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遭起訴妨害公務,法院判決無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警察在執行勤務盤查時,與民眾發生糾紛或衝突,而後來民眾被起訴妨害公務等罪,這樣的情況時有所聞,但只要民眾有動手反抗就算是妨害公務嗎?在台中有個案例,警察進行盤查過程中,男子因有動手攻擊警察,所以遭檢察官起訴妨害公務及傷害罪,後來經過法院審判後,法院判決男子無罪。
為什麼法院判無罪呢?這表示以後經警察盤查可以拒絕或甚至可以動手攻擊嗎?若是網路酸民絕對開酸「台灣司法真的好棒!」、「台灣法律保護壞人!」,然後不去查證或瞭解案件的始末,及法院之所以這樣判決的理由。且新聞也不會寫在內容中,甚至於記者本身也看不懂判決,是不是只要會下個聳動的標題,就是及格的記者了呢?
回歸正題,這個判決為什麼會判決男子無罪,理由如下:

一、刑法第135條第1項所規定的妨害公務罪,須以「依法執行職務」為要件

妨害公務罪的立法目的是在貫徹國家意志及保護國家法益,警察身為公務員,執行職務必須依據法律的規定,若是非法執行職務,縱使民眾對之強暴或脅迫,就不會構成妨害公務罪。而民眾也只有在公務員是依法執行職務時,才有忍受或配合的義務。

二、警察職權行使法中所謂的「合理懷疑」

在警察職權行使法第4條第1項、第6條第1項第1款及同法第7條等規定:「警察於公共場所或合法進入之場所,合理懷疑有犯罪之嫌疑或有犯罪之虞者,得查驗其身份;又警察依前條規定,為查證人民身分,得採取下列之必要措施:一、攔停人、車、船及其他交通工具。二、詢問姓名、出生年月日、出生地、國籍、住居所及身分證統一編號等。三、令出示身分證明文件。四、若有明顯事實足認其有攜帶足以自殺、自傷或傷害他人生命或身體之物者,得檢查其身體及所攜帶之物。依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之方法顯然無法查證身分時,警察得將該人民帶往勤務處所查證;帶往時非遇抗拒不得使用強制力,且其時間自攔停起,不得逾三小時,並應即向該管警察勤務指揮中心報告及通知其指定之親友或律師;且警察行使職權時,應著制服或出示證件表明身分,並應告知事由。」而規定中所謂的「合理懷疑」,並不是說警察主觀覺得可疑就可疑,而是基於警察的專業及經驗,參考當時現場的事證及觀察所做出的判斷,然仍應具有客觀之基礎,否則無異流於警察主觀恣意。

三、刑法第135條第1項中所謂「強暴、脅迫行為」

行為人主觀上不僅須有妨害公務之故意,客觀上亦有積極、直接施加強暴或脅迫之行為,致對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之行為造成阻礙,方足當之。是以,所謂施強暴之行為,係指對於公務員之身體直接實施暴力,或以公務員為目標,而對物或對他人施加積極之不法腕力,倘僅係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詞或行動相加,尚未達強暴脅迫之程度,或僅是以消極之不作為、或在公務員執行職務時不予配合、閃躲或在壓制之過程中扭動、掙脫之單純肢體行為,並未有其他積極、直接針對公務員為攻擊之行為,致妨害公務員職務之執行,或未直接對於公務員施加對抗、反制之積極作為,或與社會秩序維護法等罰則相涉,尚難認被告有上開各行為之狀態,逕謂符合前揭法條所指「強暴」或「脅迫」之概念。

