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日記#26 - 安哲羅普洛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安哲羅普洛斯
距離我認識安哲羅普洛斯差不多十年多一些,他的片之難找,我唯一取得的只有那組三合一的DVD組合片單與不知道為何大特價只賣99元的永遠的一天。
只是十年過去,永遠的一天被我和曾經的友人Y戲稱是永遠沒有看完的一天,我們挑戰過至少三次,每一次都在不同的時刻倒下,在婚禮的舞踏會、在長鏡頭的霧裏,我還記得那時Y常常來我家一起看電影渡過炎夏,那時我還未搬離那個隨我整個生命意識共同長成的六樓。
有時我會回想自己學生時期到底是不是一個奇怪的人,比如說如果我是一名教學者,聽見高中年紀的學子最近興奮買下的DVD是黑澤明精選集、喜歡聽的音樂是四十年前的平克佛洛依德與瑞典的前衛金屬、寫完考卷看著的小說是邱妙津的鱷魚手記,那時候智慧手機漸漸冒出頭,下課時間幾個人圍著唯一拿著iphone4的同學,那是男生們還願意在下課的十分鐘去打球的歷史傳說。
我透過邱的小說認識了安哲羅普洛斯,不僅是邱總會在她的文學與日記中引用安那接近詩句的語言,我甚至至今都能毫無思索地記起那些詩言——「我祝您幸福健康,但我不再能完成您的旅程,我只是個過客。」
過於飽滿的無垢祝福從哀淒的脈壤隆起。
雖然寫日記這件事不是從遇見邱才開始,但邱的文學確實如深海暗流般攪動了我的整個生命,比如我開始如一個苦行僧般的篆刻我的日子與情緒史、比如我試著體會四百擊最後一幕的回望、比如我意識到自己就是另一個憂鬱貝蒂,寧願戳瞎自己的眼睛在不能愛的世界裡流淚。
試著理解詩學那無法言擬的狀態,試著用審美的角度來審視自己可能無法完全免於悲傷的青春,苦澀的學生時期。
直至上週我才真真正式地看完了安的《霧中風景》,不僅是這因為這部也是邱與小詠之間時常提到的詞彙,wiki上的劇情簡介寫著一對姐弟為了尋找父親決定朝向德國展開一場公路之旅,光是看著路途上的種種敘述就直接落淚。安哲羅普洛斯生於希臘,自小父親在共產主義的籠罩下成為政治犯,屍首下落不明,而安的電影似乎永遠圍繞在一種無盡無止的追尋、父親、與希臘的獨特的霧景與政治衝突上,安即使拍了一輩子的電影,卻好像他一輩子都在拍同一種電影、一輩子都在拍同一部電影。這種無限卻無能接觸到一的永恆過程,一種對真理與愛的追求實在浪漫地令人崇拜。
安的電影中有許多超現實的迷幻時刻,從海中吊起猶如創世紀卻沒有食指的手腕雕像、哭泣的新娘從餐廳裡逃到一旁有著瀕死馬匹的雪地裡,這類事件幾乎毫無邏輯,卻異常詩性地降落現實,好似一切都是一個朝向破朽的過程,即使最後只是與一顆大樹擁抱在曖曖的薄霧中。
生活走到一個年紀開始無法任性地將影展當巷口超商在進出,但今天還是默默訂下文學閱影展六個場次,以一個上班族極限挪移時間的方式。領票的時候看著光點的影展大圖書出板上幾乎八成都完售了,包含所有場次的鸛鳥踟躕,我想也許有不少人跟我一樣是透過邱走到了這裡,也許會在安的長鏡頭裏做一個像十年那麼長的夢,像與電影相擁在一個時間的斷片中。
2022.05.14,02:43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在意識的半邊陲區書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正常的情況下我們不太可能真正的與火接觸,人類需要陽光、需要空氣與水,在現代社會我們也很需要火烹煮食物,而外食族大概與火的關係更加疏離,我想像中與火最親近的人是那些戴著面罩的焊接人員,還有熱炒店跟著時令魚上桌的酒精膏在燃燒的畫面。
聖女有可能說謊嗎?神蹟是不是純粹巧合?神真的存在嗎?
