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內卷」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譯成更好懂的中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一次看到「內卷」的中文使用者,應該都沒辦法猜到這個中文詞的意思,因為無據無根。
  中國用語「內卷」比較直接的語境是指:組織內部的個體競爭激烈,只能透過高度的努力和犧牲,取得一點點競爭優勢,例如升職或保住職位,甚至只是不要被裁撤或排擠。實務上可能造成比誰下班晚、不敢追問加班費、為領導辦私事等等降低生活與工作品質的處境。之所以翻譯成內卷,只因為拉丁字源 involutum 是如同蕨葉嫩芽那樣向內捲起的型態。英語的對應詞彙是 involution,同字根的常用字是 evolution。大家所熟悉的 evolution 翻譯,不是進化、就是演化,也不會翻成字根意義上的開展。選擇字根或字面意義來翻譯,通常不是什麼有助於理解的玩法。不過中國社群的翻譯習慣,一直免不了這個問題。比較常見的把 hard disc 翻作硬盤,甚至把 highlight 翻成高光,都缺乏中文語感,還同時弄丟英語語感。唯一受益的,只有譯者的時間跟腦細胞,消耗甚少。
  傳統上,中文譯者慣以信雅達三項平衡來評價翻譯品質。「內卷」這個譯詞,雅是談不上,達也顯然未達標,信這個面向,如果真的求一個字根探源,還可以說是盡力。但是字根譯法,幾乎在所有語言間通譯,都不太有幫助。
  「內卷」或「內捲化」一詞,在中國和「躺平」成為一組流行的關鍵字。這些概念的本身存在已久:消極的版本在韓國大約是「三拋世代/五拋世代/七拋世代」、在日本大約是「尼特族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積極的版本在台灣大約是「鬼島」、在韓國大約是「地獄朝鮮」。是組織難以取得外部資源來擴張,導致內部競爭趨強,導致社會或社群內部個人的努力和收穫不成比例的處境。這個概念在人口密度高、經濟發展進入已開發社會的東亞,感受尤為明顯。
  直接用圖像來解釋,involve 的動態過程,很可能發展成碎形。
  碎形在幾何上,可以估計出逼近的面積極限。在這個極限裡,所有的發展只是在固定範圍內漸趨複雜。但這當然只是譬喻,畢竟蕨葉的嫩芽不會無限分裂出更細的羽葉,人類社會才會。所以為什麼 involution 不翻成趨複演化
  趨複演化也許不是很棒的中文,那麼不如翻成內競?或者中國社會更加熟悉的概念:宮鬥?這都是封閉環境下、內部競逐有限資源,這個概念的既有中文詞彙,也最符合中國社會當下使用內卷這個詞彙的情境。甚至,使用跟 involution 相對的 evolution,可以把進化的相對概念翻譯成退化逆進化、逆演化。這些譯法,都有助於理解,而不是有礙於理解。
  唯一一個可以讓「內卷」這個譯詞顯出優勢的理由,大概就是惹眼。學術上有時候會為不起眼的字選擇聱牙的字詞組合,以免某些重要概念在字海中淪為平常。舉個例,海德格的 Sein,在德文裡就是 be 動詞原型,要是隨便翻成個「是」或「在」,恐怕對不住 Sein und Zeit (存有與時間)這本後現代主義巨作。同時,為區隔 Da Sein 和 Sein 的差異,才在日常語言的「存在」之外,繞了個小彎,把 Sein 翻成存有。那麼,「內卷」這個詞有沒有和其他用語嚴正區隔的必要,才非得要翻得離日常語言這麼遠呢?目前看不出來。
  中國是最大的中文使用社群,同時也有最大的中譯量。身為其他社群裡的中文使用者,很容易採納中國社群慣用的翻譯。但就像內卷或首席執行官這種失義或生硬的譯詞,如果能仔細重譯,不要生吞活剝,對聽眾或讀者會好很多。
  在漢譯的歷史裡,最精美的一些定範,來自十九世紀戮力西化,甚至在日俄戰爭中勝出的日本帝國。其中「經濟」和「自由」至今都是漢字文化圈的典範譯法,既能兼顧信雅達,也與既有詞彙使用情境分割,明確標示譯詞身份。
  中國譯詞也不是都粗通隨便,其實有很多適用的好譯法。例如把 dimension 翻譯成維度,不同維度用二維、三維、四維,就比台灣慣用的點、線、面、平方、立方、四次元,有更佳的詞組擴充幅度跟一致性。只是樹大有枯枝,粗劣的譯詞也層出不窮。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中國用語通常都不是翻譯詞,而是具有方言特質的詞彙,例如狼性,這種使用具體事物來投射感受的造詞,通常很生動,而且在語境裡也突出。
