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裨海記遊選〉 清 郁永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8〈裨海記遊選 郁永河

余問番人硫土所產,指茅盧後山麓間。明日,拉顧君偕往,坐莽葛中,命二番兒操楫緣溪入,溪盡為內北社。呼社人為導。

轉東行半里,入茆棘中。勁茆高丈餘,兩手排之,側體而入。炎日薄茆上,暑氣蒸鬱,覺悶甚。草下一逕,逶沲僅容蛇伏。顧君濟勝有具,與導人行輒前,余與從者後,五步之內,已各不相見,慮或相失,各聽呼應聲為近遠。

約行二三里,渡雨小溪,皆履而涉。復入深林中,林木蓊翳,大小不可辨名,老藤纏結其上,若虯龍環繞。風過葉落,有大如掌者。又有巨木裂土而出,兩葉如孽,已大十圍,導人謂栴也。栴之始生,己具全體,歲久則堅,終不加大,蓋與竹笋同理,樹上禽聲萬態,耳所創聞,目不得睹其狀,涼風襲肌,幾忘炎暑。

復越峻坂五六,值大溪,溪廣四五丈,水潺潺巉石間,與石皆作藍靛色。導人謂此水源出硫穴,下是沸泉也。余以一指試之,猶熱甚,扶杖躡巉石渡,更進二三里,林木忽斷,始見前山。又陟一小山顛,覺履底漸熱,視草色萎黃無生意,望前山半麓,白氣縷縷,如山雲乍吐,搖曳青嶂間。導人指曰:「是硫穴也。」風至,硫氣甚惡。

更進半里,草木不生,地熱如炙。左右兩山多巨石,為磺氣所觸,剝蝕如粉。白氣五十餘道,皆從地底騰激而出,沸珠噴濺,出地尺許。余攬衣即穴旁視之,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

與沸鼎聲間之,地復岌岌欲動,令人心悸。蓋周廣百畝間,實一大沸鑊,余身乃行鑊蓋上,所賴以不陷者,熱氣鼓之耳。右旁巨石間,一穴獨大,思巨石無陷理,乃即石上俯瞰之。穴中毒焰撲人,目不能視,觸腦欲裂,急退百步乃止。左旁一溪,聲如倒峽,即沸泉所出源也。

