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教養不卡關 #11】許悌蓉:關係資本的累積會成為家長的籌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台灣展翅協會【數位教養不卡關】系列二「青少年你在煩惱什麼?」,以「青春期的煩惱」為主題,邀請專家從家庭教養、學校生活適應、心理健康、人際及愛情、法律...等不同層面切入,協助家長們理解家中青少年的生活以及如何有良性的,溝通及支持。
raw-image

近幾年科技網路使用頻繁,國高中生一人一機已是常態,加上疫情的肆虐使孩子喪失進入校園的機會,兒少改由居家遠距教學,使用網路的時間大幅增長,但網路安全教育的不落實,讓孩子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導致兒少在使用網路上風險遽增,例如個資的曝光、私密照的流傳等案件都是這兩年常見的犯罪類型,相信家長們也都很關注這個議題,這次就由許悌蓉社工督導帶著我們了解孩子的校園生活及網路世界吧!

孩子們使用網路的風險

網路沉迷導致部分兒少出現「拒學」狀況,不願意出門導致孩子「社交動力降低」,而對原先就是學習弱勢的族群而言,而遠距教學期間數位資源的落差及缺乏父母的陪伴,也使孩子的學習狀態更形弱化。但許悌蓉社工表示數位雖然會帶來風險,但「危機也可能是一種轉機」,例如數位教學的出現,開展了另一種的服務型態。

而疫情期間兒少保事件增多,原因是孩子與家長相處密度變高,使原本就有管教困難或親子衝突的家庭更容易產生摩擦,或是影響家長的情緒及壓力,進而導致管教過當的狀況出現。

接住孩子的情緒至關重要

兒少在校園常見議題包含「學習挫折」、「師生或親師衝突」、「身心議題」以及「同儕相處困難」,這些都可能成為孩子排斥就學的原因。而部分家長會認為兒少有能力可以單獨面對校園壓力,但其實不全然,就像大人換工作一樣,第一天到職同樣會有焦慮、緊張等情緒,同理來說孩子也是,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發出「警訊」,那就是孩子在無聲的求救,這時家長能不能接住孩子的情緒並鼓勵、支持孩子,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累積親子間的「關係資本」

家長要練習如何與孩子談論校園生活,讓孩子知道很多事情可以與父母談論,進而習慣與家長分享大小事,當孩子面臨困難或發生衝突時,就會主動與家長討論,在由家長帶著孩子練習如何因應及求助。而有些家長不知道如何與孩子開啟話題,這時候「親師互動」就尤為關鍵,家長可以將老師所分享的孩子在校狀況轉化成與孩子交流的契機。

創造「實體互動」平衡網路時間

當孩子在實體互動機會變少,無法獲得他想要的,如興趣、關心等,會使孩子深陷網路彌補孩子缺乏的,所以家長除了多理解孩子多一些交流外,更重要的是創造孩子「實體生活」的經驗,如家庭聚會、學校社團等,都會是平衡孩子使用網路的方法。當孩子能在現實生活獲得他所需的成就感、人際關係,那對於網路停用或少用就能減少很多的焦慮情緒。

霸凌事件無所不在

許悌蓉社工認為「霸凌事件常在網路與實體不斷的交錯下發生」,現在孩子習慣在數位交流,霸凌事件也逐漸從現實延伸到網路世界,有時候起因僅是小事,舉例來說,青少年的對談中常出現「速食對話」,而彼此對於文字解讀的不同,都有可能成為衝突點,引發霸凌產生。

孩子遇到霸凌怎麼辦?

學校有既定的法規及流程來處理霸凌及性平事件,只要提供足以證明的資訊,家長可以主動透過「檢舉」向學校申訴,讓霸凌及性平事件進到校園處理及調查的流程,且校方除了事件調查外,後續也會針對被行為人及行為人有合宜的輔導及行為管教規劃,甚至是必要的保護措施,如空間區隔,確保孩子身心靈的修復。

孩子不願意訴說怎麼辦?

許悌蓉社工表示,有時候孩子會因為害怕、擔心讓父母惹麻煩,甚至有些孩子會懷疑父母無能力替他們解決,而選擇不將事情告訴父母,這時如何讓孩子習慣交流這件事就尤為重要,家長要持續地去累積親子間的關係資本,讓孩子願意信任家長會在身邊支持,也會陪著他共同去面對,那自然而然的孩子就會願意坦露心聲。

許悌蓉社工小提醒

不論是霸凌亦或是性平事件其實都防不勝防,家長不會知道孩子何時會經歷這些事情,所以「關係資本的累積會成為家長的籌碼」,當孩子願意跟家長訴說,家長才能提供及時的協助。

