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怎麼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先提醒,這篇文章是13年前寫的,當年的網路環境跟現在不大一樣。當年很流行試讀活動,也有很多試讀機會,大家都會努力搶書,現在這種活動很少了,還能活下來的人,大概都是直接拿出版社贈書,一般人要直接切入比較困難,但原則不變,你得真心喜歡閱讀才行,如果只是想要拿一點蠅頭小利的就算了,根本划不來。

每隔一陣子,網路上就會出現類似牢騷文,然後我也會跟著念一下。

這次是看見elish的一些抱怨……

其實我以前也寫過不少這種文章,像「讀書心得與購書習慣的變化」、「我為甚麼要寫讀書心得?」或「介紹產品?廣告?分享?」。

這次我要提的是我是怎麼寫讀書心得的。

先說說我為何用「心得」這個說法而不是「書評」。

心得,顧名思義,就「我自己心裡面的想法」,簡單說就是很個人化的東西,是全然的主觀意識。

所以當有個匿名的傢伙(匿名還想指責別人?不就是對自己論點沒自信嗎)跑到我這邊鬼叫(4樓那位)的時候,當然是隨口就笑回去了。

書評感覺上比較正經一點,有種要你去「論斷」的感覺,而對於這種閱讀態度,老實說我會想要逃避。

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活在當下」這篇心得了。書是活的,不同的時候看見可能有不同感動,所以要我去替一本書蓋棺論定,那除非是那本書犯了非常基本的寫作疏失,或有其他問題(比方說裝訂很差、錯字很多、翻譯不良這類的),不然我一直極力避免直接說某本書「爛」,而會說「不是我的菜」。

所以我都是以「心得」當標題。

算一算我也已經寫兩百多篇心得了,其中大概可以分兩類,一是我自己買或租借來看的書,二是參加試讀活動的書,而後者最近比例佔不少。

自己買得書來寫心得,大家應該都沒意見,但若是試讀的書,那可是爭議不斷,老是會有人說「這種書評有道德瑕疵」。

我比較幸運(或者我寫得沒人看?),還沒見過這種牢騷,但網路上我的確看過不少,甚至,真的有些人寫得心得「給我這種感覺」。

比方說心得裡一半以上篇幅是出版社文案,剩下的一半裡有一半在感謝出版社給機會試讀,其他就是「好看」、「感人」、「不看可惜」之類罐頭文字……

如果心得是這樣寫的人又剛好看到我這篇文章,很抱歉,也許你真的覺得好看,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那沒關係,我只是想提醒,再怎樣也不要用這種寫法,因為你的心得「給我一種只是單純拿試讀在幫人家廣告的感覺」。

而我必須說會這樣寫心得的人還不少,因為我習慣查一下別人寫的心得,而真有很多心得是這樣寫的(連非試讀的書也同樣寫法,並非單純參加試讀的緣故)。

好啦!我們就來談一下心得要怎麼寫。

首先,隨你怎麼寫,這一點一定要記住,因為我這裡用「讀書心得」當關鍵字進來的比率相當高,所以常看見「心得怎麼寫」這種關鍵字,顯然很多人在問這種問題。

真的,第一點就是「隨便你怎麼寫」,因為網路上真有不少「教學」文章……看了實在是搖頭,那些文章根本不是在教人家寫心得,而是在人家如何寫作業,心得跟 作業可是兩回事,因為作業是要給「通常比較八股」的對象看的,針對性太強,實在有礙閱讀風氣推廣,因為大家會被迫在看書的時候想(掰、穿鑿附會)一堆大道 理來,而我喜歡在心得裡寫個「爽」字……

所以拜託大家注意,第一點就是這樣。

第二點……其實沒有第二點了。

不過這樣寫太沒誠意,我分享一下我個人寫心得的習慣好了--也就是說,雖然理論上你可以隨便亂寫,但既然是要公開給大家看,多少有著爭取認同、挑戰他人之類的目標存在,所以還是有些技巧或注意事項在其中的。

首先,我會習慣在開頭給個結論,比方說直寫好看,這是我上新聞稿研習時講師提醒的,因為新聞性文章都不長,讀者也都看很快,甚至瀏覽而已,所以開頭給個結論是個好方式,因為blog也有這種特性啊!

