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刊於開根好,特此致謝
明顯的,數位網路的興起和擴展,已經改變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的生活,建立了一個遍及整個地球的訊息與經濟交換體系。人們所能夠選擇的物資、人力、觀點和決策,都變得前所未有的多樣和廣闊。然而,伴隨這些益處的同時,全球化、網路化也帶來了更急速的環境、物力和人力的開發,結果造成環境危機、國際不平等和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這些棘手的問題,卻並不會只因為科技的進步而自動消滅;並且直到今天,人類都還難以解決這些問題。那麼,人類現在該怎麼做呢?在我們仍未能給上述問題一個好的答覆以前,下一場範圍可能更廣大、影響更深遠的科技革命,或許已經悄然來到了。這就是目前在科技研究、社會輿論中都非常風行的「AI革命」。不過,回顧網際網路和全球化經濟發展的歷史,特別是它們所帶來的危機;「AI革命」對於世界未來的影響和可能的危險,確實是我們必須正視的。究竟該如何應對AI的發展?人們目前主要有兩種想法:一種是基於「安全優先」的前提,主張人類必須慢下腳步,審查AI可能帶來的風險;即使在實務上,這可能會導致放慢甚至暫停AI的發展。在AI領域,許多「有效利他主義者」都抱持著這種強調安全性、風險控管的立場。另一種想法則正好相反:主張人們應該盡可能的加速科技進步的步伐,不須要限制科技發展;因為目前許多人類遭遇到的問題,很可能會在技術更新之後很快的被解決、甚至不再被視為是問題;持這樣立場的人常常被稱為「有效加速主義者」。而這兩種思想的人為了實踐自己的想法,也勢必互相爭奪權力,並且導致了AI發展史上一個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事件: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被董事會突襲解雇的事件。
在周恒星的《奧特曼傳》中,對於這個極具戲劇張力的事件,有著許多很有意思的記述。這本《奧特曼傳》是第一本建立在於對奧特曼的個人採訪上,所撰寫的傳記;也因此,書中的觀點自然是從奧特曼的視角出發,偏向奧特曼的立場與想法,來敘述發生在他身上和在AI發展史上的故事。
本書的看法是(這也許也是奧特曼對自己的認知):奧特曼並不是依循著一套固定的理論來行動;關於AI的發展,他的行動方針只不過是確保有足夠(甚至更多)的資源能夠投入開發,讓OpenAI這個事業體繼續正常運轉罷了。不過,擔憂AI發展之安全風險的「有效利他主義者」,藉著OpenAI董事會中的多數優勢,暗中策劃開除了奧特曼。然而最終,奧特曼卻基於員工的支持、股東(特別是微軟)的支持,讓曾經敵視他的董事會不得不將他迎回領導者的地位。
這樣的敘事,整體而言和關鍵事實之間並沒有很嚴重的出入;不過,我們也不能忽視的是:奧特曼管理下的OpenAI,確實也和原本OpenAI創立之初制定的方向非常不一樣。本書提到:「奧特曼善於凝聚人心,並利用利益掛勾來強化合作關係。」奧特曼藉由利益(如股權),將公司的利益、股東的利益和員工的利益深度的捆綁在一起;並獲得了大多數人的資源和支持。隨著許多OpenAI發展的相關人士獲益,OpenAI也慢慢從一個非營利組織,轉型成了一個類似商業公司的事業體;變得由營利的子公司來主導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奧特曼的視角來看,想必他會認為自己的做法並沒有問題:要發展AI的科技,勢必需要大量的研究資源;而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怎麼能夠增加、提升人們與各組織的動機和參與程度呢?所以,OpenAI漸漸轉型成營利導向的組織,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在我們「局外人」的視角來看、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個成員的眼光來看,把對於世界和人們的生活有重大影響、風險的技術,任由它封閉起來,而托付給一個營利機構。這確實是人們必須嚴格檢視的、甚至監控的。這其中涉及了全人類的生存處境、地球環境的保存發育、社會經濟的變化,以及科技與民主之間如何合宜的互動,而不至流於僅僅由少數強者來決定人類社會的未來等種種的問題。這些問題絕不能被輕易的抹煞;不能只因為某些人沒有根據的樂觀,就無限制的任由科技加速,而把許多人置於風險之中。
我們如果回到上文說過的「有效利他主義」和「有效加速主義」的區分來說,奧特曼確實不是「有效加速主義者」;因為他並沒有天真的認為只要科技進步了,社會上的許多重要問題都會自動獲得解決,而是主張人類必須改善自己的社會制度,才更可能享用到科技進步帶來的成果(關於奧特曼對人類社會的觀點,可以參看他的〈萬物摩爾定律〉一文)。我會把奧特曼的行動特性稱作「實用主義」,因為他的關注點主要圍繞在AI科技的維持和發展上,而不及於人們為了什麼「目的」去運用AI科技的問題,也不處理人類社會其他正當的發展目標和發展AI之間如何協調的問題。然而,這樣的思考方式是有一定的侷限的,因為AI的發展不是存在於真空之中,而是存在於現有的人類社會中;如果現存的人類不能基於自己的目的去運用AI科技,而是說不出理由、說不出AI和自己更好的生活之間有什麼關聯,卻仍然被科技推著前進、彷彿不得不如此的發展AI。那麼,即使AI不像是許多科幻小說說的一樣擁有自己的意識,人類依然是貨真價實的被AI所奴役、被科技所奴役了。
202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