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原檢測也會偽陰性?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異位性皮膚炎有可能靠飲食自癒或是改善嗎?

健康意識抬頭,食衣住行,「食」為首要元素,新時代的飲食不同於以往果腹為主,更要吃得健康。也越來越多人發現,隨著長大賀爾蒙改變,體質開始變得敏感,便紛紛自費到醫院檢測自己的過敏原。

如先前文章分享,在國中時(約十年前...)醫生已安排我進行過敏原檢測,抽了四大管的血液,項目為幾項印象已經極為模糊,但有幾大項目記得非常清楚,因為過敏反應高於平均值太多了。飲食上有:小麥、甲殼類為最主要過敏原,而花生等則較為次要;環境:塵蟎、臺灣的氣候(沒錯,醫生曾說離開臺灣也是其中一種可能可以根治的方法)。

求學過程若還要一直惦記自己飲食,是一件超級難達成的事情。首先,小麥製品無所不在,只要有麵粉就會有小麥,因此麵條、麵包、雞蛋糕、大部分的餅乾、大多數的甜點,甚至是巧克力幾乎都有小麥的身影。因此對於飲食上,除了甲殼類的海鮮,以及床組們我會多加留心外,都以滿足口腹之慾為優先,小麥過敏就...讓他爆炸吧~

然而,反覆無常的過敏症狀讓我至今深受其擾,我忍耐力算強,畢竟小時候吃了太多藥,長大後都會想一直憑著傲氣看看能不能自己減緩過敏的不適感。但想得太美好,平常得出門見人,最後還是向過敏低頭到診所看醫生,快速拿了西藥吃,壓住過敏的不適感。

2022四月份過敏的症狀極為嚴重,或許是因為台灣開始下雨偶而轉晴,深受其養每一寸肌膚都遭殃,整個人浮浮腫腫的,白天在家或出門都覺得不舒爽,晚上睡覺也睡得不好,因此我再次回診,並鉅細靡遺的描述過敏的不適感。
最後醫生語重心長和我說,最根本的方式,建議我試試看三個月忌口過敏原。然而體質會改變,那過敏原是否需要重測呢?我的提問。

過敏原需要定期檢測嗎?

醫生表示,其實是不需要的,可以先從自己知道的過敏原開始忌口,現在重新測試,效果不太大,如果妳三個月都沒有碰某樣食物,那檢測也無法篩檢出妳對該樣食物過敏。更重要的是檢測也有可能偽陰性,所以最好的測試,就是像小寶寶一樣,有意識地吃東西,並且觀察自己吃的食物與身體的變化,並且其實有些人會對防腐劑過敏,但沒檢測出來,而防腐劑運用不單單在食物上,市面上許多乳液也是含有防腐劑的,因此,我自己統整出的結論為,飲食與生活上越簡單越好,吃得乾淨、使用的產品成分單純則能夠較容易觀察出,自己適合什麼食物與產品。

結論,我開始執行無小麥與甲殼類等過敏原飲食,從五月至今接近一個月,一開始仍有服用醫生給的藥物約三天,過敏反應大概舒緩85%,而後靠飲食繼續維持至今。還在自我測試階段,之後持續更新。

