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哀豔是童年》胡淑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雖然身為生理女,我卻不是那麼樣地捍衛我應該守護的女權。

明明可以從〈墮胎者〉共感女性獨有的恐懼,〈浮血貓〉中窺見彷彿被小奸小惡化的性騷擾,在〈台妹的復仇〉回憶追尋盜版品中仿製低俗的名流。胡淑雯在本書披露了畸形發展的女性是因為無法逃脫的男性凝視與意志,無可奈何順應環境限制,長成了這樣的「我」或是「我們」。也正好因為結果論,自然而然地那些學習做一名女人的經歷我是也體會過的,只是自己卻無法像「其他」女性那麼敏感。這非常地矛盾。又甚至光從性的面相討論,男女感到高潮的時間受制與生俱來生理機能不同,多數時候女性是無法在侵入式性交中獲得與男性匹敵的快樂或是瀕死感。多數時候以演戲假意滿足不過是為了脫離尷尬,違背生理上就是不同所導致的感受有所差異。而胡的書寫,全然從女性視角帶出每種情境下的故事,即使是讓人恨得牙癢癢第三者也有不需刻意說服,依然能使人認同的過去徹徹底底地攤開在《哀豔是童年》裡。

胡的書寫有種強烈的自我辯證精神於其中,讀起來像是在為誰解釋,埋於故事中特色是經歷刻骨銘心傷痛者才能糾結而成。這未必暗指內容皆跟作者有關,是進一步為她的營造一次的失落一次的安慰一次的傷口舔舐一次的崩潰之際,好好地養傷活著。

喜歡的很多,但給予深深的愛只能是唯一。〈墮胎者〉講述「殊殊」兩次的墮胎經歷,一次是因為擺脫,一次是因為愛。跟舊情人拓普在分開後多年,在送別對方之際兩人在小套房內舊情復燃,給了對方自己,不小心懷了小雞心,然而殊殊沒有辦法留下小雞心,墮胎之後她曉得,物理上孩子確實是不見了,心理上小雞心讓她有了「殊殊」這個新身份,「這個沒有成為一個生命、也沒有成為一種性別的小東西,彷彿某個來自地心的信使,自體內最深的地方為我捎來某種真相。唯有通過小雞心,我才能回到自己,或者,離開自己。」(29)

而在這之後她邂逅新對象,這次懷孕決定墮胎是為了給予這段愛更多可能。這裡殊殊確實也道出在一段感情尚未穩定的前提下,一但告知對方自己懷孕可能會面臨怎樣的情境。男方那些道德式連番追問字義上看起來像是關心,背後動機更多是為了確認權責問題。「我必須非常小心,因為我才剛剛墜入愛的海洋,被剝去了羽毛,露出脆弱的皮膚,禁不起最輕微的傷害。」(45)而謹慎小心的盤算結果就如同殊殊自認愛一個人是自己的事,一如墮胎也是如此,但不要忘了,這些省問絕對是不少女性將會面臨的一道經典戲碼(即使是穩定關係對未來規劃並不一致的伴侶也有可能發生)。

在這篇文章裡,每放棄一個將會成為生命的「物體」,都成為女方衡量這段感情是否值得付出的判定標準。最後一句「唉,我這個沒用的媽媽,還需要你們多多照顧呢。」(46)帶出些許酸澀,其實從這點也能看出胡打從一開始只是去揣摩弱勢,這種在爭取權利捍衛什麼,以及退守自我保護的灰色地帶,存在著的就是她的作品,要記得,她筆下那些像是「被怎麼了」的角色們是未曾因此就把問題帶入體制,又或者說,我們可以理解為,這從不是她寫作的動機:把問題正義化。曾在BIOS的訪問,她說:「文學無法輕率同意任何一種主義的昂揚。主義的昂揚癱瘓的時刻,才是文學感興趣的,也是文學值得去觀看的時刻。」這種曖昧性它未把自己的位置置中或放大聲量,那些難以(也不是)書寫者的責任,或許可以同在一展雁翅內為某些立場捍衛,但文學更深柢的用途相信是一種預言性的暗示手法,經由劇情包裝吸引讓更多人願意回顧女性之所以「要學習成為一名女人」的原因是什麼?

