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念集|講座小筆記:楊佳嫻、葛大為談「詩與歌詞的曖昧時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一次進西門紅樓的河岸留言,不是看演唱會,是來聽這場臺北文學季講座,楊佳嫻和葛大為的對談,主題是「詩與歌詞的曖昧時光」。
好一陣沒讀什麼詩,傷心的人別聽慢歌,我倒是傷心才讀詩,可能最近沒什麼好傷心的吧,可喜可賀?

轉念一想,原來近來多是聽歌,聽歌也看歌詞,取代詩作的寄情及抒情之用。看看自己分享在限動的歌詞,嗯,一堆傷心的^_^。

所以這主題的講座,得聽。也真好聽。

寫詩詞的自由與自律

楊佳嫻提到,古詩的格律,舉凡字數、押韻、平仄的限制,說是限制,倒也變得把字填進去好像就是一回事;那現代詩拿掉了這些限制,就自由了嗎?也不然。一首現代詩反而得自成一格,或歌詞也是,得寫出這首作品獨特的韻律,是自由裡的自律。

文字的聲音

某次文學獎時,余光中評楊佳嫻的詩作,說是寫得不錯,但這人沒考慮聲音,在上升的情緒裡,用了連續三個下降低音。從此楊佳嫻寫詩必會唸出來。葛大寫詞得給歌手唱,也需唸出來,自己唸了都尷尬就不行。

楊說,以前到KTV都會唱〈愛的主打歌〉,歌好聽,但都會唱成豬打嗝。害我想到白安唱「懷疑自己」,聽起來是「畫一隻雞」。即便避得了文字本身的諧音,好像也避不了唱腔問題

情緒鋪陳和演唱習慣

葛大說,文字也是有呼吸的。一般來說,主歌先鋪陳敘述,副歌再擊中心頭。留意層次,要虐你總不會每句都虐。楊甚說,會用文字製造留白的效果。

有時候都覺得,過往有多美好,未來就有多難過;曾經是你喜歡的特質,後來變成你最受不了的缺點。諸如此類。

雖葛大說寫詞是帶有服務歌手性質的工作,但在寫〈我們〉時,是先看搭配的電影片段,依著井柏然這個角色狀態寫的,那種心頭千頭萬緒,卻因已結婚生子而不好說太多,所以使用「了」、「的」結尾的句子,口語般緩緩道來。

「了」、「的」這種輕聲字,其實很吃歌手擅長的演唱方式,好在後來是陳奕迅來唱,掌握度高,就是他的歌了。這首裡,我比較喜歡:
我最大的遺憾
是你的遺憾 與我有關
我連 傷感 都是 奢侈的

寫作者需要與時俱進

葛大說,大眾聽歌模式改變,以前是被動聽歌,無論是電視廣播,甚至走過的店家,好像很多歌都能唱上一兩句;現在聽歌管道多,卻反而分眾,聽眾會主動找自己想聽的,唱KTV時,別人點的好多都是第一次聽。

楊說,現在教課都會覺得世代差異好大,之前還想裝個年輕說,我有聽告五人,結果學生還是沒什麼共鳴(葛大吐槽,「還是他們不相信你有聽?」),現在就放棄了,做自己(轉頭聽雷光夏、張艾嘉、王傑這樣)。

葛大接到替十幾歲的歌手寫詞,也是一陣窒礙難行,不同世代的用語、價值觀的差距就擺在那裡。又例如,要注意流行語的使用,像當初流行的「像極了愛情」,就絕對不會用在詞裡,因為判斷它只是短暫流行,若歌還要一陣子才發行,那到時候還講就會怪,好比現在已經很少人在講「傻眼貓咪」。
被問到喜歡李宗盛寫的哪些歌詞,葛大說〈夢醒時分〉,發現台下微沒反應,立刻補了〈陰天〉和〈山丘〉。不得不說,連〈山丘〉也是2016年的歌了。

