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的局限,以及我爲什麽不支持盲目的漢字拉丁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寫出來發現,這篇文章純屬找駡。行吧,歡迎反駁,有理有據就算是吵起來我也喜歡,因爲對完善想法有益;也依然歡迎無故謾駡,前提是您得罵得過我~
一、中文的局限

漢字的發展,從古至今,基本上是在進行語義轉換,詞彙量的爆發幾乎是靠清末民初對西方科學的引進和對日文作品的翻譯開始的。然而,引進西方科學的詞彙有相當一部分也是藉用日制詞匯,幾乎要遇到日文音譯才會考慮意譯的地步。儘管日制詞彙是借用中國古典文學中的詞匯並賦予新意,但從意義的結構上講,仍舊是日式的。

在此之前,由於科舉束縛了大部分文人,使得漢語語境一直局限在儒家學問中,道家和佛家對語境的影響也僅限抑儒的特殊時期,滲透到日常語言中的詞彙更少。所以說,漢語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博大精深⌋,當西方已經開始用相對于古典邏輯更複雜的邏輯進行元語言本身的研究時,中國學界還在不懈地以之乎者也闡釋四書五經呢。當然這裡毫無疑問會有人說,西方學問不是到現在還沒脫離闡釋古希臘嗎?我不認為⌈闡釋⌋是恰當的描述,以⌈借用⌋一詞描述現代西方思想對古希臘思想的態度更合適,中國在民國時期以前大概類似《孔子改制考》之類的工作,非常稀少。而現代語境幾乎是在照搬西方,特別是科學主義對中文環境的影響,使得⌈不合邏輯⌋的敘述成爲漢語言文學中的大忌。這沒甚麽好丟臉的,漢語古典文學中確實存在相當一部分邏輯漏洞,因爲古代中國原本就沒發展出邏輯這麽個東西,而科學化的影響又不得不以邏輯作爲尺度。那麽照搬西方的語境,而不是沿用政治化后的儒家學問的語境,再合理不過了。

但是,由於沒有日語那樣包括語法在內的拉丁化改革,照搬內容僅限於概念的範疇,甚至無法上升到理念的範疇,這也是中國人,包括台灣人無法脫離經由政治固化後的儒家思想的根本原因。香港人、馬來人、新加坡人因為雙語教育的普及,這類問題就不那麼明顯。我個人傾向認爲,這也是香港傳統文化和台灣傳統文化看起來形式相似,但本質差異巨大的原因。

二、漢字拉丁化

作爲民國早期就爭論不休的、關於漢語言改革的重要議題,如今仍有數量可觀的擁躉。但顯然已經沒甚麽風浪了。儘管有些人在盡力推廣,用拉丁化的漢語寫文章,但早已失去往日語言改革的目的與原則,只是簡單地告訴人們,這麽做好向西方推廣漢文化。但這只能讓食古不化的將漢語作爲唯一語言的使用者們認爲,這是丟了老祖宗的東西,在向西方獻媚呢。

然而我不贊成盲目的中文拉丁化,并不是因爲覺得漢字不該丟,而是因為拉丁化的中文沒有經過日常語言和書面語的自然分離,假使書面語保留漢字,日常語言的拉丁化又顯得沒有那麼必要。而且中文固有的邏輯錯誤仍然會被保留在拉丁化的日常語言中。對中文的結構化沒有任何幫助。中文拉丁化至少應在整體教育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進行,或者反過來,只在學術領域進行。盲目的拉丁化只會使中文的含義逐漸缺失,使之更偏向東南亞的拉丁化語言,而非東亞(日韓)的拉丁化語言。二者的不同在於,日本維新運動是把語言從結構上拉丁化的,無論音系上還是結構(語法和表達邏輯)上,東南亞語言則是完全的日常語言拉丁化,這對外來詞的釋義和理解有根本上的影響。假使無法自然引用和理解外來詞,拉丁化的語言對母語者來說就毫無意義可言。甚至會使原有的豐富語義災難性地損失。

三、漢語是否需要結構性改革

要討論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解答,漢語是否真的具有普遍意義的表達優越性

之前偶然瞥見一篇老文章,比較中文相對英文有著各種優越性:比如英文有上百萬詞,大部分專業名詞不可普及,不像中文用三四千字足以表達上百萬的組合詞等等。

像組合詞這種,德語用的是最順手的了,冗長的詞彙往往也能準確地表達詞的實際意思,然而實際情況則是,這種詞彙之中的一大部分時效性很短,隨著詞根本身意義的變化,大部分組合詞實際上是處在被詮釋狀態而非詮釋狀態上的。相比之下,專有名詞的好處就是,比如λόγος過了兩千多年還是λόγος的意義,différance(德里達的延異)再過幾百年也還會是一個像錯別字的專名。這就好像如果有一天把Paris的城市名和Pékin交換,那麼Cathédrale de Paris的意義就會變得混淆,而Notre Dame de Paris則仍然有能力作為一個專名指代換詞之後的Cathédrale de Pékin。

