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恐懼的力量:確診故事多#1/程天縱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恐懼深植在我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中,而恐懼又分為「內生」的和「外加」兩種;「內生的恐懼」來自相對正常的事物,「外加的恐懼」則來自外在的事物。然而「恐懼」不見得都是壞的,如果善用「恐懼」,反而可以產生正面的力量,達到善良的結果。

在我不久前分享COVID-19確診經驗之後,收到很多朋友的問候和祝福,在此一併致謝;另外也有不少朋友私下告訴我,他們也都確診過,好多位甚至還在隔離中。
許多尚在職場打拼的朋友也私下透露,公司同事確診的也不在少數,尤其是跑外務的單位,有高達20%確診的比例。
只不過大家都很低調,除了家人以外,很少主動告訴親友。有些朋友看到我在Facebook上主動分享確診經過,覺得自己並非特例,於是私下為我打氣加油,順便分享自己的確診狀況。
對於這些朋友的低調和心情,我非常瞭解。因為我們在確診時,都曾經惶恐不安。

確診初體驗

原以為經過幾十年職場經歷洗禮,對任何事物都已經不會再有恐慌或恐懼的情況出現;沒想到4月21日快篩出現「兩條線」的陽性反應時,自己卻不知所措,心中恐慌的程度把自己都嚇著了。
雖然平日都會注意疫情的新聞,自己也非常謹慎,但還是有僥倖心理;沒有想到自己真的生病了之後,看到快篩顯示兩條紅線的當下,還是恐慌不已、不知所措。
於是讓自己冷靜下來,上網查找最新的規定,依照指引將所有使用過的快篩用品都放在密封塑膠袋裡,然後帶著身分證和健保卡,走路到最近的大型醫院去做PCR採檢。
來到醫院室外搭建的PCR採檢帳篷,只見排了長長的人龍;於是我走向身穿防護衣、正在指揮交通的年輕保全人員,他馬上問我:「你是否接到了手機短訊通知來做PCR的?」,我回答說:「不,我是快篩陽性。」
年輕保全馬上說:「你不要靠近我,你就待在旁邊空曠通風的帳篷下,等護理人員來處理。」
他的反應讓我更加恐慌,彷彿自己是犯了天大過錯的人。
帳篷下等了幾十分鐘,沒有人理我,於是我就詢問在一旁,比我早來同樣在等待的年輕人,他是怎麼辦的?他告訴我到急診室門口,找護理人員來幫我掛號,然後等待採檢。
當我趨前去詢問護理人員時,她同樣告訴我,站在3公尺外不要靠近她,讓我更加不知所措。
這時我突然想起,在疫情初起時,在萬華阿公店消費、參加獅子會聚餐、在防疫旅館隔離的航班機組人員等等,在染疫後被網民肉搜、被媒體獵巫、被稱為防疫破口,這些人當時心中的恐慌和恐懼,我終於感同身受。

如何面對恐懼?

就在我確診前幾天的4月17日星期天下午,商周出版為我的新書《創新有理》舉辦座談會,演講完畢後的提問時間,有人問了這麼一個問題:
老師,我們要如何面對恐懼?如何突破自己的盲點?
我用《每個人都可以成功》這本書裡的一段話作為引子:
這個世界很公平也很不公平。公平的是,再怎麼有錢、有權勢的人,也跟平常人一樣,一天只有24小時,一個禮拜只有7天。一樣會生氣,一樣會生病,當大限到的時候,一樣會回去。不公平的地方是,在這世界上好的事情很少發生。一旦發生的時候,如果不抓住機會,稍縱即逝。壞的事情倒是經常發生。一旦發生的時候,不管你怎麼逃避,裝作看不見,它不會稍縱即逝,反而會一輩子跟著你,而且問題只會越來越大。
所以我的回答還是一樣,強調要「面對」、並且「克服」恐懼,否則對某些事物的恐懼,將會終身跟著我們。
同時我也以公開演講為例:對初次演講的人來說,其恐懼程度可以排到所有驚悚事物的前三名;但我認為只要能夠面對它、克服它,有過一次成功經驗後,就不會再恐懼了。
這次確診的恐慌經驗,恰好發生在提問後的幾天,讓我不禁要重新審視,自己對恐懼的定義和應對。
「恐懼」是什麼呢?最簡單的定義就是:
當我們感知到危險和威脅時,內心會產生一種強烈焦慮的情緒,這就是「恐懼」。