還就深林小憩,循舊路返,衣染硫氣,累日不散,始悟向之倒峽崩崖,轟耳不輟者,是硫穴中沸聲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咕醬的沙龍
79會員
603內容數
文言文養成
安咕醬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7/16
14〈諫太宗十思疏〉 唐 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一、 字音字形測驗 1. 保無「」之休: 2. 「」憂: 3. 「」蔽: 4. 「」遊: 5. 求木之「長」者: 6. 「樂」盤遊: 7. 「」賞: 8. 「壅」蔽: 9. 「黜」惡: 10. 「」惡: 二、 注釋 1. 「殷憂」而道著: 2. 謬賞:
2022/07/16
14〈諫太宗十思疏〉 唐 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一、 字音字形測驗 1. 保無「」之休: 2. 「」憂: 3. 「」蔽: 4. 「」遊: 5. 求木之「長」者: 6. 「樂」盤遊: 7. 「」賞: 8. 「壅」蔽: 9. 「黜」惡: 10. 「」惡: 二、 注釋 1. 「殷憂」而道著: 2. 謬賞:
2022/07/16
〈燭之武退秦師〉 春秋 左丘明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二、注釋
2022/07/16
〈燭之武退秦師〉 春秋 左丘明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二、注釋
2022/06/06
16〈始得西山宴遊記〉 明 張岱 自余爲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谿,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022/06/06
16〈始得西山宴遊記〉 明 張岱 自余爲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谿,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題 李凝 幽居》唐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uan5(un5)。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un5。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kun(kin)。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gian5 。 (註解:雲根:古人 認為「雲觸石而生」,故稱 石為雲根。這裡指 石根雲氣。) 此詩押十三元韻部,包
Thumbnail
《題 李凝 幽居》唐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uan5(un5)。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un5。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kun(kin)。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gian5 。 (註解:雲根:古人 認為「雲觸石而生」,故稱 石為雲根。這裡指 石根雲氣。) 此詩押十三元韻部,包
Thumbnail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寒山,即寒冷的山野。隨著寒氣的加重,山林間樹木的顏色,也轉為一片深綠了;秋天的溪水,整日潺潺的流動著。詩人拄著手杖站在柴門外;在陣陣的涼風裡,悠閒的聽著傍晚的
Thumbnail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寒山,即寒冷的山野。隨著寒氣的加重,山林間樹木的顏色,也轉為一片深綠了;秋天的溪水,整日潺潺的流動著。詩人拄著手杖站在柴門外;在陣陣的涼風裡,悠閒的聽著傍晚的
Thumbnail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詩以舟泊暮宿為背景,突破傳統描繪旅人行船的方式,巧妙地將焦點轉向自然景物描寫。起句表現移舟泊煙渚,描繪江中煙霧籠罩的小洲,為下文景物描繪鋪陳基礎。次句描述日暮時分,詩人思鄉之愁更甚,連結婦女對歸家的期盼,增添情感層次。
Thumbnail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詩以舟泊暮宿為背景,突破傳統描繪旅人行船的方式,巧妙地將焦點轉向自然景物描寫。起句表現移舟泊煙渚,描繪江中煙霧籠罩的小洲,為下文景物描繪鋪陳基礎。次句描述日暮時分,詩人思鄉之愁更甚,連結婦女對歸家的期盼,增添情感層次。
Thumbnail
第二十九首 火水未濟 【籤詩】 作善應須降百祥 門庭具盛事非常 濟人初願君無負 看此堂前桂子香 【青蚨子注】 作善應須降百祥。善應,使其完整。需要出示很多現象。五爻降善水於眾。五爻降水連連濟眾民。五爻以陰柔應於二爻陽剛。 門庭具盛事非常。坎為眾。眾人相連求於五。 濟人初願君無負。五爻以陰柔應二爻陽剛
Thumbnail
第二十九首 火水未濟 【籤詩】 作善應須降百祥 門庭具盛事非常 濟人初願君無負 看此堂前桂子香 【青蚨子注】 作善應須降百祥。善應,使其完整。需要出示很多現象。五爻降善水於眾。五爻降水連連濟眾民。五爻以陰柔應於二爻陽剛。 門庭具盛事非常。坎為眾。眾人相連求於五。 濟人初願君無負。五爻以陰柔應二爻陽剛
Thumbnail
細雨漸漸的停下,那種雨打翠葉的細碎聲如天地的竊竊私語而趨於寧靜,陽光慢慢爬過來,開始撫摸老松,院牆,山石,隨後是睡蓮的翠葉,蓮葉上的水珠.
Thumbnail
細雨漸漸的停下,那種雨打翠葉的細碎聲如天地的竊竊私語而趨於寧靜,陽光慢慢爬過來,開始撫摸老松,院牆,山石,隨後是睡蓮的翠葉,蓮葉上的水珠.
Thumbnail
  翌日,桓寧二人步行上山,一路上參天巨木遮擋晨光,偶有幾縷光線滲進,在一片火紅似毯的落葉中,綴出點點圓斑,粗藤在倒臥的枯木上蜿蜒,似蟒蛇似小路,原始浩瀚的林海在此呈現。   約至未時,便抵達山頂天池,群峰層層環繞池水,周圍草木矮平,幾多紅花綻放,池面上濃霧瀰漫,與天上的白雲融為一體,雲霧氤氳,靉靆
Thumbnail
  翌日,桓寧二人步行上山,一路上參天巨木遮擋晨光,偶有幾縷光線滲進,在一片火紅似毯的落葉中,綴出點點圓斑,粗藤在倒臥的枯木上蜿蜒,似蟒蛇似小路,原始浩瀚的林海在此呈現。   約至未時,便抵達山頂天池,群峰層層環繞池水,周圍草木矮平,幾多紅花綻放,池面上濃霧瀰漫,與天上的白雲融為一體,雲霧氤氳,靉靆
Thumbnail
第七章 星咎刻盤   幻鏡封妖,佛窟探秘......絲絲縷縷之間,神秘面紗下的樓蘭,已若隱若現......
Thumbnail
第七章 星咎刻盤   幻鏡封妖,佛窟探秘......絲絲縷縷之間,神秘面紗下的樓蘭,已若隱若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