閱聽者的浮木,創作者的幸福

最後,葛大說,如果作品能成為某個人的浮木,就是身為寫詞人、創作者的幸福了。我想說,有這些浮木,才是我們這些凡人在難過時,不那麼孤單的原因。

結束後,漫步在涼涼的氣溫裡,回想著講座內容,聽到文字這樣被慎重、細細討論,今天再度覺得好好活著是美好的事。

後記

說是後記,也算是前記。這天葛大微宣傳他的書《我記不得每隻貓的名字》,這本2019年出版的散文集,當時就買了,甚至參加在好多咖啡他與陳建騏老師的新書發表兼對談講座。
當時讀到這句,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便抄寫下來。覺得就是自己的寫照,原來是自己預期的、設定的太多,才會卡卡,似乎得體認並接受各種人事物都有漫天生長、不同可能,才不會讓自己太鑽牛角尖、執著。
avatar-img
37會員
144內容數
生活雜感,很雜的那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指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直以來都喜歡聽聽歌,直到開始工作賺錢才進場聽演唱會,近幾年多聽了一些臺灣獨立樂團,「前進音樂祭」就列入人生待辦清單。要去,就從最耳熟能詳的大港開始吧!票難搶這是一定的,黃牛議題吵翻天,好在友人受到眷顧,居然一次搶到四張。第一次大港遠征隊就這樣成行了。
心頭一驚。會不會連廢話的能力都喪失了呢。
週末午後晃晃2022 公民書展——「讀字便利店」。其實原本屬於輕度有興趣,隨意看現場活動,發現台通有個小講座,瞬間變成必須到場的決心。
年節前的大掃除,我盯著這面牆,幻想著除了白色之外的顏色。鍵入「房間 油漆 顏色」這類關鍵字,各式美美的顏色,搭配傢俱和光線,每張照片都是理想。想像的是藍或綠,或藍綠色,大概在這兩色間游移。當晚立刻到特力屋一看究竟。油漆區的小哥詳細介紹不同品牌的油漆好壞,終究要決定顏色。
不知從何開始,漸漸活成一種邊緣人性格,對於喝喜酒這件事興致缺缺,如非交情很好,實在不太想出席,甚至連禮金也不給。曾經交情還好、現在已無交集的人,何苦這時需要我的出現?
週日午後,到公館女書店參加《哇!原來這是性別與科技!?》新書發表會。講者講完後,主持人希望大家能多發言,直接請每個人做簡單的回應或提問。想想超多場面是,台上的人問大家有沒有問題,然後換來一陣沉默或是超零星的發問,所以好在主持人這般「簡單且暴力」的作法,才能聽到大家的回饋,我喜歡。
一直以來都喜歡聽聽歌,直到開始工作賺錢才進場聽演唱會,近幾年多聽了一些臺灣獨立樂團,「前進音樂祭」就列入人生待辦清單。要去,就從最耳熟能詳的大港開始吧!票難搶這是一定的,黃牛議題吵翻天,好在友人受到眷顧,居然一次搶到四張。第一次大港遠征隊就這樣成行了。
心頭一驚。會不會連廢話的能力都喪失了呢。
週末午後晃晃2022 公民書展——「讀字便利店」。其實原本屬於輕度有興趣,隨意看現場活動,發現台通有個小講座,瞬間變成必須到場的決心。
年節前的大掃除,我盯著這面牆,幻想著除了白色之外的顏色。鍵入「房間 油漆 顏色」這類關鍵字,各式美美的顏色,搭配傢俱和光線,每張照片都是理想。想像的是藍或綠,或藍綠色,大概在這兩色間游移。當晚立刻到特力屋一看究竟。油漆區的小哥詳細介紹不同品牌的油漆好壞,終究要決定顏色。
不知從何開始,漸漸活成一種邊緣人性格,對於喝喜酒這件事興致缺缺,如非交情很好,實在不太想出席,甚至連禮金也不給。曾經交情還好、現在已無交集的人,何苦這時需要我的出現?
週日午後,到公館女書店參加《哇!原來這是性別與科技!?》新書發表會。講者講完後,主持人希望大家能多發言,直接請每個人做簡單的回應或提問。想想超多場面是,台上的人問大家有沒有問題,然後換來一陣沉默或是超零星的發問,所以好在主持人這般「簡單且暴力」的作法,才能聽到大家的回饋,我喜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學會在沒有你的歲月 沉澱你我今生的故事 開端 你迎接我 末端 我離開你 你陰霾的靈魂在故事 渡過最深的思念生活 是吧 學庸2007.05.07/21:51 作品號03-0404-03
Thumbnail
我讀的最後一首夏宇現代詩是「另眼相看歌贈張愛玲」,完全顛覆她以往將文字解構再建構的模樣,卻將張愛玲留給世人的模樣,描摹得八九不離十。如此夏宇,化身李格弟為蔡依林做了「Play我呸」這首歌的詞,完全回到讓人驚豔的「甜蜜的復仇」時期。用字遣詞,糖中帶刀,刁
舊曲重聽。猶似當年醉裡聲。 前言 看葉嘉瑩講述詩詞,才稍能領悟到不同詞人透過漫不經心,未曾蓄意去表達的詞作中,所表現出來的人生態度和格局,例如北宋初期的幾位詩人。因為詞在剛開始萌芽發展時,只是歌筵酒席間傳唱的歌詞,一直不能入大雅之堂,也尚未受到文人的重視,因此在詞慢慢轉入文人之手,做為發抒自己感
Thumbnail
耀輝老師筆下的「黃氏哲學」,聽起來滿是傻氣,卻是我們一直所忽略。原來我們跟快樂、跟輕盈之間,只有一句讚美自己的距離,我們的心眼,卻一直被「要成為特別的那一個」這種思想蒙蔽了
