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場讀書人選書】「只要他身上還有死刑 台灣的戒嚴就沒有真正結束! 」—《流氓王信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這一切發生之前,王信福是木工學徒,家住平等街,狹長房舍裡有包容的媽媽與天真的妹妹,後院種滿花草。十八歲以後,就在一個又一個外島之間漂流,真的成為「流」氓。他是暗影以外的闇影,流向島外之島,困坐牢中之牢;漫長的漂流裡,他心之所繫,無非是:重回平等街。

從2011年開始,包含江國慶、蘇建和、徐自強與鄭性澤等,部分冤案獲得平反,也讓人開始對司法改革產生希望。然而,我們經常忽略這些案例只是少數,儘管轉變已經開始,仍舊有許多冤案的受難者仍在牢獄中,甚至已經死去,而屬於他們的正義卻依舊遙遙無期。其中,身為台灣現今最高齡死刑犯的王信福,正是其中之一。

他是流氓 同時也是冤獄受難者

儘管如此,當看到《流氓王信福》的書名,或許會讓不少人產生疑惑,明知道戒嚴時代的冤案並不會挑對象,卻還是難免對於「為流氓平反」,有一些先入為主的想法。然而,藉由長期關注人權議題的作者張娟芳一步步抽絲剝繭,讀者將看到的將不只是這起案件在審判時的種種疑點、王信福的人物故事,還有在蔣介石威權政府時期,將台灣人民「流氓化」,以方便進行統治的血腥歷史背景。

王信福個人的流氓史,是從長頭髮花襯衫開始的。

那時他在木材廠當學徒,也和朋友一起在嘉義車站前為計程車拉客。這段期間可能是王信福最快樂的日子,但是他的生活樂趣,不是六〇、七〇年代的威權體制所能容忍的。

就結論而言,《流氓王信福》是本精彩、豐富的作品。不論是其中藉由虛構,由王信福家屬的視角講述他的故事、邏輯式地討論判決的疑點,或者是旁徵博引介紹當時的時代背景,它介紹的是一個罪犯如何「被流氓」的人生;一起在戒嚴時期有瑕疵,如今卻遲遲無法翻案的死刑宣判;以及一段不被主流社會所關注,卻是轉型正義重要拼圖的歷史。

最年長死刑犯背後的冤案 起緣於戒嚴「流氓」政策

「轉型正義的對象通常是清白的民眾」,《流氓王信福》的出現,在兩種層面上挑戰了這樣的刻板印象。不只是因為國家暴力(包含司法審判與戒嚴時期的行政壓迫)並不會因為看到壞人就轉彎,在那個年代,甚至就連「清白」的標準,都經常只是政治上分別敵我的工具。

而在戒嚴時期的冤獄令人憤慨的同時,但更讓人感到無奈的,或許是在物是人非的情況下,加以王信福本身「流氓」標籤所帶來的偏見,讓他的翻案縱使充滿根據,過程卻無比艱辛。儘管如今已經沒有超越憲法的威權存在,但取而代之的輿論,及只注重聳動的媒體,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威權?

芷嫻說:「過去已經過去了,我們相信現在這個案件,信福大哥真的是被冤枉的。」

「那是我們自己在這邊講人權,外面的人都不是這樣想的。」還是笑嘻嘻的。


在討論廢死之前 台灣司法「轉骨」之路

連國小都沒有畢業、從18歲就過著被到處流放、壓榨勞力的生活,自嘲完全沒有自力救濟能力的王信福,想要對抗法律元國家,就如同封面上推著巨石的渺小人影,而一次次的上訴駁回,更讓這位現實中的薛西弗斯,只能繼續用盡力氣讓自己不被現實無情碾壓。

在台灣,「廢死」時最具爭議性的議題之一,但在進行各種正反辯論之前,許多人或許都忽略了一個最關鍵的議題:「我們真的能夠相信司法嗎?」根據2022年台灣民意基金會的調查,至今仍有逾4成的民眾不滿意司法改革的成效,不久後將施行的國民法官制度,勢必也將面臨不少的挑戰。

只要他身上還有死刑,臺灣的戒嚴就沒有真正結束!

