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書單|靈魂的顫抖與恐懼

2022/03/2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非關命運

因惹是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被稱為「奧斯威辛」代言人,因惹在十五歲那年被送往集中營,他將其經歷作為《非關命運》的底本,在讀《非關命運》前,讀過同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09)荷塔‧慕勒《呼吸鞦韆》,《呼吸》像是酒醉斷片囈語,讓人處於迷幻中,若非對集中營歷史瞭解,恐怕會覺得角色不過是做一場噩夢。
《非關命運》從主角卡維家中生意變化,到無故送往營區,敘述不僅鉅細靡遺,連情緒也具體得彷彿親臨現場,飢餓、過度勞動和惡劣環境,讓人不敢直視這場悲劇,但作者卻絲毫沒有要「放過」讀者,不斷地提醒讀者卡維的年紀有多「輕」,「十五歲的我在做什麼?」一旦細想,便能深刻地比對他慘澹的命運。
「當好囚犯對我們有好處,排好隊,點對名,花去時間少,工作勤快點,挨打就少些。」卡維的莫可奈何、隨波逐流令人心疼不已,甚至忍不住想偷塞麵包給他,或為他大聲喊冤,我一遍遍在心底質問,到底誰忍心讓十五歲的孩子這般「活著」?倖存之下的卡維說這一切是「幸運」!
如風中殘燭的肉體,曾經油盡燈枯的心靈,走出集中營後,直奔回家的路,看著面目全非的故鄉,被問及集中營種種,卡維才意識有些事是無法對陌生人談論,無法與無知者爭辯,「地獄不無聊。」沒有咒罵、沒有怨懟,掀開嘴唇、吐出字眼,卡維如是說。我的心再度為他淌血。

慘敗

《慘敗》為「非關命運三部曲」之二,被集中營遭遇「雷擊」的我,像是發了瘋似的拼命搜尋相關書籍,為此還難得去圖書館借書。因惹創造出名為「柯韋石」的老人,集中營的往事如鬼魅般糾纏著老人,可憐的老人想藉由小說梳理與療癒,卻被出版社否定,他的徒勞暗示著倖存者們未被照顧的身心。
也許我開始寫作,為的是報復這個世界。為了報復,和為了從世界手中奪取它排除我擁有的東西。
我被剝奪了所有的自信心,必須以某種方式讓自己確信,我還存在。我對持續不斷的、現實的和象徵性的自殺意圖做出了反應,有時帶著神經衰落的漠然,有時帶著攻擊性。
《慘敗》像是為《非關命運》少年卡維的「幸運」,做更深刻的詮釋,當年來不及消化的死亡與意識的情緒宛如化作魔鬼,回頭攫獲他們的靈魂,設法搗毀其心智,如小說前半老人進行描述時,會不斷以括弧補述其他心情,此寫法容易打斷閱讀情緒,實在讀來令人不快,但意識到作者意圖以此種寫法表現倖存者被往事折磨,便能漸漸能同理,並且接受這樣的表述。

船夫日記

因惹在大陸的譯名是凱爾泰斯‧伊姆萊,《船夫日記》還未有繁體版,這本也很值得一看!因惹大量引用尼采、叔本華、歌德、卡夫卡和卡謬的語錄,佐證自己對倖存的思辨,他將自己的經歷依航程分為「出航」(駛向浩瀚的水面)、「徘徊」(在暗礁與淺灘間)和「放開(船舵)收起(船槳)幸福」作為時間軸。
閱讀過程心靈遭受的刺激與衝擊,正如乘坐船隻晃動不已,放晴時張帆,競速向前,暴風時收帆,顛簸歪斜,我想起讀《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的感受也是如此,飄渺哲思與現實經驗所受到的碰撞,不禁讓人著迷,在大霧間看不清作者意圖,卻自願交付身家、深信對方,最後走到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使「我」記起自己是誰,「我」是什麼樣的人,而「我」要往哪裡去。

恐懼與自由

《恐懼與自由》的副標為「透過二十五位人物故事,了解二次大戰如何改變人類的未來」,我在閱讀時沒有刻意記憶人物故事,反而著重在尋找「何謂國族意識」、「解決戰爭創傷」和「建立戰後人類的自由與福祉」的答案。可能是幾天前讀過瑪莉蓮‧亞隆《天真的目擊者》、埃德加‧波特與冉瑩合著《被遺忘的人群》,前者收錄多名成人在二戰時期的童年經驗,後者則是訪談不同身分與職業的二戰日本耆老,與兩者相較之下,《恐懼與自由》的故事就沒那麼吸引我。
我很喜歡齊斯在《二次大戰後的野蠻歐陸》引用大量史實,仔細地辯證戰前與戰後的脈絡,帶著同樣的期待讀《恐懼與自由》卻有些失望,畢竟是以人物訪談為主述,所以沒有單一時間軸,一下談俄羅斯氫彈之父安德烈‧沙卡洛夫的政治意識,一下講在中國從事活體解剖日籍醫生湯淺謙的懊悔自白,時空與地域的轉換,參戰和反戰觀點的比較,都在考驗著我對二戰知識掌握的程度,最終我把每章節當作獨立的專欄讀,讀來便輕鬆許多。

跩寧心內話

我推斷自己這個月久久沒發文,跟閱讀烏克蘭戰爭、香港反送中運動,戰爭和集中營書單有關,本來預計是要跟大家分享上述主題書單,但往往讀完心情沉重得什麼都寫不了,而現在之所以能寫,便是被《吾業遊民》的作者理查「療癒」了!理查的文字教會我,用「世界儘管不完美,但我都要好好活下去」的心態,去接受一切的苦難與挑戰。勇敢地正視黑暗,懷抱希望,光明終會相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享閱沙龍
享閱沙龍
享閱沙龍是由一個熱愛閱讀的女子所創 透過分享閱讀的感受與經驗 傳遞文字與生命交融的美好與喜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