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願景‧綠色行動」Part2-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佛陀紀念館自2011開館以來,館長如常法師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環保與心保」的理念,重視環保,關切氣候變遷、能源危機的議題,期望透過遊客推廣環境教育,推動生命教育,讓慈悲護生的觀念向下紮根,進行生活方式轉型,力行綠色生活。並帶領全館人員積極推動三好四給、節能減碳、植物固碳、綠能環保、低碳博物館,作為中長期的營運目標,佛館亦進行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申請認證,期望在經濟、社會、環境取得平衡,以推動環境永續發展。

走入佛館處處呈現淨零綠生活的景觀

走入佛館處處呈現淨零綠生活的景觀

佛陀紀念館11年來已達成SDGs九項目標──

SDG4:教育品質(創新教育)

佛館「以人為本」重視生命教育、環保護生,實踐三好四給,推動社會終身教育,積極推廣展覽、文化、藝術,展現高品質教育;關注社區發展、偏鄉閱讀,永遠關懷不間斷。

SDG5:性別平等(性別平等教育)

創辦人星雲大師倡導男女平等、眾生平等,落實尊重與包容理念。2020年佛館成為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會員,帶動社會善的循環。在人權上,不分性別眾生平等;在環境上,植物和動物都是平等和諧。菩提廣場18尊石刻羅漢中有三尊女羅漢,呼應現代男女平等,女性也可悟道,彰顯佛教眾生平等的真義。

raw-image


SDG6:淨水及衛生(環境教育)

佛館響應World Health Day 世界衛生日,為讓遊客享有乾淨的空氣、水和食物,館內實行禁菸,每天落實環境清潔,廢水妥善處理並回收再利用,期望大家過健康幸福的生活。


SDG7:可負擔能源(能源教育)

佛館以綠色植林概念建構,2014年為首家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的國際博物館,設定標準作業節能方法、節約用電推行低碳生活,2010年開始使用綠能電動車,主動宣導及使用節能設備,逐漸走向綠能環境。

SDG11:永續城市(防災和安全教育)

重視防災安全與水土保持,防坡災害(加勁格網),每天所產生之污水處理,中水回收系統,利用資源循環再澆灌植物,對樹葉、垃圾環保之處理,推動友善環境、防災教育及演練,建設永續安全的人間淨土。

raw-image


SDG12:責任消費與生產(家庭教育)

全館8個餐飲區全面供應素食,推動綠色蔬食,是珍惜生命、長養慈悲、健康環保、愛護地球之舉。宣導遊客從食、衣、住、行、育、樂實踐低碳生活、全民綠生活,發展建構低碳博物館。

SDG13:氣候行動(環境教育)

因應氣候變遷,推動熱能減緩,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調適基地保水、日常節能、植物固碳,水資源教育、垃圾改善減量。自2013年起辦理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2020年「我的地球,我來關懷」響應蔬食愛地球,支持生態保育。

SDG15:陸地生態(環境教育)

為減少地球暖化積極開發綠能、植樹綠化。「佛陀紀念館佛教植物園區」於2022年3月12日植樹節正式揭碑,為全球佛教植物類別最多、全台最大的佛教植物園區。佛館以護生圖及生命教育推動「不殺生而護生」,鼓樓上的大鼓,鼓皮為全球第一面採用植物纖維製成,體現護生的意涵。友善的生存空間,成為禽鳥和諧共生的樂園,透過環境教育、校外教學,喚起師生們及社會大眾共同維護自然生態環境。

SDG17:全球夥伴(國際教育)

