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4
重點節錄
- 2022年烏俄戰爭全面爆發,猛烈的資訊戰讓全球陷入恐慌。當每個人都能輕易成為資訊傳播者,雖讓消息更直接、速度更快,但就連傳統的新聞媒體都難以即時查核真實性……這就是社群時代下的混合型戰爭,網路也是一部分的戰場。
- 另外,當俄軍正式踏上烏克蘭領土前,他們先癱瘓烏克蘭的資訊設備,並持續散播俄羅斯軍隊攻勢猛烈、烏克蘭守不住、棄械投降才能保命等訊息,期待不必開火就能順利打贏這場戰役。同時,台灣也持續遭受「在地化」資訊戰的攻擊,而早在2021年阿富汗戰爭,就有研究證實台灣已身處資訊戰中。
- 社群時代下的戰爭,不再只訴求兵火武器,在虛擬世界以操作認知的資訊戰成為主力之一,而戰場也打破地域限制,我們每個人都可能被攻擊、也都可以輕易加入。這場具有指標性的資訊戰,值得我們好好借鏡!
焦點快報
-戰爭也數位轉型,資訊空襲遍布全球
1️.下午四點,先登陸的是「網軍」
網路是這次烏俄戰爭重要戰場,相對於實體部隊,俄國率先以駭客發動網路攻擊烏克蘭政府網站,癱瘓國防部、外交部等政府網站及令銀行網站無法連線,隨後才正式派遣俄軍進攻。俄國也透過大量不實資訊,企圖造成烏克蘭社會恐慌,打擊軍民士氣。例如開戰不久,Twitter出現俄軍傘兵空降烏克蘭的影片,後來被證實是先前俄軍的演習影片,據《天下》報導,一天內有近200則類似手法的訊息傳散。
2️.俄國箝制新聞和網路自由,壓制內部反戰情緒
俄羅斯NCC先是要求當地新聞媒體只能引述官方消息,當地僅存的兩間獨立媒體Ekho Moskvy和TV Rain則停播。3月5日俄國也通過新的《假新聞法》,祭出最高15年徒刑的罰則,以致CNN、BBC、彭博等國際媒體暫停俄國業務。
3️.國際平台紛紛對俄羅斯祭出制裁
Meta、Twitter、Google等紛紛限制俄羅斯地區的功能,像是封鎖官方內容、標註俄國媒體、調降觸及、限制廣告等措施,Netflix也宣佈暫停俄羅斯市場,就連來自中國的TikTok都關閉俄羅斯直播與上傳新內容的功能。
解讀焦點
-數位戰場開啟!我們不分國籍,都是戰士
1️.社群時代的戰爭——連上網路就身處戰場
這次烏俄全面開戰除了在後冷戰時期劃下重要一筆,也是社群時代下的大型戰爭。全球都面臨資訊戰攻勢,讓戰事不再只停留在特定區域,更擴及到全球各角落,而戰爭也不再遙遠,只要連上網路我們就身處戰場。
《The New Yorker》即指出,社群時代讓鏡頭更深入於戰場的不同角落,而這群觀眾共享的認知相似,以致心理上極具親密感。例如,有少女透過TikTok來記錄並分享戰爭生活,這會讓戰場離觀眾更近,且透過社群你也猶如參與其中。不過,社群大量流傳的資訊,也可能助長不實訊息快速傳播。
延伸閱讀:
《The New Yorker》報導|https://bit.ly/3KwbV34
BBC報導少女利用TikTok記錄戰爭生活|https://bit.ly/3MRYpJo
2️.網路巨擘同步祭出制裁……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當各國祭出制裁,網路巨擘也推出相應措施,像是Meta調低旗下平台觸及率、Google關閉地圖人潮功能及限制營利等,當這些平台的制裁奏效,就代表著它們掌握著龐大的重要資料。
另外,根據《路透社》報導,FB及IG暫時修改政策,允許東歐及俄羅斯等部分地區用戶發起攻擊普丁或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行動,但仍不允許針對俄羅斯平民攻擊,這些國家包含烏克蘭、波蘭、立陶宛等12個國家。
《Global Voices》指出,中國官媒多引述俄國官方消息,如《環球時報》跟進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逃跑的假新聞,此外,微博因受命必須刪除違反中國政府官方聲明和外交政策立場的內容,於是微博言論多朝俄國靠攏。
由上可知,平台的社群政策其實深深影響著用戶的認知與表達。
延伸閱讀:
《天下雜誌》整理企業制裁名單(持續更新)|https://bit.ly/3pV6oeN
3️.烏俄戰爭開打,台灣也偵測到認知作戰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去年8月美軍撤離阿富汗時,發表報告指出,有證據顯示台灣新聞媒體、中共官媒之間「交互引用」,擴大特定論述傳播。其中,資訊戰的論述特徵包含「錯誤因果」、「無可考證的意見」、「錯誤類比」等。
針對這次的烏俄戰爭,不只IORG發現已有類似烏克蘭情形的論述在資訊空間中傳播,民主實驗室也有觀察到有人藉機煽動「疑美論」,可知台灣已身處資訊戰中。他們也指出,指控歐美新聞媒體不可信,可能使民眾轉而從社團、群組獲取訊息,進而降低人民抵抗意志,2020年疫情期間就曾發生過。
延伸閱讀:
IORG研究「美軍撤離阿富汗」|https://iorg.tw/da/11
IORG研究「烏俄戰爭」|https://iorg.tw/da/22
民主實驗室針對烏俄戰爭中文資訊操作觀察(持續更新)|https://bit.ly/3tKoJvZ
洞悉未來
-從烏俄戰爭,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1️.超過45國組成國際事實查核團隊,台灣也入列!
