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花三萬六買NFT?!從擁有 15 個 VAF 談方格子社群感、寫作歷程、創作有價!|聊聊

2022/05/18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前言

本文想透過此次收編的 VAF NFT 和大家聊聊,擁有 VAF 可以開哪些外掛。因為是新手,VAF 我也是全數用法幣購入,所以主要側重在擁有 VAF 前後,有哪些「心境上的轉變」,應該會比較類似投資心得?!(笑)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對格友們的感謝。於方格子寫作,從2021年年初以來,專題越來越多、文章分類也越來越多,常常什麼都想寫,因為什麼都想分享,而且更多的是在發牢騷(雜談那種系列)。
我是一個內心世界經常處在混亂狀態的人,東想西想,永遠都在腦海裡相互批判,但自從開始公開寫作後,獲得許多陌生卻總是溫暖到爆炸的鼓勵,都給予我很大的信心!也讓我漸漸的向內看見自己、練習肯定自己。
在梳理完社群感的分享,還有寫作的價值,為什麼而寫?寫什麼?又寫給誰看?後,文末也會分享一些作為一位路人甲,如何經歷創作有價。讀到這裡,如果還有興趣的話,就和我一起探索這一年半來的小小成果吧!

一、VAF NFT

有句話說:「賣得掉的叫 NFT,賣不掉的叫 JPG」,但若是從投資自己的角度就不一樣了。
2022年年初,VAF在招募拓荒者行列,但我兩次都沒買到,於是在第三次,也就是最近這一次,一口氣買了12個 VAF,聽起來很豪氣?!但其實都是意外......,開賣的當天晚上,先買了三張,用 LINE Pay 付款後,畫面一直停留在「正在mint,請問關閉頁面或重新整理」所以我就呆呆的一直等待,殊不知早已mint完成,但因為前兩次購買失敗的經驗,讓我一心覺得:「這次一定要買到!」然後又 mint 了四張,這次在購買後,畫面很順利的跳轉到 mint 成功,下意識的心想:「來去看一下 e-mail 好了,應該會有通知信」奇怪??第一次 mint 的時候,怎麼會沒想到要去確認一下通知信呢??
我總共有 15 個 VAF,其中 3 個是〈方格子〉官方贈送的(購買 5 個以上,直接空投三個),所以實際上自己購買的總數是 12 個,前面有說第一階段買了三個、第二階段買了四個,那剩下的五個是怎麼買的呢?!其實現在回想起當晚的狀況,大概只有中邪可以形容了(開玩笑)。
那晚不知道為何,擁有 7 個 VAF 之後,總覺得「7」這個數字怪怪的,有些彆扭,很想湊一個三的倍數(總共12個),也想到之後會獲得三個空投(總共15個),也同樣會是三的倍數(好荒謬對吧),雖說購買的原因之一是基於這些奇怪的理由,但除此之外,也還是有仔細從投資的角度去考量。
投資自己、擁有賦能好處、和〈方格子〉一同成長
首先是「花了三萬六」,這筆錢怎麼來?在成為社會新鮮人後,存了一些錢,而後經由朋友的引介,開始學習在股市做投資,有定期定額過、買過基金、ETF、也買過熱門股。在投資熱門股的那半年裡,雖然每個月都能加薪一、兩萬,但情緒波動的幅度,真的挺累人的。於是就想說,不然就把股市投資的錢拿一點回來投資自己吧
是的,對我來說,買入 VAF NFT 的原因,是為了投資「自己」!在比較價值、確認價值的過程裡,我會習慣性的利用相對熟悉的產品,來讓自己判斷這樣的負擔到底合不合理。於是在計算購買 12 張 VAF 約莫是新台幣三萬六時,我想到了代號0056的元大高股息ETF,心想:「這不就是在〈方格子〉投資一張0056的概念嗎?」,在這個核心思想下,便開始繼續延伸試想著,除了買一張0056是我可以負擔的之外,擁有 VAF 還有什麼好處?
好處有很多,卻也不見得適用每個人,且像是〈方格子〉官方都會不定期寄送 e-mail 電子報,讓我這種沒有時刻參與最新動態的人,也能利用空閒時間瀏覽消息,或是 Discord 社群裡頭也有很多討論,所以在此就不多加贅述,有興趣的夥伴們可以訂閱電子報或是加入Discord 社群喔!
除了投資自己、擁有賦能好處之外,買入 VAF 還有第三個重點:想和〈方格子〉一同成長。我就說我根本把自己擺在股東的位置了(笑)。