在推薦序中,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彭仁郁以「轉骨」,比喻王信福案例的重要性或許再貼切不過。儘管歷經層層選拔法官也是人,但只要是人都會犯錯,與其期待不犯錯的司法,更實際的或許是打造一個「知錯能改」的環境。而《流氓王信福》的出現,也提醒了我們,唯有通盤檢討戒嚴時期的一切不當作為,台灣的司法改革與轉型正義才能夠再向前邁進。

誠品線上:https://eslite.me/48zwqa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s://pse.is/48tz6f

博客來:https://pse.is/48y6pp

讀冊生活:
https://pse.is/48tdnp

讀冊二手書:
https://pse.is/47bnlh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每週介紹一本書 (國定假日不定期加碼) 主成分:臺灣文化、社會科學、歷史、文學 ⚠️不含投資、雞湯書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似乎是因為登山的風氣開始盛行,關於山、自然環境的書籍,能見度感覺也越來越高,而在2022年出版的作品當中,《走進布農的山》這本由臺灣黑熊研究人員郭彥仁(郭熊)初試啼聲的作品,藉由結合原民文化,想必也吸引了不少兩者同時都有興趣的讀者。
「白話文」如今已經是現代讀者最習慣的文體,包含用字遣詞、邏輯與結構,都已經成為評斷一本書是否「好看」的基本條件。然而,我們所習慣的這種「新文學」,其實是始於不到百年前,一群日治時期台灣作家的耕耘,其中被尊稱為「台灣新文學之父」的賴和,更是樹立里程碑的重要作家。
2022年2月底,烏俄戰爭傳出俄軍砲擊車諾比核廢料措施,引發外界譴責與擔憂。然而,暫且不論生態浩劫,基於「獲勝」目的而進行非必要性的轟炸,在歷史上早有前例,甚至左右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
隨著市面上的書籍越來越多元,關於台灣的書寫,也逐漸成為許多作家創作的題材。然而,由作家姜天陸所著的《擔馬草水》,與前者的風格完全不同,儘管小說的精彩程度依舊,卻散發出了更加濃烈的鄉土氣息。
首次接觸房慧真的作品,是2017年出版的《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在這本幾乎可被視為人物專訪教材的作品中,作者細膩的觀察力,與讓讀者身歷其境的描寫能力都展露無遺。而在2022年的作品《草莓與灰燼》中,儘管跳脫了記者的身份,她仍舊以犀利的眼光,觀察著這個世界。
有一陣子沒有看傳記小說,這次也很榮幸受到悅知文化邀請,分享這本有關杜莎夫人的作品。老實說,筆者對於杜莎夫人並沒有太多的認識,一開始單純只是因為覺得封面非常精美,沒想到開始閱讀後,馬上就沈浸在故事中無法自拔,其中的附在文字旁的插畫,也讓情境更加寫實。而近600頁的內容原本預計要花超過一週閱讀,最後也只
似乎是因為登山的風氣開始盛行,關於山、自然環境的書籍,能見度感覺也越來越高,而在2022年出版的作品當中,《走進布農的山》這本由臺灣黑熊研究人員郭彥仁(郭熊)初試啼聲的作品,藉由結合原民文化,想必也吸引了不少兩者同時都有興趣的讀者。
「白話文」如今已經是現代讀者最習慣的文體,包含用字遣詞、邏輯與結構,都已經成為評斷一本書是否「好看」的基本條件。然而,我們所習慣的這種「新文學」,其實是始於不到百年前,一群日治時期台灣作家的耕耘,其中被尊稱為「台灣新文學之父」的賴和,更是樹立里程碑的重要作家。
2022年2月底,烏俄戰爭傳出俄軍砲擊車諾比核廢料措施,引發外界譴責與擔憂。然而,暫且不論生態浩劫,基於「獲勝」目的而進行非必要性的轟炸,在歷史上早有前例,甚至左右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
隨著市面上的書籍越來越多元,關於台灣的書寫,也逐漸成為許多作家創作的題材。然而,由作家姜天陸所著的《擔馬草水》,與前者的風格完全不同,儘管小說的精彩程度依舊,卻散發出了更加濃烈的鄉土氣息。
首次接觸房慧真的作品,是2017年出版的《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在這本幾乎可被視為人物專訪教材的作品中,作者細膩的觀察力,與讓讀者身歷其境的描寫能力都展露無遺。而在2022年的作品《草莓與灰燼》中,儘管跳脫了記者的身份,她仍舊以犀利的眼光,觀察著這個世界。
有一陣子沒有看傳記小說,這次也很榮幸受到悅知文化邀請,分享這本有關杜莎夫人的作品。老實說,筆者對於杜莎夫人並沒有太多的認識,一開始單純只是因為覺得封面非常精美,沒想到開始閱讀後,馬上就沈浸在故事中無法自拔,其中的附在文字旁的插畫,也讓情境更加寫實。而近600頁的內容原本預計要花超過一週閱讀,最後也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中華民國的死刑制度是一個受到爭議的議題,涉及更廣泛的人權問題。本文詳細探討了中華民國死刑的歷史背景、執行方式、以及在不同時期不同政府採取的政策。同時,本文討論了反對者和支持者各自的觀點,從而全面展示了中華民國死刑這一爭議性議題的複雜性和多面性。