內生的恐懼

過去我一直認為,恐懼是內心對正常事物產生的一種莫名的、不可控制的焦慮和恐慌情緒。面對同樣的事物,有的人沒感覺、有的人會恐懼,因此比較屬於個人的心理障礙或病症,我姑且先把它稱之為「內生的恐懼」。
平常比較常聽到的,有以下這些:特殊恐懼症社交恐懼症廣場恐懼症、幽閉恐懼症、密集恐懼症等等。
特殊恐懼症的懼怕類型包含動物類、自然環境類、血液或受傷類及特定情境類;最常見的懼怕類型包括蜘蛛恐懼症恐蛇症懼高症等等。
社交恐懼症則表現在懼怕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與判斷上;而廣場恐懼症則是懼怕有許多人的公共場合,擔心自己成為別人目光的焦點,無法逃避或躲藏。
有幽閉恐懼症的人,會對封閉空間或擁擠的環境感到極度不舒服與害怕;密集恐懼症的主要症狀,則是對密集排列的小東西,或是有孔洞的事物很敏感,例如成群的螞蟻、蜂巢及密密麻麻的小點等。
造成這些內心恐懼症的原因,目前在各種研究中並沒有一致的答案。總體來說,可能來自遺傳、環境或社會因素(例如宗教、文化的影響)等等,也可能來自過去不好的經驗(例如被蛇咬過、在學校被霸凌)所留下的心理創傷導致。
通常內生的恐懼症會使身體狀況出問題,例如發抖、冒汗、心悸、緊張、失眠、腹瀉、胸痛、頭痛等症狀,治療的方法則不外乎心理輔導和藥物治療。
這些內生的恐懼,是有可能透過自己的力量來克服;但如果症狀非常嚴重的話,可能就需要找心理輔導師來幫忙,甚至需要用到藥物來控制和治療。
這也是我在新書座談會,對於提問階段所說的「恐懼」的認知,也就是「內生的恐懼」。

外加的恐懼

我在快篩陽性後,心中產生的恐慌情緒,導致瞬間不知所措;在PCR檢測確診後,更有種莫名的恐懼。這種現象,顯然與上述「內生的恐懼」有所不同。
接著我再回顧,在疫情發生的這兩年多之中,台灣社會經歷過口罩、疫苗、快篩之亂,也發生過民生物資的搶購和囤積;這些現象的背後,都有著同樣的恐慌和恐懼在作祟。
對疫情和病毒的恐懼,和上述「內生的恐懼」,在本質上有很大的不同。它們不是個人對正常的外在事物產生的恐懼,而是外在的威脅與危險強加在每個人身上,因而造成的恐懼;因此我統稱之為「外加的恐懼」,以便區別。
例如,治安敗壞、黑幫橫行、種族歧視、犯罪率增加等等所造成的社會動盪與恐慌。如果以全球角度來看,饑荒、瘟疫、戰爭堪稱是人類歷史上的前三大恐懼來源。這些外部環境造成的天災人禍,所及之處無人可以倖免。
這種「外加的恐懼」,就不是單靠個人的力量可以解決的,必須由政府出面來找出解決和避免的方法。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在1941年的國情咨文演講中,首次提到四大自由(The Four Freedoms)這個概念。他認為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應該享有以下四項基本自由:
  1. 言論自由(Freedom of speech)
  2. 信仰自由(Freedom of worship)
  3. 免於匱乏的自由(Freedom from want)
  4. 免於恐懼的自由(Freedom from fear)
由此可知「免於恐懼」對人民的重要性,政府應該盡其所能,讓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這裡所謂的恐懼,就是「外加的恐懼」。

恐懼的力量有多大?

