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環境中的兒少權利—CRC第25號一般性意見介紹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隨著科技的進步,數位環境不斷發展與擴大,現今,凡舉資訊和通訊技術、連接裝置和環境、虛擬和擴增實境、人工智慧、機器人、自動化系統、演算法和資料分析、生物識別和植入技術等皆已成為其一部份。此外,數位科技也為兒少提供了多樣的功能,如:通訊、獲取資訊、發表意見、討論與交流、教學、娛樂、社交/交友,甚至是尋求幫助等。然而當兒少的生活更加依賴數位科技,與此同時也有更多的風險與危機伴隨而至。尤其在數位環境中,兒少可以在不受照顧者的監督下更獨立的參與。

兒童權利委員會於2021年3月發表了關於數位環境中的兒少權利之第25號一般性意見(General comment No. 25 (2021) on children’s rights in relation to the digital environment),希望各締約國能確保每個兒少的權利在數位環境中得到尊重、保護和實現。

以下,本文將簡單介紹第25號一般性意見之內容。

遵循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Children,簡稱CRC)的四項一般原則──不歧視原則、兒少最佳利益原則、生命權、生存權和發展權原則,以及尊重兒少意見原則,第25號一般性意見呼籲締約國努力克服數位排斥(digital exclusion)現象,並採取積極作為確保所有兒少都能平等、公平地進入數位環境,防止兒少因任何理由受到歧視。同時,也要求締約國保護兒少的生命權、生存權和發展權不受傷害,並查明和處理兒少所面臨的新風險。此外,第25號一般性意見也鼓勵締約國在制定與數位環境有關的兒少權利的立法、政策、方案、服務和培訓時,不僅要將每個兒少最佳利益作為首要考慮,也應讓兒少參與事務、表達想法,並確保認真考慮與尊重兒少的意見與需求

考量並尊重兒少不斷發展的能力,第25號一般性意見要求締約國不應故意阻撓、妨礙兒少獲取資訊和通訊,且應提供廣泛、多樣化、可獲取且有益的數位內容,同時呼籲數位服務提供者採用簡明易懂的標籤,以提供兒少友善的內容。除此以外,第25號一般性意見也要求締約國保障兒少暢所欲言、接受和傳遞各種資訊和思想的言論自由,並尊重兒少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權,確保兒少不因表達任何觀點或身分,而受到懲罰,或以任何其他方式限制其未來的機會。締約國也應保障兒少在數位環境中行使結社與和平集會自由的權利,並促進以兒少為主導的活動。

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人們愈來愈習慣於網路上分享生活中的點滴,不只是兒少自身,其家庭成員、同伴或其他人皆可能對兒少隱私權造成威脅,因此第25號一般性意見中便要求締約國定期審查隱私和資料保護立法。同時,儘管締約國有收集並研究兒少相關資料的必要,但該行為應符合資料最小化原則,且須在兒少或其照顧者知情且同意的狀況下處理所有有關兒少的資料

另外,第25號一般性意見也呼籲締約國提供培訓或課程給兒少、其父母或照顧者、從事兒少工作或與兒少打交道的專業人員,及企業部門,以提升數位素養及相關意識。確保兒少熟知自身權益,並了解在建立和分享數位內容的同時,也應尊重他人的權利和尊嚴,且不違反法律。不僅如此,也呼籲數位服務提供者,將設計即安全(safety-by-design)、設計即隱私(privacy-by-design)與匿名結合起來,確保匿名做法不被用於隱藏有害或非法行為。

數位環境不但促進了兒少受教機會,而且也使兒少的文化、休閒活動變得更加多元化,締約國應增加兒少線上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機會,並公平發展學習場所的科技基礎設施。與此同時,雖然注意到數位科技對教育提供了多樣的便利性,但呼籲締約國應確保數位科技的使用不損害面對面教育,並有理由用於教育目的。不僅如此,締約國也應在保護兒少和支持兒少的自主性、個人發展和樂趣之間保持適當的平衡。因此,為了推廣數位和非數位活動的健康平衡和充分休息的重要性,締約國應確保在兒少生活的實際地點提供有吸引力的替代性活動。

除了上述行動,第25號一般性意見也建議締約國成立一個中央單位,統籌且專責處理有關兒少的網路內容,締約國也應妥善調動、分配和利用公共資源,協調各方單位,並保持良好且密切的國際和區域合作。此外,締約國應選定獨立監測單位,確保能有效地履行其有關兒少權利的任務。並且,締約國應確保國家人權機構和其他適當的獨立機構能夠接受、調查和處理兒少及其代表的申訴,而所有兒少及其代表都能廣泛瞭解並隨時可以利用免費、安全、保密、反應迅速和有效的司法和非司法救濟機制。最後,締約國應有效且廣泛地傳播有關數位環境中的兒少權利之資訊。 