若你現在猶豫是否要測試過敏原,確實可以嘗試,但並非選擇244項的檢測,就能夠驗出100%的過敏原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s.Chen
7會員
8內容數
異位性皮膚炎從小陪著我,卻不是我想要的朋友。 過敏不會奪命,但它總在生活裡,影響著我的每一天。 這裡記錄我和過敏的日常,希望能陪伴同樣經歷的人。 從飲食、求醫、保養到氣候和運動,也因為皮膚的狀況,換過生活環境。 我流過不少眼淚,也學到很多。 希望這些分享,能讓你少點辛苦,多點理解。
Ms.Chen的其他內容
2021/07/31
很多人會說:哎喲女生的手要顧好啊,妳要多擦護手霜!知道這是出自關心,但已經擦了上千條護手霜的我,真的很想翻白眼🙄️ 大概近一年左右,手章和腳掌都會起水泡、乾燥、搔癢、紅腫、脫皮,一直不停反覆,龜裂的傷口,對上疫情消毒酒精,真的超級痛! 《避免碰觸刺激因子》 一開始,我以對異位性皮膚炎的方式,來照顧
2021/07/31
很多人會說:哎喲女生的手要顧好啊,妳要多擦護手霜!知道這是出自關心,但已經擦了上千條護手霜的我,真的很想翻白眼🙄️ 大概近一年左右,手章和腳掌都會起水泡、乾燥、搔癢、紅腫、脫皮,一直不停反覆,龜裂的傷口,對上疫情消毒酒精,真的超級痛! 《避免碰觸刺激因子》 一開始,我以對異位性皮膚炎的方式,來照顧
2021/07/24
球后戴資穎因為住宿,直到今天仍被討論,甚至說她有大頭症? 昨天東京奧運開幕,但臺灣沸沸揚揚的除了超級變變變的演出,更多的是臺灣選手的座艙與住宿問題。 撇除在疫情時期,敏感的疫苗與政治問題,我們來談談,異位性皮膚炎面對住宿會有什麼問題。 很多人覺得,出門玩好開心,時間不
Thumbnail
2021/07/24
球后戴資穎因為住宿,直到今天仍被討論,甚至說她有大頭症? 昨天東京奧運開幕,但臺灣沸沸揚揚的除了超級變變變的演出,更多的是臺灣選手的座艙與住宿問題。 撇除在疫情時期,敏感的疫苗與政治問題,我們來談談,異位性皮膚炎面對住宿會有什麼問題。 很多人覺得,出門玩好開心,時間不
Thumbnail
2021/07/23
完全能夠理解,運動習慣有助於身體健康,且如果有服用藥物,大多會希望自己能夠靠運動代謝它。 不過運動固然好,但運動還是有很多要注意的事情喔!
Thumbnail
2021/07/23
完全能夠理解,運動習慣有助於身體健康,且如果有服用藥物,大多會希望自己能夠靠運動代謝它。 不過運動固然好,但運動還是有很多要注意的事情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許多研究表明: 皮膚屏障受損是導致食物過敏的一種途徑──尤其生命早期(嬰幼兒階段)透過皮膚接觸低劑量食物過敏原,特別是濕疹時受損或發炎的皮膚,更高機率誘發免疫系統對食物過敏原敏感化,衍生隨後的食物過敏病症...
Thumbnail
許多研究表明: 皮膚屏障受損是導致食物過敏的一種途徑──尤其生命早期(嬰幼兒階段)透過皮膚接觸低劑量食物過敏原,特別是濕疹時受損或發炎的皮膚,更高機率誘發免疫系統對食物過敏原敏感化,衍生隨後的食物過敏病症...
Thumbnail
🌿 探索自然對抗過敏之道!在這個影片中,我將幫你更新最新有關過敏的研究內容,並且會帶你過敏的本質、成因,並分享你日常生活中應該吃什麼不吃什麼,還有做什麼來改善你的過敏狀況。從牧草飼養的牛肝、牛腎提取物到乳薊的奇妙力量,那些高組織胺食物會默默增加過敏風險及不適,現在就花幾分鐘來提高的你保護力吧!
Thumbnail
🌿 探索自然對抗過敏之道!在這個影片中,我將幫你更新最新有關過敏的研究內容,並且會帶你過敏的本質、成因,並分享你日常生活中應該吃什麼不吃什麼,還有做什麼來改善你的過敏狀況。從牧草飼養的牛肝、牛腎提取物到乳薊的奇妙力量,那些高組織胺食物會默默增加過敏風險及不適,現在就花幾分鐘來提高的你保護力吧!
Thumbnail
