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邱妙津早期小說,一種reprise。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1.




距離小說家邱妙津的離世超過二十七年。換句話說,離世的時光跨度,恰好超過了她在這世間的時光。

對於一個後見的讀者來說,認識邱妙津及其作品,我想我並非特例,是透過作者之死,亦即作者已經不在人世的事實。何況,最初聽到的,且最早翻讀的代表作品,是《蒙馬特遺書》。還來不及展開認識的幅度,就立即封閉。像是電路的短路,在開端與尾端接觸同時,巨大的電流爆出了火花,瞬間照亮了整個黑暗,然後復歸黑暗,留下一縷煙,與散不去的味道被記憶著。

於是會有一種奇特的逆行,作者的早期作品(儘管創作的時間相對短),反倒是後來才認識的。起點成為了終點,不得不在一種後見之明的眼光看這些早期作品。

換作一個長期操演的作者,攤開其作品,或許會有某種成長小說的樣態。而這般過早又過於耀眼的創作者,則是一種「反-成長」的姿態。「反-成長」並非沒有成長與體悟,它所呈現的,是拒絕讓時間成為解答,至少,拒絕著拉長的、日復一日的,會變長與變老的時間。

它讓時間成為一個凝聚的晶體,一個不可化約的異質性,並堅硬無比,才可能包裹當中如此純粹的「無、限、溫、柔」。

然而,面對這樣的過曝,在「另一邊」有時意味著成為了凝視的對象,成為神話,造成理解的缺失。因此,靠近這團過曝前的黑暗,調整瞳孔,想像回到「同一邊」,乃是讀者的責任。試圖重新打開,試圖讓文本延異,或許我們確實該認為「文本之外,別無它物」(想得遠一些,邱妙津在法國的指導老師Hélène Cixoux是Jacques Derrida的摯友)。

與其說是一種重讀(ré-lecture),不如說是某種重拾(reprise),意思是「重新開始」,是「中斷之後的重啟爐灶」,也是「劇目下檔後的重新上映。」

我試著重啟閱讀《鬼的狂歡》六篇小說,讓起點成為起點,重新開始閱讀。


2.


從《鬼的狂歡》六篇短篇開始,邱妙津展現的是對形式的重視。儘管有時代因素,以及短篇小說的特性,敘事的形式仍是作者第一思考的要務。事實上,這樣的觀點,或許可以回頭提問,相對而言在敘事上稍微鬆散,趨近散文化、自傳式文體的《鱷魚手記》與《蒙馬特遺書》,應是作者深思熟慮的選擇與創作。

(事實上,她不正是把「遺書」的形式,創造出一個難以模仿的獨特性?)

怎樣的形式?「敘事者我」的言說意識。

舉例而言,開篇〈臨界點〉的「我」,將意識放在自己的歪嘴(本質缺陷,或是某種註定無法被愛的象徵),以及隨著「她」的出現後,「我」的行為(趁虛而入的悖德戀情,與內心對這段情感的陰暗情感)而爆發在腳趾的病徵。歪嘴是堅持不能被愛的意識與驕傲(或自卑),腳則是相當有意思的,扮演陽具的功能:因扭曲的慾望而病,無法碰觸的、難以啟齒的,卻是能夠因為這灼熱的痛而能自我滿足的。

口是主體的洞口,不僅說出言語,也會進食、吞嚥,被入侵。語言出口會被看穿心思,親吻會威脅主體,只有謊言、沈默與嘔吐能夠拒絕;腳趾則是突出的,隨時接觸地面的,是有行動能力的。最後高潮的切腳趾,猶如一種自願閹割的意識。

這不免想到三島由紀夫《金閣寺》裡,口吃的主角與畸形腿的朋友。不可得的理想與殘酷的現實,兩者相互認同又鬥爭。作者將之安排在一個角色中,勢必成為一個永恆的鬥爭。很清楚的是,她的小說美學裡沒有妥協這件事,並且,這個不妥協不是不跟現實妥協,而是徹頭徹尾的,不讓自己內在的衝突矛盾妥協。

就像這篇小說,與其在「我」與「她」的關係間展開,不如說那個「她」並非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而是一個「我」的威脅(「我」與病的完美關係),破壞著「我」的一體性與賴以存在於世界的支柱:一種理想,絕對的。邏輯也許是如此:「絕對的」是絕對的,只有理想允許。

某方面來說,此篇的告白體,預告了往後作者一再回返的路徑,一種納瑟西斯情懷。將所有對外界、對他人的慾望,大力的撤回到自身當中,並與之搏鬥。甚至可能是恨,對世界、他人的恨,將世界對自己的否定,徹入了體內。


3.


