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釀影評|《大俠胡金銓》:武俠就是一場四處飄移的旅途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釀影評|《大俠胡金銓》:武俠就是一場四處飄移的旅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劇照提供:國家影視聽中心

劇照提供:國家影視聽中心

《大俠胡金銓》英文片名一語雙關,「The King of Wuxia」,直譯是武俠之王,而「King」除了有「王」的意思,同時也是胡金銓英文名字「King Hu」的「金」。

The King of Wuxia,是武俠之王,是武俠之「金」,也是永不磨滅、金光璀璨的大俠胡金銓。

我們都在無數武俠電影見過胡金銓美學:李安《臥虎藏龍》優美竹林戲的詩意致敬了《俠女》;九〇年代的徐克經手過許多武俠作品,那滾滾黃沙的大漠場景,或是密閉空間的劇情敘事,源頭來自《龍門客棧》。胡金銓影響許多如今已是影壇大師的導演們──徐克在德州大學的畢業論文就是胡金銓作品研究──但是,我們卻對胡金銓本人如此陌生。

林靖傑執導的紀錄片《大俠胡金銓》,長達 220 分鐘、分為上下兩部份,上半部讓觀眾跟隨年邁的「蕭少鎡」石雋,回到當時的拍攝地苗栗苑裡火炎山,回首胡金銓在初期到全盛時期的導演生涯;下半部,敘事移至胡金銓演藝事業的發跡地香港,帶領觀眾回到胡金銓的故鄉北京故居,以及後半生為了籌拍電影而旅居美國洛杉磯,講述大俠的晚年生涯。

這麼說來,這部長達 220 分鐘的紀錄片,理應將胡金銓的武俠電影旅程全都道盡囉?但,220 分鐘要講述胡金銓的一生,還是太短了。

要用一部紀錄片說清胡金銓的輝煌,真的太難了。有深厚文化底薀的胡金銓,從電影看板畫師到電影美工陳設,陰錯陽差成為演員「金銓」,在香港展開電影事業,卻在臺灣拍攝「古裝動作電影」──他本人不認為自己拍的是「武俠」──取得極高的藝術成就,叫好叫座的《龍門客棧》下一部長片《俠女》,更讓「King Hu」成為世界級導演。

