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改變別人」,什麼都不能改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FB上朋友分享的書摘,我看到一句:「不要改變別人」,心想,他指的是什麼事?什麼都不能改嗎?想到這裏就不爽,字那麼多,不想看。

如果那個人的做法跟我沒關,沒妨礙到我,就由他去,不用改變他;但如果妨礙到我或其他人呢?

隨便舉例:

■有人出去一下不帶鑰匙,回來就按電鈴,在家的人得放下手邊的事情去聽對講機,幫他開門,樓上的門開了,還得看著,等他進來才安心;

■老人家在人家要出門上班時,才說順路載他去哪裏。我後來跟他說明,人家出門上班,時間算得剛剛好,在你看來是「順路」,也要繞一下,停下來,這麼多花幾分鐘就遲到了。

■我和先生共用汽車,他都要將油用到底才會加,常常我開動了,看到沒油,得先去加油,心裏很急,擔心遲到。跟他說,請他開回來時看到沒油就要先加滿。他有沒有改變?我忘了。

■朋友說她家沒有存款,先生每個月都將薪水用光光,有突發事件的話,就要用借的或貸款,讓她很沒有安全感。

■先生買東西只看價錢,其他的條件都不看,都選便宜的。我自己出錢去買,買比較貴的,他會罵我,以前常為了錢吵架,他跟小孩也常為了他要省10元而吵架(是他要改變家人)。

這些習慣要改變是很難沒錯,但是一定「不能」改變對方嗎?

或許別人的有些觀念和做法不要試圖改變他,事實上也無法改變,這麼說是有道理的,但是包括「所有」的事情嗎?或許作者說這句話有前因後果,有脈絡說明,只是這麼一句話寫在前頭,通論下去,沒有看完整篇的人會誤解啊!

說這話的他自己一直在改變別人

重點是,反看作者自己,他寫了那麼多字,出了那麼多本書,就是要改變別人啊!然後教人家,告訴讀者不要改變別人,這很好笑吧!

好了,以上是我自己的碎碎唸,我承認我沒有看完文摘,不知道他要說的是什麼?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鬼-avatar-img
2022/05/20
佛語:"執" 講的就是一種"堅持",這其實是"認知"的延伸. 行為很難改除慣性外,認知是根本. 但認知潛藏很深,不易朔源. 找到了,就容易了,
紀餘-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5/21
是啊
avatar-img
紀餘的沙龍
91會員
687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紀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不要改變別人」這句話時常看到,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呢?   我有位朋友,她專職帶領讀書會,她的臉書和部落格只貼書的摘錄,不知是她讀書會的用書,或是她欣賞的書?一本書會連著貼好幾則,以前我有時候會看一下。   有一次我看到一開頭就寫:「不要改變別人」,我知道作者有他的解釋和說法,不過我心中升起對
Thumbnail
「不要改變別人」這句話時常看到,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呢?   我有位朋友,她專職帶領讀書會,她的臉書和部落格只貼書的摘錄,不知是她讀書會的用書,或是她欣賞的書?一本書會連著貼好幾則,以前我有時候會看一下。   有一次我看到一開頭就寫:「不要改變別人」,我知道作者有他的解釋和說法,不過我心中升起對
Thumbnail
那個「聯結」放錯地方了 這週的主題是:矛盾和衝突會浮出來,化解掉,表面上會不舒服,很難過,甚至有些鬥爭,但同時它也是「勇者之光」。 我的生活中沒什麼事,所以也沒什麼矛盾衝突的事情,昨天想到了,最近困擾的事情是: 1.瞬間記憶很差, 常常動作做了後,腦袋裏沒印象; 前一秒做的事情、放的東西、想到的,下
Thumbnail
那個「聯結」放錯地方了 這週的主題是:矛盾和衝突會浮出來,化解掉,表面上會不舒服,很難過,甚至有些鬥爭,但同時它也是「勇者之光」。 我的生活中沒什麼事,所以也沒什麼矛盾衝突的事情,昨天想到了,最近困擾的事情是: 1.瞬間記憶很差, 常常動作做了後,腦袋裏沒印象; 前一秒做的事情、放的東西、想到的,下
Thumbnail
FB上朋友分享的書摘,我看到一句:「不要改變別人」,心想,他指的是什麼事?什麼都不能改嗎?想到這裏就不爽,字那麼多,不想看。 如果那個人的做法跟我沒關,沒妨礙到我,就由他去,不用改變他;但如果妨礙到我或其他人呢? 隨便舉例: 這些習慣要改變是很難沒錯,但是一定「不能」改變對方嗎?
Thumbnail
FB上朋友分享的書摘,我看到一句:「不要改變別人」,心想,他指的是什麼事?什麼都不能改嗎?想到這裏就不爽,字那麼多,不想看。 如果那個人的做法跟我沒關,沒妨礙到我,就由他去,不用改變他;但如果妨礙到我或其他人呢? 隨便舉例: 這些習慣要改變是很難沒錯,但是一定「不能」改變對方嗎?
Thumbnail
常在文字中或是周圍人們的口中聽到這句:「改變別人是不可能的,只好改變自己。」好像大家都心知肚明地知道要改變自己什麼似的,我以前當面聽到時忘了問她本人:「要改變自己的什麼呢?」不知道對方答不答得出來?(上過成長課的人,常常會口出這些「名言」、「規訓」) 一、 兒子很忙,要的很多 「有在想。」
Thumbnail
常在文字中或是周圍人們的口中聽到這句:「改變別人是不可能的,只好改變自己。」好像大家都心知肚明地知道要改變自己什麼似的,我以前當面聽到時忘了問她本人:「要改變自己的什麼呢?」不知道對方答不答得出來?(上過成長課的人,常常會口出這些「名言」、「規訓」) 一、 兒子很忙,要的很多 「有在想。」
Thumbnail
「如果你真心想了解一件事,那就試著去改變它。」 ——勒溫|行為學家 就算在同一個家庭成長,卻不會有人擁有100%相同的價值觀。 我們總是很想別人支持自己的想法、想改變別人,然而用錯方式卻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發爭吵,適得其反。 阻礙改變的5個原因 ❶抗拒心理 人在被逼、被限制時反而會刻意反抗。
Thumbnail
「如果你真心想了解一件事,那就試著去改變它。」 ——勒溫|行為學家 就算在同一個家庭成長,卻不會有人擁有100%相同的價值觀。 我們總是很想別人支持自己的想法、想改變別人,然而用錯方式卻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發爭吵,適得其反。 阻礙改變的5個原因 ❶抗拒心理 人在被逼、被限制時反而會刻意反抗。
Thumbnail
近來,覺得自己好像想有點改變。不知道為什麼想有改變,就是覺得,如果不再改變,會連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Thumbnail
近來,覺得自己好像想有點改變。不知道為什麼想有改變,就是覺得,如果不再改變,會連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Thumbnail
幾年前的撰文,我是認為講者沒有同理心。長大的人能夠對生活事務有所選擇,包括要不要接受被灌輸的理念,在學生離席也無鬧場干擾的情形下,談上素質只有過之無不及。
Thumbnail
幾年前的撰文,我是認為講者沒有同理心。長大的人能夠對生活事務有所選擇,包括要不要接受被灌輸的理念,在學生離席也無鬧場干擾的情形下,談上素質只有過之無不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