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人的地方」——郭彥仁(郭熊)《走進布農的山》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山頂沒事我們不會過去,那邊是禁忌的地方」(頁一九六),這句話一語敲醒了快要讀完整本書的我,並且,就像是一個初入山、不理解山、也不知道到底為什麼要爬山的人般,我不知道什麼叫做「布農的山」,我只是想著,想要知道郭熊的經歷、想要知道他走過的山路、他的山林故事,但直到這句話,我才意識到,啊,這不是在談登山的書——以談登山來說,郭熊寫的入山經驗都太迷人了,但爬過山的人或許可以從中辨識出,那是因為熟練才能帶來的「舒適度」,甚至,現實裡可能離「舒適」的距離還很遙遠,但郭熊讓我感受到的是,他,彷彿,回到了家。
「對你們來說,這是在登山。但是,對我來說,你所謂的登山,就像是我走進家裡一樣。」(頁一九七)這是郭熊引述布農族人關於登山的認知。所以,不存在著登頂這件事,那麼,回家是什麼意思?回家是舒坦的、有沙發可睡、有乾淨的水可飲,儲存著可以供足你溫飽的食物,是你熟悉的場所、讓你放鬆的場所,你會悉心保護、不讓人隨便破壞的場所。
我們較為熟悉的「登山」模式是,帶有一種「有毒的男子氣概」去登山:是要征服、要把山踩在腳下、從山頂滿足地俯瞰大地;無法攻頂是失敗的、山頂是挑戰神的領域;當然也有另一種面向,要尊敬山、從山裡不帶走不留下東西——那麼,登山/入山是為了什麼?體驗?觀賞?如果說,登山是「回家」這件事首先提醒了我,布農人與山的關係與我對於山的認知不同,那麼,在最後章節郭熊寫到的狩獵行動與現場,讓我全盤、徹底翻新人與山的關係,那不只「回家」,而是與「家」的關係的重新盤整。
家不是予以與求的場所,而是取/還之間的平衡,你從家裡帶什麼走,那麼你也要有還什麼給這個家的認知;家是生長你的場所,是讓你成為人的地方。
郭熊沒有寫到這些話,但是他每一章節平實的、穩定的、逐步讓讀者跟著他熟悉這個山林所在的動物、植物,都在傳達人與山林萬物之間的關係,不是人與「物」,而是人與生命。你有你的故事,而存在於這個山裡的萬物,也有他們的故事。人為之取名,是帶著「認識」命名,這個認識不是數字、不是分類,而是取名的人,與這個物種之間的關係、對他的認識。
譬如,談到赤楊這個植物。
赤楊,布農族語裡叫做「海諾南」。從網路上的植物資料裡可以找到,赤楊是一種先驅植物,原住民過往在休耕期焚地之後,先長出來的植物就是赤楊。赤楊同時也是很好的生火材,「如果上山碰到下雨,只要找到赤楊樹,就不怕沒有營火。即使是用活的赤楊木,也容易燃燒。」(頁一九九)這樣的知識,或許對於山林熟悉的人也會有,不過,郭熊接下來轉述了布農族人關於赤楊的一則傳說:
「其實海諾南是會走路的樹人。從前,老人家可以跟大地萬物溝通,只要家裡沒有木頭,就對著窗外,大喊『海諾南,沒有木頭了』。赤楊聽到呼喚,緩緩走進家中,然後抖動身體,枯枝就掉落在地上,因此無需辛苦蒐集木材。」(頁一九九)
這太美了。也是在同一刻,我意識到,有多少類似這樣的故事,已經消逝在歷史之中。
在最後一章〈祖靈的禮物〉裡,郭熊花了一些篇幅寫入山狩獵的事。這件事,我想要留給現場來談。在每一章節裡,多多少少我都感受到、或者因而觸發關於當代對於山林的諸種議題的面向,但是,郭熊雖然沒有著力去談議題,但我也從中獲得了許多的啟發——譬如他談到原住民的登山,與現代人用GPS定位、等標線來登山的模式不同,他們從地景、獸徑、環境跡象來認路,山林在族人眼裡,處處是富含文化意義的地理資訊,不是數字、標高與方位。因此,郭熊也提到,在一九九〇年代,台灣開始有學者嘗試用『部落地圖』的概念,去建構每支族群的文化、生態和傳統智慧」(頁一九六);或者,書裡大量談到的黑熊之事(郭熊長年跟著黃美秀老師做黑熊研究)、布農族的生活、禮儀,身為獵人與獵物之間的關係......等等,儼如一條又一條敞開的山徑,令我著迷與驚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8會員
218內容數
每月,小小會精選一定量的選書,直送到選書成員的信箱裡。有不好朋友好奇,除此之外,要如何可以讀得到這些選書呢?除了選書之外,有時沙貓貓也會想要跟大家聊聊關於選書、閱讀的種種。在網路時代,是否你感覺到自己的閱讀其實變得越來越侷限呢?由書店老闆親選每月各類不同新書,一舉突破閱讀同溫層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他有許多憂慮:物種失去棲地、消失、氣候變遷對於周遭環境的改變、學校的學習呆板、不具啟發性、搬家、適應環境、現代性對於生活的衝擊......當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為氣候變遷而請命之時,他們有許多是親眼看見生活裡他們所珍愛的動物、生命逐一消逝,生活的環境變得更糟、更難以忍受
