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資訊爆炸之後》:點一點連結,知識的面貌從此不一樣 (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原文刊於哲學新媒體

溫柏格的自相矛盾?

溫柏格一邊批評書本為主的舊知識型態,一邊用作為媒介的書本娓娓道來網際網路的優勢,他這樣做豈不是自打嘴巴,甚至愈打愈腫嗎?
這個問題蘊含了「他既然批評書本,便沒有資格再用書本」的前設。若回顧一下,他對印刷品的批評並非要完全放棄使用印刷品,而是希望打破一種對印刷品的固有迷思:書本上的知識必然客觀,甚至比網際網路更好。他更希望表達的是「書本不如我們想像客觀」的論點。網際網路與書本之間,並非對立,而是互補長短,關鍵在於如何選取合適的媒介,來達到訊息或知識傳遞的最佳效果。
溫柏格認為,在網際網路建構一個論述的好處是,作者不用為了滿足出版的要求而左拼右湊14,把兩千字便能表達的事硬寫成四萬字。作者能讓論述的篇幅自然發展。第二,網際網路允許讀者們即時反應,與作者交流討論。
即時反應的確能加快互動,但同時也犧牲了讀者可以就主題深思的空間。網路的迅速,反而時常壓縮反應時間,使得人們在一開始碰到問題、思考議題時,容易不夠深刻,甚至偏頗。書藉的實體性趨向循序漸進,比較不會讓人分心,而是接受作者的引領前進。若回顧書中探討的內容,溫柏格亦用書狀思想來表達:就是希望讀者能對網路有一個更連貫且全面的理解。加上他不只是純粹點評網路作為知識媒介有何種優勢,還透過回溯我們的認知方式如何受媒介演變影響。
當然若要保留箇中脈絡演變的綿延性,以書藉來表達自然更佳。溫柏格並非意在要讀者即時作評論,而是希望發揮導遊的作用,從印刷時代走到網際網路,以點出知識如何受媒介的影響有不同的特性,讓他的論述表達得更有說服力。讀者需要高度集中,才能體察當中的改變。

