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四大家之一錢穆《先秦諸子繫年》的謬誤與文化貢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蒙文通批閱《先秦諸子繫年》稿子,稱錢穆「君書體大思精,惟當於三百年前顧亭林諸老輩中求其倫比。乾嘉以來,少其匹矣。」
陳寅恪曾說《先秦諸子繫年》「極精湛,時代全據《紀年》訂《史記》之誤,心得極多,至可佩服」。「陳寅恪、錢穆、陳垣、呂思勉」被稱為「史學四大家」。
疑古派大將顧頡剛在日記中稱錢穆的著作:「作得非常精煉,民國以來戰國史之第一部著作也」。(以上引自維基百科《先秦諸子繫年》條。)
這些都是疑古派、史學大家對於《先秦諸子繫年》一書的褒獎之詞。也就是說,這些人完全沒有足夠的程度看出錢穆的謬誤所在!甚者可以合理推論,錢穆所用的考證方法,這些人是認同甚至是稱讚的。當然,至少同是疑古派的顧詰剛一定是認同的,因為分析他的考證方法,可以發現很多技術都是錢穆用過的。
以下將用表格形式列出錢穆對於「維護傳統文化」的偉大貢獻。這個表還沒完全好,因為錢穆《先秦諸子繫年》的謬誤太多了!個人時間不足,因此只能先稍微整理一下那些跟《道德經論正》有關的考證,也順便讓大家看看錢穆所謂的考證,跟真正的考證的差距究竟在哪裡!這些內容會隨著方格子專欄「古籍與文字考證」相關的考證文章而增加。到時候,很多一般讀者就能看清楚,被捧為「維護傳統文化的國學大師」的錢穆究竟實際上幹了哪些「維護傳統文化的事情」以及他實際的「國學程度」。
目前已經完成了「道家」體系的考證,「道家類」書籍在班固〈漢書.藝文志〉中佔據了九流十家中的一席之地。占比不低。〈漢書.藝文志〉:「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再看儒家類書籍:「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儒家家數上超過了道家,但篇數上卻遠遠不如!至今還能流傳到今天的道家類書籍已經不多,而錢穆對於中華文化的重要貢獻就在於把這些所剩不多的道家類書籍以及相關作者的真實性、可信性,予以摧毀!不能摧毀的,也要貶低。
以下只是因為目前筆者只寫到了《先秦諸子繫年》「道家」類的部分,不是說錢穆的貢獻僅僅在於摧毀道家,實際上他運用疑古技術所加以摧毀的遍及整個先秦文明。由於《子華子》案內容與時間不屬於任何一家,只是因為牽涉到文子公案,且書中多引《文子》中「老子曰」的內容,並提及許多黃帝的東西。有黃老道家的思想成分,因此也歸類在此。至於孫子公案,將歸類在「兵家」,等完成《先秦諸子繫年》關於「兵家」的反駁,會再包裝成書,因此這裡只是列出錢穆對於破壞「兵家」類作者、書籍真實性所做的努力,相關文章請參考「兵家類」的反駁!
看完整本書,我想多數人會重新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錢穆是怎麼靠這種素質的東西成名的?又是怎麼把文化破壞到了這種程度卻還能被包裝成「維護文化的國學大師」的?更重要的是,這種程度的水平,怎麼就成了「史學四大家」之一了!而且還獲得了「史學四大家」之一陳寅格的讚賞,所以陳寅格的實際程度如何?不也值得人們思考嗎?

