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之前,在愛之後》| 隨著病毒帶來的哲學課 (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上篇,針對時間點的描述,帶著大家一起進入這個時空細節
2020年本是充滿偶數幸運直覺的一年,怎知從年初開始就是一連串的噩耗,而病毒的疫情更是從遠方的家鄉,擴散至全球各地,從為人擔憂到自身生活的恐慌。這次內容將會描寫在這段時間的心境與體會,畢竟這門大概是留學生涯中,最重大和深刻的一堂人生哲學課吧。
系列內容:
1.被病毒拂過的大地─水平的時間軸、垂直的影響力 (上)
2.病毒帶來給人們的混沌與明朗 (中)
a.拆開包裹總有讓人討厭的驚喜
b.清楚你愛的、明白愛你的
3.在生命之前,在愛之後 (下)
1.同理心能融化尖銳的刀鋒
2.理解世界後,就好好生活
3.當時針停止轉動,心就是你的羅盤 -《3個方法教你克服內心空虛感》
4.擁有了幸福之後呢

被病毒拂過的大地─水平的時間軸、垂直的影響力

1月

在一場宿舍晚餐時,大夥鬧哄哄的非常溫馨,其中一個室友看了下手機新聞,突然這個肺炎病毒的名字和身影就此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遠在英國的我們,不斷給家裡關心問候,時時關注亞洲的疫情,中國朋友們還募款籌錢寄口罩、寄物資回老家,而同時我看著台灣的積極真的感到很放心,畢竟有個堅強與不離不棄的後盾,確實讓人感到幸福踏實。遠方的心顆顆懸著,就深怕自己在乎的人們受到苦痛。

2月

李文亮醫師病逝,我想很多人想到那天,都還是感到揪心,那是一種同生而為人的心痛,大家流傳著一句話「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用生命奮鬥的人,不該被遺忘。不看不代表不存在,糟糕的世界,終將爛成甚麼模樣,都是在默許之下完成的。那是第一次,因為疫情卻感到心痛的時刻,殊不知後面還有好多好多的眼淚和傷心。

3月初

對疫情的感覺,我們也鬆懈了很多,彷彿一切就要結束,沒想到那只是序曲的完結。病毒從義大利、西班牙開始瘋狂的爆發,英國原先的個位數字也開始上漲…看著運了一個月才到的口罩、酒精,本來都以為多買了,這才感謝過去的自己當機立斷。Amazon現在的貨不是延遲就是斷貨了。
起初英國的謎之政策,小看這一切,覺得洗個手就完事,即使在上升的數字沒停過,但路上的人們沒有人在乎,彷彿我們活在平行時空中,同時英國政府也發布輕症的人不讓檢驗了,請大家好自為之,他們要挑戰群體免疫。

當時的課都沒停,酒吧、夜店照常人滿為患,帶著口罩的人進退兩難,暴力事件在歐洲各地頻傳,對著亞洲人狂喊行走病毒的叫囂也不是稀奇事,叫著黃種人滾回自己國家,不要帶病毒來等等…當時顧不了他人眼光,我只想戴著口罩上課。

就在一次周末出門採購時,深深感到心力交瘁,周末的街上都是人,無法無天的青少年更是滿街跑,戴著口罩的我像是異類,走到哪都會有注目禮,皺著眉頭快步走著,就想趕快結束這趟採買回家。記憶猶新的抉擇瞬間是,我站在超市和傳統市場的中間,我知道傳統市場才有我想買的魚,但我不敢走進去因為裡頭都是人,而且都是英國人,後來我轉往超市,買完東西後還能用機器結帳,不用說話也不會接觸到人,進到亞洲超市才有安全感,是暫時在家之外能獲得安全感救贖之地…

回到宿舍真的就像從殭屍大道上奔回來一樣,聽著528Hz的音樂修補受創的心靈,到底誰做錯了甚麼,又為甚麼要受到這種莫名的壓迫感?這在《在生命之前,在愛之後》| 隨著病毒帶來的哲學課 (中)會更深入描述,疫情帶來給人類的訊息,即使有很多傷心與難受,但同時也有很龐大的溫柔存在著。