媒體意識的培養

溫柏格早在 2011 年時寫下這本書,他對網路革命的遠景無疑是樂觀的。但事至今天,網路遭認定為助長後真相的幫兇。溫柏格不斷強調網路有助交流與產生知識,更進一步認證了,網路本身具創造性的特質,但這樣的特質與後真相以「重組事實來炮製假新聞」的「創作」特點十分契合。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溫柏格對網路的看法呢?他的看法是否與現實脫節,還是仍有可取之處?溫柏格或許過度放大了網路的一些好處,但他的思考仍具拋磚引玉的效果,讓讀者得以自行培養一套對媒體識讀的看法。
溫柏格對網路的剖析為我們帶來不少啟發,尤其是在培養媒體意識方面,這可由他對網路設定的分析中看到。他審視了超連結、搜尋器、網路的連結結構,指出了我們的認知如何受這些設定影響。比方說,網路之所以有利知識生產,在於其即時性。他在書中指出了,快速反應及互動可加快知識生產,連續不斷的互動與連結,加快了消化問題的速度,縮減了提煉出解決方案的時間。當中連結的設計就是要促進某行動 / 反應產生 (call to act/ react)。
同樣地,我們可藉由他對網路的觀察,與日常經驗連結。從個人思考層面來說,留言機制鼓勵與別人即時的評論與互動,但還未將資訊消化便前往另一個網頁瀏覽等傾向,卻不怎麼有利。這與思考需要時間消化相左。當我們意識到連結有何等影響時,便意識到你愈要很快對一些事情作出反應時,愈要對這些反應警醒。溫柏格觀察及所提供的詞彙,有助加深我們對媒體的思考,提高我們對訊息與傳播媒介之間的敏感。
溫柏格的另外一個洞見是他道出了「書藉隱藏了世界原本紛擾的面貌,直至網路出現,還原了世界原本嘈雜的一面」。人本是複雜、我們對世界的認知都是複雜的,只是我們一直不察覺。我們的主觀意願很多時侯影響我們對客觀環境的認知,這點在網路世界中被徹底放大。在他分析網路帶來知識的型態與傳播改變時,再三提醒我們,人本具有追求一致的傾向。後真相所操弄的,恰是希望獲得與自己意願一致訊息的傾向。早在網路出現前,早有不少政治/宗教狂熱的份子,選擇相信製造出來的真相 (fabricated truth),這並不見得是全新現象。
人性對認知的影響不是不可以克服,而是需要極大的自制力來避免誤判。要做到此等境界便需要對媒體的設定特性有相應程度的認識。當我們了解到網路具創造性、鼓勵使用者作出即時反應、以及演算化的機制如何強化我們對一致性的追求等特性時,便會更加謹慎,提防掉進後真相的陷阱之中。即使落坑了,仍能意識到自己身陷其中,因為落坑而不自知,那是成為意識型態狂熱份子的先兆。
歡迎有空在 Matters和 IG上來找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ohn Hu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次穿梭不同網站時,我們總會不斷按著網站給出的連結,一個網頁接一個網頁地前進。在網路世界裡,似乎可以無止境探索,讓人有源源不絕想知道的事情。但是這些輸入總是過眼雲煙,轉過頭就忘記了,剩下的只有不斷想知的焦慮,彷彿少知一樣事情就會吃虧一樣,這便是現代人的通病——資訊焦慮。
開拓真理的完整性,若少了點克制,就會變成追求完全透明,亦即是巴迪歐所謂的邪惡。這點正好在揭露秘密上體現。它的危險在於,它既可是增進親密感的催化劑,同時少了點分寸便將一段關係摧毀。
每當大型社會運動出現,總會令人群情胸湧、豪言壯志,認為每次社會運動為事件的干預和介入。它的橫空出現,總是觸目、燦爛、令人震撼,彷彿只要有了事件的出現,必然發生改變。然而,事件的出現也不代表變革真的會發生,反而是有多少人因為事件的出現,決定受事件的洗禮,敢於調動生命的所有,不斷對現況進行質問。
生命不允許假如,但出錯亦不至於不能修正。《今》的遊戲設定,一局定生死,參賽者對岸回頭之際,正是人頭落地之時。當遊戲比生命本身更嚴肅,還算是遊戲嗎?
熟悉乃為創造力的最大敵人,如羅大里所言「心智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想像力並非獨立於大腦之外自行運作的能力,在他者的刺激下,才可以產生電極,沒有外來的刺激,就沒有對立;有了磨擦,才能拼出靈感。二元框架不利思考,卻有利想像。熟悉乃為創造力的最大敵人,如羅大里所言「心智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安倍夜郎不出十頁就把一個單元的故事講完,每個故事都輕描淡寫,簡潔之中卻不斷撩撥你的好奇,令人有不斷翻頁的癮。《深夜食堂》能引人追看,安倍夜郎將城市人的一些生活瑣碎的片段放大,點出了城市人之間的關係既遠且近,細看下乏味的日常,也藏有一些故事性在裡頭,是我們日常忽略的。
每次穿梭不同網站時,我們總會不斷按著網站給出的連結,一個網頁接一個網頁地前進。在網路世界裡,似乎可以無止境探索,讓人有源源不絕想知道的事情。但是這些輸入總是過眼雲煙,轉過頭就忘記了,剩下的只有不斷想知的焦慮,彷彿少知一樣事情就會吃虧一樣,這便是現代人的通病——資訊焦慮。
開拓真理的完整性,若少了點克制,就會變成追求完全透明,亦即是巴迪歐所謂的邪惡。這點正好在揭露秘密上體現。它的危險在於,它既可是增進親密感的催化劑,同時少了點分寸便將一段關係摧毀。
每當大型社會運動出現,總會令人群情胸湧、豪言壯志,認為每次社會運動為事件的干預和介入。它的橫空出現,總是觸目、燦爛、令人震撼,彷彿只要有了事件的出現,必然發生改變。然而,事件的出現也不代表變革真的會發生,反而是有多少人因為事件的出現,決定受事件的洗禮,敢於調動生命的所有,不斷對現況進行質問。
生命不允許假如,但出錯亦不至於不能修正。《今》的遊戲設定,一局定生死,參賽者對岸回頭之際,正是人頭落地之時。當遊戲比生命本身更嚴肅,還算是遊戲嗎?
熟悉乃為創造力的最大敵人,如羅大里所言「心智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想像力並非獨立於大腦之外自行運作的能力,在他者的刺激下,才可以產生電極,沒有外來的刺激,就沒有對立;有了磨擦,才能拼出靈感。二元框架不利思考,卻有利想像。熟悉乃為創造力的最大敵人,如羅大里所言「心智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安倍夜郎不出十頁就把一個單元的故事講完,每個故事都輕描淡寫,簡潔之中卻不斷撩撥你的好奇,令人有不斷翻頁的癮。《深夜食堂》能引人追看,安倍夜郎將城市人的一些生活瑣碎的片段放大,點出了城市人之間的關係既遠且近,細看下乏味的日常,也藏有一些故事性在裡頭,是我們日常忽略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網際網路以後,的確任何的資訊都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到, 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資訊是破碎的」。 這也就造成有些人的工作, 就是專門收集網路上的訊息,整理出系統,制訂框架, 寫出一篇篇充滿資源連結的文章, 作為導覽讀者遨遊網路的領路人。 而現在AI 出現,這些領路人,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資訊爆炸之後 (原文:Too Big To Know) 副標題:網路思想先驅溫伯格解構資訊爆炸、知識轉型與資訊焦慮 (Rethinking Knowledge Now That The Facts Aren't The Facts, And Experts Are Everywh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要不要買實體書,甚至是電子書?其實是資訊量問題。20年前買書還可以保存,現在不只有電子書搶市場,更有一堆影片。 網路時代剛開始,文字跟圖片已經開始增多,但人類接收的資訊量還沒有爆炸,畢竟文字、圖片閱讀還是相對較慢的,書本的保存跟翻閱優勢還有。 可是當網路進入大量影片時代,人人創作、紀錄的資訊開始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如果知道每一個進入你腦中的訊息,都對你的大腦帶來了影響,我們會不會慎選接收的資訊呢?如果大腦是棵植物,我們拿什麼餵養這生命?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網際網路以後,的確任何的資訊都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到, 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資訊是破碎的」。 這也就造成有些人的工作, 就是專門收集網路上的訊息,整理出系統,制訂框架, 寫出一篇篇充滿資源連結的文章, 作為導覽讀者遨遊網路的領路人。 而現在AI 出現,這些領路人,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資訊爆炸之後 (原文:Too Big To Know) 副標題:網路思想先驅溫伯格解構資訊爆炸、知識轉型與資訊焦慮 (Rethinking Knowledge Now That The Facts Aren't The Facts, And Experts Are Everywh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要不要買實體書,甚至是電子書?其實是資訊量問題。20年前買書還可以保存,現在不只有電子書搶市場,更有一堆影片。 網路時代剛開始,文字跟圖片已經開始增多,但人類接收的資訊量還沒有爆炸,畢竟文字、圖片閱讀還是相對較慢的,書本的保存跟翻閱優勢還有。 可是當網路進入大量影片時代,人人創作、紀錄的資訊開始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如果知道每一個進入你腦中的訊息,都對你的大腦帶來了影響,我們會不會慎選接收的資訊呢?如果大腦是棵植物,我們拿什麼餵養這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