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哀豔是童年》胡淑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雖然身為生理女,我卻不是那麼樣地捍衛我應該守護的女權。
明明可以從〈墮胎者〉共感女性獨有的恐懼,〈浮血貓〉中窺見彷彿被小奸小惡化的性騷擾,在〈台妹的復仇〉回憶追尋盜版品中仿製低俗的名流。胡淑雯在本書披露了畸形發展的女性是因為無法逃脫的男性凝視與意志,無可奈何順應環境限制,長成了這樣的「我」或是「我們」。也正好因為結果論,自然而然地那些學習做一名女人的經歷我是也體會過的,只是自己卻無法像「其他」女性那麼敏感。這非常地矛盾。又甚至光從性的面相討論,男女感到高潮的時間受制與生俱來生理機能不同,多數時候女性是無法在侵入式性交中獲得與男性匹敵的快樂或是瀕死感。多數時候以演戲假意滿足不過是為了脫離尷尬,違背生理上就是不同所導致的感受有所差異。而胡的書寫,全然從女性視角帶出每種情境下的故事,即使是讓人恨得牙癢癢第三者也有不需刻意說服,依然能使人認同的過去徹徹底底地攤開在《哀豔是童年》裡。
胡的書寫有種強烈的自我辯證精神於其中,讀起來像是在為誰解釋,埋於故事中特色是經歷刻骨銘心傷痛者才能糾結而成。這未必暗指內容皆跟作者有關,是進一步為她的營造一次的失落一次的安慰一次的傷口舔舐一次的崩潰之際,好好地養傷活著。
喜歡的很多,但給予深深的愛只能是唯一。〈墮胎者〉講述「殊殊」兩次的墮胎經歷,一次是因為擺脫,一次是因為愛。跟舊情人拓普在分開後多年,在送別對方之際兩人在小套房內舊情復燃,給了對方自己,不小心懷了小雞心,然而殊殊沒有辦法留下小雞心,墮胎之後她曉得,物理上孩子確實是不見了,心理上小雞心讓她有了「殊殊」這個新身份,「這個沒有成為一個生命、也沒有成為一種性別的小東西,彷彿某個來自地心的信使,自體內最深的地方為我捎來某種真相。唯有通過小雞心,我才能回到自己,或者,離開自己。」(29)
而在這之後她邂逅新對象,這次懷孕決定墮胎是為了給予這段愛更多可能。這裡殊殊確實也道出在一段感情尚未穩定的前提下,一但告知對方自己懷孕可能會面臨怎樣的情境。男方那些道德式連番追問字義上看起來像是關心,背後動機更多是為了確認權責問題。「我必須非常小心,因為我才剛剛墜入愛的海洋,被剝去了羽毛,露出脆弱的皮膚,禁不起最輕微的傷害。」(45)而謹慎小心的盤算結果就如同殊殊自認愛一個人是自己的事,一如墮胎也是如此,但不要忘了,這些省問絕對是不少女性將會面臨的一道經典戲碼(即使是穩定關係對未來規劃並不一致的伴侶也有可能發生)。
在這篇文章裡,每放棄一個將會成為生命的「物體」,都成為女方衡量這段感情是否值得付出的判定標準。最後一句「唉,我這個沒用的媽媽,還需要你們多多照顧呢。」(46)帶出些許酸澀,其實從這點也能看出胡打從一開始只是去揣摩弱勢,這種在爭取權利捍衛什麼,以及退守自我保護的灰色地帶,存在著的就是她的作品,要記得,她筆下那些像是「被怎麼了」的角色們是未曾因此就把問題帶入體制,又或者說,我們可以理解為,這從不是她寫作的動機:把問題正義化。曾在BIOS的訪問,她說:「文學無法輕率同意任何一種主義的昂揚。主義的昂揚癱瘓的時刻,才是文學感興趣的,也是文學值得去觀看的時刻。」這種曖昧性它未把自己的位置置中或放大聲量,那些難以(也不是)書寫者的責任,或許可以同在一展雁翅內為某些立場捍衛,但文學更深柢的用途相信是一種預言性的暗示手法,經由劇情包裝吸引讓更多人願意回顧女性之所以「要學習成為一名女人」的原因是什麼?
