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永續於城市創生中的不同視角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筆者參與台灣觀光協力的講座後,將侯家楷老師談及地方創生的四個維度重新梳理,在COVID-19疫情後,造成全球化的永續脈絡產生變化,使原本國際的SDGs能於2030年達成目標變成了困境,如:1.6億的童工不減反增;新增1.2億極貧人口;地球暖化1.2度C;減少了2.55億全職工作;20億人缺乏安全上水;36億人缺衛生下水等等,各國開始討論如何突破這樣的不永續狀態?

raw-image

不永續的困境與轉機

  這樣全球市場的不永續,從台灣的狀態從2005年、2007年的CSR逐漸轉為2018年到2020年的ESG,侯家楷老師首先提出了CSR的企業責任不只是慈善與公益,如:而是去思考企業與社會的關聯,並提出以「淨灘」為例,他點出了企業要做的事業,可能不是淨灘,淨灘個人行為就可完成了,以SEAHOPE光寶科技為例,透過將海洋廢棄保麗龍高質化再利用為鍵盤、滑鼠外殼材料,並融入海龜保育桌遊的鍵盤、滑鼠包裝盒,獲得iF設計大賞,產生一個企業、社會雙贏的局面。

三贏的永續新模式

  突破慈善與企業和社會的困境,侯家楷老師提出7-11企業為例,大家應該都不知道7-11捐款箱一年究竟有多少捐款?侯家楷老師整理出來,將近4,300萬的捐款,不過許多環保團體對於7-11企業的塑膠瓶的垃圾產生,提出質疑與詬病,認為企業需要去改善並非僅是捐款。

  在這樣的困境下,慈善、企業和社會打破不永續狀態,7-11企業開始規劃廢棄物的循環經濟,並與社會企業合作,將廢棄處理與商品設計,讓寶特瓶2,520公斤、鮮乳空瓶3,000公斤、廢棄牛仔布料7,600碼回收再利用後,再與社福團體合作製作商品,產生家庭就業機會,並於7-11企業的預購平台銷售,產生永續的循環案例,創造出新的關係人口,提供近百位非營利組織的媽媽就業機會,並帶動一萬人次響應這個公益活動。

社區永續循環的案例

  筆者參加了北投學苑所舉辦的木工體驗課程,透過與退休工藝老師合作,將原本學校的舊有課桌椅,不再回收,轉為社區大學以及中學生活科技的材料,讓學生在製做工藝中,學會商品與現代網絡的連結,從思考創作到上網拍賣,以及拍賣需要哪些能力?

  讓學習技能融入到生活當中,將舊有課桌椅不變成廢棄物,同時也提供社區與學校學生的技能培養,甚至有機會進入市場,達到永續性的循環,而在退休老師也能將自己的工藝繼承傳承下去。