而就我來看,即使沒有刻意為之,那些擅自認定我應該學習的警訊總會有其方式無孔不入地洗腦我,意識成為半強迫,偶爾政治不正確地自嘲享有的一切性別紅利都是冒著可能被性騷擾風險,理應就是世界欠給女性的,當然,那是結論過快的推斷,總經不起考驗,更不適合消弭強弱勢之間的鴻溝。這也讓我聯想到,好似生為順性別生理女總會不經意地主動關心起女性文學與研究,這件事在我身上也發生著,從任何隻字片語中找到極為苟同的論述,彷彿成為一種拼湊完全個體的必經過程。我不是那麼樣地捍衛我應該守護的女權,只是這個世界的運作模式,好像讓我不經意就會潛移默化成這種模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聲生生難
84會員
174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南聲生生難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有一天我會想要孩子,但不是用一切來交換   女性生養一個孩子,何以賠上前途與整個人生?   Anne在大學主修文學,她聰穎有天賦,但當發現自己懷孕時,完成學業、成為教師變成遙遙之夢。六零年代的法國禁止墮胎,由國家制定的律法禁錮人之行為,箝制思想與話語,於是在墮胎被視為罪惡的年代,女性身體難以自
Thumbnail
有一天我會想要孩子,但不是用一切來交換   女性生養一個孩子,何以賠上前途與整個人生?   Anne在大學主修文學,她聰穎有天賦,但當發現自己懷孕時,完成學業、成為教師變成遙遙之夢。六零年代的法國禁止墮胎,由國家制定的律法禁錮人之行為,箝制思想與話語,於是在墮胎被視為罪惡的年代,女性身體難以自
Thumbnail
郝妮爾這次的新作《去你媽的世界》徹底打中了我。她敏銳捕捉到許多以女性符號伴隨活著時每分每秒所產生的感受。像是進入一場攝影展,時刻凝結於的照片中的畫面是那麼吸引人目光,難以移開視線。
Thumbnail
郝妮爾這次的新作《去你媽的世界》徹底打中了我。她敏銳捕捉到許多以女性符號伴隨活著時每分每秒所產生的感受。像是進入一場攝影展,時刻凝結於的照片中的畫面是那麼吸引人目光,難以移開視線。
Thumbnail
洪承喜的故事集結她經歷的種種性別迥異帶來的凝視,深入思考的遭遇。她從事過性交易,被性侵害的經驗,為何自慰,探索愛之於自己,由此啟發的真正解答是什麼,然後完成了她。
Thumbnail
洪承喜的故事集結她經歷的種種性別迥異帶來的凝視,深入思考的遭遇。她從事過性交易,被性侵害的經驗,為何自慰,探索愛之於自己,由此啟發的真正解答是什麼,然後完成了她。
Thumbnail
雖然身為生理女,我卻不是那麼樣地捍衛我應該守護的女權。 胡的書寫有種強烈的自我辯證精神於其中,讀起來像是在為誰解釋,埋於故事中特色是經歷刻骨銘心傷痛者才能糾結而成。這未必暗指內容皆跟作者有關,是進一步為她的營造一次的失落一次的安慰一次的傷口舔舐一次的崩潰之際,好好地養傷活著。
Thumbnail
雖然身為生理女,我卻不是那麼樣地捍衛我應該守護的女權。 胡的書寫有種強烈的自我辯證精神於其中,讀起來像是在為誰解釋,埋於故事中特色是經歷刻骨銘心傷痛者才能糾結而成。這未必暗指內容皆跟作者有關,是進一步為她的營造一次的失落一次的安慰一次的傷口舔舐一次的崩潰之際,好好地養傷活著。
Thumbnail
「我們是不是也像蝸牛那樣一點一點地在進化? 就像能藏住傷口的外殼,變得比之前還更堅固。」——p.45 起初看書名以為是一本心靈雞湯,殊不知是充滿寫實的社會縮影。 因為寫實,所以諷刺,然而在這樣的惡趣味之下又會讓人會心一笑,因為那些故事或多或少都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過。