那麼,不論是「內生」或是「外加」的,「恐懼」是否都是不好的?
美國知名社會神經學家艾比蓋爾.馬許(Abigail Marsh)做過一項研究,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掃描研究那些極惡和善良的人的大腦;研究對象包括「連家人都畏懼」的心理病態孩童、以及捐腎給陌生人的「無私利他」成人。研究結果發現,差別在於藏於大腦深處的「杏仁核」對他人情緒的反應。
極惡的人對於「憤怒」的表情極度敏感,而對於「恐懼」的表情則毫無反應;善良利他或我們認為是「英雄」的人,對這兩種情緒的反應,正好相反。
除了掃描大腦之外,在隨後的調查訪問中,Marsh發現,這些善良救人的英雄們,並非如同大部分英雄電影中的主角,對於危險毫無畏懼;他們幾乎都不從事危險的運動,對外在的威脅和危險,也比常人更加恐懼。
基於這個研究,Marsh在2017年出版了《恐懼的力量》(Good for Nothing)這本書,並且在序言中說道: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真正無私英雄不是毫無恐懼,而是因為恐懼。
Marsh的這本書想闡述的重點是:「恐懼」可以產生正面的、善良的、利他的力量。
另外一個例子,來自我經常引用的《了凡四訓》中的第二篇文章「改過」:真正要改過的人,必須要發恥心、畏心、勇心。
「恥心」就是要認錯,不認錯的人,永遠不會改;「畏心」就是要畏懼不改過的後果,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永遠不會改。「勇心」就是要克服惰性,堅持到底,沒有毅力不願堅持的人,也改不了。
「畏心」就是對犯錯的後果,有「恐懼」之心,可以防止「惡」的發生。
回到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這句話。一個人違反了善良風俗和道德,只會受到輿論的批評、以及自己內心的譴責;但如果違反了法律、或是有犯罪行為,則會被判刑、坐牢、罰款、褫奪公權,最嚴重的還有可能被判死刑。
法律制裁的目的,就是要讓違法或犯罪人,對於承擔法律責任的後果產生畏懼,從而不再違法或犯法。但是當違法或犯法的利益大於承擔責任的後果,使得違法的人無所畏懼,「惡行」就不會得到遏止。
當前社會,家暴、詐騙、酒駕等等惡行屢禁不絕,原因就是法律無法讓這些犯罪的人,產生足夠的「恐懼」。因此,社會屢屢要訴諸修法,以提升犯罪人對於承擔後果的恐懼。

