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革命是人類的危機,還是轉機?:讀周恒星的《奧特曼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首刊於開根好,特此致謝

明顯的,數位網路的興起和擴展,已經改變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的生活,建立了一個遍及整個地球的訊息與經濟交換體系。人們所能夠選擇的物資、人力、觀點和決策,都變得前所未有的多樣和廣闊。然而,伴隨這些益處的同時,全球化、網路化也帶來了更急速的環境、物力和人力的開發,結果造成環境危機、國際不平等和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這些棘手的問題,卻並不會只因為科技的進步而自動消滅;並且直到今天,人類都還難以解決這些問題。

那麼,人類現在該怎麼做呢?在我們仍未能給上述問題一個好的答覆以前,下一場範圍可能更廣大、影響更深遠的科技革命,或許已經悄然來到了。這就是目前在科技研究、社會輿論中都非常風行的「AI革命」。

要優先注意AI的「風險」或「益處」?:「有效利他主義」與「有效加速主義」的爭論

不過,回顧網際網路和全球化經濟發展的歷史,特別是它們所帶來的危機;「AI革命」對於世界未來的影響和可能的危險,確實是我們必須正視的。究竟該如何應對AI的發展?人們目前主要有兩種想法:一種是基於「安全優先」的前提,主張人類必須慢下腳步,審查AI可能帶來的風險;即使在實務上,這可能會導致放慢甚至暫停AI的發展。在AI領域,許多「有效利他主義者」都抱持著這種強調安全性、風險控管的立場。另一種想法則正好相反:主張人們應該盡可能的加速科技進步的步伐,不須要限制科技發展;因為目前許多人類遭遇到的問題,很可能會在技術更新之後很快的被解決、甚至不再被視為是問題;持這樣立場的人常常被稱為「有效加速主義者」。而這兩種思想的人為了實踐自己的想法,也勢必互相爭奪權力,並且導致了AI發展史上一個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事件: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被董事會突襲解雇的事件。

團結在利益之下:奧特曼與OpenAI的轉型

在周恒星的《奧特曼傳》中,對於這個極具戲劇張力的事件,有著許多很有意思的記述。這本《奧特曼傳》是第一本建立在於對奧特曼的個人採訪上,所撰寫的傳記;也因此,書中的觀點自然是從奧特曼的視角出發,偏向奧特曼的立場與想法,來敘述發生在他身上和在AI發展史上的故事。

本書的看法是(這也許也是奧特曼對自己的認知):奧特曼並不是依循著一套固定的理論來行動;關於AI的發展,他的行動方針只不過是確保有足夠(甚至更多)的資源能夠投入開發,讓OpenAI這個事業體繼續正常運轉罷了。不過,擔憂AI發展之安全風險的「有效利他主義者」,藉著OpenAI董事會中的多數優勢,暗中策劃開除了奧特曼。然而最終,奧特曼卻基於員工的支持、股東(特別是微軟)的支持,讓曾經敵視他的董事會不得不將他迎回領導者的地位。

這樣的敘事,整體而言和關鍵事實之間並沒有很嚴重的出入;不過,我們也不能忽視的是:奧特曼管理下的OpenAI,確實也和原本OpenAI創立之初制定的方向非常不一樣。本書提到:「奧特曼善於凝聚人心,並利用利益掛勾來強化合作關係。」奧特曼藉由利益(如股權),將公司的利益、股東的利益和員工的利益深度的捆綁在一起;並獲得了大多數人的資源和支持。隨著許多OpenAI發展的相關人士獲益,OpenAI也慢慢從一個非營利組織,轉型成了一個類似商業公司的事業體;變得由營利的子公司來主導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奧特曼的視角來看,想必他會認為自己的做法並沒有問題:要發展AI的科技,勢必需要大量的研究資源;而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怎麼能夠增加、提升人們與各組織的動機和參與程度呢?所以,OpenAI漸漸轉型成營利導向的組織,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封閉的AI技術與其多層面的問題

不過,在我們「局外人」的視角來看、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個成員的眼光來看,把對於世界和人們的生活有重大影響、風險的技術,任由它封閉起來,而托付給一個營利機構。這確實是人們必須嚴格檢視的、甚至監控的。這其中涉及了全人類的生存處境、地球環境的保存發育、社會經濟的變化,以及科技與民主之間如何合宜的互動,而不至流於僅僅由少數強者來決定人類社會的未來等種種的問題。這些問題絕不能被輕易的抹煞;不能只因為某些人沒有根據的樂觀,就無限制的任由科技加速,而把許多人置於風險之中。