Thumbnail
「我們是不是也像蝸牛那樣一點一點地在進化? 就像能藏住傷口的外殼,變得比之前還更堅固。」——p.45 起初看書名以為是一本心靈雞湯,殊不知是充滿寫實的社會縮影。 因為寫實,所以諷刺,然而在這樣的惡趣味之下又會讓人會心一笑,因為那些故事或多或少都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過。
Thumbnail
劉芷妤《女神自助餐》(逗點)|心得
Thumbnail
劉芷妤《女神自助餐》(逗點)|心得
Thumbnail
近年來的出版品中,針對母親一身份的責任探討多了不少聲音,加上性別平權價值觀日漸普及,多得是主張家務勞動平均分擔,母親於家中的話語權應被更加重視,父母職應從刻板印象中跳脫,重塑更人性化,富有彈性的互動關係。這些看似新穎的主張真的為婦女們帶來改變了嗎?
Thumbnail
近年來的出版品中,針對母親一身份的責任探討多了不少聲音,加上性別平權價值觀日漸普及,多得是主張家務勞動平均分擔,母親於家中的話語權應被更加重視,父母職應從刻板印象中跳脫,重塑更人性化,富有彈性的互動關係。這些看似新穎的主張真的為婦女們帶來改變了嗎?
Thumbnail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書封   有那麼一種書名,自然就能吸引你的目光,令你流連忘返、再三揣想其中的內容。對我來說,本書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書名引用了金庸《白馬嘯西風》的最後一個段落,恰好也是一直刻印在我心頭的句子。一如確認過眼神,端看這句就能知道作者的偏好某種程度來說是跟自己一致的。   想想自己若是
Thumbnail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書封   有那麼一種書名,自然就能吸引你的目光,令你流連忘返、再三揣想其中的內容。對我來說,本書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書名引用了金庸《白馬嘯西風》的最後一個段落,恰好也是一直刻印在我心頭的句子。一如確認過眼神,端看這句就能知道作者的偏好某種程度來說是跟自己一致的。   想想自己若是
Thumbnail
有時會從書名看中一本書,《旅人》就是這樣被我發現的,在二手書店因為能以原先三分之一的價格獲得同樣的文本,有時候更有意料之外的收穫,例如前一位讀者的筆跡、劃痕,甚至有首購者在頁首的簽名、署期,似乎這本書從來不打算離開身邊的,但時間會變人也會變,不知怎的書就開始漂流,同時把自己過去的痕跡一併飄向遠
Thumbnail
有時會從書名看中一本書,《旅人》就是這樣被我發現的,在二手書店因為能以原先三分之一的價格獲得同樣的文本,有時候更有意料之外的收穫,例如前一位讀者的筆跡、劃痕,甚至有首購者在頁首的簽名、署期,似乎這本書從來不打算離開身邊的,但時間會變人也會變,不知怎的書就開始漂流,同時把自己過去的痕跡一併飄向遠
Thumbnail
  《哀艷是童年》的書封是無色子宮的剖面圖,一方面呼應了首章〈墮胎者〉的蒼白印象,同時也再度提醒女性做為生育容器的可能路徑,她是可以被進入、被注射的容器,可在故事中敘事者「我」選擇將胎兒打掉,消解了生之莊嚴,創生繼起生命的崇高意義。
Thumbnail
  《哀艷是童年》的書封是無色子宮的剖面圖,一方面呼應了首章〈墮胎者〉的蒼白印象,同時也再度提醒女性做為生育容器的可能路徑,她是可以被進入、被注射的容器,可在故事中敘事者「我」選擇將胎兒打掉,消解了生之莊嚴,創生繼起生命的崇高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