胡金銓就像來無影去無蹤的俠士,在一個地點創造讓後世傳頌無數的傳奇之後,隨即揮揮衣袖離開,再次展開他的英雄旅程,尋找下一個傳奇。

也難怪香港影評人舒琪,將胡金銓花了三年拍攝的鉅作《俠女》,形容為「武俠電影界的《2001:太空漫遊》」,因為胡金銓本身就是無人能超越的傳奇。

劇照提供:國家影視聽中心

劇照提供:國家影視聽中心

《大俠胡金銓》帶領觀眾回顧胡金銓的電影旅途:在香港邵氏公司拍《大醉俠》、在臺灣聯邦公司拍《龍門客棧》與《俠女》、自組公司後在香港同時開拍《迎春閣之風波》與《忠烈圖》、在韓國同時拍攝《空山靈雨》與《山中傳奇》;八〇年代的風格嘗試、九〇年代與徐克合作的不歡而散、無數個籌備中的拍攝計劃,直到心臟手術離世。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3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整體而言,在動員「賽博格」、「角色扮演」、「扮裝」渴望與酷兒結盟,卻終究只能無限上綱愛來遮盲的情況下,說《鈦》只成就了一部宣導「不要變鈦/態,乖乖變人」的護家盟式論述都不為過。而「變人」作為家庭安全網對「叛逆份子」矯正、再教育功能的宣示在《肉獄》也似曾相識,差別僅僅是「人/獸」與「人/機」⋯⋯
《漂浪人生》霎時成為冷戰時期鬥爭下的產物,致使阿富汗國內分裂的一大主因,即是美蘇於背後暗地操盤。阿敏作為「真聲」口述,以及動畫「虛影」呈現,讓此段浮於檯面底下的歷史重現,令人看清致使阿敏一家四散分離、家破人亡的原因,即是國際政治角力的共業。
在原創劇本極度匱乏的現今好萊塢,翻拍、重製在在彰顯創意已然不足,本片的出現堪稱石破天驚,幾乎是我近年來看過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創故事,甚至可以想像當演員初次看到劇本時,該有多麼驚艷──主演楊紫瓊在訪談中就曾說,她光讀本時便知道「這是我期待好久的劇本……終於有人相信我能搞笑,能真誠,能悲傷。」
索科洛夫從一開始就表明了這不會是一部溫馨的家庭電影:瑪莎用雙腳踩動鐵桶,發出金屬摩擦的刺耳噪音,同時還不斷咒罵著各種髒話,彷彿在宣洩與祖母同住的不滿,這些噪音穢語充斥全片,加劇了三代女性的衝突與不和諧感。除此之外,本片不論是室內設計或戶外景色,幾乎都被調色至異常鮮豔,製造出大面積且高色濃度的景象
沒有人能教懂誰什麼是愛,我們只能在人生裡不斷摸索、做出每一個不知道是好是壞的選擇,才能從中慢慢體會到自己想要的愛情或感情。而做出選擇的每個猶豫當下,總是令人不安,但是,能為自己人生做出選擇的人,永遠都只有自己,也只能是自己。
照片中的劉慕沙是眼角曬出白皺紋的網球好手,情書中的她是與超齡男友心靈相通的文學少女,翻一面,又是不耐世俗小姐規範,赤腳高歌、為愛私奔的豪放女子。不過,慕沙的多面性也就到此為止了。文學少女成婚後,版面迅速縮小。當朱天文不斷讚嘆父親下班後還能擠出時間廢數稿、寫巨作,似乎忘了柴米油鹽之外的母親同樣令人驚奇
整體而言,在動員「賽博格」、「角色扮演」、「扮裝」渴望與酷兒結盟,卻終究只能無限上綱愛來遮盲的情況下,說《鈦》只成就了一部宣導「不要變鈦/態,乖乖變人」的護家盟式論述都不為過。而「變人」作為家庭安全網對「叛逆份子」矯正、再教育功能的宣示在《肉獄》也似曾相識,差別僅僅是「人/獸」與「人/機」⋯⋯
《漂浪人生》霎時成為冷戰時期鬥爭下的產物,致使阿富汗國內分裂的一大主因,即是美蘇於背後暗地操盤。阿敏作為「真聲」口述,以及動畫「虛影」呈現,讓此段浮於檯面底下的歷史重現,令人看清致使阿敏一家四散分離、家破人亡的原因,即是國際政治角力的共業。
在原創劇本極度匱乏的現今好萊塢,翻拍、重製在在彰顯創意已然不足,本片的出現堪稱石破天驚,幾乎是我近年來看過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創故事,甚至可以想像當演員初次看到劇本時,該有多麼驚艷──主演楊紫瓊在訪談中就曾說,她光讀本時便知道「這是我期待好久的劇本……終於有人相信我能搞笑,能真誠,能悲傷。」
索科洛夫從一開始就表明了這不會是一部溫馨的家庭電影:瑪莎用雙腳踩動鐵桶,發出金屬摩擦的刺耳噪音,同時還不斷咒罵著各種髒話,彷彿在宣洩與祖母同住的不滿,這些噪音穢語充斥全片,加劇了三代女性的衝突與不和諧感。除此之外,本片不論是室內設計或戶外景色,幾乎都被調色至異常鮮豔,製造出大面積且高色濃度的景象
沒有人能教懂誰什麼是愛,我們只能在人生裡不斷摸索、做出每一個不知道是好是壞的選擇,才能從中慢慢體會到自己想要的愛情或感情。而做出選擇的每個猶豫當下,總是令人不安,但是,能為自己人生做出選擇的人,永遠都只有自己,也只能是自己。
照片中的劉慕沙是眼角曬出白皺紋的網球好手,情書中的她是與超齡男友心靈相通的文學少女,翻一面,又是不耐世俗小姐規範,赤腳高歌、為愛私奔的豪放女子。不過,慕沙的多面性也就到此為止了。文學少女成婚後,版面迅速縮小。當朱天文不斷讚嘆父親下班後還能擠出時間廢數稿、寫巨作,似乎忘了柴米油鹽之外的母親同樣令人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