食、思食與識食。思食與識食​ 與建立人生觀、生命觀有關,更決定輪迴流轉去處,留待有機會再分享。​ ​ ​ 觸食則是眼見、耳聞、鼻嗅、舌味、身觸讓我們身心產生美好的感受的生命滋養。​ ​ ​ 生活的苦常是明明知道但仍受慾望牽引,事後才後悔。​ ​ ​
因果不爽的"醫療糾紛" 很久以前在羅閱只城中的一位富人罹患熱病情嚴重,看了許多醫生,都不見有起色。後來,延請一位醫術高明的醫師,他識別種種藥材,能醫種種疾病,富人吩咐醫師說:「把我的病治好了,便賞你豐厚的財寶。」醫師立即為他開藥治療,富人的病也​ ​ ​ ​ ​ ​========== 提問​
一本給活了一百萬次卻沒哭過也沒感動過的大人看的繪本! 一本給知道安靜相伴勝過一切的人! 有一隻100萬年都不死的貓。 他死過100萬次,也活過100萬次, 是一隻了不起的虎斑貓。 有100萬個人疼愛過這隻貓,有100萬個人, 在這隻貓死的時候都哭了。 但是貓連一次都沒有哭過。
《孔子家語•宥坐之器》 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夫子問於守廟者曰:「此謂何 器?」對曰:「此蓋為宥坐之器。」 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明君以為 至誡,故常置之於坐側。」顧謂弟子曰:「試注水焉。」乃注之 水,中則正,滿則覆。 損之又損之道也。」 ​ ​ ​ ​
有個朋友,服務的機關需要交個作業,「請親友寫下他們認識的你」。目的大概是讓邀約者發現自我認知與他人眼中的差異。 作業在族群邀約,只說這是作業、這是實驗,幾日後仍無啥人回應。 至少是命理符號說的,不是我說的!
20220405寅時清明節氣​ ​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三月節、三日節,是源於中國的傳統節日。​ ​ 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農曆三月初三,有些地區在三月初三有掃墓習俗,順便踏青,故又稱小清明、古清明 。​ ​ ​ ​ ​ ​ ​ ​ ​ ​ ​ ​ ​ ​ ​ ​
​ 上課時法師談到滋養生命所需的四食,有斷食、觸食、思食與識食。思食與識食​ 與建立人生觀、生命觀有關,更決定輪迴流轉去處,留待有機會再分享。​ ​ ​ 觸食則是眼見、耳聞、鼻嗅、舌味、身觸讓我們身心產生美好的感受的生命滋養。​ ​ ​ 生活的苦常是明明知道但仍受慾望牽引,事後才後悔。​ ​ ​
因果不爽的"醫療糾紛" 很久以前在羅閱只城中的一位富人罹患熱病情嚴重,看了許多醫生,都不見有起色。後來,延請一位醫術高明的醫師,他識別種種藥材,能醫種種疾病,富人吩咐醫師說:「把我的病治好了,便賞你豐厚的財寶。」醫師立即為他開藥治療,富人的病也​ ​ ​ ​ ​ ​========== 提問​
一本給活了一百萬次卻沒哭過也沒感動過的大人看的繪本! 一本給知道安靜相伴勝過一切的人! 有一隻100萬年都不死的貓。 他死過100萬次,也活過100萬次, 是一隻了不起的虎斑貓。 有100萬個人疼愛過這隻貓,有100萬個人, 在這隻貓死的時候都哭了。 但是貓連一次都沒有哭過。
《孔子家語•宥坐之器》 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夫子問於守廟者曰:「此謂何 器?」對曰:「此蓋為宥坐之器。」 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明君以為 至誡,故常置之於坐側。」顧謂弟子曰:「試注水焉。」乃注之 水,中則正,滿則覆。 損之又損之道也。」 ​ ​ ​ ​
有個朋友,服務的機關需要交個作業,「請親友寫下他們認識的你」。目的大概是讓邀約者發現自我認知與他人眼中的差異。 作業在族群邀約,只說這是作業、這是實驗,幾日後仍無啥人回應。 至少是命理符號說的,不是我說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端午節 是紀念戰國時代楚國「屈原」的節日 屈原有楚國第一詩人的美稱。 滿懷抱負的他不受楚王重用,又被奸臣陷害。 於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時,屈原帶著悲憤與痛苦,抱石投汨羅江自盡 在每年炎熱的農曆五月初五這天,都會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含義 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 它的第一個午日 正是登高順陽
Thumbnail
清明節普遍有燒紙錢給亡者的習俗,頗有理財觀念的華人,知道人性貪婪,非常節制地以定期定額的方式匯款給祖先們。維京人則是在人死的當下就一次性支付完畢,不燒紙錢,燒一整艘完整的船,看來是希望逝去親友們沒事真的就別回來了。
Thumbnail
【記者 彭可/臺北報導】前警大教授、現任華夏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高哲翰表示,清明節,是華人社會中重要的日子與節氣。在網路新媒體時代,這一天「飲水思源祭拜」是最重要關鍵字。「吃果子,拜樹頭。」俚語沒有隨時代消逝,反而更加重要。祭拜往生的祖先及家人,能讓我們得到平安與護佑。 一年之中要是能跟上重要
Thumbnail
寒食節通常是在清明節前一兩天,現在多與清明節合併,所以比較少人知道了,其實寒食節的由來,是有故事的。
Thumbnail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跟節日並稱的節氣。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 民間傳奇稱,晉文公把寒食節的翌日定為清明節。 清明時節萬物活絡、大地清爽明媚, 在這天會追思祭祖、與家人出外踏青,是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 在春季動植物生發
Thumbnail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一說源於古代的寒食節,最初是用來紀念中國春秋時期的一位忠臣—介子推。 據說,當時介子推因為勸諫而被楚文王放逐,當他的好友晉景公聞訊後,十分悲痛,不顧禁令,為介子推送去食物,但介子推最終還是在山上過世,為了紀念這位忠臣,晉景公下令禁火3日只能吃寒食,爾後時代變遷,人們便在每年的