二、vocus DC 社群

方格子的 DC 社群上有許多頻道,包括影劇閱讀、投資理財、美食旅遊等等,亦或不在眾多分類中的議題,也可以直接到「閒聊大廳」拋出問題與格友們一同腦力激盪。
而我也是在 DC 潛水一陣子,比較熟悉頁面操作與互動的生態後,才在自我介紹專區與格友們互動。(如下圖)
非常令人意外與驚喜的是,過幾天竟然有兩位格友在下方留言給予鼓勵!

三、方格社群感:編輯嚴選與格友互動

2022年05月08日,母親節這天不知道為何,可能是因為有文章被選入嚴選?有幸刊登在首頁獲得曝光的機會?也可能是不定時在DC上自薦文章奏效了?居在半天的時間裡,就多了五位追蹤者!
畫面截圖的這天,顯示總追蹤者是89位,是從2021年初至今,將近一年半載時間的累積。真的很謝謝每一位按下追蹤的格友,除了文章的愛心之外,關注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很大的鼓勵!
或許對有些有些人來說,多五位訂閱者才是目標,但是對現階段的我來說,多一位追蹤者,就表示多一份關注,是多一份分享的喜悅,也是多一份共感的連結。
於我而言,在方格子這裡,寫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互動,非常不同於時下流行的社群媒體,亦或其他的寫作平台。在方格子上,幾乎都是動輒千字的長文,花時間與心力閱讀,本就是在這快速變動的時代下,最難能可貴的恬靜與陪伴。
想了幾天該用什麼比喻,讓自己,也讓人更簡單快速的知曉我喜歡方格子的原因。我覺得,喜歡方格子,大概就像是喜歡公視《誰來晚餐》這檔節目的那種喜歡吧!
《誰來晚餐》,每集公視團隊帶大家拜訪一個家庭,身為忠實觀眾的我,真的是永遠看不膩,可以說團隊很用心的接洽不同類型的家庭呈顯,也可以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主人翁們的故事與他們所面臨的人生課題,都令我在觀看的過程中,產生大大的共鳴。在《誰來晚餐》裡,透過聲音影像作為媒介,認識各種家庭的互動模式;而在方格子,格友們各個扒心剖腹的分享,也都讓我非常著迷,因為,多認識一個故事,對我來說,就是多一份療癒。
對於內在父母的探索及內在小孩的和解,我總是透過窺探別人的生命來獲得療癒,藉由閱讀與觀看的形式告訴自己:生命本來就沒有所謂的「應該」。

除了文章有幸被選入「Premium 嚴選」、「編輯嚴選」這兩大版面之外,還有「當期精選 Premium 創作者」、「文章TOP 5」等多種方式,得以獲得曝光的機會!
前幾天在瀏覽方格首頁時剛好看到這個畫面,第一個腦海裡跑出的想法是:「這是時麼!我怎麼在上面!」下一秒預備截圖動作,手速紀錄下這歷史性的一刻!因為下次再次榮登,已不知會是猴年馬月。果不其然!當天晚上再次瀏覽時,三位當期精選的 Premium 創作者已換成新的一批。還好還好,還有截圖作紀念(笑)。
文章嚴選、創作者精選、即時排行的功能,對路人甲創作者如我,都是一個很好很好的曝光機會,因為本身沒有屬於自己的社群,能做的就是發文、留言、按愛心等等,透過互動交友、擁有屬於自己固定加油打氣的夥伴,這感覺很奇妙,如果要用一個既有名詞定義的話,大概就是筆友的概念。
原則上大家互相不太知道彼此現實生活中的身份、樣貌,寫文章像是獲得一個新的身份,可以很純粹的只透過分享所思所想,結識價值相近的「靈魂」。因為在這裡,我們都有機會褪去所有的社會角色,給自己一個全新的人設,這個人設將不會有旁人的期待,只會剩下自己對自己的期待。

四、寫作的價值:為什麼而寫?寫什麼?又寫給誰看?

