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轍:ㄇㄟˊ ㄓㄜˊ,窮途。引申為沒有主意、無法可施。如:「這下,他可沒轍了吧?」
雋永:ㄐㄩㄢˋ,甘美而意義深長,耐人尋味。
食古不化:學習古代知識卻不能充分理解、應用,如同吃了東西不能消化一樣。比喻一味守舊而不知變通。如:「做事情要懂得變通,不要拘泥成規、食古不化,反而壞了事情。」
馬首是瞻:瞻,看。馬首是瞻原指作戰時,士兵依主將的馬頭決定前進的方向。後比喻毫無主見,服從指揮或跟隨他人進退,不敢稍加違背。
星「垂」平野闊:由上往下掉落。如:「垂淚」、「垂涎」、「垂纓」。
月「湧」大江流:水從下向上冒出。如:「泉湧」。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一:「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杜甫〈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譯文微風吹拂着江岸的細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裏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涌動,大江滾滾東流。
我難道是因爲文章而著名嗎?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
自己到處漂泊像什麼呢?就像天地間的一隻孤零零的沙鷗。
註釋(1)岸:指江岸邊。
(2)危檣(通「牆」):高豎的桅杆。危,高。檣,船上掛風帆的桅杆。
(3)獨夜舟:是說自己孤零零的一個人夜泊江邊。
(4)星垂平野闊:星空低垂,原野顯得格外廣闊。
(5)月涌:月亮倒映,隨水流涌。大江:指長江。
(6)名豈:這句連下句,是用“反言以見意”的手法寫的。
杜甫確實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卻偏說不是,可見另有抱負,所以這句是自豪語。休官明明是因論事見棄,卻說不是,是什麼老而且病,所以這句是自解語了。
(7)官應老病休:官倒是因爲年老多病而被罷退。應,認爲是、是。
(8)飄飄:飛翔的樣子,這裏含月“飄零”、“飄泊”的意思,因爲這裏是借沙鷗以寫人的飄泊。
劉禹錫〈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尋常:平常、普通。)
翻譯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唯有夕陽斜掛。當年王導、謝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注釋【朱雀橋】在金陵城外,烏衣巷在橋邊。 在今南京市東南,在文德橋南岸,是三國東吳時的禁軍駐地。由於當時禁軍身着黑色軍服,所以此地俗語稱烏衣巷。在東晉時以王導、謝安兩大家族,都居住在烏衣巷,人稱其子弟爲“烏衣郎”。入唐後,烏衣巷淪爲廢墟。現爲民間工藝品的彙集之地。
【烏衣】燕子,舊時王謝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橫跨秦淮河。
【尋常】平常。
【王謝】王導、謝安,晉相,世家大族,賢才衆多,皆居巷中,冠蓋簪纓,爲六朝(吳、東晉、宋齊樑陳先後建都於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時,則皆衰落不知其處。
【舊時】晉代。
烏衣巷:地名。位於今南京市東南。
東晉時王導、謝安諸貴族多居此,故世稱王謝子弟為「烏衣郎」。《晉書.卷六八.紀瞻傳》:「厚自奉養,立宅於烏衣巷,館宇崇麗,園池竹木,有足賞翫焉。」唐.劉禹錫〈烏衣巷〉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涓人:ㄐㄩㄢ ㄖㄣˊ,古代掌管宮中清潔灑掃事宜的人。《國語.吳語》:「王親獨行,屏營仿偟於山林之中,三日乃見其涓人疇。」《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陳王故涓人將軍呂臣為倉頭軍,起新陽,攻陳下之。」
千金買骨:成語見於《戰國策·燕策一》,比喻重視人才,渴望得到人才。用重金去買良馬的骨頭。比喻求賢若渴。
《戰國策 燕策》
昭王曰:「寡人將誰朝而可?」
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能基年,千里之馬至者三。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於隗者乎?豈遠千里哉?
翻譯
古代的國君,有一個想用千金買千里馬的,(尋求)了很多年也沒有得到。
(一個)近侍之臣(對國君)說:「請讓我去尋求千里馬吧。」國君派遣他去做這件事。過了多個月尋到了千里馬,(但是)馬已經死了,(近侍之臣)用五百金買下了這匹千里馬的骨頭,返回向國君報告。
國君大怒,說:「(我)所想尋求的是活著的千里馬,怎么用五百金買了一匹死千里馬?」
近侍之臣回答說:「死的千里馬尚且用五百金來買,何況活馬呢?天下(的人)一定認為國王您能有交易千里馬的誠意,千里馬很快就要到了。」果然,不出一年,千里馬到了很多。
⑴涓人:宦官。
⑵請:請讓我。
⑶遣:派遣。
⑷反:通「返」,返回。
⑸安:怎麼。
⑹事:做(這件事)。
⑺ 對:回答。
⑻以:認為。
⑼能市馬:這裡指識貨(的人)。
⑽市:買。
⑾期年:一周年。
⑿.以:用。
⒀.且:尚且。
⒁不能:不到,不滿。
見事:被任用
劉向《說苑· 建本》
「甯越,中牟鄙人也,苦耕之勞,謂其友曰:『何為而可以免此苦也?』友曰:『莫如學,學二十年則可以達矣。』甯越曰:『請十五歲,人將休,吾將不休;人將臥,吾不敢臥。』十五歲學而周威公師之。 夫走者之速也,而過二里止;步者之遲也,而百里不止。今以甯越之材而久不止,其為諸侯師,豈不宜哉!」
甯越,起初是中牟縣粗鄙不文的農夫,深以耕田為苦,他向朋友請教:「要怎麼做才能免除耕田之苦?」朋友說:「沒有比讀書學習更好的了,持續學習二十年就可以成功得志。」甯越說:「讓我用15年的時間來完成它吧,別人累了停下休息,我不停下休息;別人倦了睡覺,我不敢睡覺。」甯越說做就做,終於在15年後如願學成,由於學問淵博,連周威公都拜他為師。走路速度快的人,撐過兩里,力氣用盡就走不動了;步行緩慢的人,保留體力,即使走完百里也能繼續走。甯越的資材普通,可他學習的毅力能長久堅持下去,始終不敢懈怠,他能成為諸侯國君的老師,難道不合適嗎?
甯
㈠ ㄋㄧㄥˋ名
姓。如周代有甯越。
㈡ ㄋㄧㄥˊ動
願、盼望。通「寧」。《說文解字.用部》:「甯,所願也。」如:「甯可」、「甯願」。《漢書.卷二二.禮樂志》:「穰穰復正直往甯。」唐.顏師古.注:「甯,願也。言獲福既多,歸於正道,克當往日所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