結語

恐懼是我們基因的一部分,深植於我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中,我們無法避免對威脅和危險,產生恐懼感。恐懼又分為「內生」的和「外加」的兩種。
對於正常的事物,會產生恐懼感,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或是心理輔導和藥物來克服;我們把它叫做「內生的恐懼」。
「外加的恐懼」通常來自外在的邪惡事物,對每個正常的人都會有影響,是靠個人力量沒有辦法克服的;這時候就必須依靠輿論和道德來糾正、或是政府措施來遏止。
「恐懼」不見得都是壞的,因為它,人類才會想出各種生存之道;如果善用「恐懼」,反而可以產生正面的力量,達到善良的結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日本一份呼籲大家「該重新開始約會了吧?」的文案,是在疫情期間一個大膽的嘗試。它除了鼓勵透過「約會」見面之外,等於也宣告了「不必再以防疫為目的而限制行動」,甚至建議日本應該進入「後疫情時代」。
1934成立的老牌玩具商「樂高」成立以來,經歷了多次起伏、甚至曾經差點倒閉;但在找到產品方向、調整設計理念之後,再度迎向下一個高峰,以及將耕耘虛擬世界。雖然這次的發展有著明確目標,但也將會面對嚴峻的挑戰。下個世代的小孩會繼續玩樂高嗎?掛著樂高品牌的數位遊戲內容對小孩還有吸引力嗎?​ 疫情期間創新高
如果想讓消費者願意以遠高於成本的價格來購買產品,就要重視影響「感知價值」的三個因素:當生產者能為目標客戶創造上述這三種價值時,就有機會採用「價值導向的定價」模式,在滿足顧客之餘,也提高自身的獲利。
在metaverse(一般譯為「元宇宙」)與其他所謂「Web 3.0」技術與運用持續發展的現在,有能力在這個領域創新技術、擴展影響力的企業,無不磨刀霍霍、希望能夠在未來佔有一席之地、甚至透過專利佈局來鞏固地位、創造商機。本文就帶大家來看看迪士尼在這方面的進展。
讀書時如果是以「瀏覽」的態度來看,因為經驗不同、場景不同、時空不同,所以得到的啓發和幫助完全看個人的領悟能力,獲得的則是「被動式的價值創造」;如果帶著需求和問題到書中找答案,而書又可以很快提出很好的建議,那麼書給予讀者的就是「主動式的價值創造」。
在網路上看到這張圖。乍看有些道理,或許可以說這是這個行業裡面的生態系、現實上甚至可能是一種「肉食鏈」。但在一個領域之中從事上下游工作的人,需要這樣彼此鄙視對方的位置、專業、或是成就嗎?
最近日本一份呼籲大家「該重新開始約會了吧?」的文案,是在疫情期間一個大膽的嘗試。它除了鼓勵透過「約會」見面之外,等於也宣告了「不必再以防疫為目的而限制行動」,甚至建議日本應該進入「後疫情時代」。
1934成立的老牌玩具商「樂高」成立以來,經歷了多次起伏、甚至曾經差點倒閉;但在找到產品方向、調整設計理念之後,再度迎向下一個高峰,以及將耕耘虛擬世界。雖然這次的發展有著明確目標,但也將會面對嚴峻的挑戰。下個世代的小孩會繼續玩樂高嗎?掛著樂高品牌的數位遊戲內容對小孩還有吸引力嗎?​ 疫情期間創新高
如果想讓消費者願意以遠高於成本的價格來購買產品,就要重視影響「感知價值」的三個因素:當生產者能為目標客戶創造上述這三種價值時,就有機會採用「價值導向的定價」模式,在滿足顧客之餘,也提高自身的獲利。
在metaverse(一般譯為「元宇宙」)與其他所謂「Web 3.0」技術與運用持續發展的現在,有能力在這個領域創新技術、擴展影響力的企業,無不磨刀霍霍、希望能夠在未來佔有一席之地、甚至透過專利佈局來鞏固地位、創造商機。本文就帶大家來看看迪士尼在這方面的進展。
讀書時如果是以「瀏覽」的態度來看,因為經驗不同、場景不同、時空不同,所以得到的啓發和幫助完全看個人的領悟能力,獲得的則是「被動式的價值創造」;如果帶著需求和問題到書中找答案,而書又可以很快提出很好的建議,那麼書給予讀者的就是「主動式的價值創造」。
在網路上看到這張圖。乍看有些道理,或許可以說這是這個行業裡面的生態系、現實上甚至可能是一種「肉食鏈」。但在一個領域之中從事上下游工作的人,需要這樣彼此鄙視對方的位置、專業、或是成就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
Thumbnail
《真確》是比爾‧蓋茲2018年度的選書,作者是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用許多實際的醫學臨床經驗與世界的數據,帶領讀者重新認識世界的真相。 書中提到許多錯誤的直覺,引導著我們錯誤的思考著別人和這個世界。以下簡單列舉: 書中列舉的直覺偏誤 1.    二分化直覺偏誤:例如,認為世
Thumbnail
…「如果Tasmania真的是指引,請讓我再次看見這個地方的名字。」在內心對著無形的最高力量要求著,或者說,挑戰著…
Thumbnail
因為恐懼而無所畏懼,無私、利他,在於同理他人恐懼!一位心理學家探索大腦、神經和行為科學,實證揭露人性善惡真相之旅
Thumbnail