依此,第二篇的〈囚徒〉的衝突所在,也不是敘事者「我」(李文)與想要跳樓的萍。而是一開始那個隱密的「你」,一個幻想中存在的另一個頹廢癱軟的我,因為過往失敗的戀情而誕生的酗酒無能的「我」,以他人的形式囚禁在自己的房間。萍的角色並非不重要,後來當個成功的社會人士的李文的刺痛的提醒,提醒著內在裡另一個李文的存在。於是,那段裂解的對話裡,像是一種小說核心宣言:「『對我最重要的是孤獨和自由』,欠缺愛了解是種殘缺,然而孤獨與被剝奪卻是活不成了。」然而這句話只能以「他」之口來說,並被「我」否認。〈囚徒〉這篇的困境,病不再是部位的病徵,而是化為另一個我,我內心的他者,而且那可能才是真正的我。我與我的鏡像的糾纏,唯獨殺了內心其中的自己,方可療癒。

但,誰存活了下來?小說的最後,如何在接受萍的愛,恢復正常,意味著背叛內心的「他」,似乎是失敗了。「我」消失,話語仍在,成為第二人稱的「你」。意思是,「我」無法再拉出的距離面對第三人稱的「他」,我與自身的關係,只有那面對面的「我與你」。那是愛倫坡〈威廉·威爾森〉的恐懼。「我」暗中看著「你」桃,逃到了盡頭,不是出口,而是終極的牢籠:鏡子。面對鏡子,我們永遠是自身形象的囚徒。

4.


相對而言,〈離心率〉的自我形式則是另一種安排。「我」乘坐在公車上,「我」被靜止在車廂內,車廂又在移動,但又不依我的意志,自行的行動。作者無論是囚困或是放逐,都擅長安排一種矛盾的狀態。「我」隨著公車的行走,與自己的生活困境,回憶對話糾纏。敘事者在社會(男性作為一名適格工作者)的失敗,面對著社會叢林法則,不夠堅強但又不夠純粹,進而失去愛人與被愛的信心。社會(價值)不適者的成年男性,內在精神受到外在世界的逼迫,採取攻勢與守勢都無法解決,這幾乎是六篇短篇的共通性。

這個「我」甚至連車錢的銅板(在這社會能有尊嚴、有選擇最基礎的籌碼)都要人施捨,在公車上的被動狀態成為唯一暫時逃遁的時刻:「只要我不下車,就是繼續在放逐中。放逐,老實說是我一向渴望的,是一種沒有終點或回歸的流浪,它不是去追尋而是叛逃。」假如這樣,文學是否也是某種可以暫時懸置的放逐空間,可以擾亂、讓秩序稍微不固定的機制呢?或許。只是當敘事不像前兩篇往向心的渦流前進,而是放任自己在這種放逐般的離心運動,讓「殘酷也剝離著絕望,淡剝離後的我和絕望」,「剩下的是什麼呢?」小說的最後,答案竟是封閉的。是作者刻意不讓問題有個答案。

5.


〈鬼的狂歡〉如其篇名,在一開始就展現詩意與碎裂的語言,但人物的追尋卻是純粹的:看海。想知道海的盡頭。這便是全部的理由。另外,就是即將參與眾人狂歡,尤其當中的宣言:「大幹一場。」但幹什麼呢?沒有受詞。自我放棄、放逐的「我」,與彷彿自由無限、拋棄一切束縛的狂歡之間,交錯的敘述並不交合,而竟是無限接近卻永不相交的平行線。

充滿在整個小說集裡的非寫實的對話,到了這篇變得更為零碎,即使在不同角色間交換,幾乎是呻吟的自語:


「我靠等待真實。」

「還不如等待睡到第一百個女人。」

「為什麼?」

「世界上女人和真實的比例是無限比零。」


無限比零,在此,作者或許說出了她的祕密。前面幾個小說的價值衝撞、矛盾、不可解,朝向最終極的不可解:無限與零。然而兩邊都不能放棄。〈鬼的狂歡〉還證明了另一件事,在如此放縱的背景下,故事的基調還是禁慾的,不是無慾或超脫,而是願意徹底的保存著慾望,朝向最終極的形式:死。


6.