Thumbnail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崇尚孝道的象徵。這一天,我們不僅僅是為了悼念逝去的親人,更是緬懷祖先、飲水思源的時刻。清明節的由來源於中國古代的一段感人故事。透過祭祖掃墓的儀式,我們不僅可以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哀悼,更能夠從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並明白孝道的重要性。
Thumbnail
清明節是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的一個重要節氣,同時也是民俗節日。古時人們更注重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相傳源於春秋時期的一個故事。在寒食節,人們食用冷食,以紀念晉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
左 傳 【介之推不言祿】     晉文公賞賜那些跟隨他流亡的臣子。介之推不談賞賜,晉文公也沒有給他賞賜。     介之推說:「晉文公當國王本來就是上天的意思。這些大臣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下面的人把罪過當作正當,上面的人賞賜奸邪的行為,上下相互欺騙,我難以跟他們相處啊。」     介之推的母親說:
這個節日只剩下了潤餅,卻是我從小到大慢慢才看懂的一樁歷史、人心! 春秋時,晉國亂,公子重耳出逃。而後回國,是為晉文公,成春節五霸之一。在逃亡時,過不慣野菜疏食的日子,重耳撒潑了,硬是要吃肉。歷史上美化成什麼生病吃藥要以肉為藥引;什麼餓到昏迷,所以介之推割了一塊自己大腿的肉,烤的也好,煑成湯也好,反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端午節 是紀念戰國時代楚國「屈原」的節日 屈原有楚國第一詩人的美稱。 滿懷抱負的他不受楚王重用,又被奸臣陷害。 於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時,屈原帶著悲憤與痛苦,抱石投汨羅江自盡 在每年炎熱的農曆五月初五這天,都會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含義 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 它的第一個午日 正是登高順陽
Thumbnail
清明節普遍有燒紙錢給亡者的習俗,頗有理財觀念的華人,知道人性貪婪,非常節制地以定期定額的方式匯款給祖先們。維京人則是在人死的當下就一次性支付完畢,不燒紙錢,燒一整艘完整的船,看來是希望逝去親友們沒事真的就別回來了。
Thumbnail
【記者 彭可/臺北報導】前警大教授、現任華夏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高哲翰表示,清明節,是華人社會中重要的日子與節氣。在網路新媒體時代,這一天「飲水思源祭拜」是最重要關鍵字。「吃果子,拜樹頭。」俚語沒有隨時代消逝,反而更加重要。祭拜往生的祖先及家人,能讓我們得到平安與護佑。 一年之中要是能跟上重要
Thumbnail
寒食節通常是在清明節前一兩天,現在多與清明節合併,所以比較少人知道了,其實寒食節的由來,是有故事的。
Thumbnail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跟節日並稱的節氣。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 民間傳奇稱,晉文公把寒食節的翌日定為清明節。 清明時節萬物活絡、大地清爽明媚, 在這天會追思祭祖、與家人出外踏青,是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 在春季動植物生發
Thumbnail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一說源於古代的寒食節,最初是用來紀念中國春秋時期的一位忠臣—介子推。 據說,當時介子推因為勸諫而被楚文王放逐,當他的好友晉景公聞訊後,十分悲痛,不顧禁令,為介子推送去食物,但介子推最終還是在山上過世,為了紀念這位忠臣,晉景公下令禁火3日只能吃寒食,爾後時代變遷,人們便在每年的
Thumbnail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崇尚孝道的象徵。這一天,我們不僅僅是為了悼念逝去的親人,更是緬懷祖先、飲水思源的時刻。清明節的由來源於中國古代的一段感人故事。透過祭祖掃墓的儀式,我們不僅可以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哀悼,更能夠從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並明白孝道的重要性。
Thumbnail
清明節是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的一個重要節氣,同時也是民俗節日。古時人們更注重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相傳源於春秋時期的一個故事。在寒食節,人們食用冷食,以紀念晉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
左 傳 【介之推不言祿】     晉文公賞賜那些跟隨他流亡的臣子。介之推不談賞賜,晉文公也沒有給他賞賜。     介之推說:「晉文公當國王本來就是上天的意思。這些大臣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下面的人把罪過當作正當,上面的人賞賜奸邪的行為,上下相互欺騙,我難以跟他們相處啊。」     介之推的母親說:
這個節日只剩下了潤餅,卻是我從小到大慢慢才看懂的一樁歷史、人心! 春秋時,晉國亂,公子重耳出逃。而後回國,是為晉文公,成春節五霸之一。在逃亡時,過不慣野菜疏食的日子,重耳撒潑了,硬是要吃肉。歷史上美化成什麼生病吃藥要以肉為藥引;什麼餓到昏迷,所以介之推割了一塊自己大腿的肉,烤的也好,煑成湯也好,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