“不是怕死,是想好活。”這是不同的心態,珍惜自己生命的人,怎麼就是害怕失去生命?而是在擁有的時候,全力以赴地去珍惜它。
raw-image

3月中

就算我們決定有些課都不去上了,但仍會老實地去刷卡報到,就在我們都決定在四月放假前都不去上課時,接著學校發來了幾封消息,時間都很近,卻是整個世界開始不同的節點。

3/12

學校知道現在疫情都在增加,學校會協助學生和做出好的對策,並擬定新的教育計劃。→翻譯年糕:很多學校都改線上了,但我們沒有,請乖乖上課。

3/13

復活節假後的課程會改為線上,但若有需要不想出勤的學生可以申請,兩週都不用上課也不會算缺席。→翻譯年糕:現在我們還是要上課,但你不想來也可以。

3/16

分別是不同系上的課都改為線上,或把教授把教材直接上傳了,也暫停面對面的課。

→當時很多人都已經想飛回家、或在安排回家,我在15號也崩潰到不知道下一條路怎麼走,思索著從哪條路線飛,在哪個疫情較少的國家轉機…手抖著看資訊訂機票,淚水果真像斷線的珠子,我想應該讓它們滑落的,就是無助感和恐懼吧。別講分析利弊了,連利弊是甚麼都不知道,每個選擇都有背後的原因。害怕未知嗎?去留兩條路都是未知,這層級的抉擇,算是賭上的是性命和未來吧,留著不知道疫情失控,自己有沒有資源能獲得協助;回家的人,很多都是已經帶著可能必須休學的覺悟離開的。

訂了機票我以為心會安定一些,結果並沒有,那是新的焦慮覆蓋在舊的之上,防護衣(雨衣)、手套、口罩、護目鏡、酒精都有了嗎?都足夠嗎?不吃不喝不去洗手間12小時以上,準備好了嗎?機場與飛機的人潮,你知道旁邊的人是誰、從哪裡來、接觸過誰嗎?在高風險的密閉空間處10幾個小時,折騰老半天回去會不會反而給家添亂,這樣真的有比較好嗎?

所以隔天我決定取消機票,因為回家的路太遠太難,一動不如一靜,更何況如果足不出戶,我一天也接觸不到幾個人,度過了崩潰與冷靜的思緒,我覺得心安的感覺才真的回來。然而後來我那班飛機也是被取消了...

3/17

隨著英國首相的新政策,學校發了最驚悚的一封信,“Go home if you can” 哪泥?! 又說到學年結束前都不用來學校,畢業典禮也會延遲…代表學校真的不知道何時會結束,而且叫學生回家是不是醫療資源也不足了?無限期就是最好的期限承諾,留學生涯瞬間走到盡頭,留著的人也是為待而待了。

突然間回家的人從少數,成了多數。後來一週世界又再換了一個時空,本來只是待著練習獨處、做著自己的事、偷得浮生半日閒的確幸等等,這一週整個紐卡(Newcastle)成了空城,本來就是個滿是外地人的大學城,彷彿靈魂被抽離了,她從一個青春洋溢的派對少女,轉變為一個寧靜祥和又孤寂的女子。

3/23–3/26

隨著天天刷新高的確診數和死亡數,英國正式封城,下令了嚴厲的的政策,非必需品商店必關門,民眾不得外出,外出運動也只能每天從事一種,禁止2人以上聚會,嚴格實施為期三週。

影片中是第一次在英國封城後出門,早晨9:00的紐卡,比平常更安靜了,街道上沒幾個人,店家也都暫停營業,僅剩民生用品店與超市能開張。門口只有三、四組人,隔著2公尺距離排隊,超市也開始控管進出的人數,不用再害怕人潮,貨架上充足的食物與商品,也成了令人安心的畫面。回到五坪大的屋,現在它不再是令人窒息的囚籠,是最讓人感到安全和溫暖的窩,心安與心定是混沌世界的奢侈品,而這兩樣,我現在都擁有了。

3/27

原想熬過四月看看五月後的狀況會不會好轉,畢竟一設定倒數到五月,也僅剩40天左右,偷偷想再偷個一點時間,緩緩被歸零的留學生活,殊不知平靜的生活,會被焦慮掀起一波波的浪,一度覺得自己像是在做變態心理實驗的人,被關在五坪大的空間,重複著每一天,不過和室友聊聊處一處就舒心了。

幾天中,我作了很多畫、看了很多書和電影、還開始玩遊戲,學期的論文也寫完了,心情平靜愉悅覺得其實挺開心的,但一個人在異鄉,還是容易恐懼和恐慌,即便我都盡量不看新聞,好好專注在自己的生活上…