所以看開頭沒興趣的人就可以離開了,想知道詳情的再往下看。

再來是看書的「年紀」或「知名度」,這主要是考量到「可以透漏多少劇情」,尤其是試讀本,不要胡亂洩漏劇情是很重要的,不然人家看書樂趣會大減啊!所以有些人的心得根本是大綱的那種,拜託,這已經從偷懶進到缺德的程度了。

但要如何不去透漏劇情?我習慣的方式是牽拖,反正寫一堆其他書或軼事,不然就是導入理論,比方說社會學、歷史之類有的沒的,弄一個很大的框架來包覆這本書。把他想成是延伸閱讀的指引就是了,一方面也是讓大家知道這本書「可能方向是如何」,再看看合不合興趣囉!

這類書籍,通常我會避免先看別人的心得,而是自己試試看,看看自己能聯想到多少東西,發文之後再去看別人寫的,有後會發現跟自己看法一致的人,有時候是相反的人,很有趣的。

這種狀況講求的是「新鮮」,因為是新書,我會把自己第一印象呈現出來,而這種第一印象相當程度的反應了我個人取向,是比較赤裸的意見陳述。

當然,如果你今天寫得是西遊記、白雪公主這種的心得,劇情根本沒有透漏的問題,因為不知道的人很罕見,你大可深入分析劇情,這又是不一樣的切入點,又或者找出一個比較少見的論點來闡述(比方說我寫海角七號的方式),這種時候比較適合先看一下網路上大多數心得是寫怎樣的,然後「不要重複」

一些很有名,但我很晚才接觸的書,我都是用這種方式寫心得的,這時求的是「創新」(或豐富網路上的整體質量),多少有點「我不要跟別人一樣」的成份在其中。

這只是一個大略方向啦!實際上寫還是以自己心情為準。

而基本上,自己買的書多少都是經過篩選,很少買到不想看的書,所以很少會去嫌,但如果讓我失望了,批得也更用力--理論上是這樣。實際上,從夜巡者開 始,我在「批書」的時候都很小心,因為我發現每個人的喜好真的不一樣,罵一本書「很爛」跟認為一本書「不適合我」是兩回事,而說實在的,尤其是翻譯書,敢 拿出來賣幾乎都得過獎,要我說人家「爛」,似乎稍嫌自大了點。所以我不再直接罵一本書很爛了,而是講清楚這本書不合我興趣。

試讀時這種狀況更明顯,因為試讀拿到「要不是送我我絕不可能買」的書機率明顯比自己買得要高,但拿到自己不欣賞的書(還是自己mail去要的),然後你要開口批評?是不是覺得哪裡不對?

倒不是說拿了試讀本就要昧著良心給好評,而是讀書心得雖然要老實寫,但也不是說讓你拿來罵爽的,畢竟我們寫心得是要給大家看,那你的心得呈現哪種參考價值 呢?是告訴大家不要被騙?或者告訴大家「如果你看書品味跟我相近,那這本可能不適合你」。後面的說法中肯多了吧!這可不是花言巧語,而是對自己的心得負 責,畢竟,像「巴別塔之犬」的狀況,這本書很多人給予好評,但就不是我的菜,不過若不能解釋清楚,那這種心得看起來像是來亂的……

再這也要提一下回應的問題,我碰過不少人在回應的時候要先為自己「看法跟我不一樣道歉」,這我覺得很有趣,同一本書有人喜歡有人討厭這很正常啊!我倒很喜 歡知道那些跟我相左的看法是怎樣的,畢竟,我自己也在寫小說,會想知道讀者取向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從大家對同一本書的看法裡面,我可以獲得很多有用的資訊啊!

