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時代下的大型戰爭——當中有哪些媒體反思?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2022/03/14

raw-image

重點節錄

  1. 2022年烏俄戰爭全面爆發,猛烈的資訊戰讓全球陷入恐慌。當每個人都能輕易成為資訊傳播者,雖讓消息更直接、速度更快,但就連傳統的新聞媒體都難以即時查核真實性……這就是社群時代下的混合型戰爭,網路也是一部分的戰場。
  2. 另外,當俄軍正式踏上烏克蘭領土前,他們先癱瘓烏克蘭的資訊設備,並持續散播俄羅斯軍隊攻勢猛烈、烏克蘭守不住、棄械投降才能保命等訊息,期待不必開火就能順利打贏這場戰役。同時,台灣也持續遭受「在地化」資訊戰的攻擊,而早在2021年阿富汗戰爭,就有研究證實台灣已身處資訊戰中。
  3. 社群時代下的戰爭,不再只訴求兵火武器,在虛擬世界以操作認知的資訊戰成為主力之一,而戰場也打破地域限制,我們每個人都可能被攻擊、也都可以輕易加入。這場具有指標性的資訊戰,值得我們好好借鏡!

焦點快報

-戰爭也數位轉型,資訊空襲遍布全球

1️.下午四點,先登陸的是「網軍」

網路是這次烏俄戰爭重要戰場,相對於實體部隊,俄國率先以駭客發動網路攻擊烏克蘭政府網站,癱瘓國防部、外交部等政府網站及令銀行網站無法連線,隨後才正式派遣俄軍進攻。俄國也透過大量不實資訊,企圖造成烏克蘭社會恐慌,打擊軍民士氣。例如開戰不久,Twitter出現俄軍傘兵空降烏克蘭的影片,後來被證實是先前俄軍的演習影片,據《天下》報導,一天內有近200則類似手法的訊息傳散。

raw-image

2️.俄國箝制新聞和網路自由,壓制內部反戰情緒

俄羅斯NCC先是要求當地新聞媒體只能引述官方消息,當地僅存的兩間獨立媒體Ekho Moskvy和TV Rain則停播。3月5日俄國也通過新的《假新聞法》,祭出最高15年徒刑的罰則,以致CNN、BBC、彭博等國際媒體暫停俄國業務。

3️.國際平台紛紛對俄羅斯祭出制裁

Meta、Twitter、Google等紛紛限制俄羅斯地區的功能,像是封鎖官方內容、標註俄國媒體、調降觸及、限制廣告等措施,Netflix也宣佈暫停俄羅斯市場,就連來自中國的TikTok都關閉俄羅斯直播與上傳新內容的功能。

解讀焦點

-數位戰場開啟!我們不分國籍,都是戰士

1️.社群時代的戰爭——連上網路就身處戰場

這次烏俄全面開戰除了在後冷戰時期劃下重要一筆,也是社群時代下的大型戰爭。全球都面臨資訊戰攻勢,讓戰事不再只停留在特定區域,更擴及到全球各角落,而戰爭也不再遙遠,只要連上網路我們就身處戰場。

《The New Yorker》即指出,社群時代讓鏡頭更深入於戰場的不同角落,而這群觀眾共享的認知相似,以致心理上極具親密感。例如,有少女透過TikTok來記錄並分享戰爭生活,這會讓戰場離觀眾更近,且透過社群你也猶如參與其中。不過,社群大量流傳的資訊,也可能助長不實訊息快速傳播。

延伸閱讀:
《The New Yorker》報導|https://bit.ly/3KwbV34BBC報導少女利用TikTok記錄戰爭生活|https://bit.ly/3MRYpJo

2️.網路巨擘同步祭出制裁……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當各國祭出制裁,網路巨擘也推出相應措施,像是Meta調低旗下平台觸及率、Google關閉地圖人潮功能及限制營利等,當這些平台的制裁奏效,就代表著它們掌握著龐大的重要資料。

另外,根據《路透社》報導,FB及IG暫時修改政策,允許東歐及俄羅斯等部分地區用戶發起攻擊普丁或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行動,但仍不允許針對俄羅斯平民攻擊,這些國家包含烏克蘭、波蘭、立陶宛等12個國家。