  在意詞彙來源地,是一種政治區分或者文化歧視;但在意詞彙品質和適用性,只是文明發展程度。
  思考愉快。
avatar-img
279會員
240內容數
麟左馬,旅美台灣小說家,主要寫科幻跟推理。 常以探戈DJ和製鞋業者的身份出現,總之是舞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麟左馬騳驫 的其他內容
「愈在地愈國際」佔用了一個絕佳的句型:做到 A 就能擁有 B。這豈不是人人夢想的成功方程式?所有商管書籍賣的都是這個夢,絕大的市場。有夢,就有人買單。但是從實例裡我們都知道,在地這項條件,對外銷沒什麼幫助。那麼,「愈在地愈國際」這個觀點對誰有利?
你有沒有過「我以為自己很外向,但很多時候又完全不是這樣,覺得自己很矛盾」這情況?矛盾的不是你,是內向型和外向型人格這個錯誤的分法。「你是外向型還是內向型?」這個問題,是一個錯誤格式。格式錯誤的問題會引導你回應錯誤的答案,甚至得到錯誤的思考方式。
「愈在地愈國際」佔用了一個絕佳的句型:做到 A 就能擁有 B。這豈不是人人夢想的成功方程式?所有商管書籍賣的都是這個夢,絕大的市場。有夢,就有人買單。但是從實例裡我們都知道,在地這項條件,對外銷沒什麼幫助。那麼,「愈在地愈國際」這個觀點對誰有利?
你有沒有過「我以為自己很外向,但很多時候又完全不是這樣,覺得自己很矛盾」這情況?矛盾的不是你,是內向型和外向型人格這個錯誤的分法。「你是外向型還是內向型?」這個問題,是一個錯誤格式。格式錯誤的問題會引導你回應錯誤的答案,甚至得到錯誤的思考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2019年底到2020年初,大陸出現了一個詞叫「內卷」,這是一位北京清華大學學生當時發表的一篇文章叫「淺談清華學風、課程內卷與其他」,他談到了即使是像清華大學這樣一流的學府,所有的學生也是不斷地在「內卷」,讓這個詞語也在網上爆紅了起來⋯⋯
Thumbnail
內卷是經久不息的現象和議題。6 月 24 日,北京大學教授姚洋受新京報與今日頭條邀請就當下的教育制度、工作就業等問題進行討論。新京報與今日頭條發佈的訪談視頻中,他奉勸年輕人不要躺平,不是得卷。他說,『 年輕人還是不能躺,得跟著去卷,只有卷,才能出成果,才能成功。你躺平幾天,會發現這個世界離你遠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中國文學的歷史和開卷有益的意義,指出對於現代人而言,這個標語的意義已經偏離古代的含義。文章中提到了陶淵明和古代文學作品,突顯了開卷有益的文學限定和當代讀者的現狀。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五 從十九到廿世紀,大多數的歐洲語言學家對中國語的研究態度彷彿都離不開一個考古的視覺,視中國語為一個原始部落遺留下來的一套原始符號。「原罪」來自中國語「沒有文法」,即非屈折語。下面有四個同義短語的例子,讀者不妨思考一下﹕ 中國語﹕ 活地‧亞倫的一齣新喜劇。 英語﹕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Thumbnail
從中英文之間的語言轉換與文化差異探討,深入探索中英文之間的聯係和轉換方式。
Thumbnail
中國網路近年流行兩個用語:「內捲」和「下沉市場」,前者指稱過度惡性競爭,後者原本指中國三到六線的鄉鎮消費者,人口眾多但消費能力有限...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進化(Evolution)本是生物的本能,因為進化會有助於,生物更好的生存,生物最珍貴的就是有生命,也就是活著,而活著本該就是開心的,但是近年來一新字Involution,向內進化(也就是內捲),竟然火紅了起來,內卷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Thumbnail
在閱讀文言文時,很多同學會遇到困難,除了詞彙難懂外,文字順序也怪怪的,讓你無法順利翻成白話文,這是因為文言文「語序」與白話文有些不同,你知道是那些不同嗎?這次的文章要介紹文言文的倒裝現象,說明文言文與白話文語序不同的原因,這樣各位同學之後就能夠還原成白話文語序,有利解讀了!