readmoo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的文化貢獻 已上架。歡迎推薦給崇拜錢穆,把錢穆當成「維護傳統文化的國學大師」在拜的人(兩岸歷史系多如過江之鯽)讀一下。

錢穆的文化貢獻

將列子可能從春秋末年一直活到戰國初年的可能性消除,直接指稱《列子》是偽書。歸併了「南郭子、南郭子綦、南伯子綦、南伯子葵」為一人。目的是利用南郭子綦與田和交談過的事實下拉列子的年代,使其只能是戰國初年人。以此抹殺子產、壺丘子林、關尹子、老聃等人的相關事蹟之真實性。
目的與結果:列子不是春秋末年關尹子弟子、不是春秋末年壺丘子林的弟子,《列子》是偽書。那些關於壺丘子林、關尹子與列子的事蹟都是假的。
一四六、魏牟考
錢穆在考證過程中,完全迴避歷史上有兩個「公孫龍」的事實,更絕不去談,魏文侯以孔子弟子子夏為師、孔子有弟子公孫龍的事實,也不去談魏文侯手下禮遇或重用了其他儒家弟子如子夏弟子段干木、子貢弟子田子方、曾子弟子吳起、李克的事實,從而巧妙的迴避了兩個公孫龍誰最有可能跟魏文侯之子交談的問題。錢穆在這裡直接把「春秋末年被趙襄子所殺的代君、戰國初年魏文侯之子中山公子牟、戰國後期被趙國滅國的中山王尚」全部拿來「歸併」成「戰國後期與平原君手下公孫龍交談過的魏牟」。一次性消滅了多項歷史史實與多位人物、抹去了重要的思想傳承脈絡(道家、名家思想)與學派之間的關係(早期道家與儒家)。
目的與結果:消滅戰國初年魏文侯之子中山公子牟的真實性、當然也包括他是魏文侯之子、他是中山王尚的祖先的事實,更重要的是將他所寫的被班固等人歸類為道家類書籍的《公子牟》打成了偽書。雖然根本沒人看過這本書。但因為高誘已經註明《公子牟》就是魏文侯之子中山公子牟寫的、《列子》也引用過。因此把中山公子牟的人格權與著作權加以取消,這本書自動的不再是戰國初年的著作,而把這本書認定為戰國初年著作的所有文獻自動被錢穆認定為是錯誤的、偽造的。
〔附〕論詹何、環淵年世〔附:召滑〕
作為〈魏牟考〉的附錄。這裡錢穆直接把「楚莊王」時的「詹何」、與中山公子牟對談的「瞻子」都歸併到錢穆自以為的楚懷王時代的「詹何」身上。而其目的就是為了下拉《老子》的成書時間與真實性、消滅老聃。而這裡當然也僅僅就是利用了「瞻詹」都有「詹」字符的文字構造,然後就把不同時代的人都歸併了。所以這一次更絕了,錢穆把兩個分處不同時代的真人直接歸併成他自以為卻其實沒有證據的假人身上,或者更精確的說是他把其中一個拉到了戰國中後期,然後再把另一個歸併到這個人身上。
同時錢穆也把老聃的弟子「蜎淵」與戰國中後期的「環淵」歸併成了一人。更被說成是楚懷王時的「詹何」的弟子。儘管完全沒有任何證據,沒有任何推論過程。就只是因為錢穆找到了「蜎」有被寫成「環」或反之的案例。於是兩個不同時代的人又被歸併成了一個人。
目的與結果:老聃是假人、《老子》是戰國時代的偽書又找到了新的證據。因為把老子的弟子都說成是戰國中後期的人,老子還能是春秋末年的老聃嗎?《老子》還能是春秋末年的書嗎?
錢穆搞錯司城皇喜的年代,以為是司城皇喜放逐了宋後昭公。考證過程將錢穆缺乏訓詁學基礎,濫用文字對應,缺乏歷史知識的缺點嚴重暴露。
(這一篇由於牽涉到楊朱篇的考證,因此一併收入道家系列。)
七九、季梁考〔附:季真〕
錢穆要讀者去參考楊朱篇的考證,結果楊朱篇的考證直接使用了要讀者去參考楊朱篇考證的季梁篇的猜想。而歷史上的兩個季梁,也就莫名其妙的被錢穆一句話,簡單粗暴的歸併成了一個人。於是春秋末、戰國初年的楊朱的朋友季梁就被歸併到了勸諫魏惠王不要攻打邯鄲的戰國中期的季梁身上。而楊朱比季梁晚死,自然活過了魏國攻打邯鄲的戰爭。楊朱就被下拉到了戰國中期。至於證據?不需要!