然而在路邊每天都有呼嘯而過的救護車,因為紐卡有少數能救治新冠病毒的醫院,我也不知道在車上的人是否又是一個新的案例,而我們這個小城市的確診數也是逐日上升(英國破萬例、紐卡80幾例),好不容易平靜的心,又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態…喉嚨乾是因為空氣乾還是症狀、肌肉痠痛是因為整天坐椅子上還是症狀、好像頭有點暈是因為太悶還是症狀?
這幾天訂了很多藥品和維他命,就怕若真的有輕症,只能居家隔離,我也能自癒…用行動緩和自己的焦慮,也是我僅能為自己做的事。

Photo by Nils Nedel on Unsplash

Photo by Nils Nedel on Unsplash

漫漫回家路,不再是電影名稱,是現在所有海外人的心境,為了安全到家,全部沒想過的東西都備齊了,到機場的路該怎麼走接觸的人最少,上飛機該怎麼防護現在都學會了,從沒想過該學的事,況且每天的航班都在變化或被取消,趕緊再買一張或好幾張機票,以免又被硬生生留下,身心俱疲的過著每一天,我的室友已經被取消了三次機票,甚至為了回家,必須到一個從不知道名稱的非洲國家要轉機,他想也沒想過此生會踏上那塊土地。

斷的不是旅程順遂,是一條條回家歸途,不論哪個國家的人,都是想回家的,誰又會願意在遠方,一個人面對所有不安、承擔所有恐懼?

