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崇尚孝道的象徵。這一天,我們不僅僅是為了悼念逝去的親人,更是緬懷祖先、飲水思源的時刻。清明節的由來源於中國古代的一段感人故事,這個故事至今仍然在人們心中流傳。
我從小被帶大每年的清明節都會幫爸媽一些小忙,從一大早的採買到煮菜到包起來送上車,直到一路開車至掃墓地點。那年我還記得是小學四年級,我一邊聽從爸爸和媽媽的指示協助掃墓,爸爸指向墓碑後的土葬石塊,要我拿起紙錢並撿起周遭能看到的石頭壓著,我覺得很有趣並很快的將事情完成,於是整天的清明掃墓也就順利的結束了。
回到家寫作文的時候也詳細的寫上了"清明節的一天",如此的作文一處被老師打上了圈,並在旁邊寫上「???」,欸不是我當下看到才想「???」吧?
我將作文的內容給爸媽檢查,爸媽眉頭一皺。
媽媽「可能是老師不太知道吧?」
爸爸「你的老師是不是都沒去掃墓?」
老爸的回覆一時的把我逗笑了,但當我回去學校與老師重新解釋時,老師覺得我在說一堆鬼話,內心充滿了不滿、喪氣,於是這一切的探索與發現從此畫上了句號。 ( 可能是我平常太皮,所以什麼話都被當成鬼話 )
過了幾年長大了,掃墓的對象逐漸變多,我慢慢地感受到人生無常。
在探索人為什麼要活著的疑問路上,我遇上了有緣人,他為我耐心解說好多人生的意義,也在從很多角度去面對過去我所接觸的宗教與傳統習俗,終於,我也因此得知了蓋房子的歷史故事。
過去相傳,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在經歷了多次激烈的戰役劉邦終於取得了天下。當劉邦光榮地返回故鄉時,他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去祭拜父母的墳墓,然而好多年的戰爭,他的祖墳早已崩壞破裂,甚至時光使的他也無法辨認墓碑上的文字,讓劉邦心如刀割,無法釋懷。在絕望之際,劉邦忽然想起一個主意,他從衣袖裡取出一張紙,化悲傷為行動將小紙片用手撕成許多小碎片,然後緊緊捏在手上,向著天空祈禱。他說:“蒼天!若紙片能在風中停落在地不動,那麼就是父母的安息之處!”隨後,他把紙片向空中拋去,果然,一片紙片飄落到了一座墳墓上,即使風怎麼吹都無法移動它,這個場景深深地觸動了劉邦的心靈,他終於找到了父母的墳墓,每年的清明節,他都會前去祭拜。
這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成為了後人們對清明節的傳承和紀念。
如今,在每年的清明節,人們都會悲憐過去、感恩當下,前往祖先的墳墓,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是有人祭掃的,並用細心的心意來感謝先人的栽培與關愛。
清明節,是一個充滿傳統文化和深刻意義的節日。透過祭祖掃墓的儀式,我們不僅可以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哀悼,更能夠從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明白孝道的重要性,珍惜當下的幸福和平安。因此,讓我們在這個清明節,共同懷念先人、感恩當下,並祈願來年幸福安康,家庭團圓,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