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別錄》10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4/3/30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raw-image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君子恥聞小人之惡。

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別。」


良因曰:

《論語》中常常分別君子與小人的差別,若能自省,

會發現我們多與小人之心相應,慚愧!

如蕅益大師所示:

「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

一味癡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

願慚愧受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14/3/30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君子恥聞小人之惡。 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別。」 良因曰: 《論語》中常常分別君子與小人的差別,若能自省, 會發現我們多與小人之心相應,慚愧! 如蕅益大師所示: 「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 願慚愧受持!
Thumbnail
2014/3/30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君子恥聞小人之惡。 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別。」 良因曰: 《論語》中常常分別君子與小人的差別,若能自省, 會發現我們多與小人之心相應,慚愧! 如蕅益大師所示: 「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 願慚愧受持!
Thumbnail
2014/3/28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良因曰: 一般人遇到讚歎則喜不自勝,批評則內心不喜。 這兩種動搖,就只是因為看不清自己,所以才隨他人話語而轉。 因此要看別人的習氣容易,能認清自己就難。 既然如此,就少論他人是非吧!以免影響內攝的功夫!
Thumbnail
2014/3/28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良因曰: 一般人遇到讚歎則喜不自勝,批評則內心不喜。 這兩種動搖,就只是因為看不清自己,所以才隨他人話語而轉。 因此要看別人的習氣容易,能認清自己就難。 既然如此,就少論他人是非吧!以免影響內攝的功夫!
Thumbnail
2014/1/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世人喜言無好人,此孟浪語也。 推原其病,皆從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個不好人,更何暇責備他人乎?」 良因曰: 此即「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的註腳。 薄德者心中往往充滿怨懟之心, 也無怪乎地獄的果報,往往以劫記而難拔也!
Thumbnail
2014/1/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世人喜言無好人,此孟浪語也。 推原其病,皆從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個不好人,更何暇責備他人乎?」 良因曰: 此即「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的註腳。 薄德者心中往往充滿怨懟之心, 也無怪乎地獄的果報,往往以劫記而難拔也!
Thumbnail
2013/12/1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論人之非,當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跡。 取人之善,當據其跡,不必深究其心。」 呂新吾云:「論人情,只向薄處求; 說人心,只從惡邊想。 此是私而刻底念頭,非長厚之道也。」 良因曰: 倘若認為人心本惡,因此老是往人性的黑暗面想, 划不來!
Thumbnail
2013/12/1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論人之非,當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跡。 取人之善,當據其跡,不必深究其心。」 呂新吾云:「論人情,只向薄處求; 說人心,只從惡邊想。 此是私而刻底念頭,非長厚之道也。」 良因曰: 倘若認為人心本惡,因此老是往人性的黑暗面想, 划不來!
Thumbnail
2013/11/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 「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機。」 「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 「曲木惡繩,頑石惡攻。責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良因曰: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但也不要隨意考驗一個人,即使是君子。
Thumbnail
2013/11/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 「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機。」 「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 「曲木惡繩,頑石惡攻。責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良因曰: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但也不要隨意考驗一個人,即使是君子。
Thumbnail
2013/4/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蕅益大師: 「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 一味癡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 逮積福多,善根淳厚,只此癡呆漢子, 卻能如水之隨處流行,泛應曲當。」 良因曰: 當修行人志向高遠,誓集一切福慧資糧時, 自然不於世間寵辱掛懷。
Thumbnail
2013/4/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蕅益大師: 「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 一味癡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 逮積福多,善根淳厚,只此癡呆漢子, 卻能如水之隨處流行,泛應曲當。」 良因曰: 當修行人志向高遠,誓集一切福慧資糧時, 自然不於世間寵辱掛懷。
Thumbnail
2013/10/12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凡一事而關人終身,縱確見實聞,不可著口。 凡一語而傷我長厚,雖閒談戲謔,慎勿形言。 結怨仇,招禍害,傷陰騭,皆由於此。」 良因曰: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非人終究感召是非人,也必招來是非。 損陰德、招災禍,就為逞一時口舌之快。
Thumbnail
2013/10/12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凡一事而關人終身,縱確見實聞,不可著口。 凡一語而傷我長厚,雖閒談戲謔,慎勿形言。 結怨仇,招禍害,傷陰騭,皆由於此。」 良因曰: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非人終究感召是非人,也必招來是非。 損陰德、招災禍,就為逞一時口舌之快。
Thumbnail
2013/9/28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強不知以為知,此乃大愚。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 「白香山詩云:『我有一言君記取,世間自取苦人多。』」 良因曰: 一個人能夠不斷的成長,需要良師益友的提攜。 真正有自信的人,方能虛心學習。 虛張聲勢者,只是來自於淺薄或自卑。
Thumbnail
2013/9/28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強不知以為知,此乃大愚。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 「白香山詩云:『我有一言君記取,世間自取苦人多。』」 良因曰: 一個人能夠不斷的成長,需要良師益友的提攜。 真正有自信的人,方能虛心學習。 虛張聲勢者,只是來自於淺薄或自卑。
Thumbnail
2014.12.24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曰: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從上皆稱改過為賢,不以無過為美。 故人之行事,多有過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 惟智者能改過遷善。而愚者多蔽過飾非。 遷善則其德日新,是稱君子。飾過則其惡彌著,斯謂小人。 《與文主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2014.12.24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曰: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從上皆稱改過為賢,不以無過為美。 故人之行事,多有過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 惟智者能改過遷善。而愚者多蔽過飾非。 遷善則其德日新,是稱君子。飾過則其惡彌著,斯謂小人。 《與文主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2013/4/2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良因曰: 表現在外的盛氣凌人,或者急於炫耀自己的才華, 往往是來自於內心的志得意滿。 因此雖說是三件事,其實也就是一個器識淺薄罷了! 一個人的驕慢來自於無知,所以只有擴展眼界,才不墮井蛙之見。
Thumbnail
2013/4/2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良因曰: 表現在外的盛氣凌人,或者急於炫耀自己的才華, 往往是來自於內心的志得意滿。 因此雖說是三件事,其實也就是一個器識淺薄罷了! 一個人的驕慢來自於無知,所以只有擴展眼界,才不墮井蛙之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