raw-image



參考資料

侯家楷,2022年4月16日,企業&地方:是給予?還是參與?哪一個才讓我們更靠近創生?。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CTCATaiwa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走讀城市創生─許正賢的沙龍
33會員
241內容數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2025/04/13
雖然我過去有參與線上讀書會的經驗,但這是我第一次以「網路研討會」(Webinar)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分享。而促使我完成這次挑戰的契機,來自於參與某間大學試教面試。 「網路研討會」這個概念,源自 ClickFunnels 創辦人羅素‧布朗森(Russell Brunson)的推廣。目前全球已有眾多行銷
Thumbnail
2025/04/13
雖然我過去有參與線上讀書會的經驗,但這是我第一次以「網路研討會」(Webinar)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分享。而促使我完成這次挑戰的契機,來自於參與某間大學試教面試。 「網路研討會」這個概念,源自 ClickFunnels 創辦人羅素‧布朗森(Russell Brunson)的推廣。目前全球已有眾多行銷
Thumbnail
2025/04/12
在設計各類課程,特別是付費課程時,常常需要思考一個核心問題:這門課程是否具備足夠的價值與可行性?同時,也必須評估其所伴隨的風險,包括市場反應、學員接受度、以及教學內容是否會被誤解或濫用等。 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進一步思考資訊的可信度。在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判斷什麼是真新聞、什麼是假新聞,變得尤為重
Thumbnail
2025/04/12
在設計各類課程,特別是付費課程時,常常需要思考一個核心問題:這門課程是否具備足夠的價值與可行性?同時,也必須評估其所伴隨的風險,包括市場反應、學員接受度、以及教學內容是否會被誤解或濫用等。 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進一步思考資訊的可信度。在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判斷什麼是真新聞、什麼是假新聞,變得尤為重
Thumbnail
2025/04/07
這幾週說真的過得相當緊湊,連續三週的微學分課程接著兩週的主課,還有一堂課導入了藝術創作,相關準備工作也不少。老實說,這些事前的安排確實不輕鬆,但因為內容有趣,也讓人覺得開心有成就感。這週的春假我也沒有休息,而是和朋友一同前往故人的墓前掃墓,一起緬懷過往。 創作與標達設計思維分享 這次的創作課程中
Thumbnail
2025/04/07
這幾週說真的過得相當緊湊,連續三週的微學分課程接著兩週的主課,還有一堂課導入了藝術創作,相關準備工作也不少。老實說,這些事前的安排確實不輕鬆,但因為內容有趣,也讓人覺得開心有成就感。這週的春假我也沒有休息,而是和朋友一同前往故人的墓前掃墓,一起緬懷過往。 創作與標達設計思維分享 這次的創作課程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2023消費者永續指數發布會】講座筆記之下,內容主要為消費者對企業ESG期許與永續消費行為現況 、家樂福和無印良品來分享企業永續行動。
Thumbnail
【2023消費者永續指數發布會】講座筆記之下,內容主要為消費者對企業ESG期許與永續消費行為現況 、家樂福和無印良品來分享企業永續行動。
Thumbnail
一.緣起 筆者在找尋塑膠類製品的分類方式,搜尋到今周刊的永續台灣環保網站,原本想找尋相關影片,看到這段洪小姐的分享之後,深受感動!一個大學生會為了自己的家園所面臨的問題尋求自我解決的方法,雖然遭遇許多挫折,仍然繼續努力,並進而尋找人力資源進行生態實驗,並自創品牌,成為台灣第一家處理海廢的環保企業。
Thumbnail
一.緣起 筆者在找尋塑膠類製品的分類方式,搜尋到今周刊的永續台灣環保網站,原本想找尋相關影片,看到這段洪小姐的分享之後,深受感動!一個大學生會為了自己的家園所面臨的問題尋求自我解決的方法,雖然遭遇許多挫折,仍然繼續努力,並進而尋找人力資源進行生態實驗,並自創品牌,成為台灣第一家處理海廢的環保企業。
Thumbnail
現在越來越多店家注重商品的生產到銷售過程中是否能夠對環境更友善一些。 發現家樂福在這塊有在持續用心,家樂福影響力概念店展示了這些商品。
Thumbnail
現在越來越多店家注重商品的生產到銷售過程中是否能夠對環境更友善一些。 發現家樂福在這塊有在持續用心,家樂福影響力概念店展示了這些商品。
Thumbnail
謝謝 #台灣社區實踐協會 透過 #培根市集 #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平台擺賣繪圖輸出文創商品 #文創商品 有銷售出去 讓我微收入 我自己掏腰包出文創商品 找廠商輸出 要有創業基金我是沒有的 只能微少出量 學訂價 偶爾去市集做功課 如何擺攤 觀察 做調查 行銷 文案 其實文創商品很飽和 做出自己
Thumbnail
謝謝 #台灣社區實踐協會 透過 #培根市集 #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平台擺賣繪圖輸出文創商品 #文創商品 有銷售出去 讓我微收入 我自己掏腰包出文創商品 找廠商輸出 要有創業基金我是沒有的 只能微少出量 學訂價 偶爾去市集做功課 如何擺攤 觀察 做調查 行銷 文案 其實文創商品很飽和 做出自己
Thumbnail
不永續的困境與轉機 三贏的永續新模式   突破慈善與企業和社會的困境,侯家楷老師提出7-11企業為例,大家應該都不知道7-11捐款箱一年究竟有多少捐款?侯家楷老師整理出來,將近4,300萬的捐款,不過許多環保團體對於7-11企業的塑膠瓶的垃圾產生,提出質疑與詬病,認為企業需要去改善並非僅是捐款。
Thumbnail
不永續的困境與轉機 三贏的永續新模式   突破慈善與企業和社會的困境,侯家楷老師提出7-11企業為例,大家應該都不知道7-11捐款箱一年究竟有多少捐款?侯家楷老師整理出來,將近4,300萬的捐款,不過許多環保團體對於7-11企業的塑膠瓶的垃圾產生,提出質疑與詬病,認為企業需要去改善並非僅是捐款。
Thumbnail
在台灣,便利商店隨處可見,也是人們消費大宗。隨著環保意識抬頭,便利商店也跟著提出環境永續的經營模式,提供消費者落實綠色消費的管道。7-ELEVEN 於 3/29 宣布 2021 年是統一超商的「永續元年」,並訂定「一次性塑膠使用量逐年減少 10%」目標,期望在 2050 年做到 100% 零塑膠,
Thumbnail
在台灣,便利商店隨處可見,也是人們消費大宗。隨著環保意識抬頭,便利商店也跟著提出環境永續的經營模式,提供消費者落實綠色消費的管道。7-ELEVEN 於 3/29 宣布 2021 年是統一超商的「永續元年」,並訂定「一次性塑膠使用量逐年減少 10%」目標,期望在 2050 年做到 100% 零塑膠,
Thumbnail
近年來社會企業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然而什麼是社會企業呢?社會企業簡而言之就是以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跟以營利為導向的傳統企業不同,社會企業帶有強烈的理念動機,旨在解決諸如環保、教育、糧食、難民、能源……等各式社會議題。然而社會企業也與NPO(非營利組織)不同,社會企業需要有一套可以自給自足循環運作的
Thumbnail
近年來社會企業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然而什麼是社會企業呢?社會企業簡而言之就是以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跟以營利為導向的傳統企業不同,社會企業帶有強烈的理念動機,旨在解決諸如環保、教育、糧食、難民、能源……等各式社會議題。然而社會企業也與NPO(非營利組織)不同,社會企業需要有一套可以自給自足循環運作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