總之啊!心得這種東西寫就對了,會越寫越順手的。至於是不是試讀本,其實我們這些心得撰寫量超大的讀者根本不在意啦!若有人要因為這試讀本就覺得我們出賣靈魂……拜託,一本書才多少錢,然後還要花幾個小時看完,寫心得可能也要花上幾個小時。若是喜歡的書給好評哪叫出賣靈魂?若是不喜歡的書,那花幾個小時亂掰也是很累的,而代價也不過是一本書,隨便一個打工工作也比這個好賺,不然下次我付錢請你好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7會員
936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糟糕,怎麼這系列文章變那麼長,阿我就愛看書阿不然勒…… 總之我這次來談享受閱讀。 不過這是閱讀媒材的問題姑且不論,專心講小說。總之現在我看小說,除了只本以外,看螢幕也是一重要的方式,而這當然會影響看書的地點或姿勢。 至於閱讀本身,我的建議是這樣的: 讓作者帶著你走。 孩子攀附在柱子上。
上次我們提到針對一本舊書你的感想,那麼新書呢? 其實,是一樣的,你看完的瞬間立刻翻回去重看一下開頭,就變成上次狀況,結案。 好的,這樣真的太混,所我要講一點其他東西。 我們先假定你先在要拿起一本你還沒看的書,如我你手邊有的話,可以照著做沒問題,總之就是找一本「你想看的書」來試試看。 我們再談。
閱讀的感受力 閱讀的感受力是可以培養的,而且是雙向的培養,一是找到好書讓自己有好的感受,二是讓好的感受鼓勵力繼續閱讀。 書拿來了嗎?好,請按照接下來的步驟操作。 當然,我有整理過。 這下各位能理解這對唸書考試也大有幫助了吧! 那了,整個劇情的變化轉折點在哪裡,你現在知道了嗎? 這就是閱讀的感受力。
雖然我寫了上千篇的讀書心得,還開了寫作專欄,自己也出了幾本小說,但好像還沒聊過我是怎麼看書的。 今天就來講這個。 對了,要先強調,雖然我看超多書,還寫上千篇書評,這代表我「很會看」書嗎?我想不該這樣解釋,而且如果有誤解,可能反而造成對閱讀的恐懼,所以這個我要先解釋一下。 首先是感受力
好啦,我承認這標題聳動了點,其實我遇到的該還不算大問題,雖然的確有問題。 是這樣的,雖然我一直勤於寫作,而且什麼有的沒的都寫(但網路上貼的廢話不被我算在寫作裡面,我只的是部落格正式貼文或者打算出版作品才被我視為寫作)。 這表示在很多日子,我其實是擠不出東西來的。 但這一個禮拜的空白,我有一點想法。
解釋一下,這本是十多年前的書,現在應該買不到,圖書館或許有,但在我看過得寫作書裡面,這本算很特殊的一本,嚴格來說他沒講任何技巧,內容甚至矛盾連連,因為這是本一堆作家的訪談紀錄,每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
糟糕,怎麼這系列文章變那麼長,阿我就愛看書阿不然勒…… 總之我這次來談享受閱讀。 不過這是閱讀媒材的問題姑且不論,專心講小說。總之現在我看小說,除了只本以外,看螢幕也是一重要的方式,而這當然會影響看書的地點或姿勢。 至於閱讀本身,我的建議是這樣的: 讓作者帶著你走。 孩子攀附在柱子上。
上次我們提到針對一本舊書你的感想,那麼新書呢? 其實,是一樣的,你看完的瞬間立刻翻回去重看一下開頭,就變成上次狀況,結案。 好的,這樣真的太混,所我要講一點其他東西。 我們先假定你先在要拿起一本你還沒看的書,如我你手邊有的話,可以照著做沒問題,總之就是找一本「你想看的書」來試試看。 我們再談。
閱讀的感受力 閱讀的感受力是可以培養的,而且是雙向的培養,一是找到好書讓自己有好的感受,二是讓好的感受鼓勵力繼續閱讀。 書拿來了嗎?好,請按照接下來的步驟操作。 當然,我有整理過。 這下各位能理解這對唸書考試也大有幫助了吧! 那了,整個劇情的變化轉折點在哪裡,你現在知道了嗎? 這就是閱讀的感受力。
雖然我寫了上千篇的讀書心得,還開了寫作專欄,自己也出了幾本小說,但好像還沒聊過我是怎麼看書的。 今天就來講這個。 對了,要先強調,雖然我看超多書,還寫上千篇書評,這代表我「很會看」書嗎?我想不該這樣解釋,而且如果有誤解,可能反而造成對閱讀的恐懼,所以這個我要先解釋一下。 首先是感受力