自2013年起,佛館與海內外各大博物館締結友好,並跨界於文化、藝術、教育、醫學、環教各領域,成為重要文化交流平台。佛館為國際性的學習環境,與英國杜倫大學合辦展覽暨學術研討外,更與各大學產學合作,共享學術資源,培育人才,永續拓展學生國際視野與世界接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4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4/12/24
「海上來的光」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是雲林縣政府繼2020年「神工傳藝」首次在高雄展出後,再次應邀來佛陀紀念館舉辦特展,也是延續雲林縣政府於2023年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簽署合作備忘後,雙方針對文物典藏、蒐藏研究、展示設計與教育推廣等進一步的具體合作。
Thumbnail
2024/12/24
「海上來的光」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是雲林縣政府繼2020年「神工傳藝」首次在高雄展出後,再次應邀來佛陀紀念館舉辦特展,也是延續雲林縣政府於2023年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簽署合作備忘後,雙方針對文物典藏、蒐藏研究、展示設計與教育推廣等進一步的具體合作。
Thumbnail
2024/12/23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北魏首都平城)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北魏時稱為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靈岩寺。雲岡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大型石窟群,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2001年,雲岡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Thumbnail
2024/12/23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北魏首都平城)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北魏時稱為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靈岩寺。雲岡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大型石窟群,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2001年,雲岡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Thumbnail
2024/12/22
今年12月25日世界神明聯誼會,會有什麼驚喜?又有什麼精彩的特色?
Thumbnail
2024/12/22
今年12月25日世界神明聯誼會,會有什麼驚喜?又有什麼精彩的特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佛陀紀念館自2011開館以來,秉持創辦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於2010年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提出「環保與心保」的理念。
Thumbnail
佛陀紀念館自2011開館以來,秉持創辦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於2010年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提出「環保與心保」的理念。
Thumbnail
隨著全球生態日益受到污染破壞,有鑑於此,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於2010年提出重要的課題「環保與心保」,呼籲全球共同重視環保,不僅是生態的環保,更要落實「心」的環保,唯有從「心」做起,才能真正拯救地球。
Thumbnail
隨著全球生態日益受到污染破壞,有鑑於此,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於2010年提出重要的課題「環保與心保」,呼籲全球共同重視環保,不僅是生態的環保,更要落實「心」的環保,唯有從「心」做起,才能真正拯救地球。
Thumbnail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當SDGs遇上佛館  環境教育篇】 圖/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水,看似隨手可得,但世界上仍還有地方沒有乾淨水資源、甚至求水若渴。 佛館響應永續發展目標SDG6-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衛生和永續管理,我們努力如下: ✅廢水妥善處理並回收再利用 ✅每天環境清潔
Thumbnail
【當SDGs遇上佛館  環境教育篇】 圖/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水,看似隨手可得,但世界上仍還有地方沒有乾淨水資源、甚至求水若渴。 佛館響應永續發展目標SDG6-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衛生和永續管理,我們努力如下: ✅廢水妥善處理並回收再利用 ✅每天環境清潔
Thumbnail
YO~YO~YO!你知道時下最流行的話題是什麼嗎? 那就是SDGs永續發展目標! 從學校、社區到政府、企業無不努力朝往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及2050淨零排放行動,希望在經濟、社會、環境中取得平衡發展,推動環境永續發展,為地球盡一己之力。
Thumbnail
YO~YO~YO!你知道時下最流行的話題是什麼嗎? 那就是SDGs永續發展目標! 從學校、社區到政府、企業無不努力朝往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及2050淨零排放行動,希望在經濟、社會、環境中取得平衡發展,推動環境永續發展,為地球盡一己之力。
Thumbnail
佛光山住持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心保和尚於4月22日在「《森林永續》─國際氣候論壇」致詞指出,近年來一直在廣泛討論的氣候問題,例如減碳,希望延緩全球暖化,以及提倡蔬食等有助提升環保的方法,還有資源回收,使一切資源能夠再製造、再使用。所做的種種一切,無非都希望讓地球環境愈來愈好。
Thumbnail
佛光山住持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心保和尚於4月22日在「《森林永續》─國際氣候論壇」致詞指出,近年來一直在廣泛討論的氣候問題,例如減碳,希望延緩全球暖化,以及提倡蔬食等有助提升環保的方法,還有資源回收,使一切資源能夠再製造、再使用。所做的種種一切,無非都希望讓地球環境愈來愈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