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考證系列:子華子公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錢穆所謂的考證,其實多數都只是在複述古代疑古派的謬誤,我們仔細去看他每一條的說法,就能發現很多嚴重的邏輯弊端。這種弊端充斥全書(包含《先秦諸子繫年》、《國史大綱》)。在《孫子兵法論正》、《道德經論正》已經指出錢穆對於孫子公案、老子公案中所表現出的邏輯水平,但那種東西實在太長了,錢穆光是老子公案,在不想認敗的情況下,就前前後後堆疊了三大篇資料,但其實卻不講邏輯!所舉出的證據,不是與推論沒有因果關係(相對或絕對),就是毫無關係的兩件事被牽扯到了一起!

可是這種素質的東西,出版社、中研院還在推波助瀾的推廣!這是怎麼回事呢?最近台灣商務印書館結合一幫中研院的研究人員以及院士,要來推《國史大綱》,想把這本書捧成新史學,就不免讓我又想多說幾句了!錯誤那麼多的東西,究竟還要靠這些媒體、老牌出版社、中研院的標籤誤導多少人?出版的書籍敢不敢指出那些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甚至謬論的地方?當然不敢!否則還需要不停的攻擊我的相關文章與封鎖我的出版之路嗎?(出版社拒出版、中研院拒搞、募資平台拒絕募資出版!)

那麼那些長篇大論一般人看不下去,就更別提去錢穆那混亂的邏輯中理出頭緒了!所以我們接下來一篇一篇來看他的錯誤!也不怕社團、臉書繼續封殺(移除連結),能多讓一個人看到就多讓一個人少被誤導,勉強有點價值了!

今天就先看一下已經被《《子華子》公案徹底終結》解決的「子華子公案」看看錢穆怎麼考證的?其中(朔雪寒註:)為筆者自註與提問或反駁,其他文字都是原書所有。

先秦諸子繫年

〈先秦諸子繫年.八九、子華子考〉:

〈呂氏春秋.貴生篇〉:「韓、魏相與爭侵地,子華子見昭釐侯,曰:兩臂重於天下,身又重於兩臂。韓之輕於天下遠,今所爭輕於韓又遠。奈何愁身傷生以憂之?」梁玉繩云:「昭釐侯史作昭侯,乃懿侯子。此事又見〈莊子.讓王〉,《釋文》司馬云:子華子,魏人也。」今按:韓、魏爭侵地,的在何年,已無可考。〈莊子.則陽篇〉又稱:「魏罃與田侯牟約,田侯背之,犀首請伐齊,華子聞而醜之,惠施乃見戴晉人。」牟乃午字之誤。其時在惠王早年,犀首、惠施均未仕魏,《莊子》蓋寓言無實。(朔雪寒:怎麼證明犀首那時候還沒在魏國服務?這種說法本身就需要證明,而且也幾乎不能證明,因犀首的相關史料太少了!根本不足以證明!而且既然引出了這一段,不就是想要說明什麼嗎?結果錢穆又自己說「《莊子》蓋寓言無實」,那他引出這一段的理由是什麼?而且這個「華子」怎麼就變成了「子華子」了?如何證明兩人實為一人?)〔參讀《考辨》第七〇。〕大約子華子與韓昭侯、魏惠王同時,乃可信也。(朔雪寒註:為什麼孔子跟程本的事蹟就不可信,〈呂氏春秋.貴生篇〉提到「子華子」的事蹟就可信?而且錢穆連提都不提了?當然,如果無盡的懷疑,那相信疑古派都無法寫出任何人類能正常理解的文章。〈韓詩外傳.卷二〉:「傳曰:孔子遭齊程本子於郯之間,傾蓋而語。」韓嬰是西漢初年人,而他給出的這一段是引用了古籍「傳」的說法,這表明西漢以前這故事就存在了,為什麼這裡都被忽略?考證一個人的生平,就這樣草率?而事實上根據《《子華子》公案徹底終結》的考證,兩個子華子根本是兩個人!就好像那時候春秋有孫子、戰國也有孫子一樣。這乃是當時的稱謂常識,問題是錢穆連證明都沒有,就說兩個人是一個人了!如果這種簡單粗暴的想法、邏輯套用到所有考證上,那麼一大堆古人都要消失了!譬如孫子就得消失其中一個!是的,大家都沒猜錯,這正是錢穆考證孫子公案時的基本邏輯!)〈呂氏.貴生篇〉又引《子華子》曰:「全生為上,虧生次之,死次之,迫生為下,」其言論實承楊朱一派,為後來道家宗。(朔雪寒註:按照《道德經論正》、《《子華子》公案徹底終結》的考證,程本與楊朱同時,都受到老子影響,《子華子》引用了很多的《文子》(記載老子言論)的文字。而楊朱、孔子又都是老子弟子,且孔子自己引用了老子五十幾次的言論,孔子門下的重要弟子也都有引用,《文子》在當時就是很重要的書籍,程本就算引用,也只能算在老子學派,而不該算在楊朱學派!關於孔子引用案例,可以參考以下連結:道德經論正系列文章:孔子徵引老聃言論五十幾次的案例)故高誘注《呂覽》,以為古體道人也。《誣徒》《知度》《審為》皆引子華子言,或是秦前原有其書。《漢志》無著錄,則劉向時書已亡。今本系宋人偽作,謂子華子即程本,亦非是。〔《韓詩外傳九》:「戴晉生弊衣冠見梁王,辭而去」云云。晉生即晉人,相其議論為人,亦華子一路。此等皆在楊朱後莊周前,俱道家思想展衍中人物也。〕(朔雪寒註:這到底哪裡考證了?「《漢志》無著錄,則劉向時書已亡。」這兩件事本身並無必然的邏輯關係,這是基本的邏輯素養啊!可是疑古派很愛用這種邏輯、用一本目錄有沒有著錄來論斷一本書是否曾經存在的根據。但事實上,以《《鬼谷子》公案徹底終結》中《鬼谷子》的情況可以看出,很多時候不是劉向沒有著錄,而是被班固或後人刪除了!當時的文人還是知道這本書,或者知道這本書是在當時的目錄中有著錄的。而錢穆「今本系宋人偽作,謂子華子即程本,亦非是。」「戴晉生、此等皆在楊朱後莊周前,俱道家思想展衍中人物也。」也沒有提出任何證明,就這樣隨便幾句,同樣的文章,同樣的風格,累積成了一本書,就能被學界捧為經典?不可思議!)

又〈呂氏.去宥篇〉:「荊威王學書於沈尹華,昭釐惡之。」沈尹華疑即子華子。如匡章稱章子,田盼稱盼子,田文稱文子也。沈尹為楚姓。《左傳》宣公十二年「沈尹將中軍,」〈墨子.所染篇〉「楚莊染於孫叔沈尹,」沈尹華當其後人。又《楚策》有莫敖子華,疑亦一人也。(朔雪寒註:從以上的論述,我們不難看出錢穆所謂考證的「瘋狂隨意性」。只要有「子華」的都能說成是同一個人!有點統計學常識與基本東周歷史素養的人都應該知道,春秋戰國時代以單名為主,撞名、撞字的情況根本稀鬆平常。名字就那幾個,撞名不是很平常嗎?根據《孫子兵法論正》舉出的案例,春秋時代一大堆同名的人,根據《考證概論》舉出的統計,春秋戰國時代也有一大堆同稱謂的名人!結果錢穆這裡怎麼操作?就是把有「子華」兩個字的人都不需要經過證明的牽扯到一起,叫做「疑亦一人也」!那麼我們看到這裡,究竟看到了什麼邏輯推論?有什麼東西證明了什麼?沒有!