為科技所奴役?:「實用主義」的危險

我們如果回到上文說過的「有效利他主義」和「有效加速主義」的區分來說,奧特曼確實不是「有效加速主義者」;因為他並沒有天真的認為只要科技進步了,社會上的許多重要問題都會自動獲得解決,而是主張人類必須改善自己的社會制度,才更可能享用到科技進步帶來的成果(關於奧特曼對人類社會的觀點,可以參看他的〈萬物摩爾定律〉一文)。我會把奧特曼的行動特性稱作「實用主義」,因為他的關注點主要圍繞在AI科技的維持和發展上,而不及於人們為了什麼「目的」去運用AI科技的問題,也不處理人類社會其他正當的發展目標和發展AI之間如何協調的問題。然而,這樣的思考方式是有一定的侷限的,因為AI的發展不是存在於真空之中,而是存在於現有的人類社會中;如果現存的人類不能基於自己的目的去運用AI科技,而是說不出理由、說不出AI和自己更好的生活之間有什麼關聯,卻仍然被科技推著前進、彷彿不得不如此的發展AI。那麼,即使AI不像是許多科幻小說說的一樣擁有自己的意識,人類依然是貨真價實的被AI所奴役、被科技所奴役了。

2025/3/30

avatar-img
68會員
146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傅元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5/5誤信:為什麼理性的人會相信不理性的事
根據牛津通識課《閱讀》的內容,我分析小說閱讀有三種互相關聯的面向:一、基於讀者的移情作用,小說人物對讀者思想的影響;二、讀者反饋對作者創作的影響;三、讀者與作者共同和他們所身處的環境互動,既受環境的浸潤,也或多或少的改變或維持環境。
5/5閱讀:人與世界跨越時空的連結
本文探討尤格拉所著《沒有時間的世界》一書中,關於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及其時間哲學觀點。文章闡述哥德爾如何透過建構「哥德爾宇宙」模型,結合廣義相對論推論時間並非日常經驗中的真實存在。文章同時也點出哥德爾在數學與哲學觀點上的差異,並引發讀者思考其時間哲學的合理性。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提供)
5/5沒有時間的世界——愛因斯坦與數學大師哥德爾
關於「寧靜法」(PEACE方法)和哲學理論的實際應用,這本《柏拉圖靈丹》有非常多具代表性的記錄,可以引領我們看到在那些真實、豐富的案例中,人們和哲學諮商師是如何一同工作,來克服許多自己最切身的問題的(如「家庭生活」、「工作」、「中年危機」等等)。
這個世界是如此廣大,異於我的其他事物,實在是太多了;如何能把這些「他者」,在我的生命中給予一種恰當的安排呢?沈清松提出「多元他者」的概念,來回應這個問題。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5/5誤信:為什麼理性的人會相信不理性的事
根據牛津通識課《閱讀》的內容,我分析小說閱讀有三種互相關聯的面向:一、基於讀者的移情作用,小說人物對讀者思想的影響;二、讀者反饋對作者創作的影響;三、讀者與作者共同和他們所身處的環境互動,既受環境的浸潤,也或多或少的改變或維持環境。
5/5閱讀:人與世界跨越時空的連結
本文探討尤格拉所著《沒有時間的世界》一書中,關於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及其時間哲學觀點。文章闡述哥德爾如何透過建構「哥德爾宇宙」模型,結合廣義相對論推論時間並非日常經驗中的真實存在。文章同時也點出哥德爾在數學與哲學觀點上的差異,並引發讀者思考其時間哲學的合理性。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提供)
5/5沒有時間的世界——愛因斯坦與數學大師哥德爾
關於「寧靜法」(PEACE方法)和哲學理論的實際應用,這本《柏拉圖靈丹》有非常多具代表性的記錄,可以引領我們看到在那些真實、豐富的案例中,人們和哲學諮商師是如何一同工作,來克服許多自己最切身的問題的(如「家庭生活」、「工作」、「中年危機」等等)。
這個世界是如此廣大,異於我的其他事物,實在是太多了;如何能把這些「他者」,在我的生命中給予一種恰當的安排呢?沈清松提出「多元他者」的概念,來回應這個問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有沒有發現,人生中總有幾種人讓你忍不住多看幾眼? 不是因為他們長得特別帥、家裡特別有錢,而是他們總能在混亂中找到方向、別人都沒看到的地方發現機會 甚至,你還來不及反應,他們已經在前面三步了。 這種人,你可能以為是「天才」。 但其實,他們只是「開啟了某幾種特別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