烏俄開打後,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第一時間就與世界各國合作,跨國建立名為「烏俄戰事事實核查」(#UkraineFacts)的資料庫,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TFC)也有加入。TFC總監總監黃兆徽指出,疫情期間假訊息跨國流傳,國際間就已經摸索出了合作模式,所以現在才得以迅速反應。
這種「跨國合作打假」是目前面對資訊戰的有效模式,查核組織的努力也在這場戰爭中達成顯著效果。
2️.網路讓支援戰爭變得更加容易
這次網路社群也展現龐大力量,像是烏克蘭之所以會獲得Space X的衛星支援,源自烏克蘭副總理在個人Twitter上求助馬斯克,結果迅速獲得馬斯克答應;烏克蘭開放加密貨幣捐款的一週內,就募集超過5000萬美元;以及建立Telegram頻道招募自願者組成「IT 軍隊」。這些例子,都證明網路發展讓「戰爭」不再只是傳統的兵火武器。
3️.不能健忘!資訊戰可能是「用時間換取歷史解釋」
Charlie Warzel在《大西洋》評論引述華盛頓大學研究員Mike Caulfield的觀察,2021年美國國會大廈事件發生當下,雖然多數人對暴動行為給予強烈譴責,但隨著時間過去,許多參與者和共和黨人士正試圖改寫這段歷史,因此他認為這也可能發生在烏俄戰爭後。此外,許多評論認為烏克蘭在這次的資訊戰中大獲全勝,但Charlie Warzel也提醒這場資訊戰仍在進行中,現在下定論可能言之過早。
支持我們🥰
⭐ 和我們一起塑造「更好的媒體,更好的社會」⭐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 這將能支持媒觀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參考資料
1.天下雜誌(2022)/烏克蘭戰爭啟示錄:全網響應,守住戰爭話語權!台灣如何打贏「混合戰」?|https://bit.ly/3hSNMYs
2.關鍵評論網(2022)/俄羅斯侵烏戰爭中的認知戰,剛好可作為台灣人媒體識讀的警惕|https://bit.ly/3MyM1hc
3.紐約時報(2022)/扼殺媒體自由,普丁關上俄羅斯「開放」的大門|https://nyti.ms/35IAKdx
4.The Newyorker(2022)/Watching the World’s “First TikTok War”|https://bit.ly/3KwbV34
5.IORG(2021)/8 月阿富汗出大事:台灣民間發起、中共官媒接棒,另類「官民」協力傳播「疑美論」|https://bit.ly/3pRdpgx
6.Global Voices(2022)/Why have attempts to debunk Russian war propaganda on Weibo failed?|https://bit.ly/35ZbSxV
7.德國之聲(2022)/烏克蘭危機的另一戰場:打擊假訊息如何跨海合作?|https://bit.ly/3794OPP
8.聯合新聞網(2022)/【專家之眼】反戰挺烏:社群影音平台的「烏克蘭之聲」|https://bit.ly/3vYwjpw
9.自由時報(2022)/俄祭「假新聞法﹜ TikTok決定避風頭|https://bit.ly/3hTvu9i
10.VOX(2022)/Big Tech’s Russia problem|https://bit.ly/3KLtM6D
11.Aljazeera(2022)/Russia-Ukraine war: CNN, Bloomberg suspend work in Moscow|https://bit.ly/3pPbppk
12.自由時報(2022)/台海若開戰 IORG:中國將操弄資訊瓦解台灣軍民士氣|https://bit.ly/3ifWq3z
13.The Atlantic(2022)/The Information War Isn’t Over Yet|https://bit.ly/35PlMT9
14.天下雜誌(2022)/企業制裁俄羅斯,有誰出手了?|https://bit.ly/3pV6oeN
15.Reuters(2022)/EXCLUSIVE Facebook allows Ukraine war posts urging violence against invading Russians, Putin|https://reut.rs/3sZvSJV
16.ETtoday(2022)/俄軍警告勿用抖音!恐洩漏軍事機密 烏俄資訊戰全面開打|https://bit.ly/3i6GS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