《Global Voices》指出,中國官媒多引述俄國官方消息,如《環球時報》跟進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逃跑的假新聞,此外,微博因受命必須刪除違反中國政府官方聲明和外交政策立場的內容,於是微博言論多朝俄國靠攏。

由上可知,平台的社群政策其實深深影響著用戶的認知與表達。

延伸閱讀:
《天下雜誌》整理企業制裁名單(持續更新)|https://bit.ly/3pV6oeN

3️.烏俄戰爭開打,台灣也偵測到認知作戰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去年8月美軍撤離阿富汗時,發表報告指出,有證據顯示台灣新聞媒體、中共官媒之間「交互引用」,擴大特定論述傳播。其中,資訊戰的論述特徵包含「錯誤因果」、「無可考證的意見」、「錯誤類比」等。

針對這次的烏俄戰爭,不只IORG發現已有類似烏克蘭情形的論述在資訊空間中傳播,民主實驗室也有觀察到有人藉機煽動「疑美論」,可知台灣已身處資訊戰中。他們也指出,指控歐美新聞媒體不可信,可能使民眾轉而從社團、群組獲取訊息,進而降低人民抵抗意志,2020年疫情期間就曾發生過。

延伸閱讀:
IORG研究「美軍撤離阿富汗」|https://iorg.tw/da/11IORG研究「烏俄戰爭」|https://iorg.tw/da/22民主實驗室針對烏俄戰爭中文資訊操作觀察(持續更新)|https://bit.ly/3tKoJvZ

洞悉未來

-從烏俄戰爭,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1️.超過45國組成國際事實查核團隊,台灣也入列!

烏俄開打後,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第一時間就與世界各國合作,跨國建立名為「烏俄戰事事實核查」(#UkraineFacts)的資料庫,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TFC)也有加入。TFC總監總監黃兆徽指出,疫情期間假訊息跨國流傳,國際間就已經摸索出了合作模式,所以現在才得以迅速反應。

這種「跨國合作打假」是目前面對資訊戰的有效模式,查核組織的努力也在這場戰爭中達成顯著效果。

2️.網路讓支援戰爭變得更加容易

這次網路社群也展現龐大力量,像是烏克蘭之所以會獲得Space X的衛星支援,源自烏克蘭副總理在個人Twitter上求助馬斯克,結果迅速獲得馬斯克答應;烏克蘭開放加密貨幣捐款的一週內,就募集超過5000萬美元;以及建立Telegram頻道招募自願者組成「IT 軍隊」。這些例子,都證明網路發展讓「戰爭」不再只是傳統的兵火武器。

3️.不能健忘!資訊戰可能是「用時間換取歷史解釋」

Charlie Warzel在《大西洋》評論引述華盛頓大學研究員Mike Caulfield的觀察,2021年美國國會大廈事件發生當下,雖然多數人對暴動行為給予強烈譴責,但隨著時間過去,許多參與者和共和黨人士正試圖改寫這段歷史,因此他認為這也可能發生在烏俄戰爭後。此外,許多評論認為烏克蘭在這次的資訊戰中大獲全勝,但Charlie Warzel也提醒這場資訊戰仍在進行中,現在下定論可能言之過早。

支持我們🥰

⭐ 和我們一起塑造「更好的媒體,更好的社會」⭐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 這將能支持媒觀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關於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https://www.mediawatch.org.tw/about
》透過 媒觀官網下方贊助鍵 支持我們 💰
》歡迎在 FacebookInstagram 上追蹤我們 👍

