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確診更害怕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次的疫情,說害怕不害怕,因為症狀很輕;說不害怕也害怕,因為傳染力奇強。

我最害怕的那一天,應該是知道有三個朋友同時確診的那一天吧,算一算他們確診那天的前15天,我們有一起同桌吃飯,也有同車比鄰而坐。雖然不管用潛伏期還是傳染期,天數往最危險的方向加減我也都應該安全了,但因為我第一次離確診這麼近,所以還是會擔心緊張。

得知消息的當下,我三步併兩步的衝去家裡對面的康是美買快篩,那時候快篩還很好買,不僅貨源充足,還可以選牌子。然後買回來我立刻篩,篩一次陰性,不確定,再篩一次,還是陰性,這時只是勉強放鬆;隔天起床,我人都還沒全醒,就摸黑又再快篩了一次,還是陰;然後就這樣一路篩了10天,10天連續陰性(而且是兩個牌子的快篩交叉篩),我才終於徹底鬆懈下來。

很多人說其實不用每天篩,但我的邏輯是這樣,快篩有85%-94%以上的準確率;那假設我PCR真的是陽性,那我不應該篩了10天全都是陰性才對(按機率來算至少也要有1-2天是陽性);好,假如我真的就這麼衰,10天快篩的陰性全都是偽陰,那這快篩根本就不能號稱準確率高達85%-94%以上了。我是用高樣本數來突破偽陰的可能,防疫是邏輯、是科學,不能靠感覺。

「應該不會啦」這種僥倖的語言不能在這時候出現。

那為什麼不直接去做PCR呢?還比較乾脆。

因為現在會去做PCR的人是什麼人,都是非常危險的接觸者,或是有症狀,甚至快篩已經是陽性需要再次做確認的人,試想穿越過這樣的人群堆中我確定能百分百全身而退嗎,我何必把自己推向更高的風險裡。

會這麼緊張也是因為我並不是沒有症狀,但我的症狀不是很典型,是上火的感覺,舌下、牙齦腫脹破皮,舌頭有麻木感,也有頭痛,但因為剛好遇上生理期,那模糊不清、曖昧不明,難以跟感冒症狀區別的各種經期症候群所帶來的不舒服,讓我真真假假的分不清真相是什麼,滿腦子就只覺得我就是怪怪的。

但總之,我現在是安全的了。

回想這幾天我害怕的當下,真的都不是擔心自己會怎麼樣,因為這次的病毒並不會讓我的身體太怎麼樣,就像一般感冒症狀,我還能挺不過去嗎;真正使我害怕的是讓與我同住的家人因為我而怎麼樣,那藉Omicron患上的自責和愧疚,才是最讓我無法呼吸。

