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插畫家陳柔安:生命沒有所謂錯誤,每個選擇都是學習機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旅行插畫家陳柔安。圖片提供:陳柔安
「我常常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被預見了。長大了,好好工作,找個好老公、生幾個小孩,這好像就是人生的唯一可能性……」陳柔安看著桌面,苦笑著說。那一瞬間,時光彷彿倒轉回七年前,中原大學的長廊上。當時,她還只是個平凡大學生,對未來沒有目標,只有迷惘。
那時候她沒想過,幾年後,公館的咖啡廳裡,自己是以「旅行插畫家」的身分,聊起這麼多精彩的旅行故事,眼神還能閃耀著光芒。新疆、蒙古、印度、非洲、北韓……陳柔安靠著幾支畫筆,花了四年時間,走遍了二十幾個國家。
是什麼改變了她的人生?她笑說:「其實理由很白癡,就是因為不甘心!」

廢物大學生因失戀而決定改變

那年她大三,喜歡一個學長,兩人若有似無的曖昧了幾個月,學長卻認識其他女生,把她甩了。這段無疾而終的青澀愛情,讓她心裡酸酸的,卻找不到釋放的出口。直到看見那張不起眼的招募柬埔寨海外志工的海報。剎那間,陳柔安的心中有個小小的火苗被點燃了。愛翹課、常在課堂上睡覺的廢物大學生,像終於在茫茫大海中抓住了浮木。「我要錄取,才能讓學長刮目相看!」說出當時心中幼稚的信念,陳柔安覺得很難為情。後來,她順利選上,帶著不太流利的英文和忐忑的心,飛到了柬埔寨整整一個月,那是第一次,她覺得自己能做到任何事。

有些事成功了會改變你
失敗了卻不痛不癢

來自英國的溫暖男孩Charlie。圖片提供:陳柔安
這趟旅程的最後幾天,陳柔安發現自己的旅費用完了,但不想開口跟團員借,於是靈光一閃,決定要到街上替人畫畫!
出門擺攤前,她緊張死了。「要是沒人理我怎麼辦?被警察趕怎麼辦?英文說得不好怎麼辦?」各式各樣丟臉的畫面浮現腦海,讓她幾乎想打退堂鼓。隊上的老師看見了,只問她:「柔安,我真的不知道妳為什麼要這麼煩惱,這件事如果成功了,會讓妳成長,但失敗了會怎麼樣嗎?妳只會損失半小時而已。」
「是啊!如果我沒去做,一定會後悔一輩子。」老師的話像強心針,在緊要關頭推了她一把。

鼓起勇氣上街
卻沒客人上門

背起畫具,帶著厚紙板做的簡陋攤板,陳柔安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氣上街擺攤。她用破碎的英文句子主動向路人搭話,但大家不是快步離去,就是說自己身上沒帶錢。
柬埔寨炙熱的陽光就灑在身上,陳柔安的心卻越來越冷。「果然,還是失敗了吧……」就在她頹喪的坐在路邊,正想著要放棄的時候,一個開朗的男孩拍了拍她的肩膀,問:「嘿!妳在幹嘛?」
他是 Charlie,來自倫敦。不久前,他就坐在陳柔安的攤販不遠處看書。聽完陳柔安支支吾吾的解釋自己想要靠畫肖像賺錢後,他一秒也沒猶豫,立刻說:「那我讓妳畫一張試試看吧!」那是陳柔安的第一個客人,帶著陽光般溫暖笑容的英國男孩,她緊張到連條線都畫不直。
肖像好不容易畫好了,Charlie 塞了兩美元在陳柔安手中,並把畫夾進剛才看的書裡,他對陳柔安說:「謝謝妳,我很喜歡。以後我看到這張畫,就會想起妳,還有柬埔寨的一切。」現在,那兩塊美元還壓在陳柔安的桌墊下,時時提醒自己記得當下的感動。原來畫畫不只是場交易,更是人跟人之間生命的交流。
回台後,系上老師介紹她一份工作,她拒絕了。
大學畢業就有工作,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大好機會,但陳柔安的心底有個念頭,她還想去旅行。柬埔寨發生的一切,像是替乏味的生活開了一扇窗,讓她看見更多的可能性。
她的心裡浮現了一句話:「我可以不用是多厲害的人,但一定要是個有故事的人。」於是,她決定推掉這個工作機會,開始旅行,並創立了「我沒錢 所以邊畫畫邊旅行」粉絲團,記錄自己勇敢與成長。

