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書單】自學很重要!溝通也很重要!但要怎麼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記

月初考研告一段落,整個月等著放榜的日子好焦躁,但也忍不住玩耍的性子,去了國際書展看看,買了好幾本台漫和幾本雜誌;另外也接觸到幾本教育類學習類的書。閱讀書單如下
漫畫:
  • 《直到夜色溫柔》,簡莉穎、廢廢子
  • 《蕉兵戰時記》,阿獰
  • 《羅賽塔:盛宴餘燼》,Eli Lin
教育學習類的書:
  • 《讀書變成「高報酬投資」的刻意自學》,本山勝寬
  • 《旅行的意義: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Craig Storti
  • 《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Tina Seelig
  • 《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十封信》,朱敬一
  • 《給中學生的人際溝通術》,楊俐容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讀書重點與心得:《讀書變成「高報酬投資」的刻意自學》,本山勝寬

閲讀難度:⭐️
推薦程度:⭐️⭐️⭐️⭐️
  • 開始自學
作者提出了自學三階段,循序漸進從短期目的的「自學1.0」、「自學2.0」到中長期的「自學3.0」。要如何開啟自學?在一開始,最重要的是要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及模式,並且有意識地將障礙排除(像是設定滑手機的時間、自學的時間),同時也找出提供自學的正向反饋(例如先學習改善幅度較大的科目,以獲得更顯著的成績進步;吃喜歡的食物或者滑手機來獎勵先前認真投入自學的自己)。
  • 善用網路資源但不是漫無目的
在現今網路方便的時代,有許多免費優質的課程或平台能夠幫助我們學習,如Coursera、Linkedin、國內外大專院校的開放式課程等,多得眼花繚亂,但也不是亂槍打鳥去學習。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者也提出參考前人的經驗,吸取他人的經驗來立定學習的大方向,將能大大地提高自學的效率與進展。
  • PDCA找出最適合的方法
學習的方法五花八門,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一套自學方式,別人的方法不見得是適合自己的,所以需要不斷重複執行PDCA(plan,do,check,act)找出一套方法。
學習除了上課、補習聽老師講解之外,更重要的是做題目來檢驗自己是否融會貫通。比起接受資訊的過程(input),如何化為自身的知識內容(output)更加重要。學生時期,我們可以利用題庫題目,但出了社會許多的專業是沒有這種客製化整理好的題目給我們練習。作者則建議經營部落格寫作,既能夠敦促自己有意識的去閱讀(因為要轉化成文章),也能確保書中的知識內化。這個概念我想跟「要如何講給他人聽」類似,強迫我們去進一步思考書中的意思,並轉化成在他人完全不知道的情形下能夠說得讓對方聽得懂。
  •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書中自有黃金屋,我們理解閱讀帶給我們嶄新、未曾見過的觀點與想法,不過,讀萬卷書也需行萬里路。與不同背景領域的他人交流,也能夠帶給我們滿滿的啟發,對於自身思考維度角度的差異也會有更直觀深刻的衝擊及反饋。
  • 心中理想的燈塔
在學習的過程,我們必然會問「為何學習?為了什麼努力?」如果沒有目標那我們的努力似乎變得漫無目的且毫無意義。作者在此提出,在到了「自學3.0」這一階段,我們各自心中必然有個典範,可以是一位歷史人物、有名的企業家,或者是一本經典、漫畫,只要那個典範「能為自己帶來全新發現,甚至重返初衷」,能帶領我們跨越人生路上的種種困境。
(圖片來源:城邦讀書花園)

讀書心得與重點:《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Tina Seelig

閲讀難度:⭐️
推薦程度:⭐️⭐️⭐️⭐️
  • 幫助他人
以自己為中心去選擇做事情並沒有錯,只是對於他人的尊重、禮貌也同樣重要。我們或許有這麼一、二項專長能力,能夠快速準確的完成可見的量化的目標,但作者提出在此之外,對於他人展現出真誠真實的行動與表現,也同等重要。純粹出於善意的行動或許不能帶給自己什麼,但重要的事,我們能夠在未來回想時不後悔。
  • 為自己負責
這本書提到「我們沒辦法達成目標時總是喜歡找藉口,怪罪別人或歸咎於外在因素的障礙,…,從頭到尾,達到目標都是你自己的責任。」這邊讓我印象深刻,或許是因為這幾個月來的經驗,對於自己和他人、內在和外在表現的自己有更廣更清楚的理解,擺手一攤擺爛的生活態度,目前也有所轉變。
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後自己真的想要的是什麼(雖然非常遠大而且抽象的),但如今做任何事都更佳地有動力和自制力了,像是早起和固定寫作或學習語言(雖然不是每天)。
  • 做個有活力、熱情的人
以前有段時期,特別想要成為這樣的人,所以也做了許多自以為是的事情,使得大部分的時候也只是內耗而已(可參考〈考研之路 x 讀《高敏感是種天賦: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休息、對話與繼續前進〉這篇文章),到了睡前累得要命,對於自己的表現也永遠檢討不完。
後來,漸漸接受自己的本來面目和與他人的不同,最重要的是,真正明白這世界上所有的事,都不若表面上看來的簡單與非黑即白。
在這本書中,作者分享了許多課程現場的情況,發展常常是「盡其所能,然後實際動手去做並同步進行修正」,在這過程中參與者也許成功或許失敗,但都切身感受。熱情與活力從來都不是說說而已,或者勉強自己一昧地做些表面功夫,而是為了某個在真正行動開始前就明確訂下的最終目標(欲解決問題),持續進行並調整階段性目標。