註:一般性意見
《兒童權利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Children)公約內容大多為針對兒童人權所做出的原則性敘述,而由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針對公約條文進行文義釐清與細緻解釋的說明文件便稱為一般性意見,因此可將一般性意見視為公約的解釋文章、指導原則。


台灣展翅協會 推廣兒童人權

我們透過出版繪本、發行桌遊、舉辦數位公民論壇及工作坊、講授及宣導兒童權利公約、提供兒少被害人服務等等工作,用多元方式在不同面向實踐兒童權利公約的精神與意旨。也期望能讓社會更重視兒童權利,確保孩子的權利不會被忽略,能夠在最適切的環境下成長!


🌱 捐款支持台灣展翅協會 🌱

每個孩子都應該受到保護,需要你我一起守護
邀請您以實際行動支持展翅,
讓我們更有力量,穩定且持續地投入兒少服務工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展翅協會
9會員
86內容數
展翅致力於推動兒少性剝削防制、守護兒少上網安全、協助受害兒少身心復原、提倡兒童人權,致力找回兒少的笑容!
台灣展翅協會的其他內容
2024/05/08
○此用語的意義已具有普遍共識,在使用上不會造成汙名化和(或)對兒童造成傷害。 性侵害 (Sexual assault) 指的是「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強迫其進行性活動的行為;涉及強制性之性接觸的犯罪」或「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帶有強制性的性接觸」。
Thumbnail
2024/05/08
○此用語的意義已具有普遍共識,在使用上不會造成汙名化和(或)對兒童造成傷害。 性侵害 (Sexual assault) 指的是「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強迫其進行性活動的行為;涉及強制性之性接觸的犯罪」或「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帶有強制性的性接觸」。
Thumbnail
2024/05/05
拒學是近年來越發顯性的青少年議題,如何成為孩子的支持系統?陪伴拒學孩子的關鍵是「溫和」及「耐心」。文章探討影響孩子拒學行為的原因、家長應如何理解和處理拒學的建議。同時也提到學校系統和家長共同合作的重要!
Thumbnail
2024/05/05
拒學是近年來越發顯性的青少年議題,如何成為孩子的支持系統?陪伴拒學孩子的關鍵是「溫和」及「耐心」。文章探討影響孩子拒學行為的原因、家長應如何理解和處理拒學的建議。同時也提到學校系統和家長共同合作的重要!
Thumbnail
2024/05/02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2024/05/02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兒童」一詞其含意在網路的領域已越來越難掌握,無論是在網路環境或線下環境,兒童的定義即為未滿18歲的任何人。因此,在網路上進行活動的兒童也應享有同樣的保護,以免遭受性剝削與性虐待。
Thumbnail
「兒童」一詞其含意在網路的領域已越來越難掌握,無論是在網路環境或線下環境,兒童的定義即為未滿18歲的任何人。因此,在網路上進行活動的兒童也應享有同樣的保護,以免遭受性剝削與性虐待。
Thumbnail
身為21世紀的父母,您是否擔心小朋友暴露在各類3C產品的環境,會對他們的身心造成影響?但在這個AI強勢席捲全球的年代,我們又不希望孩子們太晚接觸資訊科技。究竟電子產品禁與不禁,成了家長們最頭痛的問題之一。 今天的艾倫戴爾育兒知識交流,我們就來聊聊國外專家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Thumbnail
身為21世紀的父母,您是否擔心小朋友暴露在各類3C產品的環境,會對他們的身心造成影響?但在這個AI強勢席捲全球的年代,我們又不希望孩子們太晚接觸資訊科技。究竟電子產品禁與不禁,成了家長們最頭痛的問題之一。 今天的艾倫戴爾育兒知識交流,我們就來聊聊國外專家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Thumbnail