而就我來看,即使沒有刻意為之,那些擅自認定我應該學習的警訊總會有其方式無孔不入地洗腦我,意識成為半強迫,偶爾政治不正確地自嘲享有的一切性別紅利都是冒著可能被性騷擾風險,理應就是世界欠給女性的,當然,那是結論過快的推斷,總經不起考驗,更不適合消弭強弱勢之間的鴻溝。這也讓我聯想到,好似生為順性別生理女總會不經意地主動關心起女性文學與研究,這件事在我身上也發生著,從任何隻字片語中找到極為苟同的論述,彷彿成為一種拼湊完全個體的必經過程。我不是那麼樣地捍衛我應該守護的女權,只是這個世界的運作模式,好像讓我不經意就會潛移默化成這種模樣。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8會員
166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聲生生難 的其他內容
一但走進陳思宏式的《變形記》,還膽妄繼續保持人本模樣的,就不會喜歡這本小說;若是已拋下為人的堅持,你就可以好好毀壞,好好拆解人的「樣貌」,解構成原先你預期的真面目。 「說我是騙子?哈哈哈,你們哪一個不是騙子。我們全部都是騙子。」(330)
我沒辦法也不打算用相對學術的口氣,分享Eva Illouz這本新書《為什麼不愛了》。整個閱讀過程,我是一面檢視著過往戀愛經驗,一面思考,如今被戲稱習慣於「速食愛情」的年輕人們,到底是對這現象免疫了,還是仍重複在傷害與癒合中,把自己調整成適合這種如棉洗筷式關係的情感經營模式?
當我騎著摩托車想起威廉為了阻止裘德繼續傷害自己,持著刀片往自身胸口劃上好幾刀,他使足氣力大聲罵幹,吃力忍著痛,直到每一口子把胸前染成一片血紅,還有裘德無力的哀求,那只存在於我腦中的想像,卻還是讓我忍不住鼻酸,將眼淚鎖在全罩式安全帽裡任由奔騰。
如同小說封底簡介所述:「小說關照許多當代社會問題」,因此,六個事故發生前,自殺者內心背負的沈重壓力促使他們走上絕路這整段因果關係,是被簡明扼要地提點帶過的,作者巧妙地再將每位逝世者無法克服的困難,與主角葉育安本身或其生活周遭人們面臨的難題扣合一起。
  時間已經過去了,無論如何,我們都無法再回到那個時候。即便重來一遍,選擇那麼做的,還是會傷害的,依然會再重複。一個環節又一個環節度過,我們都將往新世界邁進。
  可悲,誠實面對自己原來這麼難,而且我(們)始終明瞭,只是提不起足夠的勇氣跨越過去。   我無意沾沐羽的光,只是書中的幾個巧合,讓我有股衝動相信,生長於某個年代,正值某人生階段的人們,還是會在這條煙街會見彼此,再於下一個,或是更遙遠的叉路簡單道別。
一但走進陳思宏式的《變形記》,還膽妄繼續保持人本模樣的,就不會喜歡這本小說;若是已拋下為人的堅持,你就可以好好毀壞,好好拆解人的「樣貌」,解構成原先你預期的真面目。 「說我是騙子?哈哈哈,你們哪一個不是騙子。我們全部都是騙子。」(330)
我沒辦法也不打算用相對學術的口氣,分享Eva Illouz這本新書《為什麼不愛了》。整個閱讀過程,我是一面檢視著過往戀愛經驗,一面思考,如今被戲稱習慣於「速食愛情」的年輕人們,到底是對這現象免疫了,還是仍重複在傷害與癒合中,把自己調整成適合這種如棉洗筷式關係的情感經營模式?