參考資料

1.天下雜誌(2022)/烏克蘭戰爭啟示錄:全網響應,守住戰爭話語權!台灣如何打贏「混合戰」?|https://bit.ly/3hSNMYs
2.關鍵評論網(2022)/俄羅斯侵烏戰爭中的認知戰,剛好可作為台灣人媒體識讀的警惕|https://bit.ly/3MyM1hc
3.紐約時報(2022)/扼殺媒體自由,普丁關上俄羅斯「開放」的大門|https://nyti.ms/35IAKdx
4.The Newyorker(2022)/Watching the World’s “First TikTok War”|https://bit.ly/3KwbV34
5.IORG(2021)/8 月阿富汗出大事:台灣民間發起、中共官媒接棒,另類「官民」協力傳播「疑美論」|https://bit.ly/3pRdpgx
6.Global Voices(2022)/Why have attempts to debunk Russian war propaganda on Weibo failed?|https://bit.ly/35ZbSxV
7.德國之聲(2022)/烏克蘭危機的另一戰場:打擊假訊息如何跨海合作?|https://bit.ly/3794OPP
8.聯合新聞網(2022)/【專家之眼】反戰挺烏:社群影音平台的「烏克蘭之聲」|https://bit.ly/3vYwjpw
9.自由時報(2022)/俄祭「假新聞法﹜ TikTok決定避風頭|https://bit.ly/3hTvu9i
10.VOX(2022)/Big Tech’s Russia problem|https://bit.ly/3KLtM6D
11.Aljazeera(2022)/Russia-Ukraine war: CNN, Bloomberg suspend work in Moscow|https://bit.ly/3pPbppk
12.自由時報(2022)/台海若開戰 IORG:中國將操弄資訊瓦解台灣軍民士氣|https://bit.ly/3ifWq3z
13.The Atlantic(2022)/The Information War Isn’t Over Yet|https://bit.ly/35PlMT9
14.天下雜誌(2022)/企業制裁俄羅斯,有誰出手了?|https://bit.ly/3pV6oeN
15.Reuters(2022)/EXCLUSIVE Facebook allows Ukraine war posts urging violence against invading Russians, Putin|https://reut.rs/3sZvSJV
16.ETtoday(2022)/俄軍警告勿用抖音!恐洩漏軍事機密 烏俄資訊戰全面開打|https://bit.ly/3i6GSi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媒體大事長知識
101會員
58內容數
我們是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在這裡,我們會定期推出專題文章,從「媒體時事」帶你掌握國內外媒體大事,並從中一起「長知識」😎另外,我們也有Podcast了,馬上搜尋「媒觀析」🔊 FB跟IG也趕快追蹤起來👇👇👇
媒體大事長知識的其他內容
2025/01/24
2024大事:戰爭、地震、颱風、選舉、戒嚴、國會…我們幾乎沒有一件事是「親眼目睹」的,而是各式各樣的媒體幫我們「建構」出來的。媒體讓我們變成魯夫,它是我們伸縮自如的眼睛、耳朵、鼻子、手和腳,讓我們可以感知世界、認識社會、萌生意識、評價時事、走進人群、參與公眾事務。
Thumbnail
2025/01/24
2024大事:戰爭、地震、颱風、選舉、戒嚴、國會…我們幾乎沒有一件事是「親眼目睹」的,而是各式各樣的媒體幫我們「建構」出來的。媒體讓我們變成魯夫,它是我們伸縮自如的眼睛、耳朵、鼻子、手和腳,讓我們可以感知世界、認識社會、萌生意識、評價時事、走進人群、參與公眾事務。
Thumbnail
2025/01/10
內含台灣高中生真實心聲。本文探討澳洲通過的16歲以下社群媒體禁令,從法案內容、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觀點,以及臺灣青少年的看法等面向進行深入分析,並提出改善社群媒體環境與推動媒體素養教育的建議。
Thumbnail
2025/01/10
內含台灣高中生真實心聲。本文探討澳洲通過的16歲以下社群媒體禁令,從法案內容、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觀點,以及臺灣青少年的看法等面向進行深入分析,並提出改善社群媒體環境與推動媒體素養教育的建議。
Thumbnail
2024/12/27