又按:楚威王元,已值韓昭侯二十四年。其後六年,昭侯卒。又五年,威王卒。今如定威王元,華子年四十,則其生在楚肅王之初年。相其年代,當較楊朱、季梁稍後,較惠施、莊周稍前,而皆為並世。

結論

文中附註已經反駁的就不多說了!實際上,楊朱是春秋末、戰國初年人,是老聃的弟子。(請參考《老子弟子與老子》一書關於楊朱的考證。

看了錢穆這段文字,我敢保證讀者一定沒有看到哪怕一段出自對《子華子》一書內容的討論,而只看到《呂氏春秋》轉引的其中一段。由於錢穆把老聃滅了,所以把楊朱擺在了戰國時代魏惠王時,既然要說子華子是楊朱一派,自然不能把子華子說成楊朱之前的人!不然就說不過去!但對於錢穆所謂戰國時代的人如何就能保證看到同時期另一位思想家的書的哪怕一點證明,也沒有提出!至於《子華子》全書說什麼?錢穆完全可以不提!但這在疑古派的手段中,非常常見,在孫子公案不提《孫子兵法》、在老子公案不提《老子》、在鬼谷子公案不提《鬼谷子》,然後這些書就莫名其妙成了偽書!這樣的操作是疑古派基本操作,因為他們確實缺乏應有的能力!

也就是說錢穆在考證一個人的歷史、一本書的真偽時,可以完全忽略去討論這本書究竟在講什麼?可以完全忽略所有不利於他這種主張的證據!甚至,直白的說,我們難道不該懷疑,其實錢穆壓根就沒看過《子華子》嗎?

而這樣的欠缺邏輯分析、欠缺史料支持,並且完全忽略《子華子》作者程本的所有事蹟以及《子華子》內容的討論,究竟有什麼價值?譬如討論一下《子華子》中子華子、程本跟誰交談過?有沒有露出破綻?程本引用過哪些書?提到哪些史事?有沒有露出破綻?程本使用的詞彙有沒有超越那個時代的情況?程本與孔子的事蹟究竟哪裡有破綻?究竟哪裡有問題?

什麼都沒有!

錢穆除了轉引《呂氏春秋》,承認古代有《子華子》,而且還是他認為的戰國時代的《子華子》寫的。他並不談論《子華子》的內容,而這樣讓他犯下非常可笑的錯誤,因為《子華子》一書程本都在跟春秋時代的人交談!而《呂氏春秋》引用的部分也確實出自《子華子》一書之中。如果說錢穆想要證明還有另外一本《子華子》,那他得證明!可是他沒有!而一本春秋時代的書籍,就這樣被打成偽書了!連討論它的內容都屬多餘了!

像這樣一篇其實比朱熹的考證還不如的資料與猜想雜湊而成的文章,對於考證子華子其人其書毫無任何價值可言!知道的人都知道!但這樣毫無價值的文章,卻也毫無意外的會繼續藉由這個被塑造出來的「國學大師」品牌而繼續發揮它的影響力「今本《子華子》是偽書,因為錢穆說的!」!

可是最令人納悶的一點是,錢穆在《先秦諸子繫年》裡面把一大堆的先秦諸子打成假人、書打成假書,發揮他的影響力讓人自動不去研究!結果一個把先秦文化破壞到如此地步(請參看《先秦諸子繫年》)的人,居然被塑造成了一個「維護傳統文化的國學大師」!這不禁讓人啼笑皆非!