家長要練習如何與孩子談論校園生活,讓孩子知道很多事情可以與父母談論,進而習慣與家長分享大小事,當孩子面臨困難或發生衝突時,就會主動與家長討論,再由家長帶著孩子練習如何因應及求助。而有些家長不知道如何與孩子開啟話題,這時候「親師互動」就尤為關鍵,家長可以將老師所分享的孩子在校狀況轉化成與孩子交流的契機
Thumbnail
家長要練習如何與孩子談論校園生活,讓孩子知道很多事情可以與父母談論,進而習慣與家長分享大小事,當孩子面臨困難或發生衝突時,就會主動與家長討論,再由家長帶著孩子練習如何因應及求助。而有些家長不知道如何與孩子開啟話題,這時候「親師互動」就尤為關鍵,家長可以將老師所分享的孩子在校狀況轉化成與孩子交流的契機
Thumbnail
談及網路安全教育,曾多聞認為「往往不是孩子的教育不能等,而是大人的教育不能等」。調查指出,網路上流傳的兒少私密照,大多不是壞人拍的,而是父母拍來曬娃的,但照片卻被有心人是截圖利用。若孩子習慣從小就在網路上暴露自己的隱私,那長大後也容易輕易發表自己的照片,因為他們沒有網路安全的意識,所以作為家長應該「
Thumbnail
談及網路安全教育,曾多聞認為「往往不是孩子的教育不能等,而是大人的教育不能等」。調查指出,網路上流傳的兒少私密照,大多不是壞人拍的,而是父母拍來曬娃的,但照片卻被有心人是截圖利用。若孩子習慣從小就在網路上暴露自己的隱私,那長大後也容易輕易發表自己的照片,因為他們沒有網路安全的意識,所以作為家長應該「
Thumbnail
自Covid-19疫情開始後,孩子參與線上遠距學習的機會大幅增加,使用網路的時間相較於過往,亦有變多的趨勢。網路在現今的大環境中,儼然成為孩子認識世界的鑰匙,但網路也可能沿伸出網路隱私、霸凌、網路誘拐、生理健康等問題,身為家長或監護人,我們該如何妥善的應用數位科技,來協助及管理孩子的上網行為呢?
Thumbnail
自Covid-19疫情開始後,孩子參與線上遠距學習的機會大幅增加,使用網路的時間相較於過往,亦有變多的趨勢。網路在現今的大環境中,儼然成為孩子認識世界的鑰匙,但網路也可能沿伸出網路隱私、霸凌、網路誘拐、生理健康等問題,身為家長或監護人,我們該如何妥善的應用數位科技,來協助及管理孩子的上網行為呢?
Thumbnail
全球迎來後疫情時代,當我們逐漸適應了新日常,有些孩子和家庭還在奮力趕上,而我們可以再努力的,也許是拉他們一把。 原文刊登於基督徒救世會電子期刊:疫情對兒少及家庭的衝擊與影響
Thumbnail
全球迎來後疫情時代,當我們逐漸適應了新日常,有些孩子和家庭還在奮力趕上,而我們可以再努力的,也許是拉他們一把。 原文刊登於基督徒救世會電子期刊:疫情對兒少及家庭的衝擊與影響
Thumbnail
1989年的這天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兒童權利公約」,而其概念為:兒童是權利的主題,而非國家、父母的附屬品,更包含了四大原則: ❶ 禁止歧視 ❷ 兒童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 ❸ 兒童之生存及發展權 ❹ 兒童有表示意見且需被考量的權利 另外還有五大權力: ❶ 公民權與自由 ❷ 家庭環境及替代性照顧 ❸ 特
Thumbnail
1989年的這天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兒童權利公約」,而其概念為:兒童是權利的主題,而非國家、父母的附屬品,更包含了四大原則: ❶ 禁止歧視 ❷ 兒童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 ❸ 兒童之生存及發展權 ❹ 兒童有表示意見且需被考量的權利 另外還有五大權力: ❶ 公民權與自由 ❷ 家庭環境及替代性照顧 ❸ 特
Thumbnail
你知道孩子在網路上做什麼嗎?我們在教導孩子現實中的言行及對於人事物的界線時,是否也用同樣的方式了解孩子在網路中看什麼?與誰同行?網路性剝削不須透過人與人直接接觸,只需要網路、一台手機,就可誘導孩子踏入性剝削的陷阱中,我們如何在數位世界中理解和陪伴孩子呢?展翅提供家長一些建議,您可以這樣與孩子展開討論
Thumbnail
你知道孩子在網路上做什麼嗎?我們在教導孩子現實中的言行及對於人事物的界線時,是否也用同樣的方式了解孩子在網路中看什麼?與誰同行?網路性剝削不須透過人與人直接接觸,只需要網路、一台手機,就可誘導孩子踏入性剝削的陷阱中,我們如何在數位世界中理解和陪伴孩子呢?展翅提供家長一些建議,您可以這樣與孩子展開討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