單從這一個意義上講,德語和漢語可能都不適合做長期的科學表達,而只適合做短期普及

話又說回來,一個漢語母語者對自己的母語存在優越感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如同法國人認為法語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德國人覺得德語表述最清晰一樣,母語終究大概率是一個人最容易完整表達的語言系統。就像一個只知道主語+動詞表達主體動作的人,會難以理解為什麼拉丁語或意大利語要把一個動詞拆成六個來背;或者明明加上一個像“了”一樣的符號就可以表達過去的事,為什麼要像從古希臘開始就繁瑣地在不同的格里變位一樣,就只是因為,那不是他的母語而已,假使給他換上個英文腦,他一樣會去質問中文為什麼有四聲、為什麼沒有固定的時態表達式等等。

所以説,無論那種語言,各有特點,但如同維新運動前的日語一樣,并不排斥改革

几種語言我也只是涉獵的水平,也很慚愧並沒有唯獨挑選歷代⌈大聖人⌋們幫忙篩選過的⌈聖賢書⌋來讀,進而培養起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但總比不學無術強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野人的沙龍
14會員
31內容數
微紀事Diario Micro,靈感來源於Umberto Eco的Diario Minimo,會在這個題材下寫一些仿諷體裁的短篇小說或其他體裁的文章。可能每周更新。本系列文章所有情節均係虛構。
野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14
這是某篇來自未來的活動紀錄,別看你們現在辦活動吐槽政治正確,未來的我們,將會達成反擊這種野蠻活動的共識!
Thumbnail
2023/03/14
這是某篇來自未來的活動紀錄,別看你們現在辦活動吐槽政治正確,未來的我們,將會達成反擊這種野蠻活動的共識!
Thumbnail
2022/10/09
這是弗拉基米爾同志的一小步,卻是全宇宙生命體的一大步!  本系列文章所有情節均係虛構,如有雷同,涉嫌顛覆國家政權。
Thumbnail
2022/10/09
這是弗拉基米爾同志的一小步,卻是全宇宙生命體的一大步!  本系列文章所有情節均係虛構,如有雷同,涉嫌顛覆國家政權。
Thumbnail
2022/10/02
這是一個義大利發明家很嚴肅的傳奇故事。 本故事所有情節均係虛構,如有雷同,怎麼可能。
Thumbnail
2022/10/02
這是一個義大利發明家很嚴肅的傳奇故事。 本故事所有情節均係虛構,如有雷同,怎麼可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文言文在國文教育中所占比例再度成為討論焦點。這個議題和我多年有興趣的研究息息相關。透過分析文言文的語言結構和特性,我的結論是:文言文並不適合用來培養邏輯思考和精確表達的能力,教學更多文言文也不利於現代人所需的因果、演繹、歸納等分析能力。
Thumbnail
文言文在國文教育中所占比例再度成為討論焦點。這個議題和我多年有興趣的研究息息相關。透過分析文言文的語言結構和特性,我的結論是:文言文並不適合用來培養邏輯思考和精確表達的能力,教學更多文言文也不利於現代人所需的因果、演繹、歸納等分析能力。
Thumbnail
漢字字體在不斷演化和改變,沒有一種最好又能永恆不變的字體,如何從漢字發展史的宏觀角度,正確看待繁簡體字爭議?這篇文章或許可以給你一點啟發。
Thumbnail
漢字字體在不斷演化和改變,沒有一種最好又能永恆不變的字體,如何從漢字發展史的宏觀角度,正確看待繁簡體字爭議?這篇文章或許可以給你一點啟發。
Thumbnail
寫出來發現,這篇文章純屬找駡。行吧,歡迎反駁,有理有據就算是吵起來我也喜歡,因爲對完善想法有益;也依然歡迎無故謾駡,前提是您得罵得過我~ 一、中文的局限 二、漢字拉丁化 三、漢語是否需要結構性改革
Thumbnail
寫出來發現,這篇文章純屬找駡。行吧,歡迎反駁,有理有據就算是吵起來我也喜歡,因爲對完善想法有益;也依然歡迎無故謾駡,前提是您得罵得過我~ 一、中文的局限 二、漢字拉丁化 三、漢語是否需要結構性改革
Thumbnail