當我騎著摩托車想起威廉為了阻止裘德繼續傷害自己,持著刀片往自身胸口劃上好幾刀,他使足氣力大聲罵幹,吃力忍著痛,直到每一口子把胸前染成一片血紅,還有裘德無力的哀求,那只存在於我腦中的想像,卻還是讓我忍不住鼻酸,將眼淚鎖在全罩式安全帽裡任由奔騰。
如同小說封底簡介所述:「小說關照許多當代社會問題」,因此,六個事故發生前,自殺者內心背負的沈重壓力促使他們走上絕路這整段因果關係,是被簡明扼要地提點帶過的,作者巧妙地再將每位逝世者無法克服的困難,與主角葉育安本身或其生活周遭人們面臨的難題扣合一起。
  時間已經過去了,無論如何,我們都無法再回到那個時候。即便重來一遍,選擇那麼做的,還是會傷害的,依然會再重複。一個環節又一個環節度過,我們都將往新世界邁進。
  可悲,誠實面對自己原來這麼難,而且我(們)始終明瞭,只是提不起足夠的勇氣跨越過去。   我無意沾沐羽的光,只是書中的幾個巧合,讓我有股衝動相信,生長於某個年代,正值某人生階段的人們,還是會在這條煙街會見彼此,再於下一個,或是更遙遠的叉路簡單道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就是要愛自己》黃馨慧。著 ISBN 9789573910824 這本書明為討論「愛自己」,實際上是在討論「如何修復關係」。書中一篇又一篇的故事,都是在說「女人」在「婚姻」裡面的事。因為不夠愛自己,所以得不到先生的愛,因為不夠愛自己,所以把自己放得低微甚至犧牲了許多的自己。
Thumbnail
健全人要如何了解身障者的性(sexuality)?對於作為健全人同時又是女性的我,女性主義是否提供介入的可能性?剛接觸《傴僂》,對這本小說僅有包括贏得芥川獎的初步認識時,我帶著這些疑問翻開了它。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是一位娼妓倖存者的真實告白,包含她痛苦的過往以及對社會底層黑暗面的反思。書中詳盡描述了她遭受的身心痛苦和不幸經歷,以及她對自己人生和社會的深刻反思。作者以勇氣將這些痛楚化為文字公諸於世,希望能讓世人對社會上的黑暗面更加認識。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中年女性的性慾和愛的情感,並透過歌曲《沐春風》的歌詞分析來解讀。對於中年女性的性情、性慾、以及社會上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深入而全面的觀點。
Thumbnail
《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以及成為母親的困境與掙扎。她深刻描述了自己在懷孕過程中的痛苦、糾結與徬徨,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的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就算大量閱讀韓國文學,也沒特別想到會再次遇到 《神明在看著呢》 的巫女作者,原來台灣翻譯了兩本她的書。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黃詠詩在已讀不回裡談蘇美這本《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所有已為人母、快為人母,又或是考慮成為母親的,這裡提供了一種角度,太驚艷。從沒有看到哪本書是把關注點放在新媽媽身上,關注她的疼痛和焦慮、她的孤獨和壓抑、她的改變和成長。這書相當觸動,因為我也曾身在其中。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这篇文章具有非常大的警世意义,有需要的读者必须做好代入女生角色、身临其境、领略坠入人间炼狱的感受的心理准备) 首先说,什么是被伤害? 被伤害,往往是人为的,因为物为的,不会产生有「被伤害」的感觉和下这样的定义,本文探讨的,就是「人为」层面。 被伤害,分2种情况:被坏人伤害、被没那么好的人伤害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就是要愛自己》黃馨慧。著 ISBN 9789573910824 這本書明為討論「愛自己」,實際上是在討論「如何修復關係」。書中一篇又一篇的故事,都是在說「女人」在「婚姻」裡面的事。因為不夠愛自己,所以得不到先生的愛,因為不夠愛自己,所以把自己放得低微甚至犧牲了許多的自己。
Thumbnail
健全人要如何了解身障者的性(sexuality)?對於作為健全人同時又是女性的我,女性主義是否提供介入的可能性?剛接觸《傴僂》,對這本小說僅有包括贏得芥川獎的初步認識時,我帶著這些疑問翻開了它。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是一位娼妓倖存者的真實告白,包含她痛苦的過往以及對社會底層黑暗面的反思。書中詳盡描述了她遭受的身心痛苦和不幸經歷,以及她對自己人生和社會的深刻反思。作者以勇氣將這些痛楚化為文字公諸於世,希望能讓世人對社會上的黑暗面更加認識。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中年女性的性慾和愛的情感,並透過歌曲《沐春風》的歌詞分析來解讀。對於中年女性的性情、性慾、以及社會上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深入而全面的觀點。
Thumbnail
《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以及成為母親的困境與掙扎。她深刻描述了自己在懷孕過程中的痛苦、糾結與徬徨,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的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就算大量閱讀韓國文學,也沒特別想到會再次遇到 《神明在看著呢》 的巫女作者,原來台灣翻譯了兩本她的書。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黃詠詩在已讀不回裡談蘇美這本《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所有已為人母、快為人母,又或是考慮成為母親的,這裡提供了一種角度,太驚艷。從沒有看到哪本書是把關注點放在新媽媽身上,關注她的疼痛和焦慮、她的孤獨和壓抑、她的改變和成長。這書相當觸動,因為我也曾身在其中。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这篇文章具有非常大的警世意义,有需要的读者必须做好代入女生角色、身临其境、领略坠入人间炼狱的感受的心理准备) 首先说,什么是被伤害? 被伤害,往往是人为的,因为物为的,不会产生有「被伤害」的感觉和下这样的定义,本文探讨的,就是「人为」层面。 被伤害,分2种情况:被坏人伤害、被没那么好的人伤害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