《子華子》公案已經徹底終結,想要理解錢穆與朱熹等人的差距,以及什麼才是正確的考證書籍的方法,可以參考《《子華子》公案徹底終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朔雪寒的沙龍
38會員
165內容數
本專題有兩類文章:一是考證古籍文字的正誤,一是考證先秦諸子的成書年代與真偽。懂得文字的正確或其他可能的解法,才有機會正確的理解古籍。目前考證的文字已經有數千篇,考證書籍真偽的專書已經有數本。並已徹底解決了孫子、老子、文子等等公案。但有些考證尚未成書,考量生活環境,很多成果恐怕難以成書,因此開了這個專題加以發表。
朔雪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就是一本笑話,一本經典的關於考證的反面教材!這本書裡面除了瞎掰鬼扯蛋以外還有一大堆不講常識,缺乏邏輯水平,以及歷史知識的東西!很多考證讓人噴飯!你很難想像程度這麼差的人可以被吹捧成史學四大家!錢穆程度之差,有興趣可把相關連載看完,或者直接參考《錢穆先秦諸子繫年的文化貢獻》一書
2025/04/29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就是一本笑話,一本經典的關於考證的反面教材!這本書裡面除了瞎掰鬼扯蛋以外還有一大堆不講常識,缺乏邏輯水平,以及歷史知識的東西!很多考證讓人噴飯!你很難想像程度這麼差的人可以被吹捧成史學四大家!錢穆程度之差,有興趣可把相關連載看完,或者直接參考《錢穆先秦諸子繫年的文化貢獻》一書
2025/04/17
這一篇收錄於《中國哲學史》期刊的謬論,企圖從一個邏輯上已經不能成立的前提去證明《列子》,一個只要有基本邏輯素養就能判斷根本無法成立的謬論,居然可以通過期刊的審核!這當然意味著在中國,一般的學者程度是極差的!連基本邏輯都沒有,還奢談哲學!不過這就是可悲的現狀!中國哲學仍正掌握在無知的疑古派手上
2025/04/17
這一篇收錄於《中國哲學史》期刊的謬論,企圖從一個邏輯上已經不能成立的前提去證明《列子》,一個只要有基本邏輯素養就能判斷根本無法成立的謬論,居然可以通過期刊的審核!這當然意味著在中國,一般的學者程度是極差的!連基本邏輯都沒有,還奢談哲學!不過這就是可悲的現狀!中國哲學仍正掌握在無知的疑古派手上
2025/04/12
陳連慶企圖證明《列子》抄襲佛經,卻處處倒因為果、錯亂年代,不但忽略《莊子》早引《列子》,還將佛經明借道家之語誣為列子剽竊。更荒謬的是,他引用康僧會與竺法護譯經中的改編段落,反而反證《列子》為先出原典。全篇誤導連篇,唯一價值反成佛經摹仿道書的鐵證,堪稱疑古派的荒謬經典。
2025/04/12
陳連慶企圖證明《列子》抄襲佛經,卻處處倒因為果、錯亂年代,不但忽略《莊子》早引《列子》,還將佛經明借道家之語誣為列子剽竊。更荒謬的是,他引用康僧會與竺法護譯經中的改編段落,反而反證《列子》為先出原典。全篇誤導連篇,唯一價值反成佛經摹仿道書的鐵證,堪稱疑古派的荒謬經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目前列子公案已經徹底解決,但還沒時間包裹成書,暫時以連載方式進行。這一則講疑古派提出質疑時往往沒有常識的普遍現象!譬如老子還沒稱帝,兒子居然能被叫做皇子!不知道這些學者究竟在質疑歷史真實性之前是否真的用心思考過。
Thumbnail
  目前列子公案已經徹底解決,但還沒時間包裹成書,暫時以連載方式進行。這一則講疑古派提出質疑時往往沒有常識的普遍現象!譬如老子還沒稱帝,兒子居然能被叫做皇子!不知道這些學者究竟在質疑歷史真實性之前是否真的用心思考過。
Thumbnail
蒙文通批閱《先秦諸子繫年》稿子,稱錢穆「君書體大思精,惟當於三百年前顧亭林諸老輩中求其倫比。乾嘉以來,少其匹矣。」、陳寅恪曾說《先秦諸子繫年》「極精湛,時代全據《紀年》訂《史記》之誤,心得極多,至可佩服」。「陳寅恪、錢穆、陳垣、呂思勉」被稱為「史學四大家」。到底錢穆的文化貢獻有多大?非看不可。