說好聽點是去旅行
其實是場求生計

第一次旅行,陳柔安只帶了九千元便去了越南、柬埔寨和泰國一個月。為了省錢,她搭便車,住帳棚,一天只吃兩餐,不敢去需要花錢的景點,每晚到處擺攤,努力畫畫籌旅費,然而,旅程的拮据是小事,真正讓她煎熬的是過程中無所不在的挫折和挑戰。
她曾在越南摔車、受傷、迷路,才正擔心要為了摔壞的機車賠錢,又立刻發現自己弄丟了手機……她也曾在泰國,感受到壓抑許久的孤獨感排山倒海向她撲來。身體和心靈總是同時受到考驗。
遇到不好的事,有想過要放棄嗎?陳柔安想都沒想,就說沒有,她從來沒有想過要回家。因為當她摔車受傷時,有人扶她到家裡,為她清洗傷口、上藥;餓著肚子,找不到住宿時,有人願意讓她借睡一晚,請她吃飯;覺得迷惘、孤獨時,也總有人陪她散步、說話,分享彼此的人生故事,互相鼓勵。是這些生命的美好交會,讓陳柔安深深愛上旅行,支撐她繼續走下去。
很多人問:「一個女生自己去旅行,妳不怕嗎?」她當然怕,只是她更相信這世上的好人比壞人多太多了。
也曾在喜馬拉雅山上受傷,受到軍人的幫忙。圖片提供:陳柔安

四年過去
她走遍二十幾國

曾登上喜馬拉雅山脈,踏上塔克拉瑪干沙漠。新疆、蒙古、印度、非洲、北韓,都有她的足跡。聊起一路上的種種,陳柔安笑著說:「我一直覺得自己能做到這些事是受到了好多好多人的幫助。」
以前,只要想到「要是我不旅行了,該怎麼辦?」她會很慌。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融入社會,適不適應職場文化。
旅途中遇到很多人伸出援手,能回報的就是畫張肖像。
看著朋友花兩年時間讀研究所,進了台積電,年薪百萬,而她呢?存款見底,沒有固定工作。她也曾再度陷入迷惘,甚至真的去投了履歷,只想當個平凡的上班族……但隨著逐漸累積的閱歷,陳柔安說:「旅行遇到太多事情,你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那是種被釋放的感覺,因為終於知道自己有多特別,所以不需要為了融入社會而做出妥協。
她知道,只要自己鼓起勇氣,踏出第一步,她就能在蒙古草原裡騎馬,在馬賽部落和非洲人跳舞,生命有無限的可能。

就算不旅行
她還是走在喜歡的道路上

最近,她接了個案子,從桃園搬到台南,整整兩個月,只為了幫西拉雅族畫一組貼圖。她四處做田野調查,跑到山林裡和女祭司聊天,為的就是能更了解原住民文化一些。
她說自己很幸運,就算沒有出國旅行,還是能藉著畫筆遊走在文化與歷史的洪流裡,與不同生活樣貌的人們交流對話。所以,自由接案的設計師會是她接下來努力的方向。「感謝宇宙,一直在幫助我!」是陳柔安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她相信《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裡說的:「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也許,她就是被宇宙深愛的牧羊人。