《在生命之前,在愛之後》| 隨著病毒帶來的哲學課 (中),將會針對這次疫情之下,看見的一些體會,不論是內在心境或是外在的影響,也許除了是人類世界很大的轉折點,我想對於人心也是很大的轉捩點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llian Chen的沙龍
6會員
51內容數
《心靈 / 成長 / 旅行 / 行銷 /藝術 / 文學》將世界透露的訊息收攏,再由文字匯聚愛與美的線索。
Lillian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30
這篇內容的文字較為嚴肅,寫起來不怎麼舒適,我想讀起來可能也多少會有些壓抑,不過這正是我觀影和閱讀這個作品的感受,心中又堵又悶又氣,然而在這個社會上有多少真實存在的「金智英」,每時每刻都在經歷著有意無意的壓迫? 內容大意與重點文字 — 嗶嗶!!前方爆雷提醒!! 當代女性所處困境 — 社會.家庭.職場
Thumbnail
2022/04/30
這篇內容的文字較為嚴肅,寫起來不怎麼舒適,我想讀起來可能也多少會有些壓抑,不過這正是我觀影和閱讀這個作品的感受,心中又堵又悶又氣,然而在這個社會上有多少真實存在的「金智英」,每時每刻都在經歷著有意無意的壓迫? 內容大意與重點文字 — 嗶嗶!!前方爆雷提醒!! 當代女性所處困境 — 社會.家庭.職場
Thumbnail
2022/04/30
既然認定行銷為魔法,有白魔法就會有黑魔法,此篇內容除了經歷分享以外,更是個案例分析。說成功是挺成功,但把能力用在錯誤的地方做詐騙,是人格價值上的失敗。
Thumbnail
2022/04/30
既然認定行銷為魔法,有白魔法就會有黑魔法,此篇內容除了經歷分享以外,更是個案例分析。說成功是挺成功,但把能力用在錯誤的地方做詐騙,是人格價值上的失敗。
Thumbnail
2022/04/30
是甚麼原因讓一個女孩愛上大海,不怕豔陽曬黑皮膚、臉頰曬傷長雀斑、被水母電的疤痕、各式各樣的受傷危機、甚至還有可能碰上生死瞬間…卻仍義無反顧地愛著海、愛著浪?
Thumbnail
2022/04/30
是甚麼原因讓一個女孩愛上大海,不怕豔陽曬黑皮膚、臉頰曬傷長雀斑、被水母電的疤痕、各式各樣的受傷危機、甚至還有可能碰上生死瞬間…卻仍義無反顧地愛著海、愛著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0年本是充滿偶數幸運直覺的一年,怎知從年初開始就是一連串的噩耗,而病毒的疫情更是從遠方的家鄉,擴散至全球各地,從為人擔憂到自身生活的恐慌。這次內容將會描寫在這段時間的心境與體會,畢竟這門大概是留學生涯中,最重大和深刻的一堂人生哲學課吧。
Thumbnail
2020年本是充滿偶數幸運直覺的一年,怎知從年初開始就是一連串的噩耗,而病毒的疫情更是從遠方的家鄉,擴散至全球各地,從為人擔憂到自身生活的恐慌。這次內容將會描寫在這段時間的心境與體會,畢竟這門大概是留學生涯中,最重大和深刻的一堂人生哲學課吧。
Thumbnail
  去年COVID-19剛開始傳染時,對我們的影響還沒有非常大,在國外重創時,我們似乎安然無恙,這幾天疫情爆得非常嚴重,重創了許多行業,上禮拜突然宣佈遠距教學,那時就感覺有點奇怪,雖然報導還是說著大家不要恐慌,但這積極的態度,還是嗅到了些不尋常。   毀滅後,就是重生的開始,當大家還在思考未來不知道
Thumbnail
  去年COVID-19剛開始傳染時,對我們的影響還沒有非常大,在國外重創時,我們似乎安然無恙,這幾天疫情爆得非常嚴重,重創了許多行業,上禮拜突然宣佈遠距教學,那時就感覺有點奇怪,雖然報導還是說著大家不要恐慌,但這積極的態度,還是嗅到了些不尋常。   毀滅後,就是重生的開始,當大家還在思考未來不知道
Thumbnail
Robert Norton on Unsplash 現在是最險峻的時刻,也是最反思的時刻,不免又想起雙城記的第一句話。險峻的是我們面對已知的病毒,未知的是看不見的病毒,已經最初的根源從哪裡來。現在,找根源顯然已經沒有意義,因為已經擴散地太快,太強烈,太過讓人難以掌控行蹤,就像一陣風,你知道風向沒有
Thumbnail
Robert Norton on Unsplash 現在是最險峻的時刻,也是最反思的時刻,不免又想起雙城記的第一句話。險峻的是我們面對已知的病毒,未知的是看不見的病毒,已經最初的根源從哪裡來。現在,找根源顯然已經沒有意義,因為已經擴散地太快,太強烈,太過讓人難以掌控行蹤,就像一陣風,你知道風向沒有
Thumbnail
在今早的晨㬢微光中,我擁抱著新年的餘暉 想想嶄新年歲,如期而至 而今又得要離開了... 你會怎樣,續創寫 自己接下來的故事呢! 2020年,見證了無數病毒🦠的恐懼 2021年,我們也將親身體會疫苗接種的困惑與勇敢。 人,很奇怪,也很茅盾: 沒藥醫時,大家叫恐懼😱! 有藥打時,大家叫害怕 世界百
Thumbnail
在今早的晨㬢微光中,我擁抱著新年的餘暉 想想嶄新年歲,如期而至 而今又得要離開了... 你會怎樣,續創寫 自己接下來的故事呢! 2020年,見證了無數病毒🦠的恐懼 2021年,我們也將親身體會疫苗接種的困惑與勇敢。 人,很奇怪,也很茅盾: 沒藥醫時,大家叫恐懼😱! 有藥打時,大家叫害怕 世界百
Thumbnail
沒有人喜歡面對「限制」、「傷害」、「未知」,只是這一次光照到了這個「裂縫」,我也看見了「團結」、「希望」、「簡單」,我們都興起了珍惜當下的意念。 2020年一整年,因為一個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世界一起感冒,這可能人類史上最快同步所有事情的一次。我們同感著原來以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是會被奪走的。
Thumbnail
沒有人喜歡面對「限制」、「傷害」、「未知」,只是這一次光照到了這個「裂縫」,我也看見了「團結」、「希望」、「簡單」,我們都興起了珍惜當下的意念。 2020年一整年,因為一個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世界一起感冒,這可能人類史上最快同步所有事情的一次。我們同感著原來以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是會被奪走的。
Thumbnail
今年年初先是經歷了亡國感齊發的總統大選到平安選完,以為可以鬆一口氣,接下來武漢肺炎全球大爆發,地球上的每一個我們都提心吊膽著,好像從來沒有感覺到死亡和離去離我們這麼的近。
Thumbnail
今年年初先是經歷了亡國感齊發的總統大選到平安選完,以為可以鬆一口氣,接下來武漢肺炎全球大爆發,地球上的每一個我們都提心吊膽著,好像從來沒有感覺到死亡和離去離我們這麼的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