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報第二期】一座兼具山與海的博物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2022/05/0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16/002《前山報》
◎ 許惠雯
若要探究士林的學識特色與生活意境,一探士林區的博物館群,不難發現在士林,有著以收藏清代古文物為主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或者以介紹天文學的天文科學教育館,如對名人生活有所感觸的話,這裡同樣也有著名人居所型態的展示館,但在此地的博物館群中,最為特殊的是以原住民收藏品著稱的博物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為何以收藏原住民族文物為主,這是與順益博物館背後的順益企業經營理念有著連結,作為企業,始終希望以關懷與融入的角度投入社會公益項目,因此選擇以最具台灣本土特色的原住民族為推廣介紹;然而館內文物的提供,多半是由順益企業的林董事長過去所蒐藏文物,開館後,各界熱情捐贈海內外的原住民文物,因而擴大為目前可觀的收藏規模,1994年6月開幕,迄今已21年餘。
作為一座專以介紹原住民族為主的博物館,在建築風格上,便以獨特的設計感獵獲參觀者的目光,在外觀造型上,是以達悟族頭盔作為建築外觀設計,彰顯出對原住民族的重視,遠觀亦可感受其建築的雄偉。為了迎接來館的貴賓們,在門楣位置上,擺放一件具有原住民尊貴象徵的「羽毛」白鋼浮雕作品,創作者為撒古流‧巴瓦瓦隆。羽毛的意義,除了顯示順益博物館在原住民族群中所具有的光榮地位外,同時也是以至高榮譽的規格歡迎賓客蒞臨。
踏進博物館內部,在一樓的兩側,介紹著南島民族與台灣原住民的關係,是以互動展示的裝置為主。一般而言,台灣原住民族居住於山區與海岸,因此在展示上是以山、海作為區隔,山區的原住民族以排灣族的占卜信仰作為代表,從巫師在占卜的過程,藉由投影展示靈活展現,而在海的意象上,則以達悟族的拼板舟作為象徵。原住民的豐富生活,不能少了他們嘹亮且純淨的音樂特色,在展示區中,擺放各種原民音樂,觀眾只需坐在特殊的座位上,一掃CD上的條碼,便可播放專輯內的樂曲,聆聽並感受原住民族在音樂上的傑出天賦。
有別於傳統博物館,型態上首重於藏品的蒐藏,順益博物館所關注的議題,建立於「人」和「社群」之間的對談溝通,博物館作為他者,架構於觀眾與蒐藏品之間,尤其在族群文化間的交流下,博物館提倡以文化的相互認同為主軸。在順益博物館的地下一樓、二樓、三樓的常設展,在策展的規格上企圖表現出原民族群在各自文化上的獨有性,和部落群體間存在的多樣化,例如排灣族中,象徵貴族層級的寶物─琉璃珠、古陶壺,和青銅刀,搭配文字說明,證實藏品在其社群所具備的價值,透過新詮釋重新賦予其文化生命。
館內的策展方式,除了上述所談到,是以協助與推廣的角度,幫助觀眾與原住民族之間的對話重新建立,藉以鼓勵觀眾學習他者文化的優點,在此方面,順益博物館利用原住民貼近於大自然的習性,說明原民們面對生活與時代下的變遷過程中,仍努力保存其文化價值,館方立於教育的角度,在展設的規畫中,不只做為學習空間,更希望觀眾能從館內的展陳認知,進而將觀察擴展到大自然,讓自然環境與人文領域之間對話再現,便於理解人與土地、人與環境、人與社會間的脈絡。
另一種層面看來,順益博物館提供原住民群體一個自由的發聲空間,將藏品的詮釋權留給部落族群與觀眾們定義,減少不必要的歧視與紛爭,以維護原住民族的發聲權,而且在文物的保存蒐藏上,誠如館方所言,是希望因展出而推廣原民文化的特有性;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勢必有包容的心態,以及尊重與認同少數族群的文化價值,尤其透過時代與科學化的研究下,觀眾對原住民逐漸有更深層的認知,館方引領觀眾走向對精神與文化上的啟發,幫助他們嘗試以不同經驗、認知的過程中,重塑對於他者文化的想像,博物館除了作為觀眾與他者文化間的接觸空間,更有助於觀眾建立社會的構成組合,學習跨越領域,形成新的認同,對族群與自然間也因此有著新的詮釋。
台灣秀麗的山川與純淨的海洋,孕育出台灣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原民們的文化需要紀錄,更需要傳承,在順益博物館的開拓下,讓族人們再現歷史的過往,在族群的未來發展下,博物館給予了一片淨土,供族人們揮灑創意、維持精神,身為觀看者的我們,從這座原住民族博物館獲得了知識性的力量,經由實際的參觀經驗豐富了我們的感官,更觸發了我們無止盡的藝術學習能力,感受其文物與文化下產生的魅力,即是順益博物館最動人與令人驚艷之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故居
因樂活的林語堂先生,還有愛做夢的舒喜巷,而有了《前山報》的發行。這份刊物包納了前山、大士林區的在地故事,亦會介紹臺灣地區的其它館所,請您跟著《前山報》的放慢腳步品味生活,聽聞更多的城市故事,體會單純的初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