好啦,我承認這標題聳動了點,其實我遇到的該還不算大問題,雖然的確有問題。 是這樣的,雖然我一直勤於寫作,而且什麼有的沒的都寫(但網路上貼的廢話不被我算在寫作裡面,我只的是部落格正式貼文或者打算出版作品才被我視為寫作)。 這表示在很多日子,我其實是擠不出東西來的。 但這一個禮拜的空白,我有一點想法。
解釋一下,這本是十多年前的書,現在應該買不到,圖書館或許有,但在我看過得寫作書裡面,這本算很特殊的一本,嚴格來說他沒講任何技巧,內容甚至矛盾連連,因為這是本一堆作家的訪談紀錄,每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本針對寫作能力提升的書籍,解答了許多新手和有意提升寫作技巧的人所面對的疑慮與挑戰。別適合那些想要在網路時代展現才華與影響力的讀者。透過這本書,您將能學會如何開始寫作、提升思維,以及如何透過寫作實現獲利。文章同時鼓勵讀者勇於分享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我喜歡寫書評,每當閱讀完一本書,我就會忍不住想要抓著每個遇見的人跟他們分享我讀完這本書之後的心得,但是我身邊的人不多,喜歡這樣被我轟炸的人更少,所以我才會決定寫下來丟在網路上,想像很多人可以看見我的感受,就算真的沒人閱讀也沒關係,至少我能把我的炙熱轉化成文字,一段時間後回頭看雖然偶爾會害羞,但從沒有
從大學時期開始,我讀完十幾部學術著作,但卻只評了其中一部,絕大部份都是寫讀書筆記。相對起來,我很積極為文學著作寫書評、摘要和心得。
Thumbnail
  我猶豫了一下子才決定要寫心得。   主要是因為我反對他人導讀,支持一本書需要自己去讀,讀完有自己的想法,或者也不一定要有想法,多讀幾遍,每次都有不同感受就是一件很棒的事了。   前面是無雷心得。   我要一定要說,請大家務必要跳過導讀,寫序言的人因為和作者有感情關係⋯⋯
Thumbnail
撰寫書評是個很好練習輸入、思考及輸出的做法。而撰寫書評的過程對於主題知識的積累,對於被看見其實有很大的幫助。擔任「樂寫網」書評作者的我,每個月都會幫PUBU電子書平台撰寫策略、創新及知識變現等相關書籍的書評,也開始有出版社行銷編輯的邀約,有機會推薦一些不錯的書籍。
Thumbnail
撰寫書評是一種很好的思考和知識積累的方式。這篇文章分享了撰寫書評的流程、原則、觀察點及寫作架構,旨在幫助讀者更加得心應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本針對寫作能力提升的書籍,解答了許多新手和有意提升寫作技巧的人所面對的疑慮與挑戰。別適合那些想要在網路時代展現才華與影響力的讀者。透過這本書,您將能學會如何開始寫作、提升思維,以及如何透過寫作實現獲利。文章同時鼓勵讀者勇於分享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我喜歡寫書評,每當閱讀完一本書,我就會忍不住想要抓著每個遇見的人跟他們分享我讀完這本書之後的心得,但是我身邊的人不多,喜歡這樣被我轟炸的人更少,所以我才會決定寫下來丟在網路上,想像很多人可以看見我的感受,就算真的沒人閱讀也沒關係,至少我能把我的炙熱轉化成文字,一段時間後回頭看雖然偶爾會害羞,但從沒有
從大學時期開始,我讀完十幾部學術著作,但卻只評了其中一部,絕大部份都是寫讀書筆記。相對起來,我很積極為文學著作寫書評、摘要和心得。
Thumbnail
  我猶豫了一下子才決定要寫心得。   主要是因為我反對他人導讀,支持一本書需要自己去讀,讀完有自己的想法,或者也不一定要有想法,多讀幾遍,每次都有不同感受就是一件很棒的事了。   前面是無雷心得。   我要一定要說,請大家務必要跳過導讀,寫序言的人因為和作者有感情關係⋯⋯
Thumbnail
撰寫書評是個很好練習輸入、思考及輸出的做法。而撰寫書評的過程對於主題知識的積累,對於被看見其實有很大的幫助。擔任「樂寫網」書評作者的我,每個月都會幫PUBU電子書平台撰寫策略、創新及知識變現等相關書籍的書評,也開始有出版社行銷編輯的邀約,有機會推薦一些不錯的書籍。
Thumbnail
撰寫書評是一種很好的思考和知識積累的方式。這篇文章分享了撰寫書評的流程、原則、觀察點及寫作架構,旨在幫助讀者更加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