目的與結果:春秋末、戰國初楊朱的朋友被歸併到了戰國中期奉勸魏惠王不要攻打趙國邯鄲的季梁身上。楊朱被拉到了戰國中期,自然所有提到楊朱的人只能在這個時間點之後,所以《列子》既然收錄了楊朱,就表示《列子》的作者不可能是關尹子的弟子列子,自然只能是偽書。
八〇、楊朱考
錢穆用季梁篇的「考證」結果(其實是猜想結果)直接把楊朱下拉到了戰國中期。而全然不提,這時候的孟子、莊子、惠施都與魏惠王有過交集,卻從來沒有任何除了季梁以外的戰國初年以後的人與楊朱有過交談,包含莊子以為惠施可以與楊朱相提並論,這些人卻從來有沒交談過。而楊朱交談的對象其實不是自己的老師老聃、自己的兄弟楊布、自己的朋友季梁,就是墨子的弟子一輩人,而墨子弟子與墨子的年代最早就是春秋末年。這些錢穆都不提。而他這篇考證也主要是在貶損楊朱的影響力。以為去信孟子所說楊朱的話能遍天下,那是愚蠢的事情。
目的與結果:貶低楊朱的影響力。盡可能削減其真實性。既然楊朱沒什麼影響力、事蹟缺乏真實性,那麼疑古派就可以不用去談春秋末年的老聃怎麼跟戰國中期的楊朱交談的邏輯與常識問題。既然楊朱已經變成了戰國中期的人,那些把楊朱說成是春秋末年的人的文獻自然都是假的。道家文獻《列子》自然是偽書、《莊子》相關提到楊朱、墨子的部分也被當成了後人偽造的。因為錢穆認為這些都是受到了孟子影響的,只能產生在孟子之後,至於考證、證據,免了。
七二、老子雜辨
將老聃弟子文子、蜎淵、關尹子做一次性消滅。說文子不可信,將蜎淵、關尹子這些各有自己的著作傳世並且記載也很確實的人物,歸併到戰國末年同樣有明確記載的環淵身上。而完全不管這些人各自有自己交談的對象,完全不管司馬遷、班固區分這些人很明確,完全不管這些人有各自的著作傳世。完全不管,只要名字上有可以扯到的點,就把這些人直接消滅掉。
為了消滅列子是關尹子弟子的問題,則繼續把壺丘子、狐丘子林歸併,然後說孫叔敖時代的人怎麼可能跟列子交談!所以列子事蹟又被打成假事!
最後當然不忘最後的王者目標老聃。所以根據名字上有相似點,於是錢穆就把春秋末年孔子之師老聃、楚莊王時人詹何、戰國初中期的周太史儋等歸併成一人,至於叫什麼也不重要,因為反正事蹟都不可信。也就是說把老聃等人都打成假的還不夠,消滅還不夠,事蹟還要說成都不可信!
目的與結果:一次性消滅老聃以及其弟子、再傳弟子群,把整個道家師承徹底搞亂,下拉到戰國末年。所有觸及的道家書籍都成了偽書,人如果不能消滅的都是假人,事蹟都是假事蹟。妥妥的全是偽造的!所以孔子之師老聃的事蹟既然都不可信,弟子們也都是假的,不僅弟子們是假的,甚至說弟子蜎淵才是老聃的老師,顛倒師承關係。把道家一鍋端了,當然就沒有人可以搶奪孔子的至聖先師的地位了!所以至此,從老聃開始的弟子傳承:文子、蜎淵、關尹子、楊朱、關尹子弟子列子,全數消滅、詆毀、貶低完畢。一句總結:人是假的、書是假的、事也是假的!