感冒症狀的不舒服都是身體可以承受之輕,沒有關係;但一想到在乎的人身陷危險是因為自己,那種自責和愧疚才是無以覆加的沈重。

這段時間的心情小隨筆。

持續寫作。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貓跟著我的沙龍
82會員
128內容數
長短不拘,持續為主。
2023/09/04
這個週末,一整個週末都在看心理學的東西。文章、影片、名詞解釋...沈浸在美好的心流。沒有追到劇也一點不覺得可惜的那種心甘情願。 也不確定自己吸收了多少,總之燒腦、痛苦,卻充實、快樂。 很多事有了答案,才能放下;有了答案,才能豁達。 這陣子我在心理學、哲學裡,不停的找尋答案。解開疑惑的同時,也解
Thumbnail
2023/09/04
這個週末,一整個週末都在看心理學的東西。文章、影片、名詞解釋...沈浸在美好的心流。沒有追到劇也一點不覺得可惜的那種心甘情願。 也不確定自己吸收了多少,總之燒腦、痛苦,卻充實、快樂。 很多事有了答案,才能放下;有了答案,才能豁達。 這陣子我在心理學、哲學裡,不停的找尋答案。解開疑惑的同時,也解
Thumbnail
2023/09/01
人的直覺很神奇。我們從很小的時候,其實就可以察覺出別人的敵意,這都不用人家教的。即使對方沒有明確的惡言相向,但我們與生俱來就是可以察覺出這個人不喜歡我。 我們也可以察覺出人與人之間的角力,這也都不用特別說的,直覺會告訴我們局勢的變化。 但跟小時候的差別在於,現在的我,看破,不說破。心領神會之後,
Thumbnail
2023/09/01
人的直覺很神奇。我們從很小的時候,其實就可以察覺出別人的敵意,這都不用人家教的。即使對方沒有明確的惡言相向,但我們與生俱來就是可以察覺出這個人不喜歡我。 我們也可以察覺出人與人之間的角力,這也都不用特別說的,直覺會告訴我們局勢的變化。 但跟小時候的差別在於,現在的我,看破,不說破。心領神會之後,
Thumbnail
2023/08/26
傾訴,其實不是說給別人聽的,是說給自己聽的。 當我對眼前的困境拿不定主意,我會需要靠傾訴,把事情的原委看似說給別人聽的,其實是在說給自己聽,讓自己在訴說的過程,重新理把事情再跑過一遍,一邊回顧,一邊整理情緒,然後思考應對的辦法。所以這時候,我需要對方只是聽,不要意見,不要干預,就只是聽。 當我對
Thumbnail
2023/08/26
傾訴,其實不是說給別人聽的,是說給自己聽的。 當我對眼前的困境拿不定主意,我會需要靠傾訴,把事情的原委看似說給別人聽的,其實是在說給自己聽,讓自己在訴說的過程,重新理把事情再跑過一遍,一邊回顧,一邊整理情緒,然後思考應對的辦法。所以這時候,我需要對方只是聽,不要意見,不要干預,就只是聽。 當我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自從前幾個月開始在家當起全職考生之後,真的比較少每天出門了。也很久沒有來方格子這邊分享心情了,然而,我這個防疫魔人,該做的該消毒的我都有做到,甚至做得比一般人來要誇張吧?(自己覺得正常,但有些人可能覺得大可不必~)就不知道是不是Omicron的傳播率實在太高啦!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同住家人傳染到了…就順
Thumbnail
自從前幾個月開始在家當起全職考生之後,真的比較少每天出門了。也很久沒有來方格子這邊分享心情了,然而,我這個防疫魔人,該做的該消毒的我都有做到,甚至做得比一般人來要誇張吧?(自己覺得正常,但有些人可能覺得大可不必~)就不知道是不是Omicron的傳播率實在太高啦!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同住家人傳染到了…就順
Thumbnail
自從打好打滿疫苗,隨政府開始採取開放病毒共存的策略以來,就已經有心理準備,這一天總是會來的。
Thumbnail
自從打好打滿疫苗,隨政府開始採取開放病毒共存的策略以來,就已經有心理準備,這一天總是會來的。
Thumbnail
在知道自己確診的那一刻,最安慰人的一句話就是... “沒關係,我們都在往確診的路上前進,你只是比較早一點而已”
Thumbnail
在知道自己確診的那一刻,最安慰人的一句話就是... “沒關係,我們都在往確診的路上前進,你只是比較早一點而已”
Thumbnail
疫情延燒兩年,從一開始的緊張惶恐,到後來逐漸適應,直到今年試著恢復過往的生活,並不斷告訴自己,疫苗打了,我的身體波棒,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就把新冠當流感吧!心中一放鬆,沒想到就真的確診了!
Thumbnail
疫情延燒兩年,從一開始的緊張惶恐,到後來逐漸適應,直到今年試著恢復過往的生活,並不斷告訴自己,疫苗打了,我的身體波棒,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就把新冠當流感吧!心中一放鬆,沒想到就真的確診了!
Thumbnail
恐懼深植在我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中,而恐懼又分為「內生」的和「外加」兩種;「內生的恐懼」來自相對正常的事物,「外加的恐懼」則來自外在的事物。然而「恐懼」不見得都是壞的,如果善用「恐懼」,反而可以產生正面的力量,達到善良的結果。 對於這些朋友的低調和心情,我非常瞭解。因為我們在確診時,都曾經惶恐不安。
Thumbnail
恐懼深植在我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中,而恐懼又分為「內生」的和「外加」兩種;「內生的恐懼」來自相對正常的事物,「外加的恐懼」則來自外在的事物。然而「恐懼」不見得都是壞的,如果善用「恐懼」,反而可以產生正面的力量,達到善良的結果。 對於這些朋友的低調和心情,我非常瞭解。因為我們在確診時,都曾經惶恐不安。
Thumbnail
月初信誓旦旦要持續寫作跟準備Podcast,結果一染疫全部都停擺了... 說在前頭,建議大家仍然要謹慎防疫,能不要得到最好,不要覺得大多數人都是輕症、甚至沒有什麼症狀就輕忽,很難保證自己不是那個轉中重症的人。
Thumbnail
月初信誓旦旦要持續寫作跟準備Podcast,結果一染疫全部都停擺了... 說在前頭,建議大家仍然要謹慎防疫,能不要得到最好,不要覺得大多數人都是輕症、甚至沒有什麼症狀就輕忽,很難保證自己不是那個轉中重症的人。
Thumbnail
消失了一個多禮拜,是因為踏入了Covid-19的確診門。 在門外守著、望著的,是那最親密的家人與好友。<確診日記> 週一 就覺得怪怪的 週二 快篩陰 起床後,精神還不錯。跟建男人坐在客廳,一起進行了我們這輩子的第一次快篩。 戳鼻孔倒底要戳多深呀? 週三 我確診了 『VICKY,請到2號報到』
Thumbnail
消失了一個多禮拜,是因為踏入了Covid-19的確診門。 在門外守著、望著的,是那最親密的家人與好友。<確診日記> 週一 就覺得怪怪的 週二 快篩陰 起床後,精神還不錯。跟建男人坐在客廳,一起進行了我們這輩子的第一次快篩。 戳鼻孔倒底要戳多深呀? 週三 我確診了 『VICKY,請到2號報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