四、在本案中

該名警察在巡邏盤查的當下,身穿便服,而非制服,又沒有攜帶警用電腦等,在客觀上不容易辨認該名警察是在執行職務。而依當時的狀況也沒有急迫的情形,在不等待其他員警到達前,就逕行盤查的必要。所以法院認為,該名警察僅是以「主觀」認定的「合理懷疑」,不符合上面所說的「依法執行職務」及「合理懷疑」的定義。而法院在勘驗該名警察的秘錄監視器發現,監視器並沒有錄到男子攻擊、衝撞的畫面,並進而認為警察所受的傷害是因為警察在壓制該男子時,因為男子反抗、掙扎等消極、被動的反射性防禦動作所造成,與「強暴」或「脅迫」的情況有別,且也難以認定該名男子有傷害罪的主觀故意。所以認為該男子既沒有「妨害公務罪」,也不構成「傷害罪」,而判決男子無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在網路科技發達的現代,任何在網路上搜尋資訊、使用網路社群平台、通訊軟體或網路上交易等,無不與資訊法有關,是當代網路世代的人們必須要了解、認識的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最常發生在家庭中的紛爭大多是「兄弟姊妹間的感情不睦或對於父母親的扶養事務」、「孩子不孝順」、「配偶的一方與自己的父母親時有衝突」、「妯娌(或連襟)間的爭風吃醋」、「對於家中長輩所留下的遺產,爭執其分配的公平性」等等,以上各種原因可能只有單一原因,也有可能是多個原因混合在一起。
一般講到「元宇宙」(Metaverse),都會涉及Web 3.0、加密資產(Crypto Assets)與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等應用場景,但其中虛擬實境目前討論度最高的,就是「頭戴顯示器」(英語:Head-mounted display,HMD)。說到此,不得不提到Fac
今天又看到一個極度會造成大眾誤解的標題,新聞標題是這樣下的「違停被拖吊嗆警「垃圾」...23歲男秀躁鬱紀錄被打臉 判拘35天」,被告(事件中的23歲男)提供出躁鬱的就診紀錄或診斷證明,究竟有無被打臉?換句話說,法官有沒有採認被告所提出的躁鬱症相關證明,進而予以減刑。若有,那就沒有什麼「被打臉」的問題
最近,也就是2022年3月上旬,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下稱公平會)的《數位經濟競爭政策白皮書》出爐,在該白皮書內容的第105、200頁分別提到「數位廣告分潤與新聞收費」及其法規政策,筆者好奇看完後,不禁再度感慨台灣對此議題,又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的局面。
身位一位律師,每天都會看看社會新聞,今天看到一個新聞標題「公車司機飆幹XX想認罪 法官同理心判無罪:他保護乘客」,光看標題就知道內文一定不對勁,點了進去看發現內文是會造成其他大眾誤會,所以才順手寫了這篇文章!
Metaverse(元宇宙)概念正夯!其中最火熱的無非就是NFT(非同質化代幣)相關的運用,現在有人要去整頓這些NFT相關IP(智慧財產)的使用與規範,可能嗎?會如何呈現呢?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最常發生在家庭中的紛爭大多是「兄弟姊妹間的感情不睦或對於父母親的扶養事務」、「孩子不孝順」、「配偶的一方與自己的父母親時有衝突」、「妯娌(或連襟)間的爭風吃醋」、「對於家中長輩所留下的遺產,爭執其分配的公平性」等等,以上各種原因可能只有單一原因,也有可能是多個原因混合在一起。
一般講到「元宇宙」(Metaverse),都會涉及Web 3.0、加密資產(Crypto Assets)與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等應用場景,但其中虛擬實境目前討論度最高的,就是「頭戴顯示器」(英語:Head-mounted display,HMD)。說到此,不得不提到Fac
今天又看到一個極度會造成大眾誤解的標題,新聞標題是這樣下的「違停被拖吊嗆警「垃圾」...23歲男秀躁鬱紀錄被打臉 判拘35天」,被告(事件中的23歲男)提供出躁鬱的就診紀錄或診斷證明,究竟有無被打臉?換句話說,法官有沒有採認被告所提出的躁鬱症相關證明,進而予以減刑。若有,那就沒有什麼「被打臉」的問題
最近,也就是2022年3月上旬,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下稱公平會)的《數位經濟競爭政策白皮書》出爐,在該白皮書內容的第105、200頁分別提到「數位廣告分潤與新聞收費」及其法規政策,筆者好奇看完後,不禁再度感慨台灣對此議題,又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的局面。
身位一位律師,每天都會看看社會新聞,今天看到一個新聞標題「公車司機飆幹XX想認罪 法官同理心判無罪:他保護乘客」,光看標題就知道內文一定不對勁,點了進去看發現內文是會造成其他大眾誤會,所以才順手寫了這篇文章!
Metaverse(元宇宙)概念正夯!其中最火熱的無非就是NFT(非同質化代幣)相關的運用,現在有人要去整頓這些NFT相關IP(智慧財產)的使用與規範,可能嗎?會如何呈現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參考案例: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111 年度訴字第 73 號 行政判決 裁判案由:職場霸凌 裁判日期:民國 111 年 12 月 27 日 以下是對這篇判決的重點摘要與分析: 重點摘要: 公務人員保障法與職場霸凌防治: 公務人員保障法第19條要求行政機關提供執行職務的安全防護措施,涵蓋身體和
近日新竹市長的案件甫宣判有罪,引發各界議論,除了信者恆信的政治口水外,其中司法系統的弊端暴露無遺,也讓司法的含金量打了一個相當大的問號,首先檢察官在台灣的司法系統具有相當大的權力,甚至無視刑事訴訟法揭示的「無罪推定原則」的陋習行之有年,往往很多案件是用先射箭再畫靶的邏輯去自由心證,升斗小民的案件尚且
