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還是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這幾天在逛讀書會社團時,有人提出問題:

「覺得自己『花太多時間』在打(字)讀書心得~原本只想小小記錄讓自己有成就感,後來也希望可以深化一些有用的思考,可是還沒找到自己的方法~有什麼推薦的作法嗎?大家大概都是花多久時間呢?」


我最近也在糾結同樣的問題,所以才找上《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這本書,看完之後,確實有種被救的感覺;加上上禮拜讀書會,我分享了這本書,獲得不錯的共鳴,於是就一時興起回覆了留言。不然平時我在社團都是海底八千米的存在。

以下是我的回答,過了幾天再看,還是覺得自己說的很對(對,自己說),所以想來紀錄一下,以防止未來的我,受到奇怪的動搖又三心二意:


為了解決「讀過就忘」的問題,我也開始寫筆記。對,是筆記,不是心得。有什麼差?筆記是摘句(客觀的擷取);心得是感想(主觀的感覺)。

昨天讀書會討論時,有人說「筆記摘句」是給自己看的;「心得感想」是給別人看的。我比較在乎自己,所以更覺得選擇前者正確。

寫「心得感想」對我來說有兩個缺點:

1.太花時間(跟你一樣):
寫「感覺」就是一種創作,創作會耗費心力,耗費心力會造成壓力,一旦有了壓力就不容易持續行動,所以NO。

2.感覺會變:
同樣一本書,現在看跟過幾年看,感覺會不同,所以感想這件事,我留白給不同時期的自己。

寫「筆記摘句」的兩個好處:

1.不花時間:
只要記下原話就好(或轉成自己的敘述方式),這很快也很方便。這些摘句清單就是我的體會軌跡,我的吸收和抒發全都在這。現在電子書的畫線功能,讓這件事幾乎可以跟閱讀同時發生,一點都不打擾。

2.容易回味:
遇到困難時,我常會想「就是那句話!就是上次看到的那句話!」。摘句清單可以很好的幫助我找出「那句話」。再次看見那句話,就能重現當時它給我的力量。

以上是近期的體悟。如果能幫上你就太好了:)