台灣民主化近40年以來,經歷過黨政軍退出媒體、商業媒體百花齊放、蘋果日報帶來腥羶色文化、NCC成立等等事件,也許唯一不變是「台灣媒體好爛」這聲長嘆。這次我們想來「講講古」,也就是釐清「台灣戒嚴與媒體發展之間的歷史關係」,看看台灣媒體是怎麼長大的?在什麼樣的環境?培育出怎樣的性格?
Thumbnail
2024/12/27
台灣民主化近40年以來,經歷過黨政軍退出媒體、商業媒體百花齊放、蘋果日報帶來腥羶色文化、NCC成立等等事件,也許唯一不變是「台灣媒體好爛」這聲長嘆。這次我們想來「講講古」,也就是釐清「台灣戒嚴與媒體發展之間的歷史關係」,看看台灣媒體是怎麼長大的?在什麼樣的環境?培育出怎樣的性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今年 2 月,普丁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展開俄烏戰爭序幕。面對大國入侵,烏克蘭人展現絕佳韌性,拒絕讓獨裁者的劇本得逞。身在台灣,處境相似的我們不禁會想:他們是怎麼做到的?這本《烏克蘭的不可能戰爭》或許可以讓你找到答案。
Thumbnail
今年 2 月,普丁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展開俄烏戰爭序幕。面對大國入侵,烏克蘭人展現絕佳韌性,拒絕讓獨裁者的劇本得逞。身在台灣,處境相似的我們不禁會想:他們是怎麼做到的?這本《烏克蘭的不可能戰爭》或許可以讓你找到答案。
Thumbnail
隨著烏俄戰爭開打,西方世界和俄羅斯在網路上的攻防戰日趨激烈,在三月底俄羅斯發言人佩斯科夫受CNN國際特派員阿嫚普專訪。在過程中,雙方的認知大相逕庭,也因此無法理解對方,亦無法接受對方的行為。
Thumbnail
隨著烏俄戰爭開打,西方世界和俄羅斯在網路上的攻防戰日趨激烈,在三月底俄羅斯發言人佩斯科夫受CNN國際特派員阿嫚普專訪。在過程中,雙方的認知大相逕庭,也因此無法理解對方,亦無法接受對方的行為。
Thumbnail
2022年,二月,烏俄戰爭爆發,狼煙四起,炮火連天,居住在烏克蘭的民眾怨聲載道,東躲西藏,只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同時,居住在俄羅斯的民眾忿然作色,怒氣沖天,發誓要保護自己的同胞。活在同一個時空下的兩個國家,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世界。
Thumbnail
2022年,二月,烏俄戰爭爆發,狼煙四起,炮火連天,居住在烏克蘭的民眾怨聲載道,東躲西藏,只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同時,居住在俄羅斯的民眾忿然作色,怒氣沖天,發誓要保護自己的同胞。活在同一個時空下的兩個國家,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世界。
Thumbnail
跟以往網路不發達的時代相比,進入2022年,短影片社群網站當道,影像傳播不再需要靠戰地記者大老遠去拍攝,靠著抖音、推特、Telegram等社群網站,SNS上發佈戰況&戰場影片、甚至是士兵現場網路直播都成為可能,全球網友可以在千里外實時圍觀,當然假新聞同樣能傳播得更快,這也是網路時代的正反面。
Thumbnail
跟以往網路不發達的時代相比,進入2022年,短影片社群網站當道,影像傳播不再需要靠戰地記者大老遠去拍攝,靠著抖音、推特、Telegram等社群網站,SNS上發佈戰況&戰場影片、甚至是士兵現場網路直播都成為可能,全球網友可以在千里外實時圍觀,當然假新聞同樣能傳播得更快,這也是網路時代的正反面。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這場戰爭目前己造成數千人死亡和1100 萬人被迫逃離家園流離失所,但世人仍不清楚這場戰爭何時才會結束?
Thumbnail
這場戰爭目前己造成數千人死亡和1100 萬人被迫逃離家園流離失所,但世人仍不清楚這場戰爭何時才會結束?
Thumbnail
2022年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引起全球譁然,戰爭造成許多烏克蘭人被迫逃離家園,各國媒體陸續報導當地戰爭景象,於此同時假新聞也在網路上流竄,輿論分歧且似是而非,這篇整理出近期媒體報導關於烏俄戰爭相關的資料新聞,涵蓋面向包括假訊息、經濟、戰爭現況與社群媒體等。
Thumbnail
2022年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引起全球譁然,戰爭造成許多烏克蘭人被迫逃離家園,各國媒體陸續報導當地戰爭景象,於此同時假新聞也在網路上流竄,輿論分歧且似是而非,這篇整理出近期媒體報導關於烏俄戰爭相關的資料新聞,涵蓋面向包括假訊息、經濟、戰爭現況與社群媒體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