八九、子華子考
錢穆在考證過程全不討論《子華子》的原始作者程本的任何相關事蹟,直接判定《子華子》是偽書,沒有任何證據與推論過程。而「子華子」也被簡單粗暴的直接隨便拿戰國時代的幾個名字帶有「華、子華、子華子」的人物頂上,說這些人才是原始《子華子》的作者,至於誰看過所謂的原始《子華子》,原始《子華子》講什麼?跟錢穆所謂的偽書《子華子》有什麼關係?有什麼差別?全然不談。「春秋末年孔子朋友、晏子門客子華子程本、戰國中期魏國人子華子(應為華子)、楚國楚威王時人沈尹華、莫敖子華」都被錢穆歸併成了一個人。而證據與邏輯並不存在,就單純是一個名字或稱謂上帶了「華、子華、子華子」,邏輯與證據,是不需要的。
目的與結果:消滅春秋末年程本為子華子以及寫下《子華子》的事實,把程本打成假人、《子華子》打成假書。
七.孫武辨
消滅孫武,將春秋末年的孫武的人格權予以取消,將十三篇《孫子兵法》打成偽書。《孫子兵法》成為戰國孫臏(孫武後代)的作品。而孫武的相關事蹟也變成了假事。
目的與結果:孫武是假人,孫子的事蹟是假事、《孫子兵法》是假書。(反正是一個懂兵法的人寫的,但那個人絕對不准是春秋末年的原始作者孫武就對了。)
將孫武與孫臏歸併成一人,同時否認孫臏的一些事蹟(成了假事)。即使是孫臏的兵法《齊孫子》也是假書。並且也把春秋末年的司馬穰苴歸併到戰國時期的田忌身上。司馬穰苴的事蹟成了假事、人也成了假人、書也成了假書。《司馬法》不是春秋末年司馬穰苴寫的,是戰國時代的司馬穰苴寫的。所以一堆人又都歸併成了一人。
目的與結果:孫武與孫臏被歸併成了孫臏,孫臏的某些事蹟被當成假事,而孫武的事蹟也被當成假事。至於孫臏的兵法也還不是真書,必得是後人才能寫出來的書。反正就是假的。所以即使錢穆把《孫子兵法》的作者說成了孫臏,孫臏也未能享受什麼美譽,然後孫臏自己的兵法也被說成了假書。孫武與孫臏變成一人、司馬穰苴與田忌也變成了一人,本來不同時代的人,居然又被歸併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會員
127內容數
本專題有兩類文章:一是考證古籍文字的正誤,一是考證先秦諸子的成書年代與真偽。懂得文字的正確或其他可能的解法,才有機會正確的理解古籍。目前考證的文字已經有數千篇,考證書籍真偽的專書已經有數本。並已徹底解決了孫子、老子、文子等等公案。但有些考證尚未成書,考量生活環境,很多成果恐怕難以成書,因此開了這個專題加以發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朔雪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所以整個學術史就這樣被疑古派的無知、荒謬、虛假、暴力,夾雜著人海戰術、學術潛規則,給整個搞亂了!這跟四人幫、破四舊沒有兩樣。甚至我們今天早已經看不到四人幫(早已經遺忘),破四舊的損害也早就終止,但疑古派的勢力與影響力卻仍在繼續! 讓我們再來看一下錢穆在目前所揭露的「考證」中使用的幾個主要伎倆:
列子公案是一個可以跟老子公案的熱鬧程度相提並論的公案,涉案者有諸如錢鍾書、季羨林等令人「景仰」的大師在其中。牽涉到的文章文字數量破百萬字,不是一本專書不能盡數收納。
估計看到這裡,老讀者都已經猜到錢穆要怎麼做了!確實,就是把涉案的兩個季梁合併起來,直接說成是一個人!所謂的「考證」就完成了!簡單粗暴。這樣,楊朱就自然只能是那一個人的朋友了!也就是說,錢穆再次的不容許同名同姓、甚至只是稱謂形式相同的人存在於不同的時空之中了!而這當然是違背常識與客觀事實!
「中山公子牟」事件牽涉到列子公案,列子公案又牽涉到楊朱公案、季梁的考證,要解決列子公案,必須先解決幾個小公案,這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從這個公案先說起。 那麼錢穆是怎麼把戰國初年的中山公子牟說成戰國末年的魏牟的呢?
