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學生太驚人!自己作為「業餘玩家」鋼琴是沒被練成白色處剝落露出木頭原色這樣啦~倒是養貓之後琴鍵很容易出現貓毛(鋼琴就是她們的
#遊樂場)
6歲時某天爸媽帶我去看某個親戚的鋼琴發表會,看完問我想不想學,我覺得在臺上玩一個那麼大的
#玩具,會發出好聽的聲音好像很厲害,就說好。
於是他們買了一台負擔得起的直立式鋼琴,我便矇矇懂懂上課了。
學過
#古典鋼琴的朋友,或許有類似的經驗:除非有事不回家,否則每天至少練一小時 —— 入坑後才發現練鋼琴的過程如此需要毅力且大部份時候其實不好玩(=w=)。
第一個老師第一次上課結束的作業是8本練習本(不過畢竟初學者的譜都超級簡單,老師可能是為了增加豐富度而使用這麼多本),上完第一堂課我才知道原來彈鋼琴應該用
#指尖,而非指腹,且古典鋼琴的琴鍵都有一定重量,跟電子琴非常不一樣。
不清楚什麼原因,上課幾次後換了另一位老師,她看到我的練習本數量有點驚訝,將數量減到5、6本。之後我便跟著這位老師上到國一不再上鋼琴課為止。
人生中第一次學到「
#分手」這個詞彙,不是從愛情戲劇,而是鋼琴課。在視譜能力還沒那麼好、曲目本身音符很多、變化較複雜或節拍較奇特時,通常會先左手、右手分開來練習,當時的老師稱「分手」。待左右手對旋律都熟練之後,再開始兩手依照譜「合在一起」彈,簡稱「
#合手」(但我不曉得其他老師是否也這樣稱呼)。
譜上會出現一些義大利文或符號,讓演奏者去「
#做表情」。我的老師教授樂理和這些符號、表情時,比較是遇到什麼教什麼,不太如學校音樂課較系統性地講解。所以我以前的樂譜上,義大利文旁邊會看到注音符號&英文夾雜的自創音標。
由於那時候的自己其實不大明白為什麼作曲家在哪些段落要那樣設計樂曲的「表情」,所以自己當時看到漸強、漸弱、回到某小節再彈一次,etc. 時,就是照著做,沒有太去揣摩作曲者的目的或曲子本身的意境。大概一直到高中後不再被推著每日練琴時,自己反而因興趣去找當代作曲者的創作曲或改編自流行樂的鋼琴譜自己練之後,才比較能
#發自內心地與曲子「融合」。
習琴過程中,鋼琴老師問過我是否想再學第二個樂器,當時的我蠻想學豎琴或古箏(對,就是想直接
#用手撥弦 XD),但之後考量到家裡經濟負擔便作罷。倒是在學校被音樂老師抓去參加
#合唱團,雖然也頗需要時間(一週3練,因此容易早自習考不到試要另找時間考),但不用另外付錢、去比賽時還可以請公假,太棒了~(誤)
自己是很容易受音樂
#感染情緒 的人,反過來說,在某心情感覺當下背景播送的音樂,也會成為日後記憶的觸發。意即,未來聽到某旋律時,便會想起當初聽見該旋律時的情感或具體事件(當然強度可能隨著聽到音樂愈多次而慢慢遞減)。
自己覺得更有趣的是,當言語/語言有其極限而難以表述我們心中、腦中的種種,能
#自靈魂深處汨汨而出、觸及另一個靈魂、愈發真實懇切的,常常是那些重彈的老調,抑或從舊瓶滋釀出的新酒。
延伸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