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捲效應》探討這現象,才知道我們耳熟能詳的躺平世代,其實前因是過度內捲了。
內捲的定義
「內捲」到底是什麼?
各位有無經歷過:明明上班一整天累了,但下班時就是有人屁股還黏在椅子上,別人不走你也不好意思走,留下來不見得能提升工作效率或把沒做的事做完,只是大家都這樣,你不得不去遵行;
當人工智慧成主流,各大企業都競相推出AI產品,你們公司明明不擅長也偏要跟著擠進這塊紅海,技術無法提升就削價競爭,市場砍成一團血流成河,到最後對誰都沒好處;
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學齡前就給孩子塞一堆國語、英文、才藝班,貪多嚼不爛,本該跑跳的年紀,身體被禁錮在發展單一智育的籠牢裡,結果養出一堆過動自閉憂鬱兒童,輸在人生的跑道和終點。
「內捲」(Involution)最早由美國人類學家亞歷山大 ∙ 戈登威澤提出:「當一種文化模式進入最終固定狀態,便逐漸侷限於自身,不斷的內部複雜化,再也無法轉化為新的文型態」。
換言之,內捲就是:當一群人都被迫著走向單一固定的軌道,過度的競爭會讓彼此思維僵化、內耗,產生無效的結果。
就像螃蟹效應一樣,原本一隻兩隻在籃子裡很容易找到出路,但隨著被裝進的螃蟹愈來愈多,大家爭先恐後爬出籃子、互相踩踏,到最後誰也沒能爬出來。
內捲是怎麼產生的
仔細想了想,內捲的成因,多半還是來自於人性的好鬥和怕輸所造成的集體焦慮。
1. 趨利的心理賽局:
促使人們選擇不一定最好、但對大家最有利的選擇。這讓我想起曾聽過一套很驚悚的用人哲學:為何在有些組織中,被提拔的往往不是最有能力的那一個?因為太強的沒耐心、嫌別人跟不上,寧可自己做,對他人產生排擠效應,反而不利下屬成長;而相對能力沒那麼強的人,如果懂協力合作、分配資源,反而對組織較有利。
2. 資源稀缺,贏者全拿者是少數:
作者舉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例子。不過我倒覺得,不是所有人都想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對社會做出偉大的貢獻。不如說,無論是學生時代考試、婚姻市場找對象、或工作中獲高薪當高層,第一名、公司最大位的資源總是最好也最稀缺,而人人都不想被歸在最下層任人踩踏,大家一開始也兢兢業業的努力,怎料因競爭太激烈、愈努力愈無力,最後只能厭世得躺平。
3.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作祟:
作者說人的劣根性作祟,我可以拿得少,你不能拿得比我多。我常在想我們與人競爭的時候,要的真的是「公平」嗎?進入社會你就會發現,每個人先天、後天的條件差異就明明白白的擺在那,哪裡有公平?承認吧!我們其實想要「特權」,你到底是期待自己特別被關愛、被另眼相看、給更多機會,還是「不,請你也公平的對待我的其他競爭者」?
如何反內捲
由於作者本身是企業集團的創辦人,雖然產品是市場上本來就有的東西,但他運用了挺特殊、創新、整合式的商業模式打造了他的王國,所提出的六項反內捲對策,不妨說是他的商業思維及打造企業的實踐法。
簡單的說,就是先確認自己的內在價值觀和定位、擁有創新思維、徹底翻轉改造結構等步驟。這些程序,不要說放在商業模式適用,就連放在我做個人的職涯諮詢規劃,也同樣好使。
我覺得,作者是很「用功」的企業家,以一個熱門關鍵字「內捲效應」作為起始點,從人類學、經濟學、心理學乃至商業理論詳細的述說,點出目前商業社會、甚至教育和擇偶現象的盲點,並在書中舉出大量實例,具體的告訴讀者每一個章節說法的根據,有逼近教科書的嚴謹度,但又具備商業工具書籍的實用性。
最喜歡看的部分,其實是作者如何以「反內捲」的商業思維和模式,逐一打造自己的企業。說穿了就是在跟一位具有創新思維、反省力和執行力的老闆學習,能夠了解創業家的思考模式和管理方式,也可窺見對岸的新創企業商模如何進行,我們又可以怎麼借鏡。
這本書蠻適合創業家、企業老闆及主管閱讀。當中的產品運營商管模式,業務、行銷、人資也能參考。可以當成一本創業白皮書吧。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喜歡追求新知,和探討什麼樣的思維模式和對策可以解決問題的人,這本書能讓你有所收穫。
~~~~~~~~~~~~~~~~~~~~~~~~~~~~~~~~~~~~~~~~~~~~~
🌹我是艾莎解結-跨界生涯規劃顧問。經歷過職涯的追尋與大轉彎,目前一次比一次接近自己想要的人生。
「全力以赴在人生軌道奔跑,不是為追求別人定義的成功,而是為自己想要的自由。」_艾莎解結-To Be Free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