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搜救】?原來大家都搞混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6年我離開了公司自行創業,忙碌的生活加上與原參加的民搜團隊理念的不同便慢慢離開了,雖然已經許久沒有參加勤務,但之前參加了幾次任務後也已經大概了解台灣的山搜勤務模式,而我也從2014年開始鑽研探索搜救的模樣,還有國外是如何進行搜救。
其實【搜】與【救】是兩個不同的專業
帥氣的搜救員從高空中沿著繩索下降抵達傷患身旁,專業俐落又溫柔的處理好傷勢後將傷患固定在擔架上,對著無線電進行呼叫後,畫面轉到了山上繩索端的救難人員,三五個人依序拉動著複雜的滑輪系統緩緩地將擔架連同搜救員一同拉起,抵達地面後傷患送醫,人員收拾裝備帥氣的離開現場。以上就是大多數人心目中的搜救場面,但其實上敘的畫面是"救"而已,並沒有"搜"的畫面。
搜=搜索,尋找某著實體或非實體的目標。救=救援,對目標進行救護或脫困作業;也就是說要先搜索到目標,才能對目標進行救援。
那搜索會有帥氣的畫面嗎?我想透過導演、編劇與攝影手法是可以呈現出帥氣專業的畫面的,但現實中的搜索又是甚麼畫面呢?大概就是:
不斷來回走動+漫長的無聊時光+蚊蟲叮咬+滿身臭汗+悶熱無風+烈日曝曬。
再論勤務時間而言,一般平地失蹤搜救,尋獲天數約為7天x白天搜救時間12小時=84小時,其中救援最快可能只要30分鐘;就算路途遙遠、地勢惡劣陡峭以12小時計算好了,也只佔了整個任務投入時間的1/7,跟搜索投入的時間相比救援的占比非常的少,但因為畫面好看、有戲劇張力、有複雜昂貴的專業器材而成為了媒體、長官、社會大眾喜歡及關注的題材。
而目前的基層山域救援訓練,搜索的內容因為偏重學科加上過程過於簡單,所以最後還是以繩索技術及傷患脫困為訓練主軸。中高層幕僚人員的山域搜索訓練則以搜索區域規劃,地圖地形判定,手機訊號視域分析,指揮調度為主;事實上實際勤務時也就是照這些流程再進行,依照不同區域撒下人力後慢慢的排除,最後尋獲目標。
因為區域、地形、目標狀態的不同,通常尋獲的時間約在4~7天左右;根據國外實驗結果人員落海72小時後生存機會減半,所以越早尋獲目標存活的機會當然就越大。
地毯式搜索-三人搜索法
前面有提到,搜索=尋找某著實體或非實體的目標,區域則有分成特定與非特定-這取決於目標是否持續移動;而在一區域內搜尋到目標的可能=機率。
擲杯的機率是1/2(是與否,笑杯不算XD),猜中東西南北方向的機率是1/4,在某棵樹下的機率是1/10000;生與死的機率是50%,在當地區域的可能性有80%,在地球的可能性則高達100%。
機率可以解釋成科學,也可以加以修飾成玄學,端看誰說出口;長官說了算,專家說了算,家屬說了算,神明說了算,網友說了算,換我說大概就是不算了。如果目標在一個特定區域內未移動,尋獲的機率要怎麼知道呢?你說1/2我說1/3,其實正確來說應是要將地圖1公里方格切割成100公尺1格=1/100。
在9公里方格地圖中尋獲目標所在方格的機率=1/900;在單一方格內的其中一點機率則為1/9000
根據國外搜救紀錄累積而成的統計分析,以最後發現地點為圓心(IPP),1公里圓周內尋獲目標的機率是97%。就個人收集台灣近期資料與文獻對照分析結果十分相近,但這一公里圓周尋獲時間約需費時7天甚至超過。
彰化天賜宮阿嬤失蹤尋獲位置圖
民間流傳"晚七天"回家是指身亡後化為靈魂於頭七當天回到家裡探望家人,但以搜索科學來說第七天卻是機率相當高的截止點,只是目標不一定已經身亡;就資料顯示目標到第七天仍存活下來的機率其實非常高,尋獲已身故的目標可能當天即重傷身亡或第三天後因失溫等原因身亡。
近期國內搜索案件尋獲資料
再拉回來"搜救"這事情,大家應該已經明白搜與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分工領域及思考方向,原來大家以前認知的搜救與實際是有想像落差的;帥氣的救援到現在還沒有出場的機會呢!
