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溝通心理學➤《如何改變一個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你真心想了解一件事,那就試著去改變它。」
——勒溫|行為學家
就算在同一個家庭成長,卻不會有人擁有100%相同的價值觀。
我們總是很想別人支持自己的想法、想改變別人,然而用錯方式卻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發爭吵,適得其反。
溝通不只在建立於人際關係,甚至是商人的行銷、政治策略,都能藉由有科學根據的心理學來推波助瀾。
書中也舉例了許多跨國企業的例子。ex:寶僑、Dropbox、豐田汽車。
本書內容我認為非常貼近生活,不論是用字遣詞、排版、案例,都讓我忍不住在兩天之內就看完。(而且作者在主題編排上非常有條理)

我整理了一些筆記,以下分成三個部分:
阻礙改變的5個原因、6個解決方案、這本書適合怎樣的人閱讀。
阻礙改變的5個原因
❶抗拒心理
人在被逼、被限制時反而會刻意反抗。
❷敝掃自珍效應
除非狀況真的很糟,否則大多數人都只想維持現狀。
❸距離
立場不同的距離,會造成偏見,連試圖暸解都不願意。
❹不確定性
在人心中,不確定的事會貶值,因此大多拒絕冒險嘗試。
❺證據
提供證據的人立場思維與自己越相同,接受度就會越高。
6個解決方案
①讓對方擁有選擇權
人很在意自己是否擁有主導權,若是被強壓限制,完全沒有商量餘地,反而會引起反彈;在溝通時,不妨提供一些能讓人選擇的空間。
②提供選項
在溝通時,可以提出2-3個選項。要注意的是,這些選項是建立在雙方都有好處的基礎上,不管選哪個,都不會有人吃虧。
提供選項的好處,是讓對方聚焦在選項上,不再騎驢找馬。
③以提問來引導
果斷地給出建議,會刺激人的「抗拒心理」。倘若是由提問的方式,引導當事者自己思考,則效果會更好,因為這個答案是他們自己所做出的「選擇」。
④提醒維持現狀的成本
人不喜歡冒險改變,但通常維持現狀也需要一定的成本。
例如:不投資,只把錢往銀行存,存款也會被通貨膨脹所稀釋。
⑤降低前期風險成本
很多人拒絕改變的原因,是擔心前期要花一筆錢與時間適應。如果能改善前期成本,則能大大強化改變的意願。
例如:保養品賣小包裝、套組,就是為了讓顧客嚐鮮體驗。
⑥讓事情有可逆的空間
一場可以反悔的冒險,大家的接受度又會更高。
像是costco方便退貨的機制,大家購買的意願就會提升,即使不合適退貨也相當方便。但也因為人的慣性,很有可能買了也懶得退貨,提高了營業額。
例如:許多付費app會讓使用者先免費使用14天,再決定是否訂閱。
這本書適合怎樣的人閱讀
這本書的翻譯平易近人,平常不常讀翻譯刊物的人也很好讀。即使是外國作者,書中舉例也是知名企業或政治案例,會更有共鳴。
看似硬知識,卻淺顯易懂,實作起來更加容易。
適合平常稍微有閱讀習慣,喜歡心理學、行銷技巧、社交題材的讀者閱讀。

我是Louna,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訂閱按愛心留言
想看更多關於簡單生活、閱讀、自我成長、憂鬱症、手寫字,或者是你想找一個樹洞聊聊天,歡迎來到我的IG@Na個樹洞
或是你想寫信給我,也非常歡迎!
yijie0807@gmail.com
喜歡看書,什麼書都看。再平庸的人愛看書都會變得閃閃發光(自己講) 最喜歡哲學、人文、文學、行銷等主題。想分享好書給大家,也為自己的閱讀留下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生不是茄子、小黃瓜或一夜干,不是醃漬、風乾一晚就有所成就。」—p.57 別把成就當作自己的生存價值 「將工作當成安全感來源,一旦失敗就覺得一無所有。」—p.54 我確實獲得不錯的成績,但我從未感到滿足,自卑像是一股黑洞,我深溺其中無法自救,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拼命工作不敢休息。
看完這本書我真的倒抽一口氣,因為心境太真實。 通常我們把忌妒、自卑、比較的心態藏在內心最深處,認為這些是不堪的,就連對親密的人也羞於開口承認這些情緒,而作者卻完全把這些攤在書中,分享給大家。 以下分享閱讀後我延伸出的兩個體悟+兩句我喜歡的金句。 我是Louna,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觀察我的閱讀習慣就能略知其實我鮮少看兩性書籍,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認為大多都是沒有根據的經驗談,總是過目即忘,很難讓讀者有帶入感,進而覺察自己。 本書是由鄧惠文醫師撰寫,當然裡面有我最喜歡的心理學,對我而言收益良多,最大的原因是利用心理學剖析人的內心,而這樣的心理造成哪些行為。
黃恐龍勸藍恐龍:「你想太多了!」 藍恐龍答:「你又不知道怎樣才是想得剛剛好,要是我想得太少怎麼辦?」
人最難放棄的不是金錢、權力、名聲,而是自己過去的努力。—p.62 談到極簡主義,應該沒人不曉得近藤麻理惠。 她教導許多人觀察內心對於物品是否有怦然心動,來決定要不要擁有這件物品,進而體察到心中真正的渴望,建造自己的理想生活。 麻理惠很擅長帶領著個案整理好房間。 而這本書的作者川原卓巳,同時是她的先
跑步最難的部分,向來都是跨出第一步。—p.234 出社會後,才發現有不少友人都是月光族,甚至有著鉅額卡債。 有些朋友很苦惱:明明收入不錯,為何帳戶裡數字總是少得可憐?想理財又覺得很難,光是連股票紅字綠字都好難搞清楚。 從小我就是個危機感比較重的孩子,從學生時期就開始有儲蓄的習慣。 但我也不是理財高
「人生不是茄子、小黃瓜或一夜干,不是醃漬、風乾一晚就有所成就。」—p.57 別把成就當作自己的生存價值 「將工作當成安全感來源,一旦失敗就覺得一無所有。」—p.54 我確實獲得不錯的成績,但我從未感到滿足,自卑像是一股黑洞,我深溺其中無法自救,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拼命工作不敢休息。
