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別錄》08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3/11/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raw-image

呂新吾云:

「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機。」

「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

「曲木惡繩,頑石惡攻。責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良因曰: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但也不要隨意考驗一個人,即使是君子。

慈悲、觀心,君子但反恭內省為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14/3/30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君子恥聞小人之惡。 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別。」 良因曰: 《論語》中常常分別君子與小人的差別,若能自省, 會發現我們多與小人之心相應,慚愧! 如蕅益大師所示: 「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 願慚愧受持!
Thumbnail
2014/3/30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君子恥聞小人之惡。 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別。」 良因曰: 《論語》中常常分別君子與小人的差別,若能自省, 會發現我們多與小人之心相應,慚愧! 如蕅益大師所示: 「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 願慚愧受持!
Thumbnail
2014/1/19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 「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良因曰: 凡人都會有情緒波動的時候, 此時固然不宜壓抑,但也不能放縱,必須盡快以理智調伏。 在尚未心安之時,能令大喜大怒之境,能迴避則當迴避, 以免因逞一時之快,而使日後有悔。
Thumbnail
2014/1/19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 「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良因曰: 凡人都會有情緒波動的時候, 此時固然不宜壓抑,但也不能放縱,必須盡快以理智調伏。 在尚未心安之時,能令大喜大怒之境,能迴避則當迴避, 以免因逞一時之快,而使日後有悔。
Thumbnail
2014/1/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世人喜言無好人,此孟浪語也。 推原其病,皆從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個不好人,更何暇責備他人乎?」 良因曰: 此即「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的註腳。 薄德者心中往往充滿怨懟之心, 也無怪乎地獄的果報,往往以劫記而難拔也!
Thumbnail
2014/1/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世人喜言無好人,此孟浪語也。 推原其病,皆從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個不好人,更何暇責備他人乎?」 良因曰: 此即「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的註腳。 薄德者心中往往充滿怨懟之心, 也無怪乎地獄的果報,往往以劫記而難拔也!
Thumbnail
2013/12/1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論人之非,當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跡。 取人之善,當據其跡,不必深究其心。」 呂新吾云:「論人情,只向薄處求; 說人心,只從惡邊想。 此是私而刻底念頭,非長厚之道也。」 良因曰: 倘若認為人心本惡,因此老是往人性的黑暗面想, 划不來!
Thumbnail
2013/12/1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論人之非,當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跡。 取人之善,當據其跡,不必深究其心。」 呂新吾云:「論人情,只向薄處求; 說人心,只從惡邊想。 此是私而刻底念頭,非長厚之道也。」 良因曰: 倘若認為人心本惡,因此老是往人性的黑暗面想, 划不來!
Thumbnail
2013/11/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 「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機。」 「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 「曲木惡繩,頑石惡攻。責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良因曰: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但也不要隨意考驗一個人,即使是君子。
Thumbnail
2013/11/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 「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機。」 「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 「曲木惡繩,頑石惡攻。責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良因曰: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但也不要隨意考驗一個人,即使是君子。
Thumbnail
2013/10/12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凡一事而關人終身,縱確見實聞,不可著口。 凡一語而傷我長厚,雖閒談戲謔,慎勿形言。 結怨仇,招禍害,傷陰騭,皆由於此。」 良因曰: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非人終究感召是非人,也必招來是非。 損陰德、招災禍,就為逞一時口舌之快。
Thumbnail
2013/10/12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凡一事而關人終身,縱確見實聞,不可著口。 凡一語而傷我長厚,雖閒談戲謔,慎勿形言。 結怨仇,招禍害,傷陰騭,皆由於此。」 良因曰: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非人終究感召是非人,也必招來是非。 損陰德、招災禍,就為逞一時口舌之快。
Thumbnail
2013/10/5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做事必先審其害,後計其利。」 良因曰: 就待人來說,厚道是其要義。 人無完人,故當節取其優點,曲諒其缺點。 以原諒自己的心,去包容他人。 處事方面,凡事都有兩面,所以不要被利益蒙蔽。 應當以平常心去面對,方能截長補短。
Thumbnail
2013/10/5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做事必先審其害,後計其利。」 良因曰: 就待人來說,厚道是其要義。 人無完人,故當節取其優點,曲諒其缺點。 以原諒自己的心,去包容他人。 處事方面,凡事都有兩面,所以不要被利益蒙蔽。 應當以平常心去面對,方能截長補短。
Thumbnail
2013/9/27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須審勢、擇人。 『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此八字,不獨妄動邪為者宜慎, 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 俾大家信從,然後動有成,事可久。 蓋群情多暗於遠識,小人不便於私己,群起而壞之,
Thumbnail
2013/9/27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須審勢、擇人。 『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此八字,不獨妄動邪為者宜慎, 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 俾大家信從,然後動有成,事可久。 蓋群情多暗於遠識,小人不便於私己,群起而壞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