〈娃娃兵〉則是採後設的設計,楷體字的作者的小說筆記、解說,以及標準字的「敘事者我」飽富後設意義的話語(這個被標楷體作者創造出的「我」知道自己是小說角色)相互交錯。但這個敘事者我,卻又安排為一個小說家。所以小說的故事(第三條線),由後者說出:五個男女同居,關於幸福與暴力的問題。娃娃兵的可愛無害,幸福快樂,但「兵」是什麼?是殺人機器,又是被推上前線送死的渺小存在。某方面來說,人被推向社會,就像是個在殘酷世界卻被賦予責任追求幸福快樂的娃娃兵,最終只會遭到拋棄。

最終的安排,足見小說家對於結構的重視:小說裡的作者,與被創造出的說故事者,我與我的幻影永遠不能共存。「我」害怕自己虛構的「我」會看穿自己,無法再深思。令人玩味的是,在小說中,是誰留下來了呢?先告別的竟是作者,而那個被指定為小說家的、被作者創造出的角色,才是將故事交給編輯的人,並用完結替代原本的待續。

至此,作為一個並非邱妙津的忠實讀者,或許想要從這裡提問:是否,某個程度上來說,應該要以這種後設的態度看邱妙津的作品,《鱷魚手記》如此,《蒙馬特遺書》更該如此。不是在聲稱當中的內容是虛構、虛假的,而是虛構的話語機制,可能才是掌握邱妙津真實樣貌的思路。


7.


〈柏拉圖之髮〉則讓敘事的形式是相對單純的一篇,卻是性別符號最令人玩味的。但仍然注意的,在這故事的一開始就註定,是兩個相似形象的必然悲劇。作者選用的「髮」在小說中是相當有效的象徵。

從寒的「你的頭髮好長!」「你的頭髮比我長得多!」「可是你是男人啊!」三句話,直接否定「我」的形象。這個最簡單的刻板印象,在寒接著說的話當中產生極大的效應:「你如果也有長髮,就會變得不愛我的長髮了。」接著說不如自己剪斷長髮,才能愛上「我」的長髮。長髮與短髮,女人與男人,在這簡單的場景與對話中展現豐富的變體。

寒這樣的女性,從契約到誘惑,激起的痛苦的意識,將在小說再度翻轉:「我」並不是在開頭讓讀者以為的男性,而是女性,更重要的是,「我」到這時才意識到「我」是個「女性」。這也是唯一一篇敘事者「我」是個生理女性。這是作者的小說性別意志開始的宣告,主體因為女人而意識到女性,而非因為男性。過往與男性交往的經驗,只讓「我」對性別只有模糊的想法。

我們可以在這裡辨識出作者往後在《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的慾望與痛苦的原型,這必須放在「我」與寒的對偶關係中去看。寒的身體是種不可觸的又如焚燒渴望的,是個極限的體驗(巴塔耶語),是逾越的愉悅,是禁忌也是神聖,永遠不可能妥協,也不可能庸俗的。在此,「我完全找不到自己在男性和女性座標中的位置」,成為在迷宮中的牛頭人身怪物般的存在。

小說背後的暴力與魔幻場景,將最初場景預示的閹割意識重演,與〈囚徒〉的對鏡像的攻擊、自我與他者的混淆有異曲同工。


8.


礙於篇幅,《寂寞的群眾》無法在此細談。但可以注意的是,在《鬼的狂歡》裡的非寫實的處理(後設破壞敘事,或〈囚徒〉〈柏拉圖之髮〉的魔幻結局)後,作者似乎對於現實不再閃躲,《鱷魚手記》與《蒙馬特遺書》當中,能跟現實對抗的只有角色本身的性格,譬如夢生,但不會有頭髮有自己的意識之類的故事了。

《寂寞的群眾》的現實意識值得玩味,甚至是認真的處理政治、歷史與社會。另外,這本集子三篇都展現十足的敘事形式的用心,尤其〈寂寞的群眾〉在處理歷史、社會運動,以及極為獨創的敘事角度--敘事者我,是漫天飛舞的報紙照片,對照著天安門事件與台灣街頭運動的兩種情景--可以看出作者對於小說的探索。我們幾乎可以斷言,邱妙津每個小說選擇的敘事形式,都是深思熟慮的。