從根本上說,我們之所以是我們,是因為在某個無法控制的瞬間,另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回應、拒絕或重新定義了我們。AI 只會永恆地迎合我們的期望,卻無法真正突破我們的自我界限。 如果我們完全隔絕於傷害與干擾之外,我們是否同時也喪失了成為真正「人」的可能性?
Elon Musk於Tesla全體員工大會上,分享了Tesla的未來藍圖,涵蓋電動車、自動駕駛、可持續能源、人形機器人Optimus等,最終願景為實現物質無虞的未來。演講重點提及Tesla的生產成就、工廠擴展、電池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及AI發展,以及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生產計劃和市場潛力。
我寫小說,也畫畫,剛好方格子正在進行討論 AI 的話題,就來聊一下我自己怎麼運用 AI 的吧。 首先,我並不喜歡直接用 AI 生成的東西取代人工創作,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儘可能自己手工創作,因為我使用 AI 的技能並不好,只會跟 ChatGPT 聊天而已。我的經驗是,他創作出來的內容,其實不容易符合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你有沒有發現,人生中總有幾種人讓你忍不住多看幾眼? 不是因為他們長得特別帥、家裡特別有錢,而是他們總能在混亂中找到方向、別人都沒看到的地方發現機會 甚至,你還來不及反應,他們已經在前面三步了。 這種人,你可能以為是「天才」。 但其實,他們只是「開啟了某幾種特別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
從根本上說,我們之所以是我們,是因為在某個無法控制的瞬間,另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回應、拒絕或重新定義了我們。AI 只會永恆地迎合我們的期望,卻無法真正突破我們的自我界限。 如果我們完全隔絕於傷害與干擾之外,我們是否同時也喪失了成為真正「人」的可能性?
Elon Musk於Tesla全體員工大會上,分享了Tesla的未來藍圖,涵蓋電動車、自動駕駛、可持續能源、人形機器人Optimus等,最終願景為實現物質無虞的未來。演講重點提及Tesla的生產成就、工廠擴展、電池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及AI發展,以及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生產計劃和市場潛力。
我寫小說,也畫畫,剛好方格子正在進行討論 AI 的話題,就來聊一下我自己怎麼運用 AI 的吧。 首先,我並不喜歡直接用 AI 生成的東西取代人工創作,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儘可能自己手工創作,因為我使用 AI 的技能並不好,只會跟 ChatGPT 聊天而已。我的經驗是,他創作出來的內容,其實不容易符合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人工智能的年代已經來臨。作為人類的我們應何去何從?與其與機械人比拼競爭,不如與它們合作共存。在市場學上推崇「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意指跨越現有競爭的邊界,拓展未存在的領域,創造新的價值與需求。
Thumbnail
Nvidia創辦人黃仁勳認為,人不會被 AI 取代,而是會被懂得運用 AI 的人取代。AI 對企業的影響如何?AI 是否將導致人類同質化?本文探討人工智能時代下,擁有什么能力,從而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Thumbnail
作者認為AI,它不特屬於哪一個產業,在一定時間成熟之後,它充斥你我生活之中,就是像水電一樣的自然。有很多人還搞不清楚它的未來發展到哪裡? 當這變化還很劇烈時,過早投入反而浪費時間與成本,所以作者的洞見是:什麼是你我最珍貴的價值?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的浪潮中,生成式AI無疑是引領未來的關鍵力量。透過深度學習技術,AI系統能夠從大量資料中發掘規律,並創造出全新的內容,無論是文字、圖像、音頻還是視頻,都可以在AI的加持下重新定義。
Thumbnail
  靜靜地坐在桌前,腦海中如潮水般不斷回想著 Open AI 發佈會的點點滴滴。那一場發佈會,宛如一道淩厲的閃電,猛然間照亮了未來那原本被重重迷霧所籠罩的道路,卻也在我的心中肆意地湧起了無盡的不確定與惶恐。   看著那些關於 AI 發展的詳細介紹,我仿佛看到了一個正以驚人速度變化著的世界在