欲觀看完整影片,歡迎前往台灣展翅協會YouTube頻道

本系列課程感謝 Google、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贊助支持

台灣展翅協會 上網安全資訊網

🌱 捐款支持台灣展翅協會 🌱

每個孩子都應該受到保護,需要你我一起守護
邀請您以實際行動支持展翅,
讓我們更有力量,穩定且持續地投入兒少服務工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展翅協會
8會員
86內容數
展翅致力於推動兒少性剝削防制、守護兒少上網安全、協助受害兒少身心復原、提倡兒童人權,致力找回兒少的笑容!
台灣展翅協會的其他內容
2024/05/08
○此用語的意義已具有普遍共識,在使用上不會造成汙名化和(或)對兒童造成傷害。 性侵害 (Sexual assault) 指的是「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強迫其進行性活動的行為;涉及強制性之性接觸的犯罪」或「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帶有強制性的性接觸」。
Thumbnail
2024/05/08
○此用語的意義已具有普遍共識,在使用上不會造成汙名化和(或)對兒童造成傷害。 性侵害 (Sexual assault) 指的是「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強迫其進行性活動的行為;涉及強制性之性接觸的犯罪」或「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帶有強制性的性接觸」。
Thumbnail
2024/05/05
拒學是近年來越發顯性的青少年議題,如何成為孩子的支持系統?陪伴拒學孩子的關鍵是「溫和」及「耐心」。文章探討影響孩子拒學行為的原因、家長應如何理解和處理拒學的建議。同時也提到學校系統和家長共同合作的重要!
Thumbnail
2024/05/05
拒學是近年來越發顯性的青少年議題,如何成為孩子的支持系統?陪伴拒學孩子的關鍵是「溫和」及「耐心」。文章探討影響孩子拒學行為的原因、家長應如何理解和處理拒學的建議。同時也提到學校系統和家長共同合作的重要!
Thumbnail
2024/05/02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2024/05/02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媽~我同學在網路上引戰耶!」 「什麼?!」 女兒一坐上車,就迫不及待地跟我說。 「就有人在臉書某個抱怨學校的社團罵我們班,我們班就有人上去留言嗆聲,然後搞得雙方在臉書上互罵,後來還扯到畢業後校外的學長...」 「聽起來情況好像不妙,老師知道嗎?」
Thumbnail
「媽~我同學在網路上引戰耶!」 「什麼?!」 女兒一坐上車,就迫不及待地跟我說。 「就有人在臉書某個抱怨學校的社團罵我們班,我們班就有人上去留言嗆聲,然後搞得雙方在臉書上互罵,後來還扯到畢業後校外的學長...」 「聽起來情況好像不妙,老師知道嗎?」
Thumbnail
(王世賢 行動諮商心理師from龍華國小講座筆記文章化整理) 溝通的力量 家庭中,溝通是培養孩子良好發展的基石。然而,如何溝通才能事半功倍呢? 首先,我們需要創造一個開放的環境,讓孩子敢於分享內心所想。 家長應該願意聆聽孩子,尊重他們的意見,給予鼓勵和支持...
Thumbnail
(王世賢 行動諮商心理師from龍華國小講座筆記文章化整理) 溝通的力量 家庭中,溝通是培養孩子良好發展的基石。然而,如何溝通才能事半功倍呢? 首先,我們需要創造一個開放的環境,讓孩子敢於分享內心所想。 家長應該願意聆聽孩子,尊重他們的意見,給予鼓勵和支持...
Thumbnail
認識和理解霸淩和暴力,並識別到這些行為是不對的。如何應對同儕之間的欺淩或暴力,及辨識並回應成年人對兒童的虐待。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誰可以以何種方式觸摸他們身體的哪些部位,辨識身體隱私部位,及如何應對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身體接觸。知道網路和社交媒體的安全使用,以避免使用者(包括兒童)暴露在危險之中。
Thumbnail
認識和理解霸淩和暴力,並識別到這些行為是不對的。如何應對同儕之間的欺淩或暴力,及辨識並回應成年人對兒童的虐待。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誰可以以何種方式觸摸他們身體的哪些部位,辨識身體隱私部位,及如何應對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身體接觸。知道網路和社交媒體的安全使用,以避免使用者(包括兒童)暴露在危險之中。
Thumbnail
家長要練習如何與孩子談論校園生活,讓孩子知道很多事情可以與父母談論,進而習慣與家長分享大小事,當孩子面臨困難或發生衝突時,就會主動與家長討論,再由家長帶著孩子練習如何因應及求助。而有些家長不知道如何與孩子開啟話題,這時候「親師互動」就尤為關鍵,家長可以將老師所分享的孩子在校狀況轉化成與孩子交流的契機