但,還是回到這個現實意義。這像是一種誓言,小說的敘事裡,都不會將現實以幻想替代(即使那些短篇裡的幻想非現實場景往往是更暴力的、折人的)。更可怕的可能在於另一個覺悟:《鬼的狂歡》的所有敘事者我都有瀕臨瘋狂,或是在瘋狂中結束小說的暗示。但後來的作品裡,「我」無論崩潰幾次,折磨無盡,都不再瘋了,反倒無比清醒的承受並呈現著。

為什麼呢?若不要繞回老路,回到作者個人的傳記,《寂寞的群眾》的〈自述〉或許已經回答了,在相當早的時候,她已經決定「全然獻身」於文學,唯有以一種職業的態度才行。

在她的最後作品,無論用怎樣角度看待,我想,都不能輕忽這篇宣言的最後,是在「更高級的發展自我意識」中,焉能完成。

對於作者的意志,不應因任何的投射或逕自的想像而輕忽,這是作為讀者應有的責任。


    本空間收藏朱嘉漢過去累積的短文與評論。 全文開放。若有意願,可小額贊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進入心智的幽暗處,大腦內的宇宙前,我們的作者,2000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肯德爾,先為我們準備一個最為華麗的舞台:1900年的維也納。 無論你對於哪個領域有興趣,是文學、歷史、音樂、藝術,乃至於醫學、心理學、科學,一旦你對於人性的奧秘、對於美感經驗、對於知識疆界的探勘有所好奇,當你隨著作者的目光聚
    無論是《背離親緣》或是這本《正午惡魔》,作者安德魯·所羅門皆展現出調查、搜集資料的用心,亦擁有更為迷人的敘述能力,將其主題娓娓道來。 然而,強力的說故事能力,對於書寫憂鬱症的主題來說,是種雙面刃。並非指說故事能力所製造的效果、讀者的投入與投射會損害故事本身(確實有時候有魅力的說故事者未必能完美的把
    《辶反田野》的書名耐人尋味,由各自經驗出擊的「反田野」與「返田野」,歧異不僅在「我/他者」或文化接觸中的差異,充滿意外與機緣。乃在貫串本書的歧異點,其實存在於田野經驗的N次方間。最大的「歧異點」就在認識主體,也就是研究者,所謂人類學家身上。白話點說,不僅是田野地與報導人本身的物是人非,這本來就是過去
    人類學作品時常給予一種閱讀的愉悅,即便人類學由內或由外的反思已經進行了幾十年,讀起像這般的句子——「我在貝塔尼亞頭一回聽得懂的對話是關於游泳。當時我想知道能否在海裡游泳,他們告訴我可以;當人們看到我游泳,他們告訴我,我是斐索。」——,往往浮現一種嚮往。這些與我們相異的人們向我們展演的人類文化的可能性
    每一次的經典重出,除了後見之明的讀取彼時的時代精神外,亦參照當代,重新審閱了價值。而這價值無論如何,即使看起來「不變」,都是新的。閱讀《物體系》不可能忽略布希亞當時所談論的重心之一「科技」,在五十年間已有巨大改變,尤其網路的發明,使得這本書的觀點,可能要搭配到他往後所見證的時代方可證成。而幸運的我們
    在進入心智的幽暗處,大腦內的宇宙前,我們的作者,2000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肯德爾,先為我們準備一個最為華麗的舞台:1900年的維也納。 無論你對於哪個領域有興趣,是文學、歷史、音樂、藝術,乃至於醫學、心理學、科學,一旦你對於人性的奧秘、對於美感經驗、對於知識疆界的探勘有所好奇,當你隨著作者的目光聚
    無論是《背離親緣》或是這本《正午惡魔》,作者安德魯·所羅門皆展現出調查、搜集資料的用心,亦擁有更為迷人的敘述能力,將其主題娓娓道來。 然而,強力的說故事能力,對於書寫憂鬱症的主題來說,是種雙面刃。並非指說故事能力所製造的效果、讀者的投入與投射會損害故事本身(確實有時候有魅力的說故事者未必能完美的把
