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比較需要媽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話說小朋友比較需要媽媽,我的經驗是如此。

近幾個月開始,也是他越來越會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晚上陪睡時,如果媽媽因為其他家務或是工作暫時不在場而由我來陪他,他都會說〃我要媽媽陪我睡覺,爸爸你出去〃。剛開始聽著覺得難過,後來想一想,也覺得可以理解跟體諒。畢竟媽媽平常的時候會比較溫柔的對他說話,用高低起伏的音調跟語氣來陪著他說故事、用較誇張的肢體動作來陪他玩遊戲;反觀爸爸我,跟他的互動就是目標導向:回家第一件事情一定要洗手,你快一點不要拖拖拉拉;都已經跟你講幾次不要這樣做,你是聽不懂還是沒聽進去?;時間已經到點了,老師都已經在教室等你了,請你快點進教室......可舉的例子還有很多!

當然媽媽在他做錯事情時也會兇他,不過同一件事情,他對於爸爸兇他或是媽媽兇他,給出的反應截然不同。對象是媽媽時,他的生氣跟反抗很快就可以得到平復,而對象是我時,通常都要搞很久,有時還要媽媽出面緩和。我可以理解這是平常互動累積之後的結果,但我也已經慢慢接受這樣的狀況。要我採取像媽媽一樣的方式,我只能說我會做到溫柔一點,其餘的,我自覺很難處理。

所以,有時候看到有些爸爸們在反應小朋友對媽媽的回饋比較好時,除了先想想平常的互動狀況,是不是小朋友喜歡的方式,接下來就是接受這樣的結果。之前有看到一齣戲,新手爸爸對著媽媽說:你放心生小孩吧,我會成為你堅強的後盾。新手媽媽炸裂了,回答說這小孩是我們共同生養的,為甚麼不是一起來教育他,而是你只是我的後盾,讓我去打前鋒? 聽的當下很感人啊,夫妻一起來生育教養小孩,是多麼溫馨的一件事情! 但事實是,真的很難一起教育啊! 就我來說,爸媽在教養小孩的路上比較像是夥伴關係,依據各自的強項來進行貢獻,這也比較符合經濟學專業分工的原理,以達成資源最有效率的運用。

所以,小朋友在情感上比較需要媽媽的! 誠摯祝願媽媽們身心健康愉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L的沙龍
1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每次你都不讓我跟媽媽睡!」 「哪有每次?!」孩子的爸爸辯解著。
Thumbnail
「每次你都不讓我跟媽媽睡!」 「哪有每次?!」孩子的爸爸辯解著。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