Thumbnail
蒙文通批閱《先秦諸子繫年》稿子,稱錢穆「君書體大思精,惟當於三百年前顧亭林諸老輩中求其倫比。乾嘉以來,少其匹矣。」、陳寅恪曾說《先秦諸子繫年》「極精湛,時代全據《紀年》訂《史記》之誤,心得極多,至可佩服」。「陳寅恪、錢穆、陳垣、呂思勉」被稱為「史學四大家」。到底錢穆的文化貢獻有多大?非看不可。
Thumbnail
所以整個學術史就這樣被疑古派的無知、荒謬、虛假、暴力,夾雜著人海戰術、學術潛規則,給整個搞亂了!這跟四人幫、破四舊沒有兩樣。甚至我們今天早已經看不到四人幫(早已經遺忘),破四舊的損害也早就終止,但疑古派的勢力與影響力卻仍在繼續! 讓我們再來看一下錢穆在目前所揭露的「考證」中使用的幾個主要伎倆:
Thumbnail
所以整個學術史就這樣被疑古派的無知、荒謬、虛假、暴力,夾雜著人海戰術、學術潛規則,給整個搞亂了!這跟四人幫、破四舊沒有兩樣。甚至我們今天早已經看不到四人幫(早已經遺忘),破四舊的損害也早就終止,但疑古派的勢力與影響力卻仍在繼續! 讓我們再來看一下錢穆在目前所揭露的「考證」中使用的幾個主要伎倆:
Thumbnail
列子公案是一個可以跟老子公案的熱鬧程度相提並論的公案,涉案者有諸如錢鍾書、季羨林等令人「景仰」的大師在其中。牽涉到的文章文字數量破百萬字,不是一本專書不能盡數收納。
Thumbnail
列子公案是一個可以跟老子公案的熱鬧程度相提並論的公案,涉案者有諸如錢鍾書、季羨林等令人「景仰」的大師在其中。牽涉到的文章文字數量破百萬字,不是一本專書不能盡數收納。
Thumbnail
估計看到這裡,老讀者都已經猜到錢穆要怎麼做了!確實,就是把涉案的兩個季梁合併起來,直接說成是一個人!所謂的「考證」就完成了!簡單粗暴。這樣,楊朱就自然只能是那一個人的朋友了!也就是說,錢穆再次的不容許同名同姓、甚至只是稱謂形式相同的人存在於不同的時空之中了!而這當然是違背常識與客觀事實!
Thumbnail
估計看到這裡,老讀者都已經猜到錢穆要怎麼做了!確實,就是把涉案的兩個季梁合併起來,直接說成是一個人!所謂的「考證」就完成了!簡單粗暴。這樣,楊朱就自然只能是那一個人的朋友了!也就是說,錢穆再次的不容許同名同姓、甚至只是稱謂形式相同的人存在於不同的時空之中了!而這當然是違背常識與客觀事實!
Thumbnail
「中山公子牟」事件牽涉到列子公案,列子公案又牽涉到楊朱公案、季梁的考證,要解決列子公案,必須先解決幾個小公案,這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從這個公案先說起。 那麼錢穆是怎麼把戰國初年的中山公子牟說成戰國末年的魏牟的呢?
Thumbnail
「中山公子牟」事件牽涉到列子公案,列子公案又牽涉到楊朱公案、季梁的考證,要解決列子公案,必須先解決幾個小公案,這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從這個公案先說起。 那麼錢穆是怎麼把戰國初年的中山公子牟說成戰國末年的魏牟的呢?
Thumbnail
認真去看錢穆的文章,越看越會好奇,他究竟是怎麼走到今天這種地步,被包裝成國學大師的!今天只是隨機挑一篇來寫,就發現可笑錯誤。 結果維基百科相關條目的人,既要引用錢穆的說法來捧一下錢穆,又要幫忙遮掩一下錢穆的失誤。於是把「戴驩」改名、把「皇喜」去名,以免把大家引導到正確的連結,真可謂用心良苦啊!
Thumbnail
認真去看錢穆的文章,越看越會好奇,他究竟是怎麼走到今天這種地步,被包裝成國學大師的!今天只是隨機挑一篇來寫,就發現可笑錯誤。 結果維基百科相關條目的人,既要引用錢穆的說法來捧一下錢穆,又要幫忙遮掩一下錢穆的失誤。於是把「戴驩」改名、把「皇喜」去名,以免把大家引導到正確的連結,真可謂用心良苦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