你如果支持友善對待流浪動物,也許會聽過反對的人說:「那麼有愛心,幹嘛不帶回家養」;或者,認為不該吃狗肉、兔肉,會被認為偽善、有差別心,「不都是肉嗎?那你怎麼不同情豬牛雞」......等等。我也曾經遇過喜愛貓狗的朋友,在自己的臉書簡介上寫著:封鎖轉傳動物虐待影像者;遇過有朋友家裡的貓狗到了生病晚期,不
他有許多憂慮:物種失去棲地、消失、氣候變遷對於周遭環境的改變、學校的學習呆板、不具啟發性、搬家、適應環境、現代性對於生活的衝擊......當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為氣候變遷而請命之時,他們有許多是親眼看見生活裡他們所珍愛的動物、生命逐一消逝,生活的環境變得更糟、更難以忍受
你如果支持友善對待流浪動物,也許會聽過反對的人說:「那麼有愛心,幹嘛不帶回家養」;或者,認為不該吃狗肉、兔肉,會被認為偽善、有差別心,「不都是肉嗎?那你怎麼不同情豬牛雞」......等等。我也曾經遇過喜愛貓狗的朋友,在自己的臉書簡介上寫著:封鎖轉傳動物虐待影像者;遇過有朋友家裡的貓狗到了生病晚期,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次想介紹的,便是一本同樣令我「好想收單行本!」的台灣漫畫──在CCC追漫台(前身CCC創作集)連載完結,茜Cian繪製的《台灣特有種》。 我是非常後期才跟上進度的讀者,但對這部漫畫幾乎是一見鍾情。墜入情網的契機沒什麼特別,無非裡面那些軟萌又心善的小學生們,真的、真的畫得太可愛了……
Thumbnail
即便在文學上,詩也不同於小說與散文,其自由性在於能無視語法規則,無視於語言的線性與理性,是完全自由的,透過詩能解放人類的心靈,即便我們被肉體所束縛。因此,對於一個規訓的體制而言,詩,是危險的。
Thumbnail
今天這篇和最近兩個有點熱門的教育議題有關,其實是因為剛好我最近在看哲學家馬里旦的教育哲學,我覺得剛好可以回答這兩個議題。 其一是:AI世界,教育應該何去何從? 其二是:國文課當中是否應該承載價值觀教育?   當然本文主要是以馬里旦的教育哲學理論來回答(因為我個人還蠻認同的,不過當然可以有不同
Thumbnail
明明還是一片迷茫,並沒有談好也沒有解決,但是當歌在舞台上演奏唱出來時,所有的情緒匯聚在一塊,五人面對面,相望彼此的臉,那些孤獨帶來的苦痛、積壓在內心悶到腐壞的思緒、想完整說出卻遲停在嘴邊吞下的話語,在這一刻都被包含在攝人的演出和淚水中,一切,都被包含進,完完整整。
Thumbnail
歸屬感,才是讓同仁可以凝聚向心力的工具 很多人誤會了歸屬感的意義,把直銷話術的激勵人心那一套,當成了製造歸屬感的工具。投入了、就會擁有美好的人生,勇敢了、就能成為自己的主人,只要你願意付出,公司未來就會有你的藍圖,上市上櫃就在前方不遠處,獻出你的人生、你的每一個夜晚,是成就你個人與團隊財富自由最好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次想介紹的,便是一本同樣令我「好想收單行本!」的台灣漫畫──在CCC追漫台(前身CCC創作集)連載完結,茜Cian繪製的《台灣特有種》。 我是非常後期才跟上進度的讀者,但對這部漫畫幾乎是一見鍾情。墜入情網的契機沒什麼特別,無非裡面那些軟萌又心善的小學生們,真的、真的畫得太可愛了……
Thumbnail
即便在文學上,詩也不同於小說與散文,其自由性在於能無視語法規則,無視於語言的線性與理性,是完全自由的,透過詩能解放人類的心靈,即便我們被肉體所束縛。因此,對於一個規訓的體制而言,詩,是危險的。
Thumbnail
今天這篇和最近兩個有點熱門的教育議題有關,其實是因為剛好我最近在看哲學家馬里旦的教育哲學,我覺得剛好可以回答這兩個議題。 其一是:AI世界,教育應該何去何從? 其二是:國文課當中是否應該承載價值觀教育?   當然本文主要是以馬里旦的教育哲學理論來回答(因為我個人還蠻認同的,不過當然可以有不同
Thumbnail
明明還是一片迷茫,並沒有談好也沒有解決,但是當歌在舞台上演奏唱出來時,所有的情緒匯聚在一塊,五人面對面,相望彼此的臉,那些孤獨帶來的苦痛、積壓在內心悶到腐壞的思緒、想完整說出卻遲停在嘴邊吞下的話語,在這一刻都被包含在攝人的演出和淚水中,一切,都被包含進,完完整整。
Thumbnail
歸屬感,才是讓同仁可以凝聚向心力的工具 很多人誤會了歸屬感的意義,把直銷話術的激勵人心那一套,當成了製造歸屬感的工具。投入了、就會擁有美好的人生,勇敢了、就能成為自己的主人,只要你願意付出,公司未來就會有你的藍圖,上市上櫃就在前方不遠處,獻出你的人生、你的每一個夜晚,是成就你個人與團隊財富自由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