raw-image

我記得我學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貓跟著我的沙龍
83會員
128內容數
長短不拘,持續為主。
2023/10/10
「延遲滿足」這是最近聽書新聽到的詞。 什麼是延遲滿足? 就是能控制當下的慾望和衝動,以獲得後面更大的獎賞。 這概念乍聽之下應該是用在成功學或學習方面,事實上心理學有關延遲滿足能力的實驗,也確實是與這些相關沒錯,但我卻不是在這樣的語境下認識這個名詞的。 先大概講一下心理學延遲滿足的實驗:
Thumbnail
2023/10/10
「延遲滿足」這是最近聽書新聽到的詞。 什麼是延遲滿足? 就是能控制當下的慾望和衝動,以獲得後面更大的獎賞。 這概念乍聽之下應該是用在成功學或學習方面,事實上心理學有關延遲滿足能力的實驗,也確實是與這些相關沒錯,但我卻不是在這樣的語境下認識這個名詞的。 先大概講一下心理學延遲滿足的實驗:
Thumbnail
2023/08/26
這是今天的第二篇文,因為突然想通了一些事,所以覺得就算是連續發文也值得記錄。 我是真的在接觸心理學、哲學,才開始意識到「我」的存在。 最早,大概學生時期,我觀念裡的「我」,只有一個,不管是想睡覺的我、想吃飯的我、想打扮漂亮的我、想用功讀書的我、想成為父母驕傲的我、傷心的我,快樂的我,都是同一個我
Thumbnail
2023/08/26
這是今天的第二篇文,因為突然想通了一些事,所以覺得就算是連續發文也值得記錄。 我是真的在接觸心理學、哲學,才開始意識到「我」的存在。 最早,大概學生時期,我觀念裡的「我」,只有一個,不管是想睡覺的我、想吃飯的我、想打扮漂亮的我、想用功讀書的我、想成為父母驕傲的我、傷心的我,快樂的我,都是同一個我
Thumbnail
2023/08/13
昨晚睡前聽書時,聽到了有關創傷的議題,聽的中間,聽到了「阿德勒」、「未來」這兩個關鍵字,這喚起了我曾經閱讀過的記憶。 我記得我曾經閱讀一篇文章,是在說心理學有「過去」和「未來」的說法,細節有點忘記了,但我很清楚的確定我在看完的當下是比較認同「未來」說法,但其實說認同也不是認同,過去的說法我也認同,
Thumbnail
2023/08/13
昨晚睡前聽書時,聽到了有關創傷的議題,聽的中間,聽到了「阿德勒」、「未來」這兩個關鍵字,這喚起了我曾經閱讀過的記憶。 我記得我曾經閱讀一篇文章,是在說心理學有「過去」和「未來」的說法,細節有點忘記了,但我很清楚的確定我在看完的當下是比較認同「未來」說法,但其實說認同也不是認同,過去的說法我也認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兩天分享5種方式,希望對大家有一點幫助,畢竟我也是初學者,邊閱讀,邊學習,邊練習,邊修改。閱讀心得很大一部分是寫給自己看,紀錄自己與書中的共鳴之處,寫下書中自己生活中可以取用的方法,或者親自實踐並記錄下自己的改變,無論是哪一種,都一定會感受到自己的成長與進步。
Thumbnail
這兩天分享5種方式,希望對大家有一點幫助,畢竟我也是初學者,邊閱讀,邊學習,邊練習,邊修改。閱讀心得很大一部分是寫給自己看,紀錄自己與書中的共鳴之處,寫下書中自己生活中可以取用的方法,或者親自實踐並記錄下自己的改變,無論是哪一種,都一定會感受到自己的成長與進步。
Thumbnail
說真的,寫作就是一種「有感而發」的過程,所以,這次的會考作文,我覺得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同一件事,本來每一個人就有不同觀點,藉著結合不同的生活經驗,自然而然就有屬於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我想說的是,世界上那麼多事情,你不必對每一件事情都有感,但也不能對全部的事情都無感!
Thumbnail
說真的,寫作就是一種「有感而發」的過程,所以,這次的會考作文,我覺得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同一件事,本來每一個人就有不同觀點,藉著結合不同的生活經驗,自然而然就有屬於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我想說的是,世界上那麼多事情,你不必對每一件事情都有感,但也不能對全部的事情都無感!
Thumbnail
這幾天在看讀書會社團時,有人提出問題: 「覺得自己「花太多時間」在打(字)讀書心得~原本只想小小記錄讓自己有成就感,後來也希望可以深化一些有用的思考,可是還沒找到自己的方法~有什麼推薦的作法嗎?大家大概都是花多久時間呢?」 我最近也在糾纏同樣的問題,所以才找上《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這本書,
Thumbnail
這幾天在看讀書會社團時,有人提出問題: 「覺得自己「花太多時間」在打(字)讀書心得~原本只想小小記錄讓自己有成就感,後來也希望可以深化一些有用的思考,可是還沒找到自己的方法~有什麼推薦的作法嗎?大家大概都是花多久時間呢?」 我最近也在糾纏同樣的問題,所以才找上《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這本書,
Thumbnail
最近想把筆記資料好好分類整理。但過往經驗屢屢失敗,是因為我實在找不出完整時間,一次性搬家成功。 既然這樣,我每天清運一點不就好了?如果整理到不錯的東東,還能丟出來雅俗共賞,也幫自己再複習一遍。 好的~事不宜遲,那就來辦吧。
Thumbnail
最近想把筆記資料好好分類整理。但過往經驗屢屢失敗,是因為我實在找不出完整時間,一次性搬家成功。 既然這樣,我每天清運一點不就好了?如果整理到不錯的東東,還能丟出來雅俗共賞,也幫自己再複習一遍。 好的~事不宜遲,那就來辦吧。
Thumbnail
閱讀一定要一字一字的啃嗎?隨手翻閱,出乎意料的效果。 理想的生活除了實現目標,又增加了一項"一人檢討會"
Thumbnail
閱讀一定要一字一字的啃嗎?隨手翻閱,出乎意料的效果。 理想的生活除了實現目標,又增加了一項"一人檢討會"
Thumbnail
先提醒,這篇文章是13年前寫的,當年的網路環境跟現在不大一樣。當年很流行試讀活動,也有很多試讀機會,大家都會努力搶書,現在這種活動很少了,還能活下來的人,大概都是直接拿出版社贈書,一般人要直接切入比較困難,但原則不變,你得真心喜歡閱讀才行,如果只是想要拿一點蠅頭小利的就算了,根本划不來。
Thumbnail
先提醒,這篇文章是13年前寫的,當年的網路環境跟現在不大一樣。當年很流行試讀活動,也有很多試讀機會,大家都會努力搶書,現在這種活動很少了,還能活下來的人,大概都是直接拿出版社贈書,一般人要直接切入比較困難,但原則不變,你得真心喜歡閱讀才行,如果只是想要拿一點蠅頭小利的就算了,根本划不來。
Thumbnail
抱持著「好事會繼續發生在路上」的信念,轉而投入今天要做的報告,但由於製作這份報告時,我採取的作法是「文本精讀法」對文本中,出現的缺漏(不是文字上的缺漏,而是內容中,對於事件的陳述,過於簡要,而省略細節,出現跳躍式的敘述等)我不想在簡報中,做我的詮釋與補足,於是就如實呈現專書的內容,並加以註記、摘要。
Thumbnail
抱持著「好事會繼續發生在路上」的信念,轉而投入今天要做的報告,但由於製作這份報告時,我採取的作法是「文本精讀法」對文本中,出現的缺漏(不是文字上的缺漏,而是內容中,對於事件的陳述,過於簡要,而省略細節,出現跳躍式的敘述等)我不想在簡報中,做我的詮釋與補足,於是就如實呈現專書的內容,並加以註記、摘要。
Thumbnail
我很喜歡閱讀,曾聽過一位很喜歡閱讀的朋友說過:「閱讀是一件很私人的事。」的確,在閱讀的過程中,是「我」與「書本」之間的互動而已,中間並沒有任何的媒介,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像是我世界中的理解與知識系統跟書本的系統進行資訊交換,在空中咻咻咻的飛來飛去,我想我就是很享受這個過程吧!我常遨遊在書海中尋找自我
Thumbnail
我很喜歡閱讀,曾聽過一位很喜歡閱讀的朋友說過:「閱讀是一件很私人的事。」的確,在閱讀的過程中,是「我」與「書本」之間的互動而已,中間並沒有任何的媒介,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像是我世界中的理解與知識系統跟書本的系統進行資訊交換,在空中咻咻咻的飛來飛去,我想我就是很享受這個過程吧!我常遨遊在書海中尋找自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