既然連「李零、顧實」都有這種鐵粉了,對於錢穆,這個已經被包裝成大師,卻其實缺乏大師應有水準的學者,自然有更多的非理性擁護者。「非理性」蒙蔽了這些人的雙眼!錢穆在考證老子時甚至隨意找了兩個都會釣魚的人就說他們兩個就是同一個人,為什麼?因為都會釣魚!很震驚嗎?這真的就是錢穆的水準!
認真去看錢穆的文章,越看越會好奇,他究竟是怎麼走到今天這種地步,被包裝成國學大師的!今天只是隨機挑一篇來寫,就發現可笑錯誤。 結果維基百科相關條目的人,既要引用錢穆的說法來捧一下錢穆,又要幫忙遮掩一下錢穆的失誤。於是把「戴驩」改名、把「皇喜」去名,以免把大家引導到正確的連結,真可謂用心良苦啊!
所以整個學術史就這樣被疑古派的無知、荒謬、虛假、暴力,夾雜著人海戰術、學術潛規則,給整個搞亂了!這跟四人幫、破四舊沒有兩樣。甚至我們今天早已經看不到四人幫(早已經遺忘),破四舊的損害也早就終止,但疑古派的勢力與影響力卻仍在繼續! 讓我們再來看一下錢穆在目前所揭露的「考證」中使用的幾個主要伎倆:
列子公案是一個可以跟老子公案的熱鬧程度相提並論的公案,涉案者有諸如錢鍾書、季羨林等令人「景仰」的大師在其中。牽涉到的文章文字數量破百萬字,不是一本專書不能盡數收納。
估計看到這裡,老讀者都已經猜到錢穆要怎麼做了!確實,就是把涉案的兩個季梁合併起來,直接說成是一個人!所謂的「考證」就完成了!簡單粗暴。這樣,楊朱就自然只能是那一個人的朋友了!也就是說,錢穆再次的不容許同名同姓、甚至只是稱謂形式相同的人存在於不同的時空之中了!而這當然是違背常識與客觀事實!
「中山公子牟」事件牽涉到列子公案,列子公案又牽涉到楊朱公案、季梁的考證,要解決列子公案,必須先解決幾個小公案,這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從這個公案先說起。 那麼錢穆是怎麼把戰國初年的中山公子牟說成戰國末年的魏牟的呢?
既然連「李零、顧實」都有這種鐵粉了,對於錢穆,這個已經被包裝成大師,卻其實缺乏大師應有水準的學者,自然有更多的非理性擁護者。「非理性」蒙蔽了這些人的雙眼!錢穆在考證老子時甚至隨意找了兩個都會釣魚的人就說他們兩個就是同一個人,為什麼?因為都會釣魚!很震驚嗎?這真的就是錢穆的水準!
認真去看錢穆的文章,越看越會好奇,他究竟是怎麼走到今天這種地步,被包裝成國學大師的!今天只是隨機挑一篇來寫,就發現可笑錯誤。 結果維基百科相關條目的人,既要引用錢穆的說法來捧一下錢穆,又要幫忙遮掩一下錢穆的失誤。於是把「戴驩」改名、把「皇喜」去名,以免把大家引導到正確的連結,真可謂用心良苦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Thumbnail
大家都聽過「茅山道士」,但聽過茅君故事的人不多吧? 茅山之所以為道教聖地,就是因為茅君的緣故。 茅君本名茅盈,字叔申。普遍相信是咸陽人士……看到咸陽這兩字就要有警覺。這名稱過了某個時期之後幾乎就不被使用了。這些故事,便是從秦朝年間開始說起。
Thumbnail
史料與古玩斷代   「八仙」這個名詞由來最早是源於東漢末年,東漢末年高誘在「淮南子注」提到的「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這八位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高誘認為「淮南子」這本書是淮南王和這八位門客合著,這八位門客被尊稱為「八公」。   另一說法是在東晉時期,「抱朴子」的作者
Thumbnail
◎先秦時代 (春秋、戰國) 九流十家之代表人物: 1、儒家—孔丘、孟軻、荀況。 2、道家— 李耳 (老子) 。 楊朱。 列禦寇 (列子,愚公移山之作者) 。 莊周 (莊子) 。 3、「名」家 (辯論) — 惠施 (學富五車) 。
Thumbnail
錢穆在〈中國學術思想之分期〉與〈兩漢博士家法考〉裡提出「王官學」與「百家言」的先秦學術二分模式,如今的人文學科也回到了王官學與百家言的情況⋯⋯
Thumbnail