看完這本書我真的倒抽一口氣,因為心境太真實。 通常我們把忌妒、自卑、比較的心態藏在內心最深處,認為這些是不堪的,就連對親密的人也羞於開口承認這些情緒,而作者卻完全把這些攤在書中,分享給大家。 以下分享閱讀後我延伸出的兩個體悟+兩句我喜歡的金句。 我是Louna,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觀察我的閱讀習慣就能略知其實我鮮少看兩性書籍,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認為大多都是沒有根據的經驗談,總是過目即忘,很難讓讀者有帶入感,進而覺察自己。 本書是由鄧惠文醫師撰寫,當然裡面有我最喜歡的心理學,對我而言收益良多,最大的原因是利用心理學剖析人的內心,而這樣的心理造成哪些行為。
黃恐龍勸藍恐龍:「你想太多了!」 藍恐龍答:「你又不知道怎樣才是想得剛剛好,要是我想得太少怎麼辦?」
人最難放棄的不是金錢、權力、名聲,而是自己過去的努力。—p.62 談到極簡主義,應該沒人不曉得近藤麻理惠。 她教導許多人觀察內心對於物品是否有怦然心動,來決定要不要擁有這件物品,進而體察到心中真正的渴望,建造自己的理想生活。 麻理惠很擅長帶領著個案整理好房間。 而這本書的作者川原卓巳,同時是她的先
跑步最難的部分,向來都是跨出第一步。—p.234 出社會後,才發現有不少友人都是月光族,甚至有著鉅額卡債。 有些朋友很苦惱:明明收入不錯,為何帳戶裡數字總是少得可憐?想理財又覺得很難,光是連股票紅字綠字都好難搞清楚。 從小我就是個危機感比較重的孩子,從學生時期就開始有儲蓄的習慣。 但我也不是理財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一直做同樣的事,卻希望看到不一樣的結果」──發現其中的矛盾嗎? 例如:你總是拒絕別人靠近、與人保持距離,卻希望有好人緣!可能嗎?!     記得改變才能讓結果不同。例如:要開始每天回家真的規律讀書,段考成績才有可能進步。     如果你想要有不同的結果,就開始做不一樣的事吧!只要開始
Thumbnail
我們忽略了改變別人不是我們的責任, 我們只能夠透過以身作則,啟發對方願意去做出改變。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這本書探討了人們為何在看似即使在有明顯好處的情況下,仍抗拒改變,並歸納總結出人們常陷入直覺思考錯誤的2種吸引力(推進型與避險型)和4種心理摩擦力(慣性、惰性、情感阻力,和反彈),以及如何應對和克服它們。
Thumbnail
當過往策略無法通關時,我們感到不知所措,需要從何開始下手。改變困難的原因在於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以及改變需要付出代價。成功改變涉及心理、行為和方法上的變化。調整對改變的看法,將改變視為探索,可減輕心理壓力。
若想改變、如果詢問別人自己有什麼改進空間,那麼就在被點出問題時好好追問「為什麼這樣覺得」、問對方觀察到些什麼,聽聽對方提出這些背後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急著回覆一句:「你說的那些我都已經知道了」。 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好好思考過原因的話,為何還會想要不斷詢問他人意見、但一被點出問題就產生防衛反應
Thumbnail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這本書的主題是探討人們如何有效地影響他人,讓他們改變想法、觀點或行為。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心理學、溝通技巧和策略,讓讀者能夠更加有把握地影響他人,達到自己的目標。閱讀《如何讓人改變想法》,我深深體會到影響他人的能力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必備的社交技能。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一直做同樣的事,卻希望看到不一樣的結果」──發現其中的矛盾嗎? 例如:你總是拒絕別人靠近、與人保持距離,卻希望有好人緣!可能嗎?!     記得改變才能讓結果不同。例如:要開始每天回家真的規律讀書,段考成績才有可能進步。     如果你想要有不同的結果,就開始做不一樣的事吧!只要開始
Thumbnail
我們忽略了改變別人不是我們的責任, 我們只能夠透過以身作則,啟發對方願意去做出改變。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這本書探討了人們為何在看似即使在有明顯好處的情況下,仍抗拒改變,並歸納總結出人們常陷入直覺思考錯誤的2種吸引力(推進型與避險型)和4種心理摩擦力(慣性、惰性、情感阻力,和反彈),以及如何應對和克服它們。
Thumbnail
當過往策略無法通關時,我們感到不知所措,需要從何開始下手。改變困難的原因在於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以及改變需要付出代價。成功改變涉及心理、行為和方法上的變化。調整對改變的看法,將改變視為探索,可減輕心理壓力。
若想改變、如果詢問別人自己有什麼改進空間,那麼就在被點出問題時好好追問「為什麼這樣覺得」、問對方觀察到些什麼,聽聽對方提出這些背後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急著回覆一句:「你說的那些我都已經知道了」。 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好好思考過原因的話,為何還會想要不斷詢問他人意見、但一被點出問題就產生防衛反應
Thumbnail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這本書的主題是探討人們如何有效地影響他人,讓他們改變想法、觀點或行為。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心理學、溝通技巧和策略,讓讀者能夠更加有把握地影響他人,達到自己的目標。閱讀《如何讓人改變想法》,我深深體會到影響他人的能力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必備的社交技能。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