Thumbnail
這本書是杜爺爺同名論文改編,之前也有跟風下載來看了幾頁就擱在一旁,不論是書還是論文,對我來說都太難讀了,因為裡面充斥著文言文,甚至中國先秦,殷商古文,根本是我的大苦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2019年底到2020年初,大陸出現了一個詞叫「內卷」,這是一位北京清華大學學生當時發表的一篇文章叫「淺談清華學風、課程內卷與其他」,他談到了即使是像清華大學這樣一流的學府,所有的學生也是不斷地在「內卷」,讓這個詞語也在網上爆紅了起來⋯⋯
Thumbnail
內卷是經久不息的現象和議題。6 月 24 日,北京大學教授姚洋受新京報與今日頭條邀請就當下的教育制度、工作就業等問題進行討論。新京報與今日頭條發佈的訪談視頻中,他奉勸年輕人不要躺平,不是得卷。他說,『 年輕人還是不能躺,得跟著去卷,只有卷,才能出成果,才能成功。你躺平幾天,會發現這個世界離你遠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中國文學的歷史和開卷有益的意義,指出對於現代人而言,這個標語的意義已經偏離古代的含義。文章中提到了陶淵明和古代文學作品,突顯了開卷有益的文學限定和當代讀者的現狀。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五 從十九到廿世紀,大多數的歐洲語言學家對中國語的研究態度彷彿都離不開一個考古的視覺,視中國語為一個原始部落遺留下來的一套原始符號。「原罪」來自中國語「沒有文法」,即非屈折語。下面有四個同義短語的例子,讀者不妨思考一下﹕ 中國語﹕ 活地‧亞倫的一齣新喜劇。 英語﹕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Thumbnail
從中英文之間的語言轉換與文化差異探討,深入探索中英文之間的聯係和轉換方式。
Thumbnail
中國網路近年流行兩個用語:「內捲」和「下沉市場」,前者指稱過度惡性競爭,後者原本指中國三到六線的鄉鎮消費者,人口眾多但消費能力有限...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進化(Evolution)本是生物的本能,因為進化會有助於,生物更好的生存,生物最珍貴的就是有生命,也就是活著,而活著本該就是開心的,但是近年來一新字Involution,向內進化(也就是內捲),竟然火紅了起來,內卷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Thumbnail
在閱讀文言文時,很多同學會遇到困難,除了詞彙難懂外,文字順序也怪怪的,讓你無法順利翻成白話文,這是因為文言文「語序」與白話文有些不同,你知道是那些不同嗎?這次的文章要介紹文言文的倒裝現象,說明文言文與白話文語序不同的原因,這樣各位同學之後就能夠還原成白話文語序,有利解讀了!
Thumbnail
這本書是杜爺爺同名論文改編,之前也有跟風下載來看了幾頁就擱在一旁,不論是書還是論文,對我來說都太難讀了,因為裡面充斥著文言文,甚至中國先秦,殷商古文,根本是我的大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