Thumbnail
熱血檢察官 About Prosecutor. 有關勞政體系裡的勞資爭議或是安置保護(不含人口販運案-勞力剝削)的案件,鮮少有地檢署的檢察官介入及關切,例如20年來只會遇到一次之類的。 也許是資深運大爆棚,有點棘手、20年以上未曾發生過的安置、雙語爭議、查察的合併型案件,被大家東推西推地落在我身
聲請人林家祺因為違反公證法事件,聲請憲法審查。大法官雖認民間公證人懲戒議決書係屬裁判,但聲請人未具體指摘議決書及所適用法規如何違憲,聲請顯無理由,裁定不受理。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憲法法庭於2024年4月26日公告113年憲裁字第14號裁定。本件是聲請人甲女士因為跟蹤騷擾行為,對於臺中市政府警察局某分局依據《跟蹤騷擾防制法》第4條第2項核發的書面告誡不服,依同條第3項表示異議後,仍然被臺中市政府警察局認為異議無理由,維持原決定。
Thumbnail
為什麼我支持私刑正義,你正義不還給我們一公道當然才會出現私刑正義猖狂的現象 (壞人都不會死,死都是好人在死)司法公平不會有私刑正義,司法不公私刑正義就會出現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沒做壞事為什麼不配合警察臨檢?支持警察!」每當警察違法臨檢的新聞喧囂塵上時,社群評論總是會有這類的言論,但既然是配合,那就代表這並不是義務,那為什麼不願意配合就該被貼上標籤呢?本文帶您來了解,到底怎樣才是合法的臨檢?被違法臨檢時,又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一夜難眠,驚覺粉專私訊爆滿,挑幾個重複的問題統一回覆: 一、上銬有「行政命令」可以援用 各位都問:「為什麼可以對社工上銬?」 警察職權行使法第20條不是規定只有抗拒、攻擊或自傷才能上銬嗎? 但大家忽略了《執行拘提逮捕解送使用戒具實施辦法》的第4條: 警察於依法執行拘提、逮捕或解送職務時,「
Thumbnail
被告犯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第1項第1款至8款的犯罪(例如妨害性自主、妨害自由、強制、恐嚇危害安全、竊盜、搶奪、詐欺、恐嚇取財罪等),有事實足認有反覆實施同一犯罪可能。如果能用具保、責付、限制住居等干預人民基本權利較小的替代羈押手段,足以達到目的時,就沒有羈押的必要,不得羈押被告。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參考案例: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111 年度訴字第 73 號 行政判決 裁判案由:職場霸凌 裁判日期:民國 111 年 12 月 27 日 以下是對這篇判決的重點摘要與分析: 重點摘要: 公務人員保障法與職場霸凌防治: 公務人員保障法第19條要求行政機關提供執行職務的安全防護措施,涵蓋身體和
近日新竹市長的案件甫宣判有罪,引發各界議論,除了信者恆信的政治口水外,其中司法系統的弊端暴露無遺,也讓司法的含金量打了一個相當大的問號,首先檢察官在台灣的司法系統具有相當大的權力,甚至無視刑事訴訟法揭示的「無罪推定原則」的陋習行之有年,往往很多案件是用先射箭再畫靶的邏輯去自由心證,升斗小民的案件尚且
Thumbnail
熱血檢察官 About Prosecutor. 有關勞政體系裡的勞資爭議或是安置保護(不含人口販運案-勞力剝削)的案件,鮮少有地檢署的檢察官介入及關切,例如20年來只會遇到一次之類的。 也許是資深運大爆棚,有點棘手、20年以上未曾發生過的安置、雙語爭議、查察的合併型案件,被大家東推西推地落在我身
聲請人林家祺因為違反公證法事件,聲請憲法審查。大法官雖認民間公證人懲戒議決書係屬裁判,但聲請人未具體指摘議決書及所適用法規如何違憲,聲請顯無理由,裁定不受理。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憲法法庭於2024年4月26日公告113年憲裁字第14號裁定。本件是聲請人甲女士因為跟蹤騷擾行為,對於臺中市政府警察局某分局依據《跟蹤騷擾防制法》第4條第2項核發的書面告誡不服,依同條第3項表示異議後,仍然被臺中市政府警察局認為異議無理由,維持原決定。
Thumbnail
為什麼我支持私刑正義,你正義不還給我們一公道當然才會出現私刑正義猖狂的現象 (壞人都不會死,死都是好人在死)司法公平不會有私刑正義,司法不公私刑正義就會出現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沒做壞事為什麼不配合警察臨檢?支持警察!」每當警察違法臨檢的新聞喧囂塵上時,社群評論總是會有這類的言論,但既然是配合,那就代表這並不是義務,那為什麼不願意配合就該被貼上標籤呢?本文帶您來了解,到底怎樣才是合法的臨檢?被違法臨檢時,又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一夜難眠,驚覺粉專私訊爆滿,挑幾個重複的問題統一回覆: 一、上銬有「行政命令」可以援用 各位都問:「為什麼可以對社工上銬?」 警察職權行使法第20條不是規定只有抗拒、攻擊或自傷才能上銬嗎? 但大家忽略了《執行拘提逮捕解送使用戒具實施辦法》的第4條: 警察於依法執行拘提、逮捕或解送職務時,「
Thumbnail
被告犯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第1項第1款至8款的犯罪(例如妨害性自主、妨害自由、強制、恐嚇危害安全、竊盜、搶奪、詐欺、恐嚇取財罪等),有事實足認有反覆實施同一犯罪可能。如果能用具保、責付、限制住居等干預人民基本權利較小的替代羈押手段,足以達到目的時,就沒有羈押的必要,不得羈押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