➡️下個月確定書單:

之後就不寫下個月會讀什麼了,有鑑於這個月完全偏離當初的規劃(呵呵⭐️)。

【關於這個專題:月書單】

此專題如名,是每個月的閱讀記錄,會(極度)簡單地概述書本內容、閱讀難度、個人推薦程度以及個人閱讀體驗。閲讀難度自容易到困難,從一到五顆星,標準主要包括排版、文句、書本主題等;推薦程度越推薦則越多顆星(最高五顆星),標準就是個人主觀的趣味性、啟發性等。
謝謝你閱讀這篇文章。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追蹤按愛心!
2023/3/1修稿及補記@教室
2023/3/3定稿@書房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38內容數
主要是整理之前寫的電影影劇心得,也當作練習修改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開始大量閱讀,是從高中時期開始的。那時,我就讀於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並受到國文老師李靜妤的深刻影響。她在高中的第一堂國文課上說了一句話,至今仍然銘記於心: 「高中生要多去書店,了解書店裡有什麼書。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對他遇到問題的詳細解答,你現在或許還沒遇到那些問題,但先去了解哪些問題有哪些答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什麼是讀書最重要的事?要如何把書讀好? 讓經歷過台大財金系、國營考試前五名的Howard與你分享他的讀書心法吧!
1. 讀書基本的紀錄: - 紀錄書籍情報和感想是讀書的基本步驟。這個建議來自日本作者倉下忠憲的著書《ロギング仕事術》,在書中的第133頁提到這一點。從高中開始,我的閱讀記錄方式就一直在變化。 2. 書店探索的重要性: - 高中的國文老師李靜妤在第一堂課時告訴我們:「高中生要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6 篇文章|7003 字 學習觀|教育心理學|自我教育方法 本書用輕鬆對話的方式,談論以下主題。 目錄 一章:自學的基礎 01  自學的重要性和好處:介紹自學對個人發展的好處,包括彈性學習時間、個性化學習路徑等,幫助您理解自學對於生涯發展的長遠影響 02  確定學習目
Thumbnail
國小時,接觸課外閱讀很少,到高中會到圖書館看雜誌、倪匡小說,開始有些略設課外閱讀,求學背景被成績內心所綁架,認為考上一間好的高中、大學是自己求學目標,到大學考試完,對於升學考試幻滅,至於為何幻滅這留在結尾分享。 大學到北上求學,大一開學初期到假日時,宿舍人煙罕至,內心也充滿一些孤獨感,為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大多數學生在職涯諮詢時都疑惑為何需要學習。然而,學習對每個人意味著不同,而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習是如何幫助人找到自我的手段。這不僅是為了考高分,更是為了發現自己無法想像的風景。作者通過個人經歷分享了學習如何幫助她發現自己不曾見過的一面,這也成為了她的驅動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開始大量閱讀,是從高中時期開始的。那時,我就讀於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並受到國文老師李靜妤的深刻影響。她在高中的第一堂國文課上說了一句話,至今仍然銘記於心: 「高中生要多去書店,了解書店裡有什麼書。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對他遇到問題的詳細解答,你現在或許還沒遇到那些問題,但先去了解哪些問題有哪些答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什麼是讀書最重要的事?要如何把書讀好? 讓經歷過台大財金系、國營考試前五名的Howard與你分享他的讀書心法吧!
1. 讀書基本的紀錄: - 紀錄書籍情報和感想是讀書的基本步驟。這個建議來自日本作者倉下忠憲的著書《ロギング仕事術》,在書中的第133頁提到這一點。從高中開始,我的閱讀記錄方式就一直在變化。 2. 書店探索的重要性: - 高中的國文老師李靜妤在第一堂課時告訴我們:「高中生要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6 篇文章|7003 字 學習觀|教育心理學|自我教育方法 本書用輕鬆對話的方式,談論以下主題。 目錄 一章:自學的基礎 01  自學的重要性和好處:介紹自學對個人發展的好處,包括彈性學習時間、個性化學習路徑等,幫助您理解自學對於生涯發展的長遠影響 02  確定學習目
Thumbnail
國小時,接觸課外閱讀很少,到高中會到圖書館看雜誌、倪匡小說,開始有些略設課外閱讀,求學背景被成績內心所綁架,認為考上一間好的高中、大學是自己求學目標,到大學考試完,對於升學考試幻滅,至於為何幻滅這留在結尾分享。 大學到北上求學,大一開學初期到假日時,宿舍人煙罕至,內心也充滿一些孤獨感,為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大多數學生在職涯諮詢時都疑惑為何需要學習。然而,學習對每個人意味著不同,而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習是如何幫助人找到自我的手段。這不僅是為了考高分,更是為了發現自己無法想像的風景。作者通過個人經歷分享了學習如何幫助她發現自己不曾見過的一面,這也成為了她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