誒我想沒有人不愛忍者題材吧。 突然掉進古早動畫電影坑,從日本影史五十部動畫電影翻片單,看到一部叫做「獸兵衛忍風帖」1993年的忍者電影。
一部將近四十年前的超現實情慾動畫《悲傷的貝拉朵娜》 但主角不叫貝拉朵娜,叫貞德,被燒死的那個魔女/聖女貞德。 美麗的貞德幸福美滿地嫁給了貧困的農夫,卻因為繳不出稅金而被領主奪走了初夜。貞德在一次次的崩潰之際,遇見了想和她交易的惡魔。貞德說肉體什麼的就給你吧,而我的靈魂只屬於我的丈夫。
至於電影挑片的邏輯,從待看清單開始殲滅外,挖同個導演的經典片、鍾情演員的新舊片、題材有眼緣的、曾經造成一點一時喧囂討論或輿論的提名或得獎片,大致上用這樣的邏輯穿梭著,不怕找不到下一支在哪。
任航走的時候不過29歲,畢贛拍路邊野餐的時候26歲,董亞千發第一張萬年青年旅店也不過28.9。中國最令人憎惡之處在於他們靠國家社會的強勢極權擰榨、迫篩出這麼多美好到令人傷感的藝術家。
正常的情況下我們不太可能真正的與火接觸,人類需要陽光、需要空氣與水,在現代社會我們也很需要火烹煮食物,而外食族大概與火的關係更加疏離,我想像中與火最親近的人是那些戴著面罩的焊接人員,還有熱炒店跟著時令魚上桌的酒精膏在燃燒的畫面。
聖女有可能說謊嗎?神蹟是不是純粹巧合?神真的存在嗎?
誒我想沒有人不愛忍者題材吧。 突然掉進古早動畫電影坑,從日本影史五十部動畫電影翻片單,看到一部叫做「獸兵衛忍風帖」1993年的忍者電影。
一部將近四十年前的超現實情慾動畫《悲傷的貝拉朵娜》 但主角不叫貝拉朵娜,叫貞德,被燒死的那個魔女/聖女貞德。 美麗的貞德幸福美滿地嫁給了貧困的農夫,卻因為繳不出稅金而被領主奪走了初夜。貞德在一次次的崩潰之際,遇見了想和她交易的惡魔。貞德說肉體什麼的就給你吧,而我的靈魂只屬於我的丈夫。
至於電影挑片的邏輯,從待看清單開始殲滅外,挖同個導演的經典片、鍾情演員的新舊片、題材有眼緣的、曾經造成一點一時喧囂討論或輿論的提名或得獎片,大致上用這樣的邏輯穿梭著,不怕找不到下一支在哪。
任航走的時候不過29歲,畢贛拍路邊野餐的時候26歲,董亞千發第一張萬年青年旅店也不過28.9。中國最令人憎惡之處在於他們靠國家社會的強勢極權擰榨、迫篩出這麼多美好到令人傷感的藝術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我有本70多萬的書一直未看完了?不記得的話不如來看看下圖——   這樣有點記憶了嗎?哈哈,我!終!於!讀!完!了!!!!二月中到七月末,花了整整五個月,終於讀完了_(:3 」∠ )_。當時我還特地去誠品看看這本書到底有多厚,結果……   這本書一上架我就買下來了,買之前
Thumbnail
「聽到是安畔錫導演的戲,連劇本都沒有看就直接答應,這是我第一次在沒有看劇本就決定出演。」安畔錫導演的戲究竟有什麼魅力,甚至讓鄭麗媛在拍攝最後一天決定將《畢業》視為個人代表作。
Thumbnail
《真愛挑日子 One Day》影集版和電影版是由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敘述了兩位年輕男女的成長心路歷程。藉由觀看影集版和電影版,讓我們回想起年輕時最浪漫卻真實的愛情想像。
Thumbnail
生於 1935 年的希臘導演泰奧・安哲羅普洛斯,其作品題材向來以國族、歷史、命運見長,並善於運用長鏡頭(Long take)推移來折疊時空變化,營造有別於純粹紀實的魔幻與詩意。約略三十歲才成為導演的他,自陳長鏡頭與畫外空間的美學運用分別受到了溝口健二和安東尼奧尼、以及柏格曼的《假面》啟發
Thumbnail
“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紀仍有「聖物」……有所謂類似「電影物」的話,那對我而言指的必定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小津的電影總是運用最簡約的資源,將一切用度減到最低,然後一次又一次講述著同樣簡單的故事,講述著同樣的人們,同一個城市——東京。”——溫德斯談電影:《尋找小津》|p331 唉呀!看完後我就在
Thumbnail
讀作家日記。 隱地和郭強生在日記裡都強推一部2002年上映的電影《時時刻刻》。 上週末天氣很冷,我裹了好幾件衣服上街,先去點了鹽酥雞,等待的時間順便去旁邊的超市採購,沒忘了帶一瓶白葡萄口味氣泡酒。看電影前的準備,也是一種生活樂趣。 電影以英國作家維吉尼亞 · 吳爾芙的小說《戴洛維夫人》