戰國風雲人物蘇秦(約西元前340 -前254)不僅是戰國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古代中原大地上的偉大謀略家和外交家。 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為縱約長,並相六國”,以抑強秦。 然而,因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或不署名,或姓名多被後人塗改,再加上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依據縱橫家後學擬作的長篇遊說
Thumbnail
明天要去帶一個讀書會,要跟國小的孩子說說史記的故事,依據「少年讀史記」第四冊,要討論將軍們與田單復國這兩個單元。 . 先問一個問題~~「戰國四大名將」有誰呢?答案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兩秦兩趙,兩個秦國兩個趙國。有點怪,其他國都不出產「名將」嗎? . 本次單元標題為「將軍們」趙國名將,
Thumbnail
班固《詠史》一詩,許多文學史書都提到:是中國文學史第一首文人創作的五言古詩。比如早期的文學史家羅根澤《樂府文學史》、當代學者葉慶炳《中國文學史》都如此主張。 班固《詠史》有何歷史意義與價值?是本文所要回應的主題。
前首輔方從哲否定弒君,左都御史鄒元標聲援孫慎行,以及兵部尚書黃克纘聲援舊首輔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Thumbnail
大家都聽過「茅山道士」,但聽過茅君故事的人不多吧? 茅山之所以為道教聖地,就是因為茅君的緣故。 茅君本名茅盈,字叔申。普遍相信是咸陽人士……看到咸陽這兩字就要有警覺。這名稱過了某個時期之後幾乎就不被使用了。這些故事,便是從秦朝年間開始說起。
Thumbnail
史料與古玩斷代   「八仙」這個名詞由來最早是源於東漢末年,東漢末年高誘在「淮南子注」提到的「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這八位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高誘認為「淮南子」這本書是淮南王和這八位門客合著,這八位門客被尊稱為「八公」。   另一說法是在東晉時期,「抱朴子」的作者
Thumbnail
◎先秦時代 (春秋、戰國) 九流十家之代表人物: 1、儒家—孔丘、孟軻、荀況。 2、道家— 李耳 (老子) 。 楊朱。 列禦寇 (列子,愚公移山之作者) 。 莊周 (莊子) 。 3、「名」家 (辯論) — 惠施 (學富五車) 。
Thumbnail
錢穆在〈中國學術思想之分期〉與〈兩漢博士家法考〉裡提出「王官學」與「百家言」的先秦學術二分模式,如今的人文學科也回到了王官學與百家言的情況⋯⋯
Thumbnail
戰國風雲人物蘇秦(約西元前340 -前254)不僅是戰國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古代中原大地上的偉大謀略家和外交家。 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為縱約長,並相六國”,以抑強秦。 然而,因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或不署名,或姓名多被後人塗改,再加上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依據縱橫家後學擬作的長篇遊說
Thumbnail
明天要去帶一個讀書會,要跟國小的孩子說說史記的故事,依據「少年讀史記」第四冊,要討論將軍們與田單復國這兩個單元。 . 先問一個問題~~「戰國四大名將」有誰呢?答案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兩秦兩趙,兩個秦國兩個趙國。有點怪,其他國都不出產「名將」嗎? . 本次單元標題為「將軍們」趙國名將,
Thumbnail
班固《詠史》一詩,許多文學史書都提到:是中國文學史第一首文人創作的五言古詩。比如早期的文學史家羅根澤《樂府文學史》、當代學者葉慶炳《中國文學史》都如此主張。 班固《詠史》有何歷史意義與價值?是本文所要回應的主題。
前首輔方從哲否定弒君,左都御史鄒元標聲援孫慎行,以及兵部尚書黃克纘聲援舊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