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可說是我人生當中,一首漫長的插曲。
大學開學那週,當時我第一個筆直走進去的社團,是熱音社。
那時一點也不懂事的自己,只憑著一股對音樂的熱情。完全不懂熱音社的學長學弟制與飲酒文化。即便大家都真心愛著音樂,我卻很少在那個地方感覺到自在。而我等到很久以後,才理解我當初根本跑錯棚。
在熱音社待了整整一年,雖也以主唱身分參與了幾次演出,被學長在慶功宴故意灌酒,灌到吐得亂七八糟後,即使被冠上嘲笑的名號「月兔」,我仍不斷回到熱音社的練習室,用自己極為笨拙的方式,嘗試學習更多關於音樂的事,也偶然與後來成為歌手的卓義峯交流過。
但當自己慢慢被學長們認可,也順利組到團,團卻又很快因其他人的課業繁忙停擺後。我似乎才意識到,自己並不適合這裡,而漸漸把重心轉移,投入到系上合唱團的比賽中。
參加合唱團是相當開心的,也因高中時就有一些合唱經驗,比較容易抓到感覺。只可惜比賽一年只有一次,上學期舉辦完後大家就散會。要等到隔年開學,才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於是時光來到大二下,我因緣際會熟識了一位系上學姊,並去看她在戲劇社的畢業演出-<紅色咖啡館>。我的人生,便進入了這段漫長的插曲。
紅色咖啡館,來自於九十一年度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的佳作劇本。即便當時的故事記憶已灰白斑駁,卻永遠記得學姊當時的演出,在舞台上發光發熱、演技精湛的神韻。而正是那光輝的神韻,悄悄打開了我對戲劇的熱情。
升上大三,我把自己當作大一生似的,空降進到了學姊已經離開的戲劇社。
過去的戲劇社聽說也有過輝煌時期,社員曾經有多達五六十人,但我加入時已經冷清許多,有參與社團大小活動的約莫也就十多人。但來到這的人,都真的對戲劇充滿熱忱,大夥有著共同志向,即便個性迥異,仍很快融入在一起。
而社員已經不太多的關係,要取得主演並非什麼登天的難事。當時社團內有甌角(徵選角色)的傳統,也許自己因為不是大一生,或者真有點素質,竟順利被那學期擔任導演的學姊看上,甌上了主演。
而那時還有另一個充滿熱誠的大一生唐,也甌上了學姊戲裡的另一個主演。於是我與唐成了戲裡的哥們、戲外的夥伴。我們也視對方為競爭對手,不只在戲裡針鋒相對,也在日常的社課當中較勁,較勁完便又與大夥一起去吃飯,結束充實的一天。
而直到大四下,我歷經了兩次主演經驗,並在大四上拿到了導演機會。為了導好自己的那卡戲,把自己學業搞到二一不說,還意外與自己戲中的女主角在一起。而到更後來,唐在我大四下去京都交換學生時橫刀奪愛,就又都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戲劇曾是我生活很重大的一個部分。即便如今,我仍帶著那點戲劇基因,寫著我每個人生篇章。花時間去細細欣賞品味著,那一輩子也看不完的戲。
回味了才懂得感恩,那一首首一趟趟,都是難以忘懷的歌與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