  馬斯克在內的一些專家或意見領袖曾在一份公開信上表達了對於AI高速發展的擔憂。他們認為這種AI研發競賽應該要被暫緩,並呼籲我們應該先設立足夠的監管與安全機制,讓我們對這種發展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可以有能力抵禦。
Thumbnail
從硬體時代的賈伯斯,網路時代的馬斯克、納德拉,到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究竟如何在快速變化的年代生存?本文深入探討商業模式與社會現象的變遷,以及瘋狂世界和正常世界之間的轉變。透過分析不同分佈模式的重要性,以及檢視科技演進對世界的影響,來試圖解答這些問題。
Thumbnail
希望人工智慧,最後能像奧特曼所期待的,為人類帶來更美好的未來,而不是災難。
Thumbnail
AI智慧的發展,彷彿核子科技,其在風險可控範圍內應用,妥適運用人機協作,可為人類帶來利益,但如遭濫用,用於侵犯普世價值的目的上,則可能招來毀滅人類的風險。
Thumbnail
人工智慧是第五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它將改變我們的社會、經濟、文化和生活。但是,面對這股不可抗拒的浪潮,許多人感到恐懼、焦慮、無助和失去方向。他們擔心自己的工作、能力、身份和價值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或淘汰。 本書作者是一位人工智慧的專家和思想家,他以深刻而富有洞察力的視角,探討了人工智慧的發展、影響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人工智能的年代已經來臨。作為人類的我們應何去何從?與其與機械人比拼競爭,不如與它們合作共存。在市場學上推崇「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意指跨越現有競爭的邊界,拓展未存在的領域,創造新的價值與需求。
Thumbnail
Nvidia創辦人黃仁勳認為,人不會被 AI 取代,而是會被懂得運用 AI 的人取代。AI 對企業的影響如何?AI 是否將導致人類同質化?本文探討人工智能時代下,擁有什么能力,從而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Thumbnail
作者認為AI,它不特屬於哪一個產業,在一定時間成熟之後,它充斥你我生活之中,就是像水電一樣的自然。有很多人還搞不清楚它的未來發展到哪裡? 當這變化還很劇烈時,過早投入反而浪費時間與成本,所以作者的洞見是:什麼是你我最珍貴的價值?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的浪潮中,生成式AI無疑是引領未來的關鍵力量。透過深度學習技術,AI系統能夠從大量資料中發掘規律,並創造出全新的內容,無論是文字、圖像、音頻還是視頻,都可以在AI的加持下重新定義。
Thumbnail
  靜靜地坐在桌前,腦海中如潮水般不斷回想著 Open AI 發佈會的點點滴滴。那一場發佈會,宛如一道淩厲的閃電,猛然間照亮了未來那原本被重重迷霧所籠罩的道路,卻也在我的心中肆意地湧起了無盡的不確定與惶恐。   看著那些關於 AI 發展的詳細介紹,我仿佛看到了一個正以驚人速度變化著的世界在
  馬斯克在內的一些專家或意見領袖曾在一份公開信上表達了對於AI高速發展的擔憂。他們認為這種AI研發競賽應該要被暫緩,並呼籲我們應該先設立足夠的監管與安全機制,讓我們對這種發展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可以有能力抵禦。
Thumbnail
從硬體時代的賈伯斯,網路時代的馬斯克、納德拉,到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究竟如何在快速變化的年代生存?本文深入探討商業模式與社會現象的變遷,以及瘋狂世界和正常世界之間的轉變。透過分析不同分佈模式的重要性,以及檢視科技演進對世界的影響,來試圖解答這些問題。
Thumbnail
希望人工智慧,最後能像奧特曼所期待的,為人類帶來更美好的未來,而不是災難。
Thumbnail
AI智慧的發展,彷彿核子科技,其在風險可控範圍內應用,妥適運用人機協作,可為人類帶來利益,但如遭濫用,用於侵犯普世價值的目的上,則可能招來毀滅人類的風險。
Thumbnail
人工智慧是第五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它將改變我們的社會、經濟、文化和生活。但是,面對這股不可抗拒的浪潮,許多人感到恐懼、焦慮、無助和失去方向。他們擔心自己的工作、能力、身份和價值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或淘汰。 本書作者是一位人工智慧的專家和思想家,他以深刻而富有洞察力的視角,探討了人工智慧的發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