    《辶反田野》的書名耐人尋味,由各自經驗出擊的「反田野」與「返田野」,歧異不僅在「我/他者」或文化接觸中的差異,充滿意外與機緣。乃在貫串本書的歧異點,其實存在於田野經驗的N次方間。最大的「歧異點」就在認識主體,也就是研究者,所謂人類學家身上。白話點說,不僅是田野地與報導人本身的物是人非,這本來就是過去
    人類學作品時常給予一種閱讀的愉悅,即便人類學由內或由外的反思已經進行了幾十年,讀起像這般的句子——「我在貝塔尼亞頭一回聽得懂的對話是關於游泳。當時我想知道能否在海裡游泳,他們告訴我可以;當人們看到我游泳,他們告訴我,我是斐索。」——,往往浮現一種嚮往。這些與我們相異的人們向我們展演的人類文化的可能性
    每一次的經典重出,除了後見之明的讀取彼時的時代精神外,亦參照當代,重新審閱了價值。而這價值無論如何,即使看起來「不變」,都是新的。閱讀《物體系》不可能忽略布希亞當時所談論的重心之一「科技」,在五十年間已有巨大改變,尤其網路的發明,使得這本書的觀點,可能要搭配到他往後所見證的時代方可證成。而幸運的我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真福之家希望會員來到這裡,是尋找一個踏腳石、尋找一個靠山,讓大家找到可以準備自己的所在。不僅是永遠待著,我們更期待大家可以在這裡準備好之後勇敢往前進。我們歡迎各種狀態的疾病當事人來到這裡,只要具有精神疾病的診斷身份,並且戶籍在臺北市或實際居住於臺北市,都邀請大家一起來認識我們唷!
    Thumbnail
    還記得上次去動物園的時候,好像是大班或是小一的時候吧?反正就是很久沒去了。因為弟弟還沒去過動物園,所以我們又要跟動物園重逢! 雖然現在疫情嚴重,但是真的好久沒有全家出遊了,難得這次去動物園,讓我們終於可以透透氣。 終於來到了動物園,過了5、6年之後,再次來到了這個地方!
    Thumbnail
    《十字路》裡的希爾布蘭特牧師一家人,對新展望鎮的鎮民來說都是好人。牧師羅斯虔誠而正直,牧師太太瑪莉安善良且熱心,四個孩子,特別是老三裴里聰明有禮,才念高中就熱衷思考「聰明人如何做一個好人」。但是這樣的一家好人,一群努力走在當好人道路上的人,為什麼最後卻一一做出傷害自己與家人的事?
    Thumbnail
    「幸好公司推出『三個月新冠緊急方案』, 我每個月能分配到 3-5 萬日圓,就這樣活了下來。」--《The Big Issue Japan》販售員 正彥
    Thumbnail
    《綠色牢籠》一片籌拍七年,導演黃胤毓從田野調查開始,發掘一段埋藏在阿嬤內心深處,也是台日歷史中被遺忘的過去。在歷史上曾被稱為「綠色牢籠」的「西表礦坑」如今雜草叢生,只剩下一片寂靜。
    Thumbnail
    星欣在很小的時候開始學鋼琴,剛開始是彈電子琴,後來到外面借琴房練習,最後買了鋼琴,就一直學,一直學,學到高中畢業,上大學才逼不得已停止學琴,之後就幾乎沒有再碰過琴,這麼多年來也曾經想打開琴蓋彈一彈,但一直覺得這麼久沒有彈應該彈不好了,直到最近...
    Thumbnail
    讓人意外的是,因為翻拍電影《惡靈古堡》開啟賣座同時被人咒罵不止的保羅·W·S·安德森(Paul W. S.Anderson)居然精準的抓住了魔物獵人的醍醐味,將其魅力給展現在電影之中,它是關於獵人之道,是因為有了獵人之道,才使《魔物獵人》不僅是一款刷裝備刷素材刷素質的遊戲,而這是後面繼起模仿者甚至此
    Thumbnail
      旅程中,我不回同個地方。這次,是為了約定。十年的時光,要淺嘗過彼此所有的發生,不過是幾小時的事。望著她仍光彩的臉龐,時光似乎沒有帶走什麼。我對這座城市的凝望,已悄悄進入尾聲。<黑鳥>的旋律輕輕在心中響起。
    Thumbnail