Thumbnail
家長要練習如何與孩子談論校園生活,讓孩子知道很多事情可以與父母談論,進而習慣與家長分享大小事,當孩子面臨困難或發生衝突時,就會主動與家長討論,再由家長帶著孩子練習如何因應及求助。而有些家長不知道如何與孩子開啟話題,這時候「親師互動」就尤為關鍵,家長可以將老師所分享的孩子在校狀況轉化成與孩子交流的契機
Thumbnail
談及網路安全教育,曾多聞認為「往往不是孩子的教育不能等,而是大人的教育不能等」。調查指出,網路上流傳的兒少私密照,大多不是壞人拍的,而是父母拍來曬娃的,但照片卻被有心人是截圖利用。若孩子習慣從小就在網路上暴露自己的隱私,那長大後也容易輕易發表自己的照片,因為他們沒有網路安全的意識,所以作為家長應該「
Thumbnail
談及網路安全教育,曾多聞認為「往往不是孩子的教育不能等,而是大人的教育不能等」。調查指出,網路上流傳的兒少私密照,大多不是壞人拍的,而是父母拍來曬娃的,但照片卻被有心人是截圖利用。若孩子習慣從小就在網路上暴露自己的隱私,那長大後也容易輕易發表自己的照片,因為他們沒有網路安全的意識,所以作為家長應該「
Thumbnail
自Covid-19疫情開始後,孩子參與線上遠距學習的機會大幅增加,使用網路的時間相較於過往,亦有變多的趨勢。網路在現今的大環境中,儼然成為孩子認識世界的鑰匙,但網路也可能沿伸出網路隱私、霸凌、網路誘拐、生理健康等問題,身為家長或監護人,我們該如何妥善的應用數位科技,來協助及管理孩子的上網行為呢?
Thumbnail
自Covid-19疫情開始後,孩子參與線上遠距學習的機會大幅增加,使用網路的時間相較於過往,亦有變多的趨勢。網路在現今的大環境中,儼然成為孩子認識世界的鑰匙,但網路也可能沿伸出網路隱私、霸凌、網路誘拐、生理健康等問題,身為家長或監護人,我們該如何妥善的應用數位科技,來協助及管理孩子的上網行為呢?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疫情變化讓人措手不及,在家防疫期間跟家人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你跟家人的相處都還好嗎?在生理和心理都很緊繃的時刻,別忘了適度地保持距離、適時放空,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試試觀察家人不同的一面。 也要提醒家長們,這段時間孩子使用網路的時間變長,請一定要與孩子討論網路上的風險危機,及練習求助與回應喔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疫情變化讓人措手不及,在家防疫期間跟家人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你跟家人的相處都還好嗎?在生理和心理都很緊繃的時刻,別忘了適度地保持距離、適時放空,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試試觀察家人不同的一面。 也要提醒家長們,這段時間孩子使用網路的時間變長,請一定要與孩子討論網路上的風險危機,及練習求助與回應喔
Thumbnail
你知道孩子在網路上做什麼嗎?我們在教導孩子現實中的言行及對於人事物的界線時,是否也用同樣的方式了解孩子在網路中看什麼?與誰同行?網路性剝削不須透過人與人直接接觸,只需要網路、一台手機,就可誘導孩子踏入性剝削的陷阱中,我們如何在數位世界中理解和陪伴孩子呢?展翅提供家長一些建議,您可以這樣與孩子展開討論
Thumbnail
你知道孩子在網路上做什麼嗎?我們在教導孩子現實中的言行及對於人事物的界線時,是否也用同樣的方式了解孩子在網路中看什麼?與誰同行?網路性剝削不須透過人與人直接接觸,只需要網路、一台手機,就可誘導孩子踏入性剝削的陷阱中,我們如何在數位世界中理解和陪伴孩子呢?展翅提供家長一些建議,您可以這樣與孩子展開討論
Thumbnail
近期虐兒的新聞層出不窮,有些施虐案件發生在身心根本不成熟的小爸媽身上、有些則是幼兒園老師管教不當。有的新聞我光是讀文字內容就揪心,完全無法點進影片去看那監視器畫面,看著這一則則讓人心痛的新聞,除了想著該如何給這些無行為能力的孩子多些保護外,也思考著這些失控的父母和老師,他們怎麼了?
Thumbnail
近期虐兒的新聞層出不窮,有些施虐案件發生在身心根本不成熟的小爸媽身上、有些則是幼兒園老師管教不當。有的新聞我光是讀文字內容就揪心,完全無法點進影片去看那監視器畫面,看著這一則則讓人心痛的新聞,除了想著該如何給這些無行為能力的孩子多些保護外,也思考著這些失控的父母和老師,他們怎麼了?
Thumbnail
這些年來,我透過孩子的文章,看到不少親身遭遇的霸凌事件。我發現許些事件大多有一個共通點,可能也是因為這一點而助長了霸凌的風氣,那就是--
Thumbnail
這些年來,我透過孩子的文章,看到不少親身遭遇的霸凌事件。我發現許些事件大多有一個共通點,可能也是因為這一點而助長了霸凌的風氣,那就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