敏感體質大概是每個媽媽的噩夢,每天早上叫醒孩子,不是鬧鐘,是哈楸聲,接著就是一坨又一坨的衛生紙餛飩,讓媽媽無敵苦惱。你的苦,營養師全都懂(抱)。快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怎麼說?該怎麼從飲食中改善?
Thumbnail
敏感體質大概是每個媽媽的噩夢,每天早上叫醒孩子,不是鬧鐘,是哈楸聲,接著就是一坨又一坨的衛生紙餛飩,讓媽媽無敵苦惱。你的苦,營養師全都懂(抱)。快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怎麼說?該怎麼從飲食中改善?
Thumbnail
過敏! 就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於無害的物質進入體內時所產生的過度反應所造成的發炎反應,免疫系統是人體用來抵抗病毒、細菌等的防禦系統。當免疫系統將無害的物質誤認為敵人來對抗時,自然會誘發身體的發炎反應。慢性過敏與體內的發炎反應息息相關,當我們攝取的食物誘發體內的免疫系統反應時,身體就會發炎。 疲勞、缺
Thumbnail
過敏! 就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於無害的物質進入體內時所產生的過度反應所造成的發炎反應,免疫系統是人體用來抵抗病毒、細菌等的防禦系統。當免疫系統將無害的物質誤認為敵人來對抗時,自然會誘發身體的發炎反應。慢性過敏與體內的發炎反應息息相關,當我們攝取的食物誘發體內的免疫系統反應時,身體就會發炎。 疲勞、缺
Thumbnail
異位性皮膚炎有可能靠飲食自癒或是改善嗎? 健康意識抬頭,食衣住行,「食」為首要元素,新時代的飲食不同於以往果腹為主,更要吃得健康。也越來越多人發現,隨著長大賀爾蒙改變,體質開始變得敏感,便紛紛自費到醫院檢測自己的過敏原。而過敏原需要定期檢測嗎?
Thumbnail
異位性皮膚炎有可能靠飲食自癒或是改善嗎? 健康意識抬頭,食衣住行,「食」為首要元素,新時代的飲食不同於以往果腹為主,更要吃得健康。也越來越多人發現,隨著長大賀爾蒙改變,體質開始變得敏感,便紛紛自費到醫院檢測自己的過敏原。而過敏原需要定期檢測嗎?
Thumbnail
既然提到了造成過敏原之一是食物,今天就來講一下十種慢性原(資料來源:聯安診所統計),前三名分別是:蛋白、蛋黃與花生。是不是很驚訝,到處可見的平民食材:蛋,居然是容易造成食物過敏原因的第一名。
Thumbnail
既然提到了造成過敏原之一是食物,今天就來講一下十種慢性原(資料來源:聯安診所統計),前三名分別是:蛋白、蛋黃與花生。是不是很驚訝,到處可見的平民食材:蛋,居然是容易造成食物過敏原因的第一名。
Thumbnail
你曾看過有人對蝦子、花生、蜜蜂叮到過敏,還會全身起疹子、過敏休克嗎?那對於藥物過敏你一定也不陌生。
Thumbnail
你曾看過有人對蝦子、花生、蜜蜂叮到過敏,還會全身起疹子、過敏休克嗎?那對於藥物過敏你一定也不陌生。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越來越重視飲食,無論是來自國內專家或國外翻譯,出版了大量暢銷書討論如何吃得更健康。 其中尤其對於雞蛋能不能大量吃?牛奶到底適不適合人喝?真的有麩質過敏這回事嗎?引發了大量的爭議。 讓我們從【歐洲過敏和臨床免疫學會】制訂的食物不良反應分類來一一審視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越來越重視飲食,無論是來自國內專家或國外翻譯,出版了大量暢銷書討論如何吃得更健康。 其中尤其對於雞蛋能不能大量吃?牛奶到底適不適合人喝?真的有麩質過敏這回事嗎?引發了大量的爭議。 讓我們從【歐洲過敏和臨床免疫學會】制訂的食物不良反應分類來一一審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