最早的寫作經驗?其實很糟......
至今印象還是很深刻,小六那年月考的作文,題目大概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那類關乎朋友間相互學習的題目,而我筆下所描繪的......是一篇關於同儕之間搞小團體的狗血故事......。每每憶起這個片段,彷彿都再經歷了一次埋頭苦寫的熱情,真的很想要老師懂我被夾在兩個小團體之間的痛苦欸!直接把月考作文當作日記在寫,還瘋狂置入代號:A女跟B女吵架、B又跟C說不可以理A,blahblah~~~可想而知,老師的評語也沒在客氣,約莫是在說我根本沒搞懂作文是什麼那類的,總之,有點受傷,也有些陰影。受傷的點在於,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和「權威者」傾吐心聲,卻被否定;陰影之處在於,因為不被肯定,所以討厭寫作、害怕寫作。
國高中時期,總是被冠上「文青」的稱號
或許是當時臉書的普及應用,讓我得以在網路上抒發一下自己的憂鬱情懷,居然就漸漸的在同儕之間有了「文青」的稱號(但與其說是稱號,倒覺得是一個「標籤」,對我來說是一種既定印象的負擔與框架,不喜歡)。雖然國中時作文還是寫的很爛,但是因為至少在寫作這方面有了正向鼓勵,升上高中後,也不知為何,便開始自動找尋文章投稿的管道,雖說沒有投過大型文學獎,但藉由幾次拿在手裡的稿費或是獎狀,都像是再次肯定自己:「哦,原來......我也是可以寫的......」。
學測的作文,讓我對寫作再次害怕與迷惘......
因為很想在作文上拿高分,所以額外練習了許多題目,也私下請老師幫忙改、給予意見,老師總是提到:「要多引用名言、譬喻等等」所以我也在腦海裡儲存了一些喜歡的句子,也因應不同情境,記下通用性高的句子。當年的學測題目是「彎腰郵筒」,具體主軸忘了到底以什麼為主去書寫,只記得用了一堆古文來相呼應。滿心期待成績公告的那天,等來的卻是破天荒的低分......。自此之後,除了繼續在社群媒體發布生活記事之外,再也不想寫「作文」了!
矛盾的共同體
我們都是矛盾的共同體對吧?常常做一想二,還是其實只是「冒牌者症候群」在作祟?因為不夠有自信,所以總是下意識的否定自己,也因為過去不好的經驗,而在嘗試時,始終裹足不前。
近一年以來,在嘗試透過閱讀找尋自我認同的過程中,才發現,書寫這件事根本沒有既定形式,而每個人對於書寫的獲得也有所不同。前些年的書寫,是為了濃縮出一句晦澀又漂亮的句子;而起初加入〈方格子〉寫作,也僅是因為當時在考研,想把讀過的理論透過書寫整理出自己的思緒與脈絡,方便複習的時候快速回憶;直到2022年年初才驚覺,怎麼越寫越多了?而且絕大部分都是以生活的反思為主。
寫下心情與感覺,是找到自己的方式
不管寫什麼都很好,因為寫出來後腦子才有可能空出新的思考空間。書寫就是肯定自己的「心情」或「想法」存在的一種行為。用眼睛看著自己寫出來的東西,也是在肯定自己:「原來我那時候是這麼想的」。就算是不公開給大多數人看的部落格,光是「書寫」這個行為,就有了解自己、接納自己的作用。
珍惜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時候,自我就會成長茁壯、滿溢出來。不必顧慮有多少人懂,你的深切感受,只要願意表現,一定會找到想聽、有共鳴的人。如果看到跟自己有同感,也覺得這個是一個很棒的人,務必留下評論或是回覆他,勇於發出訊號,就能吸引同好。(延伸閱讀:【讀書筆記】《高敏人的優勢練習課》:你的敏感和在意,正是一種「讓每天的日常都與眾不同」的優勢
所以,我是寫給誰看的?
我喜歡分享,也僅止於分享我喜歡的。所以,寫作對我來說,最大的讀者是「自己」,因為我能在寫作裡頭,發現自己、找到自己,並且看見自己!而若能在分享的過程中,還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們,那便是最棒的禮物。

五、你的字,值幾個錢?!