一次的旅行,剛好聽到哥在唱卡拉Ok,我還真不知道,原來哥唱歌還蠻好聽的(咦?) 他唱著--為你寫詩,印象中應該是吳克群的歌 如果我說 我也曾為誰寫詩,那可曾感動過誰,終究,只是感動了自己 一場情深 一世遺忘 一時逃避 一醉解憂 一步之差 一段開始 飄 葉落 承載著 無限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朋友問我為何不寫詩 我沒有特別理由 想寫就寫 沒有實在的感動 不如回枕頭山 順便讓枯澀之筆休眠   我的朋友是個異端 他寫詩動機淺顯易懂 如他與樟樹上的黑蟬 僅只一面之緣 樹蟬不幸死於去年盛夏 他就此愛上了蟬鳴 戀上了克制的喧囂   三不五時就探問 詩意的黃昏是否如期
詩人的語調就像音樂一樣,文學語言就是美好的秩序排列。 小說是說故事的藝術,散文是聊天的藝術,詩是音樂的藝術。 楊牧 : 徐志摩的音樂性來自於重複中有變化,鄭愁予是變化中有重複。 櫻花有時候太過喧囂煩擾,不如梅花靜謐孤獨。 面對看不懂的東西,不必全面讀懂,先將感動的文字記住,有天會如同回聲筒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現代詩創作-你說 (部分的內容引用自林俊傑的”她說”) 很久沒有寫詩了,感覺筆觸頓了許多;但心中仍有許多感受,想藉著不成詩的句子來描繪出來。因為寫的人所見到的,未必和看或聽的人有相同的感受,但這不影響詩句的永恆傳唱;音樂也是一樣,一手鋼琴曲人人會彈,有的彈得動人心弦,有的卻平淡乏味......
Thumbnail
剛剛開始寫詩的他確實透著青澀,不過詩中的前後呼應和剪影般的故事感靈動、深奧,讓讀者切實地透過一位詩人的眼光來看他周遭的、當時的世界,這時的詩不僅僅是痛感,更像是一個時光穿梭機,將我們帶回過去一幕幕回憶裡。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學會在沒有你的歲月 沉澱你我今生的故事 開端 你迎接我 末端 我離開你 你陰霾的靈魂在故事 渡過最深的思念生活 是吧 學庸2007.05.07/21:51 作品號03-0404-03
Thumbnail
我讀的最後一首夏宇現代詩是「另眼相看歌贈張愛玲」,完全顛覆她以往將文字解構再建構的模樣,卻將張愛玲留給世人的模樣,描摹得八九不離十。如此夏宇,化身李格弟為蔡依林做了「Play我呸」這首歌的詞,完全回到讓人驚豔的「甜蜜的復仇」時期。用字遣詞,糖中帶刀,刁
舊曲重聽。猶似當年醉裡聲。 前言 看葉嘉瑩講述詩詞,才稍能領悟到不同詞人透過漫不經心,未曾蓄意去表達的詞作中,所表現出來的人生態度和格局,例如北宋初期的幾位詩人。因為詞在剛開始萌芽發展時,只是歌筵酒席間傳唱的歌詞,一直不能入大雅之堂,也尚未受到文人的重視,因此在詞慢慢轉入文人之手,做為發抒自己感
Thumbnail
耀輝老師筆下的「黃氏哲學」,聽起來滿是傻氣,卻是我們一直所忽略。原來我們跟快樂、跟輕盈之間,只有一句讚美自己的距離,我們的心眼,卻一直被「要成為特別的那一個」這種思想蒙蔽了
一次的旅行,剛好聽到哥在唱卡拉Ok,我還真不知道,原來哥唱歌還蠻好聽的(咦?) 他唱著--為你寫詩,印象中應該是吳克群的歌 如果我說 我也曾為誰寫詩,那可曾感動過誰,終究,只是感動了自己 一場情深 一世遺忘 一時逃避 一醉解憂 一步之差 一段開始 飄 葉落 承載著 無限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朋友問我為何不寫詩 我沒有特別理由 想寫就寫 沒有實在的感動 不如回枕頭山 順便讓枯澀之筆休眠   我的朋友是個異端 他寫詩動機淺顯易懂 如他與樟樹上的黑蟬 僅只一面之緣 樹蟬不幸死於去年盛夏 他就此愛上了蟬鳴 戀上了克制的喧囂   三不五時就探問 詩意的黃昏是否如期
詩人的語調就像音樂一樣,文學語言就是美好的秩序排列。 小說是說故事的藝術,散文是聊天的藝術,詩是音樂的藝術。 楊牧 : 徐志摩的音樂性來自於重複中有變化,鄭愁予是變化中有重複。 櫻花有時候太過喧囂煩擾,不如梅花靜謐孤獨。 面對看不懂的東西,不必全面讀懂,先將感動的文字記住,有天會如同回聲筒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現代詩創作-你說 (部分的內容引用自林俊傑的”她說”) 很久沒有寫詩了,感覺筆觸頓了許多;但心中仍有許多感受,想藉著不成詩的句子來描繪出來。因為寫的人所見到的,未必和看或聽的人有相同的感受,但這不影響詩句的永恆傳唱;音樂也是一樣,一手鋼琴曲人人會彈,有的彈得動人心弦,有的卻平淡乏味......
Thumbnail
剛剛開始寫詩的他確實透著青澀,不過詩中的前後呼應和剪影般的故事感靈動、深奧,讓讀者切實地透過一位詩人的眼光來看他周遭的、當時的世界,這時的詩不僅僅是痛感,更像是一個時光穿梭機,將我們帶回過去一幕幕回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