下一篇我們再來聊聊如何進行搜索。
avatar-img
4會員
7內容數
記錄吉米參予過的山難搜救勤務,讓大眾了解山難搜救實際執行的過程,及目前山難搜救遇到的難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黑手吉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3年一場山難搜救任務傳出受困山友不要吃肉粽要吃漢堡的爭議新聞事件,剛好吉米就是搜救員之一...
整路在林間穿梭爬升,此時直升機也在附近來回搜索,茂密的植披我們並無法看到天空,但螺旋槳的聲響可以聽得出來幾乎在我們隊伍上方,無線電傳來空勤直升機呼叫指揮所的訊息,這是我個人第一次在頻道中直接聽到空勤與地面的直接通話;不過呼叫了兩次地面都沒有回應,也沒聽見其他守聽單位的傳遞中繼。
下到後方林區,地形其實非常陡峭,但那時候年輕且身強體壯所以沒有太大問題。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林區內因為投入許多的人力,地面已經踏出了新的鬆軟路徑,植披也幾乎都被掀起可謂寸草不生;我們下了一段高度後便往右切,進入涼亭後下方的林區開始搜索,一行人各自往不同方向、倒木等可能區塊查看...
2013年一場山難搜救任務傳出受困山友不要吃肉粽要吃漢堡的爭議新聞事件,剛好吉米就是搜救員之一...
整路在林間穿梭爬升,此時直升機也在附近來回搜索,茂密的植披我們並無法看到天空,但螺旋槳的聲響可以聽得出來幾乎在我們隊伍上方,無線電傳來空勤直升機呼叫指揮所的訊息,這是我個人第一次在頻道中直接聽到空勤與地面的直接通話;不過呼叫了兩次地面都沒有回應,也沒聽見其他守聽單位的傳遞中繼。
下到後方林區,地形其實非常陡峭,但那時候年輕且身強體壯所以沒有太大問題。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林區內因為投入許多的人力,地面已經踏出了新的鬆軟路徑,植披也幾乎都被掀起可謂寸草不生;我們下了一段高度後便往右切,進入涼亭後下方的林區開始搜索,一行人各自往不同方向、倒木等可能區塊查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您寫過登山計畫嗎?留守人欄位都是怎麼填寫的?是家人?親朋好友?還是登山伙伴?留守人知道他應該扮演的角色嗎?最近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山難事件,一隊3人的登山隊伍,於7月20日凱米颱風正式形成前,由台東向陽登山口入山縱走南二段,中途因誤判天氣,導致全隊罹難,原因為何,請待本文細細分曉。
不是找到了,就可以停止尋找 而是停止尋找時,我們才能真正的找到
依照傳統,每個禮拜都要幫往生者超渡,第一個七就是所謂的頭七,總共七個禮拜,最後一個七,也就滿49天,往生者就會往下一個階段前進,但現代人不可能將靈堂設立49天,也沒有人可以每週都有時間在做法會的,通常把7個7濃縮在一兩週內完成。 我還是遵循傳統,每週五固定到靈山寺的牌位前,準備水果供品,自己誦一部
Thumbnail
不知不覺來到這個系列的最後一集了!而這兩位終於要開始認真尋找很多年前丟掉的家人,以公事公辦的角度而言,多數時候能保持冷靜客觀的角度,針對失蹤者留下的線索進行推敲,不見了?躲起來了?遠走高飛了?;但當找的是自己的家人時,心態就很不一樣了!
07/28/2014 合歡北都不合歡北了! 搜索追踪, 叢林穿越, 先鋒導航, 紀錄通訊, 組織醫療。   爬山不是只有單純爬山的快樂時,那會是什麼? 我鑽進滿天星空銀河下的帳篷時,心裏滿是問號? 回家問了媽媽和老婆後,我明白了。 我還是單純快樂的登山就好了。   往合
Thumbnail
地點:訓獸協會的「執法者」分部。 大悟的媽媽此刻正在,聽取「最新的」事件報告? 根據情報說明:最近出現許多神秘的失蹤事件!? 雖然是失蹤事件... 但又不太像? 為何會這樣說呢? 其原因是:這些失蹤人都會在三天後重新回到自己的家裡? 起初這些事情被認定為:偶發性事件?