    《轉吧!企鵝罐》仍然要回歸幾原邦彥監督所要做的事情「描述一個關於家與愛的故事」,這個故事最終所要闡述的就是「愛與被愛」,以及那些已經失去了這樣能力的人,所有人從社會的最小單位「家」開始衍生,最終共同構建了一整個社會,社會的悲劇所引發的罪與罰,最終仍然也需被所有人共同分享並且承擔起這份命運的果實。
    Thumbnail
    婚後,跟女性友人結伴出國的次數不到三次,因為難度頗高。首先,彼此要志同道合;第二,日期時間要能配合;第三,老公心甘情願接手燙手山芋(小孩);最後才來考慮荷包。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真福之家希望會員來到這裡,是尋找一個踏腳石、尋找一個靠山,讓大家找到可以準備自己的所在。不僅是永遠待著,我們更期待大家可以在這裡準備好之後勇敢往前進。我們歡迎各種狀態的疾病當事人來到這裡,只要具有精神疾病的診斷身份,並且戶籍在臺北市或實際居住於臺北市,都邀請大家一起來認識我們唷!
    Thumbnail
    還記得上次去動物園的時候,好像是大班或是小一的時候吧?反正就是很久沒去了。因為弟弟還沒去過動物園,所以我們又要跟動物園重逢! 雖然現在疫情嚴重,但是真的好久沒有全家出遊了,難得這次去動物園,讓我們終於可以透透氣。 終於來到了動物園,過了5、6年之後,再次來到了這個地方!
    Thumbnail
    《十字路》裡的希爾布蘭特牧師一家人,對新展望鎮的鎮民來說都是好人。牧師羅斯虔誠而正直,牧師太太瑪莉安善良且熱心,四個孩子,特別是老三裴里聰明有禮,才念高中就熱衷思考「聰明人如何做一個好人」。但是這樣的一家好人,一群努力走在當好人道路上的人,為什麼最後卻一一做出傷害自己與家人的事?
    Thumbnail
    「幸好公司推出『三個月新冠緊急方案』, 我每個月能分配到 3-5 萬日圓,就這樣活了下來。」--《The Big Issue Japan》販售員 正彥
    Thumbnail
    《綠色牢籠》一片籌拍七年,導演黃胤毓從田野調查開始,發掘一段埋藏在阿嬤內心深處,也是台日歷史中被遺忘的過去。在歷史上曾被稱為「綠色牢籠」的「西表礦坑」如今雜草叢生,只剩下一片寂靜。
    Thumbnail
    星欣在很小的時候開始學鋼琴,剛開始是彈電子琴,後來到外面借琴房練習,最後買了鋼琴,就一直學,一直學,學到高中畢業,上大學才逼不得已停止學琴,之後就幾乎沒有再碰過琴,這麼多年來也曾經想打開琴蓋彈一彈,但一直覺得這麼久沒有彈應該彈不好了,直到最近...
    Thumbnail
    讓人意外的是,因為翻拍電影《惡靈古堡》開啟賣座同時被人咒罵不止的保羅·W·S·安德森(Paul W. S.Anderson)居然精準的抓住了魔物獵人的醍醐味,將其魅力給展現在電影之中,它是關於獵人之道,是因為有了獵人之道,才使《魔物獵人》不僅是一款刷裝備刷素材刷素質的遊戲,而這是後面繼起模仿者甚至此
    Thumbnail
      旅程中,我不回同個地方。這次,是為了約定。十年的時光,要淺嘗過彼此所有的發生,不過是幾小時的事。望著她仍光彩的臉龐,時光似乎沒有帶走什麼。我對這座城市的凝望,已悄悄進入尾聲。<黑鳥>的旋律輕輕在心中響起。
    Thumbnail
    《轉吧!企鵝罐》仍然要回歸幾原邦彥監督所要做的事情「描述一個關於家與愛的故事」,這個故事最終所要闡述的就是「愛與被愛」,以及那些已經失去了這樣能力的人,所有人從社會的最小單位「家」開始衍生,最終共同構建了一整個社會,社會的悲劇所引發的罪與罰,最終仍然也需被所有人共同分享並且承擔起這份命運的果實。
    Thumbnail
    婚後,跟女性友人結伴出國的次數不到三次,因為難度頗高。首先,彼此要志同道合;第二,日期時間要能配合;第三,老公心甘情願接手燙手山芋(小孩);最後才來考慮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