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g Secret of Small Investor-小投資者的大秘密-讀後心得

2022/06/0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本書是由著名投資者Joel Greenblatt所撰寫,由於此書沒有中文版本,英文能力不好的讀者們較不便閱讀,但這本書對長期投資,提出許多有意思的觀點,本文會分享書中作者提到的重要觀念,以及對我的投資理念帶來的影響。本書在YouTube有人分享免費的有聲書可以閱聽,英聽能力足夠的讀者非常推薦這本書,可以建立起長期投資觀念。
書籍封面

如何對公司估值

常見的方法有:
1.折現現金流
2.相對價值法
3.收購價值
4.清算價值
上述方法也可以同時用於一間企業中不同的業務部門,端看投資者對各業務的價值判斷。
這些方法中,折現現金流DCF最常被華爾街用來評估一家公司長期的成長性,也是理論上最合理的估值方式,因為投資就是在預期未來能拿到多少公司帶來的收益,但是這種估值方式有很大的缺點,根據折現現金流定義,一家企業的價值來自於我們預測其未來所有收益之總和,並以一定的折現率折算到今天的價格,也意味著,今年或明年的收益僅代表企業的一小部份價值。而預測中使用的任何因素,如成長率以及貼現率的小幅變化,都會對未來數十年的預期收益總和產生巨大影響,企業整體估值將會變化很大。一個微小的變化都會大幅影響企業的價格,那所謂的專家利用精確的公式計算出來的預測數值,有多少意義呢?顯然不怎麼有意義。
收購價值與清算價值其實是輔助居多,一家企業很難透過財務報表就能判斷收購價值與清算價值,需要對公司營運內容有很深入的分析,甚至需要一些內部人士的消息才能較準確地判斷,一般投資人難以判別。
相對價值法則用來評估不易以現金流估值的事物,例如藝術品、房地產,在股市中也用來評估企業,顧名思義,相對價值法就是比較同類型的企業的特定財務指標,藉此判斷其估值指標要比同行高或低,例如P/E ratio、EV/EBITDA等等,但這些都只能當作參考,因為同個行業中每家企業的營運模式、商品種類、規模產量仍然有所不同,所以這個指標依然只能做很有限的判斷。

企業很難準確定價

到底要如何估計一家公司的長期折現現金流?答案是我們不知道,或是沒有人能夠透過幾條公式就準確地知道,但我們可以用機會成本來考量如何進行投資。
例如a公司帶來的預期報酬率有沒有比起無風險利率更高,又或者是b公司的預期報酬率又比a公司更好,如此類推,藉此找到最好的投資機會。如果我們無法評估一家公司的成長性時要怎麼辦,很簡單,就是忽略這些看不懂的公司。
但是根據容易量化的指標來進行投資,大家都能做得到,有成千上萬的基金也在做相同的分析,我們要如何單槍匹馬贏過他們?

乏人問津的地方有超額報酬的可能

基金公司規模很大,動輒幾十億至上百億美金的規模,由於資金帶來的套利限制,他們不可能考慮市值只有幾十億甚至更小的企業,即使這家企業很確定會帶來很好的投資機會,但受到套利限制,他們的資金無法大量投入,能夠買進的金額佔整個基金比例將會非常小,仍然無法帶來有影響力的報酬率,花時間研究這些公司的機會成本對於絕大多數基金公司來說太高了,因此小公司常常是他們忽略的類型

關注小型企業

小企業相比大企業,數量上其實更多,這之中肯定也有品質很好的公司,在這些小企業中尋找標的,不需要與非常多的投資者競爭,而個人投資者資金量通常也不會有好幾十億美金,就能有效地發掘這些投資機會並投入資金,產生很好的回報。
個人投資者也可以參與許多特殊情況交易,如增資、募股、收購、重整、分拆等等,這些特殊交易條件的股票,常被錯誤定價,個人投資者就可以經常利用這些機會套利,而不必預測企業長期的表現。

對於不想花時間的人

投資市值加權指數型基金是最好的選擇,然而也可以選擇等權重或是基本面加權的指數型基金,甚至可以選擇價值加權基金,這其實就是因子投資中的價值因子曝險以及小型因子曝險策略,然而這類策略很有可能長期表現落後大盤,一個策略如果每年甚至每個月都有效,那它很快就會被發現而被大量複製,導致超額報酬逐漸消失了,因此因子投資策略並不是持續有效的策略,投資人需要非常有耐心等待價值回歸,在績效表現低迷的期間,要讓自己保持在市場內,試著克制人性本能的風險趨避心理,長期而言可以比大盤表現好非常多,這也是為何投資這麼不容易的原因。

避免追高殺低

投資人具有從眾效應,常常追逐熱門股票,在錯誤的時間高價買進,又在錯誤的時間低價賣出,這種不理性的行為,讓許多人的投資報酬率大幅下降,甚至連專業的經理人都會發生,這也是著名的代理人問題的體現,長期投資就必須忍受一段時間的差勁表現,而不是頻繁的短線進出,每個月甚至每天不斷思考是否應該賣出或買進,擇時進出過度交易的行為,一方面是過度自信的表現,另一方面則是顯著降低績效的主因。而經理人會擔心自己的基金波動太大,會讓客戶的資金過於大量且頻繁地申購贖回,影響自己的操作策略,就只能大量分散投資,並且投資到熱門股票,這樣才會被這些無知的客戶認同,進而沒有辦法以最佳的策略得到最高的回報。

如果你是非常有能力的投資者

請集中投資6~10家企業即可,因為你所看好的這些企業,理論上就會帶給你最好的報酬率,越多的次級公司納入投資組合,只會降低自己的報酬率,要得到大幅優於市場平均報酬的績效,就不能做跟多數人一樣的事情,當然也可能結果是大幅差於市場績效,但是只要對每間關注的公司進行深入的研究後,才決定是否投資,並了解心理學、商業、歷史、金融、市場運作的原理,就能大概率的避免失敗。一個人的投資是否成功,關鍵絕對取決於獨立思考的能力,與你的人性與情緒化程度呈負相關
以上都是書中內容的濃縮

我的心得

這本書有些內容對於價值投資者非常有幫助
1.做好忍受長期績效低迷的準備
2.集中投資在幾家最看好的公司,才可以對自己的投資組合產生足夠的信念,不會因為短期股價表現影響自己的心理
3.避開看不懂的公司
4.利用人性常見的偏誤來獲利
5.要打敗多數基金經理人是相當容易的事情
6.多關注小型企業
不過,對大眾最容易的投資方法就是投資指數型ETF,是否還需要增加其他因子策略提高長期報酬,則是要看自己的風險承受度。
我的投資理念與這本書不同之處在於,我的投資理念是找到在十年內,有十倍以上成長潛力的公司,而不是稍微好於大盤而已,它們早期往往會有一些明確的特徵,這些特徵經常有意無意的出現在管理層訪談、電話會議、年報、季報、新聞、產品及服務推展,投資者就是要找出有用的訊息,並根據歷史、金融、心理學、市場運作等世界運行的基礎法則,對公司進行質化的分析,判斷公司是否具有強大的基本面,在去蕪存菁之後,留下幾家最好的公司,並在適當的時機買入,至於量化指標,最重要的就是公司需要處於高速成長期以及單位經濟效益夠好,然而書中對此並沒有太多著墨。
    巴菲特說過:成長是價值投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筆者的投資理念是,在未來幾年找到下一個Amazon。在這個專題中,會將我大部分投資想法記錄下來,並深入分析我關注的公司基本面,也會不斷更新我的持股狀況。若您看完文章後對我的分享有興趣,歡迎持續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