中央尖山的山難新聞,展開了一個新的思路。如果真的碰上萬一,要怎麼處理,才能夠擁有更好的結果。畢竟我們不希望看到這個,但是在山上真的碰上了,也不能只是在那邊慌張地等待救援。擁有更好的處置,才能夠將問題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如果真的在山上碰上意外受傷了,而且還不能直接下山,必須要依靠救難人員來協助的時
Thumbnail
2024年台灣的第一個山難,是元旦當天發生在中央尖山鞍部的遺憾。一位受傷山友在3400公尺處待援一夜後,雖然相關新聞都寫下午吊掛成功,但落地後人在運送途中走了,死因是失溫。 他是一位名叫查理的越野跑者,這是關於救難者與他,在體感0度的3400公尺高山,無援露宿的求生故事。
Thumbnail
FB看到又一件登山分母團,有人被丟包後,凍死在山上的新聞。 聯想到自身在山林跟團,差點被丟包的經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您寫過登山計畫嗎?留守人欄位都是怎麼填寫的?是家人?親朋好友?還是登山伙伴?留守人知道他應該扮演的角色嗎?最近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山難事件,一隊3人的登山隊伍,於7月20日凱米颱風正式形成前,由台東向陽登山口入山縱走南二段,中途因誤判天氣,導致全隊罹難,原因為何,請待本文細細分曉。
不是找到了,就可以停止尋找 而是停止尋找時,我們才能真正的找到
依照傳統,每個禮拜都要幫往生者超渡,第一個七就是所謂的頭七,總共七個禮拜,最後一個七,也就滿49天,往生者就會往下一個階段前進,但現代人不可能將靈堂設立49天,也沒有人可以每週都有時間在做法會的,通常把7個7濃縮在一兩週內完成。 我還是遵循傳統,每週五固定到靈山寺的牌位前,準備水果供品,自己誦一部
Thumbnail
不知不覺來到這個系列的最後一集了!而這兩位終於要開始認真尋找很多年前丟掉的家人,以公事公辦的角度而言,多數時候能保持冷靜客觀的角度,針對失蹤者留下的線索進行推敲,不見了?躲起來了?遠走高飛了?;但當找的是自己的家人時,心態就很不一樣了!
07/28/2014 合歡北都不合歡北了! 搜索追踪, 叢林穿越, 先鋒導航, 紀錄通訊, 組織醫療。   爬山不是只有單純爬山的快樂時,那會是什麼? 我鑽進滿天星空銀河下的帳篷時,心裏滿是問號? 回家問了媽媽和老婆後,我明白了。 我還是單純快樂的登山就好了。   往合
Thumbnail
地點:訓獸協會的「執法者」分部。 大悟的媽媽此刻正在,聽取「最新的」事件報告? 根據情報說明:最近出現許多神秘的失蹤事件!? 雖然是失蹤事件... 但又不太像? 為何會這樣說呢? 其原因是:這些失蹤人都會在三天後重新回到自己的家裡? 起初這些事情被認定為:偶發性事件?
中央尖山的山難新聞,展開了一個新的思路。如果真的碰上萬一,要怎麼處理,才能夠擁有更好的結果。畢竟我們不希望看到這個,但是在山上真的碰上了,也不能只是在那邊慌張地等待救援。擁有更好的處置,才能夠將問題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如果真的在山上碰上意外受傷了,而且還不能直接下山,必須要依靠救難人員來協助的時
Thumbnail
2024年台灣的第一個山難,是元旦當天發生在中央尖山鞍部的遺憾。一位受傷山友在3400公尺處待援一夜後,雖然相關新聞都寫下午吊掛成功,但落地後人在運送途中走了,死因是失溫。 他是一位名叫查理的越野跑者,這是關於救難者與他,在體感0度的3400公尺高山,無援露宿的求生故事。
Thumbnail
FB看到又一件登山分母團,有人被丟包後,凍死在山上的新聞。 聯想到自身在山林跟團,差點被丟包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