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貢獻

2022/04/2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連隔離這個行為也同樣可以套用在其中。
猶記得第一回要途經上海前往成都前,在一個討論群裡認真的做了好幾天的功課,並且一點一滴的買著為了隔離準備的物品,等出發當日還小心翼翼的檢查著行李物品有無遺漏,然後搭上飛機落地上海後,開始闖關遊戲般的進入第一輪迴的隔離生活。一回首這也將近兩年前了。
當時的隔離正巧有兩個項目正在推進之中,因此每天規律的起床、量體溫、早餐,接著就是許多的聯絡與資料準備。儘管14天確實很長卻也因為忙碌很快就結束了。等到離開檢疫旅館回到社會時,還覺得對人群有所畏懼感的這種心理感受,到現在都經常會回想起來。
之後返台居家隔離,符合一人一室原則,就是將自己關在房間裡,除了用餐、廁所、洗澡之外,基本99%時間都在房內。有時候會走到陽台看看外面的天空。但無論如何都是在自己熟悉的屋子裡,整體的心理壓力與適應感算是舒適太多了。
正當安心在台過著生活時,殊不知病毒也無聲無息地又重新肆無忌憚地影響著你我。於是這猝不及防的第三次隔離又開始了。
相較於前兩次的隔離,此次有了很多超前準備。不必匆匆忙忙的準備防疫用品,也不必想說在房間裡要做什麼。最主要的還是心態早已胸有成竹似的。連第一次的防疫關懷電話打來時,對方說的略顯緊張,自己都還有餘裕告知對方辛苦了,且請對方放心,自己已經有過多次隔離經驗,很知道要注意的防疫守則。
這次最大的區別是增加了隔離期間的快篩以及PCR篩檢,但隨著政策每天因應疫情有快速的跳動,這方面的調整也是一日三變。第一次透過通訊 APP 通知的規範,很快就跟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有所牴觸。到底該用什麼標準,其實根本沒有辦法這麼客製化的一一得到解答,只要確保自己的身體健康無虞前提下,讓出更多的防疫量能,即使是少打一些防疫的電話、少佔用一些防疫一線人員的解釋與說明時間,可能都在無聲的做著巨大的貢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Jerome
Jerome
世界五百強經驗,連續創業者。曾經於金融、貿易、OA、FA、娛樂、法律、互聯網、文化、媒體...等產業工作或創立項目,超過十年中國大陸文化演出經歷,並曾創造金氏世界紀錄。對互聯網產業與創業熟悉,共同創立項目曾經獲得中國最大傳媒集團千萬級別風險投資。中國大西部地區第一代商業演出的引進者並創立娛樂新媒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