台語到底是欲用啥物字來寫?是教會兮羅馬字,抑是漢字較好咧?前一陣子,關於台語書寫的未來,是要走向全羅馬字呢?漢字是否應該從台語消失?
Thumbnail
台語到底是欲用啥物字來寫?是教會兮羅馬字,抑是漢字較好咧?前一陣子,關於台語書寫的未來,是要走向全羅馬字呢?漢字是否應該從台語消失?
Thumbnail
文化到底是什麼?我想一般人都只能說得模模糊糊。其實無法說全,無法說完整,就是文化。它包含著你吃喝拉撒睡的一切細節,這些細節的源頭來處,我統稱它叫文化。
Thumbnail
文化到底是什麼?我想一般人都只能說得模模糊糊。其實無法說全,無法說完整,就是文化。它包含著你吃喝拉撒睡的一切細節,這些細節的源頭來處,我統稱它叫文化。
Thumbnail
任何民族都有其自身發展出的文化, 所謂文化, 簡言之就是生活方式及其所創造之典章制度, 文物乃至思維邏輯, 但這些都會邊受到其生存空間自然條件的制約, 因此不同生存空間的民族, 會產生不同形式的文化, 也因此「文化」只有不同而無優劣之分, 不過文化中所創造的物質部份, 則是可以比較其優劣.  因此
Thumbnail
任何民族都有其自身發展出的文化, 所謂文化, 簡言之就是生活方式及其所創造之典章制度, 文物乃至思維邏輯, 但這些都會邊受到其生存空間自然條件的制約, 因此不同生存空間的民族, 會產生不同形式的文化, 也因此「文化」只有不同而無優劣之分, 不過文化中所創造的物質部份, 則是可以比較其優劣.  因此
Thumbnail
       時常聽到有人對此充滿疑問,為甚麼我們要學中文?現在國際化的世代,英文不是更好的語言嗎?因此我想藉此來分享一下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並且加上我在中文系中學習到的一些感想,將之分享給各位!
Thumbnail
       時常聽到有人對此充滿疑問,為甚麼我們要學中文?現在國際化的世代,英文不是更好的語言嗎?因此我想藉此來分享一下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並且加上我在中文系中學習到的一些感想,將之分享給各位!
Thumbnail
有一種迷思廣泛存在大眾之中,這種迷思就是以為「泛中華圈之內,不同語言都可以用相同文字書寫、表達,所以她們都是同一種語言」。 不妨先用他山之石想一想:中世紀歐洲,如果一個只會德語的德語人跟一個只會法語的法語人之間,要怎麼溝通?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用書面溝通,因為中世紀歐洲的通用書面語是拉丁文,人們雖然
Thumbnail
有一種迷思廣泛存在大眾之中,這種迷思就是以為「泛中華圈之內,不同語言都可以用相同文字書寫、表達,所以她們都是同一種語言」。 不妨先用他山之石想一想:中世紀歐洲,如果一個只會德語的德語人跟一個只會法語的法語人之間,要怎麼溝通?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用書面溝通,因為中世紀歐洲的通用書面語是拉丁文,人們雖然
Thumbnail
有鑒於上篇所述,區分語言和方言的方式多有爭議與疏漏,較多數的語言學者傾向停止在語言本身上進行劃分,轉而在語言之外尋求政治、社會等其他因素上的差異,得出了「標準化」一詞的結果。 一種方言被標準化的有無、被標準化的程度都關係著它是否能從方言蛻變成語言。
Thumbnail
有鑒於上篇所述,區分語言和方言的方式多有爭議與疏漏,較多數的語言學者傾向停止在語言本身上進行劃分,轉而在語言之外尋求政治、社會等其他因素上的差異,得出了「標準化」一詞的結果。 一種方言被標準化的有無、被標準化的程度都關係著它是否能從方言蛻變成語言。
Thumbnail
所以語言當然政治,當你看到同樣一個人,講流利英文和講流利菲律賓文時,在你心中產生的印象落差,就是這兩種語言間的權力傾軋。英文是「文明的」、「先進的」、「優越的」、「有教養的」。
Thumbnail
所以語言當然政治,當你看到同樣一個人,講流利英文和講流利菲律賓文時,在你心中產生的印象落差,就是這兩種語言間的權力傾軋。英文是「文明的」、「先進的」、「優越的」、「有教養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