生命沒有所謂錯誤
每個選擇都是學習機會

旅行到底讓她學會了什麼?也許就是這兩句話。她期望自己能夠 Feel comfortable for everything. 隨遇而安,無論生活好壞,都能維持內心平穩的狀態。她也鼓勵大家,There are no mistakes in life, just lessons. 生命中沒有所謂的錯誤,一切都是學習。不管做了什麼選擇,一定都能有所收穫、慢慢成長。
她是陳柔安,是個放棄穩定工作,勇敢追夢的旅行插畫家。她用自己故事告訴所有人,只要你願意,人生可以很不一樣。
畫畫的時候,陳柔安看起來很幸福。
採訪結束後,柔安替我畫肖像。從採訪者退回她的客人,我們坐在台大校園裡的某張木椅上,聊起生活上的瑣事。走過那麼多國家,遇見這麼多的人,我問柔安相不相信「緣分」?原本低著頭專心畫畫的她立刻笑了,她說相信,當然相信。It's impossible to meet somebody without any reason. 每一次的相遇,都有意義。
avatar-img
6會員
16內容數
先據實以告。 1. 在接觸採訪前,我曾懷疑自己討厭人類 2. 至今仍不習慣被稱做記者 3. 如果硬是要為一切下個註解,那我大概是有社交恐懼症狀的,聽故事並說故事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今天,就是活著的最後一天,那生命真正該追求的還會是成功、財富或名聲嗎?他是黃嘉俊。二十幾年前,年輕氣盛的他一心只想成為一名成功的電影導演。他想拍劇情片,渴望在影展得名,他要追隨著李安的腳步,對於未來是如此篤定。直到1999年遇上921地震,當年他在台中當兵,被派往災區,親手挖出一具又一具屍體。
「離婚並不可怕,那就像長水痘,是一時的,總會有好起來的一天。」高嘉蔚終於能坦然說出這些話,是在離婚一年多後,前夫留下的傷才剛結痂。這段時間,她沒放任自己沉浸在悲傷裡,反而選擇戴起面具,在臉書用一篇篇文章,記錄在婚姻受的傷害。為什麼要再次揭開自己的痛處?她說:「我想教和我一樣失婚的人怎麼讓傷口癒合。」
廖麗鳳在榮總工作三十年了,從一般外科轉到外科加護病房,再成為器官協調師,為器捐奔走的日子一眨眼竟也過了二十年。坐在器捐小組辦公室的褐色沙發上,廖麗鳳談起器捐的第一件事,不是身為協調師的辛苦、不是與病人間的情誼、也不是移植成功時,滿溢在胸口的成就感,而是她的夥伴。
在死亡面前,除了悲傷,我們還能有什麼選擇? 侯秀賢在孕期就知道可暘有心臟病,但孩子是唐氏兒,卻是出生後才知道的事情。還好,在巨大的不安與恐慌過後,她還是立刻就愛上了這個孩子。後來,可暘在兩歲時的一場手術後離世,侯秀賢整個人也像是碎了,她最寶貝的小兒子就要離開了。她該怎麼做?她決定捐出可暘的眼角膜。
在死亡面前,除了悲傷,我們還能有什麼選擇? 可暘是叢天龍的第三個兒子,兩歲那年,在一場心臟手術後離開人世,叢天龍決定捐出可暘的眼角膜。在失去孩子的當下,要做出器捐的決定並不容易,但對他來說,孩子離開,做父母的都有私心,他的私心是希望可暘活下去,但如果事情無法扭轉,或許該做的是讓可暘用不同的方式繼續活
宜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有個花白頭髮的身影吸引眾人的目光。他是張焰灶,今年 91歲了,是宜蘭大學創校以來年紀最大的畢業生。那天,他穿著寬鬆的學士服,站在台上,從校長手中接過敬業樂群獎的時候,台下閃爍的鎂光燈和掌聲不斷,他看起來有點緊張。張焰灶小時候家境不好,國小畢業被迫中斷學業,15歲就得擔起養家責任
如果今天,就是活著的最後一天,那生命真正該追求的還會是成功、財富或名聲嗎?他是黃嘉俊。二十幾年前,年輕氣盛的他一心只想成為一名成功的電影導演。他想拍劇情片,渴望在影展得名,他要追隨著李安的腳步,對於未來是如此篤定。直到1999年遇上921地震,當年他在台中當兵,被派往災區,親手挖出一具又一具屍體。
「離婚並不可怕,那就像長水痘,是一時的,總會有好起來的一天。」高嘉蔚終於能坦然說出這些話,是在離婚一年多後,前夫留下的傷才剛結痂。這段時間,她沒放任自己沉浸在悲傷裡,反而選擇戴起面具,在臉書用一篇篇文章,記錄在婚姻受的傷害。為什麼要再次揭開自己的痛處?她說:「我想教和我一樣失婚的人怎麼讓傷口癒合。」
廖麗鳳在榮總工作三十年了,從一般外科轉到外科加護病房,再成為器官協調師,為器捐奔走的日子一眨眼竟也過了二十年。坐在器捐小組辦公室的褐色沙發上,廖麗鳳談起器捐的第一件事,不是身為協調師的辛苦、不是與病人間的情誼、也不是移植成功時,滿溢在胸口的成就感,而是她的夥伴。
在死亡面前,除了悲傷,我們還能有什麼選擇? 侯秀賢在孕期就知道可暘有心臟病,但孩子是唐氏兒,卻是出生後才知道的事情。還好,在巨大的不安與恐慌過後,她還是立刻就愛上了這個孩子。後來,可暘在兩歲時的一場手術後離世,侯秀賢整個人也像是碎了,她最寶貝的小兒子就要離開了。她該怎麼做?她決定捐出可暘的眼角膜。
在死亡面前,除了悲傷,我們還能有什麼選擇? 可暘是叢天龍的第三個兒子,兩歲那年,在一場心臟手術後離開人世,叢天龍決定捐出可暘的眼角膜。在失去孩子的當下,要做出器捐的決定並不容易,但對他來說,孩子離開,做父母的都有私心,他的私心是希望可暘活下去,但如果事情無法扭轉,或許該做的是讓可暘用不同的方式繼續活