說了這麼多寫作價值、寫作對我的重要性,接下來要來談談「創作有價」這件事!
除了在〈方格子〉寫作之外,也同時駐足於〈Matters〉。〈方格子〉發布的文章會相對完整,譬如電影、紀錄片的推薦,還有書本的推薦閱讀;〈Matters〉則偏向「日記」的屬性,假若在生活中碰上一個可以反思的事件,我便會設定三十分鐘的鬧鐘,給自己一段「自由書寫」的時間,算是一種練習快速組織腦中想法的方式,而後如果覺得可以再延伸,便會增加篇幅、編修的更完整,然後以一篇擴張文章的方式發佈於〈方格子〉。
會選擇兩個不同的平台寫作是因為,腦海總是處於很混屯的狀態,透過不斷敲打鍵盤,把思想輸出、交流,都讓我獲得放鬆、不那麼焦慮,而〈方格子〉的屬性讓人感覺文章必須完整,〈Matters〉則可以讓我很自由的紀錄下一切。舉例來說,只要〈方格子〉的文章內文有發現錯字,我都會馬上編輯修改,但若在〈Matters〉看到錯字的話就是看心情了(通常不太在意),所以比較定位在日記的性質。

圖一是〈Matters〉的文章讚賞紀錄,我挺喜歡觀察讚賞紀錄的,它像是一個可以一窺他人喜好的方式。一個很奇妙、很特別的經驗。
下面這三篇文章所記述的議題與課題,都是用三十分鐘左右自由書寫的形式繕打的。傳送門:
圖一
除了有時會獲得一些額外的讚賞之外(如上圖),一般 Like Coin 的拍拍手,從2021年年初累積至今是「3,504 個 Like」。
其實說少不少、說多不多,因為以現階段沒打算兌現成新台幣的狀況來說,其實累積到多少都沒什麼感覺,這和投資的情境很像,因為沒有要動它,所以一切心如止水XD。
而且,上面有提到,比起攢虛擬貨幣,我更喜歡觀察「哪一篇文章」被讚賞了。有時看到好幾個月前發布的文章突然被讚賞了,就會很驚喜!
留下所思所想,讓需要的人能參考,是我真正想做的事,也是我寫作很大的動力來源。甚至看到許久前發布的文章突然被讚賞,我還會點進去再閱讀一次,試著感受:
  1. 是怎麼樣的人此刻會需要這樣的心情呢?
  2. 原來我以前是這樣想的啊?
  3. 原來這些感受是真實存在的,還好有記錄下來!

圖二是〈方格子〉Premium 創作者後台收入的數據,截至目前為止共有三次紀錄
按照一般常理來說,Premium 收入應該會越來越高才對,至少多個一塊兩塊,總之稍微多一點點點點,應該才是正常的?我真的要好好檢討一下哈哈,好慚愧。
圖二
嘴上雖說著慚愧,但我知道:「一塊錢也是最大的成就」因為這份鼓勵,來自爸爸。
之前在獲得第一份分潤時,便有寫一篇文章紀錄心情:關於喜歡文字這件事02:用第一筆 Premium 收入,成為讚賞公民!一塊錢也是最大的成就。生性焦慮還有習慣性的自我否定,往往會讓我從「價值判斷」,切往「價格判斷」,明明深知價格不等於價值,卻因為冒牌者心理作祟,無法好好的肯定自己,於是選擇用最簡單粗暴的「價格」試圖定義自己。
那天和朋友聊到:「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擁有權」,所以或許我們不用太較真人生沒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因為我們本來就是來體驗人生的
我們不一定非得要有「熱情」、非得要「成功」、非得要很努力很努力,我們唯一要做的,是好好扮演好此生的角色,然後好好快樂,光這些,就足夠忙活了。
所以
創作有價的「價」,是價格,同時也是價值。
也就是,為什麼而寫?寫什麼?又寫給誰看?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028 字、12 則留言,僅發佈於糖漬檸檬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208會員
183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