Thumbnail
春節以來看了一些影片,都是老電影(而且真的非常老),包括《神通情人夢》、《麥迪遜之橋》、《IRIS》(《愛莉斯的情書》,另譯:《長路將盡》),還有 《美麗境界》,都留下很多可以延伸思考的空間。情書》,另譯:《長路將盡》),還有 《美麗境界》,都留下很多可以延伸思考的空間。
Thumbnail
縱觀整部作品格局和社會性可能不夠,但作者無限的想像和敏感的心思,使文字有種他人學不來的獨特,清淡不失細膩。尤其他特別會說故事,不須駭人鬼怪,單用人性即可反映驚悚,絕望中又能留有一絲純凈,這大概是種天分吧。
1. 距離小說家邱妙津的離世超過二十七年。換句話說,離世的時光跨度,恰好超過了她在這世間的時光。 對於一個後見的讀者來說,認識邱妙津及其作品,我想我並非特例,是透過作者之死,亦即作者已經不在人世的事實。何況,最初聽到的,且最早翻讀的代表作品,是《蒙馬特遺書》。還來不及展開認識的幅度,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我有本70多萬的書一直未看完了?不記得的話不如來看看下圖——   這樣有點記憶了嗎?哈哈,我!終!於!讀!完!了!!!!二月中到七月末,花了整整五個月,終於讀完了_(:3 」∠ )_。當時我還特地去誠品看看這本書到底有多厚,結果……   這本書一上架我就買下來了,買之前
Thumbnail
「聽到是安畔錫導演的戲,連劇本都沒有看就直接答應,這是我第一次在沒有看劇本就決定出演。」安畔錫導演的戲究竟有什麼魅力,甚至讓鄭麗媛在拍攝最後一天決定將《畢業》視為個人代表作。
Thumbnail
《真愛挑日子 One Day》影集版和電影版是由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敘述了兩位年輕男女的成長心路歷程。藉由觀看影集版和電影版,讓我們回想起年輕時最浪漫卻真實的愛情想像。
Thumbnail
生於 1935 年的希臘導演泰奧・安哲羅普洛斯,其作品題材向來以國族、歷史、命運見長,並善於運用長鏡頭(Long take)推移來折疊時空變化,營造有別於純粹紀實的魔幻與詩意。約略三十歲才成為導演的他,自陳長鏡頭與畫外空間的美學運用分別受到了溝口健二和安東尼奧尼、以及柏格曼的《假面》啟發
Thumbnail
“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紀仍有「聖物」……有所謂類似「電影物」的話,那對我而言指的必定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小津的電影總是運用最簡約的資源,將一切用度減到最低,然後一次又一次講述著同樣簡單的故事,講述著同樣的人們,同一個城市——東京。”——溫德斯談電影:《尋找小津》|p331 唉呀!看完後我就在
Thumbnail
讀作家日記。 隱地和郭強生在日記裡都強推一部2002年上映的電影《時時刻刻》。 上週末天氣很冷,我裹了好幾件衣服上街,先去點了鹽酥雞,等待的時間順便去旁邊的超市採購,沒忘了帶一瓶白葡萄口味氣泡酒。看電影前的準備,也是一種生活樂趣。 電影以英國作家維吉尼亞 · 吳爾芙的小說《戴洛維夫人》
Thumbnail
春節以來看了一些影片,都是老電影(而且真的非常老),包括《神通情人夢》、《麥迪遜之橋》、《IRIS》(《愛莉斯的情書》,另譯:《長路將盡》),還有 《美麗境界》,都留下很多可以延伸思考的空間。情書》,另譯:《長路將盡》),還有 《美麗境界》,都留下很多可以延伸思考的空間。
Thumbnail
縱觀整部作品格局和社會性可能不夠,但作者無限的想像和敏感的心思,使文字有種他人學不來的獨特,清淡不失細膩。尤其他特別會說故事,不須駭人鬼怪,單用人性即可反映驚悚,絕望中又能留有一絲純凈,這大概是種天分吧。
1. 距離小說家邱妙津的離世超過二十七年。換句話說,離世的時光跨度,恰好超過了她在這世間的時光。 對於一個後見的讀者來說,認識邱妙津及其作品,我想我並非特例,是透過作者之死,亦即作者已經不在人世的事實。何況,最初聽到的,且最早翻讀的代表作品,是《蒙馬特遺書》。還來不及展開認識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