宜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有個花白頭髮的身影吸引眾人的目光。他是張焰灶,今年 91歲了,是宜蘭大學創校以來年紀最大的畢業生。那天,他穿著寬鬆的學士服,站在台上,從校長手中接過敬業樂群獎的時候,台下閃爍的鎂光燈和掌聲不斷,他看起來有點緊張。張焰灶小時候家境不好,國小畢業被迫中斷學業,15歲就得擔起養家責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隨便你要喜歡什麼,真喜歡,都是欄不住的。】 開頭先來一段中國大藝術家-陳丹青的經典訪談 記者提問:「請問陳老師,出於興趣接觸繪畫的人,該如何起步比較好?」 陳丹青回答:「你喜歡你畫就是了嘛,就跟本能一樣,肚子餓了得吃飯,喜歡畫畫就畫畫,不要問任何人。你喜歡就是了,看樣子你不是很喜歡畫畫……真
「那時候也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所以就簽了。」十八歲那年,迎來綠色的日子,軍官們拿著招募國軍的合約在新兵中尋找新血,除了職業保障,大學學費不限科系提供全額獎學金,陳思進心想,既然不知道要做什麼,那就先當兵,之後再打算吧。   當兵期間,某天在圖書館尋書時,他
Thumbnail
我的人生旅程,遇見一個匆匆相遇,但我匆匆和她告別的旅客。
Thumbnail
Christina說:「想變壞,在哪裡都能變壞」,出國留學對生為汶萊人的她是必經之路,沒什麼特別好糾結的。 怎麼把人生過得精彩、如何離夢想更近一步? 看Christina如何實現少女時期腦袋裡的職場藍圖!
Thumbnail
本篇文章描述采庭身為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在尋找工作中如何面對自己的迷惘。她以自身經驗向讀者說明迷惘並非彩虹的終點,而是探索的起點。文章以個人真實故事為主,鼓勵、啟發讀者。關鍵字包括:畢業、求職、新鮮人、迷惘故事。
大學生陳涵在日記裡記錄她通勤的故事,與一位不認識的朋友產生緣分,他們每天相同時間搭乘相同的車次,然後再分散到各自要去的地方,這位朋友成為她通勤生活中的特別陪伴。陳涵觀察著這位朋友的種種小細節,使原本寂寞的通勤生活變得更有趣。
Thumbnail
這是一個高中畢業生的成長故事,從在青旅打工換宿到出國旅行的心路歷程。作者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愛情、失敗、挫折和成長,並發現了生命中的美好和意義。
Thumbnail
笑笑台有天正在做一個街頭訪問,他們想了解台北遊民背後的辛酸史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隨便你要喜歡什麼,真喜歡,都是欄不住的。】 開頭先來一段中國大藝術家-陳丹青的經典訪談 記者提問:「請問陳老師,出於興趣接觸繪畫的人,該如何起步比較好?」 陳丹青回答:「你喜歡你畫就是了嘛,就跟本能一樣,肚子餓了得吃飯,喜歡畫畫就畫畫,不要問任何人。你喜歡就是了,看樣子你不是很喜歡畫畫……真
「那時候也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所以就簽了。」十八歲那年,迎來綠色的日子,軍官們拿著招募國軍的合約在新兵中尋找新血,除了職業保障,大學學費不限科系提供全額獎學金,陳思進心想,既然不知道要做什麼,那就先當兵,之後再打算吧。   當兵期間,某天在圖書館尋書時,他
Thumbnail
我的人生旅程,遇見一個匆匆相遇,但我匆匆和她告別的旅客。
Thumbnail
Christina說:「想變壞,在哪裡都能變壞」,出國留學對生為汶萊人的她是必經之路,沒什麼特別好糾結的。 怎麼把人生過得精彩、如何離夢想更近一步? 看Christina如何實現少女時期腦袋裡的職場藍圖!
Thumbnail
本篇文章描述采庭身為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在尋找工作中如何面對自己的迷惘。她以自身經驗向讀者說明迷惘並非彩虹的終點,而是探索的起點。文章以個人真實故事為主,鼓勵、啟發讀者。關鍵字包括:畢業、求職、新鮮人、迷惘故事。
大學生陳涵在日記裡記錄她通勤的故事,與一位不認識的朋友產生緣分,他們每天相同時間搭乘相同的車次,然後再分散到各自要去的地方,這位朋友成為她通勤生活中的特別陪伴。陳涵觀察著這位朋友的種種小細節,使原本寂寞的通勤生活變得更有趣。
Thumbnail
這是一個高中畢業生的成長故事,從在青旅打工換宿到出國旅行的心路歷程。作者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愛情、失敗、挫折和成長,並發現了生命中的美好和意義。
Thumbnail
笑笑台有天正在做一個街頭訪問,他們想了解台北遊民背後的辛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