「要看看你的周圍,注意每一件事物、保持好奇心和快樂心,並用手抓住未來。」 這是一首屬於我們每個人的希望的贊歌,同時也是一首我們必須學會尊重的時代的贊歌:帶著好奇心去觀察和面對生活,我們需要適度的耐心,放慢腳步是生活的一部分。這是獻給恐懼者的擁抱,同時也是伸出的手,讓我們以更清醒的認識面對世界。
Thumbnail
佛陀紀念館所打造的沉浸式的豐富,常使遊客有置身在一部大書之中的感覺。徜徉其間,「佛陀行化圖」、「禪畫禪話」、「豐子愷護生畫」三大系列的浮雕,就像超級大繪本一般,環場舖陳在長廊內外側,讓民眾在輕鬆遊館的同時,自然地了然會心、有所啟悟。
Thumbnail
我自己是作家,當然整天都在編故事,我編的故事很自然跟我背景經驗大有關系,也跟我想要給誰看很有關係,也因此我在寫稿的時候可能會經過無數次的修改,改的時候可能越改越接近心理原始構想,但也可能越改越遠離自己原先的想法,因為冒出新的想法。 但這都是練習,不只是為了創作一個好故事給大家看,某方面也是一種自我
Thumbnail
在眾多循環經濟的實踐案例中,發現表達方式多聚焦在實踐路線的開展以及數據成果的展示;著重在訊息的呈現,而忽略了情境對人心的可觀影響。 分享兩個案例(1) 刻印著前世記憶的鉛筆 (2)「三頓半」精品咖啡的「返航計畫」, 感受一下他們如何運用故事力「推動」人心,讓環境永續發展概念落實在更多人的行為。
Thumbnail
「很會說故事的人有比較多後代」,這假說有許多想像空間,包括十幾萬年前很會說故事(或說唬爛)的男人,如何在不同營地欺騙女生,讓她們生下他的小孩、然後由她們的長期伴侶撫養唬爛男的後代長大。這似乎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只是,人類說故事能力的大爆發是出現在那個年代,這恐怕永遠是個謎。
Thumbnail
人類因為「故事」闊寬了知識領域,比如我們會想像政治人物會有許多私底下的暗黑手段,會有黑道、財閥、媽媽桑、無良媒體人等各種朋友,但其實絕大多數人根本沒有機會接觸那個世界,我們的知識來自於小說、漫畫、電視電影。我們從故事裡吸收的各種情節,會儲存在顳葉裡,成為我們理解、應對現實世界的養分。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
Thumbnail
《真確》是比爾‧蓋茲2018年度的選書,作者是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用許多實際的醫學臨床經驗與世界的數據,帶領讀者重新認識世界的真相。 書中提到許多錯誤的直覺,引導著我們錯誤的思考著別人和這個世界。以下簡單列舉: 書中列舉的直覺偏誤 1.    二分化直覺偏誤:例如,認為世
Thumbnail
…「如果Tasmania真的是指引,請讓我再次看見這個地方的名字。」在內心對著無形的最高力量要求著,或者說,挑戰著…
Thumbnail
因為恐懼而無所畏懼,無私、利他,在於同理他人恐懼!一位心理學家探索大腦、神經和行為科學,實證揭露人性善惡真相之旅
Thumbnail
「要看看你的周圍,注意每一件事物、保持好奇心和快樂心,並用手抓住未來。」 這是一首屬於我們每個人的希望的贊歌,同時也是一首我們必須學會尊重的時代的贊歌:帶著好奇心去觀察和面對生活,我們需要適度的耐心,放慢腳步是生活的一部分。這是獻給恐懼者的擁抱,同時也是伸出的手,讓我們以更清醒的認識面對世界。
Thumbnail
佛陀紀念館所打造的沉浸式的豐富,常使遊客有置身在一部大書之中的感覺。徜徉其間,「佛陀行化圖」、「禪畫禪話」、「豐子愷護生畫」三大系列的浮雕,就像超級大繪本一般,環場舖陳在長廊內外側,讓民眾在輕鬆遊館的同時,自然地了然會心、有所啟悟。
Thumbnail
我自己是作家,當然整天都在編故事,我編的故事很自然跟我背景經驗大有關系,也跟我想要給誰看很有關係,也因此我在寫稿的時候可能會經過無數次的修改,改的時候可能越改越接近心理原始構想,但也可能越改越遠離自己原先的想法,因為冒出新的想法。 但這都是練習,不只是為了創作一個好故事給大家看,某方面也是一種自我
Thumbnail
在眾多循環經濟的實踐案例中,發現表達方式多聚焦在實踐路線的開展以及數據成果的展示;著重在訊息的呈現,而忽略了情境對人心的可觀影響。 分享兩個案例(1) 刻印著前世記憶的鉛筆 (2)「三頓半」精品咖啡的「返航計畫」, 感受一下他們如何運用故事力「推動」人心,讓環境永續發展概念落實在更多人的行為。
Thumbnail
「很會說故事的人有比較多後代」,這假說有許多想像空間,包括十幾萬年前很會說故事(或說唬爛)的男人,如何在不同營地欺騙女生,讓她們生下他的小孩、然後由她們的長期伴侶撫養唬爛男的後代長大。這似乎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只是,人類說故事能力的大爆發是出現在那個年代,這恐怕永遠是個謎。
Thumbnail
人類因為「故事」闊寬了知識領域,比如我們會想像政治人物會有許多私底下的暗黑手段,會有黑道、財閥、媽媽桑、無良媒體人等各種朋友,但其實絕大多數人根本沒有機會接觸那個世界,我們的知識來自於小說、漫畫、電視電影。我們從故事裡吸收的各種情節,會儲存在顳葉裡,成為我們理解、應對現實世界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