騶吾:上古神獸與奇幻異獸

2022/04/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若非電影《怪獸與葛林戴華德的罪行》,可能不少人從沒聽過「騶吾」(Zouwu)。牠在電影中如同超級大貓的可愛形象,即使只在巴黎街頭狂奔一陣,就被電影主角收服進入皮箱內,卻讓不少觀眾印象深刻。
2001年,《哈利波特》的作家J.K.羅琳公益出版了《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一書,原書規劃成小說主角哈利波特中的課本,書中介紹魔法生物(還有好友榮恩和妙麗的塗鴉),不過並沒有收錄騶吾。然而,就如同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中,雖然有許多作者的新創,但也融入過往的傳說。騶吾,也不是電影的創意。

中國的上古傳說

騶吾,又稱為騶虞或騶牙,在先秦典籍中就有紀載。
《山海經》作者年代不詳,記載了許多讓人不知是真是假的民族、異獸,以及神話故事,像是「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就都出自本書。
其中的《海內北經》有一條記載:
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采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吾,乘之日行千里。
說明林氏國有一種,像老虎一樣大的珍奇異獸,五彩繽紛,尾巴很長,甚至比身體還長,牠的名字就叫「騶吾」。而且牠移動速度飛快,騎乘騶吾可以日行千里。
作者羅琳在訪問中提到她的靈感來源(影片見下),中文字幕直接譯為經文中的「大若虎,五采畢具」,不過她實際說的是「如體型大如象的五彩貓」,大概因為如此,才有了電影中的呈現。
《詩經》是周朝古代的詩詞紀錄,而有一首詩就叫作〈騶虞〉:
彼茁者葭,壹發五豝,于嗟乎騶虞
彼茁者蓬,壹發五豵,于嗟乎騶虞
對於這些古代詩文該如何翻譯、詮釋,其實有不同的說法。
有人認為這首詩是讚嘆騶虞(管理鳥獸的官員,《周禮》中也有這樣的紀錄),在草木茁壯的春季,他一舉從草叢中趕出了一群(五為多)豬,因而讚嘆。
另一種說則是以《詩》作為教化的讀本,根據《毛詩故訓傳》的詮釋,這首詩描寫的是帝王春獵,官員趕來五隻或一群豬,但君王只發一箭,不趕盡殺絕,妨礙萬物的生長,是仁心的表現。
《毛詩》並進一步說明兩句詩末都讚嘆的對象:
騶虞,義獸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則應之。
認為「騶虞」是一種心地善良的怪獸,不吃有生命的物體,以此呼應君王春獵的仁心。
外貌方面,《毛詩》的「騶虞」和《山海經》的騶吾都被描述為像老虎的動物,但又略有不同:一是黑色紋路的白老虎,一是五彩斑斕的長尾虎。

近世的騶虞

《山海經》和《毛詩》都流傳至今,不過騶吾/騶虞的相關篇幅都不長,也沒有太受重視。《史記.滑稽列傳》記錄了一則故事,顯示才到漢朝,認識牠的人就已經不多。
一天,漢武帝聽說宮中出現長得像麋鹿的動物出沒,於是跑去看,但問遍了飽讀詩書的大臣們卻都沒有人知道那是什麼。於是東方朔開口跟皇帝要了一頓「美酒粱飯」才肯公布謎底。終於吃飽喝足,又請皇帝御賜一處「公田魚池蒲葦」,應允後才說,那就是「騶牙」,是「遠方當來歸義」的徵兆。大約一年後,匈奴混邪王果然帶十萬眾來降,漢武帝因此又賞賜了東方朔更多錢財。
雖然《史記》描述騶牙長得像麋鹿,跟前二書像虎的說法有異,但看來仍屬仁義之獸,能減少殺戮,帶來和平。
這個發財小故事也沒有讓騶吾/騶虞/騶牙聲名遠播,以至於明代,歸有光才會作詩感慨,即使博古通今的良史也不認識牠:
昔年曾讀《山海經》,所稱怪獸多異名。......嗚呼!孰謂解衣盤礴稱良史,不識騶牙與麟趾。
其實也不盡如歸有光所說,還是有人知道騶虞為何物。
明朝早期的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秋,周王朱橚聽說自己封邑內,神后山一帶有騶虞出末,是在位者有仁信之德的象徵,便率眾前往追捕,獻給明成祖。祥瑞現身是上天對君王品德的肯定,這事當然要打卡留念。於是繪製成了現在台北故宮藏的「明人內府騶虞圖 卷」,卷首描繪得自神后山的騶虞(白虎)。
可見文人史官不一定知道的知識,在中國官場對祥瑞的迷信下,總會有人去記得這些古代的相關事件,以備不時之需。
雩樂
雩樂
喜歡旅遊嘗鮮,卻懶惰又膽小;熱愛生活嘗新,卻怕累又戀舊。在矛盾中透過親身遊歷和書籍閱覽,抒發對歷史與文化的感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