Thumbnail
《流氓王信福》不僅是一個司法個案,更是一段被埋沒的臺灣史。在這樁疑點重重的死刑案背後,不僅有王信福這個小人物的生命史;有戒嚴時代《檢肅流氓條例》與整個臺灣流氓管訓、強迫勞動的人權黑歷史; 更有跨越時代的不當審訊與判決。
Thumbnail
今年的4月23日,憲法法庭召開「死刑」的言詞辯論會。而這次的辯論,是由於台灣最老的死刑犯「王信福先生」,與其他36名死囚共同提出了釋憲聲請。細看之下會發現,聲請的發起人王信福先生──他最初被判定有罪的原因,竟然跟我們關注的「服裝」有關。
Thumbnail
4月23日上午10點,憲法法庭為審理【111年度憲民字第904052號王信福等聲請案】及相關併案共37件聲請案,有關刑法第33條第1款、第226-1條、第271條第1項、刑法第332條第1項、第348條第1項、第19條第1項和第2項以及刑事訴訟法第388條等規定行言詞辯論。開啟了死刑存廢這個大哉問!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2023年受到熱烈討論的台灣電影劇作品有不少,除了《人選之人──造浪者》,還有我接下來會介紹的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八尺門的辯護人》在2023年7月開始播出,作為暑假檔期的作品,影集在台灣的討論度不低,在IMDb上獲得8.2分的不錯表現,到底這部劇名看起來很神秘的作品是在說甚麼的呢?
關於死刑犯有沒有必要廢死? 到底台灣要怎麼對待犯下重罪之人? 台灣目前關押在看守有37名死囚聲請釋憲,主張死刑侵害生存權、人性尊嚴、比例原則等憲法原則,要求宣告違憲,歷經多年、多屆大法官討論,今年大法官拍板決定受理,1月25日宣布將於4月23日召開言詞辯論。 死刑有無違憲? 因為今天新聞報導立
近年來,我越來越清楚認識到這一事實:當我們投入「大逆事件」這起爭議性的政治案件的探析,多半會從英雄主義或抓大放小的博論概念切入,進而聚焦在主角(主謀)幸德秋水身上,至於其他涉入該案的成員,由於知名度不大,除了小說家特別關注他們的生與死的經歷,他們甚少進入主流論敘的視野裡。對我而言,新村忠雄就是被我疏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中華民國的死刑制度是一個受到爭議的議題,涉及更廣泛的人權問題。本文詳細探討了中華民國死刑的歷史背景、執行方式、以及在不同時期不同政府採取的政策。同時,本文討論了反對者和支持者各自的觀點,從而全面展示了中華民國死刑這一爭議性議題的複雜性和多面性。
Thumbnail
《流氓王信福》不僅是一個司法個案,更是一段被埋沒的臺灣史。在這樁疑點重重的死刑案背後,不僅有王信福這個小人物的生命史;有戒嚴時代《檢肅流氓條例》與整個臺灣流氓管訓、強迫勞動的人權黑歷史; 更有跨越時代的不當審訊與判決。
Thumbnail
今年的4月23日,憲法法庭召開「死刑」的言詞辯論會。而這次的辯論,是由於台灣最老的死刑犯「王信福先生」,與其他36名死囚共同提出了釋憲聲請。細看之下會發現,聲請的發起人王信福先生──他最初被判定有罪的原因,竟然跟我們關注的「服裝」有關。
Thumbnail
4月23日上午10點,憲法法庭為審理【111年度憲民字第904052號王信福等聲請案】及相關併案共37件聲請案,有關刑法第33條第1款、第226-1條、第271條第1項、刑法第332條第1項、第348條第1項、第19條第1項和第2項以及刑事訴訟法第388條等規定行言詞辯論。開啟了死刑存廢這個大哉問!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2023年受到熱烈討論的台灣電影劇作品有不少,除了《人選之人──造浪者》,還有我接下來會介紹的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八尺門的辯護人》在2023年7月開始播出,作為暑假檔期的作品,影集在台灣的討論度不低,在IMDb上獲得8.2分的不錯表現,到底這部劇名看起來很神秘的作品是在說甚麼的呢?
關於死刑犯有沒有必要廢死? 到底台灣要怎麼對待犯下重罪之人? 台灣目前關押在看守有37名死囚聲請釋憲,主張死刑侵害生存權、人性尊嚴、比例原則等憲法原則,要求宣告違憲,歷經多年、多屆大法官討論,今年大法官拍板決定受理,1月25日宣布將於4月23日召開言詞辯論。 死刑有無違憲? 因為今天新聞報導立
近年來,我越來越清楚認識到這一事實:當我們投入「大逆事件」這起爭議性的政治案件的探析,多半會從英雄主義或抓大放小的博論概念切入,進而聚焦在主角(主謀)幸德秋水身上,至於其他涉入該案的成員,由於知名度不大,除了小說家特別關注他們的生與死的經歷,他們甚少進入主流論敘的視野裡。對我而言,新村忠雄就是被我疏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