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句俚語"人無照天理,天無照甲子",說的是做人做事都得按照天理,如果做人做事不按天理行事,上天也不會按節氣運行萬物。這句話不知道大家最近會不會特別有感?就好像這幾年接連的COVID-19疫情、美國大印鈔、供應鏈塞港、通膨、股票和房價大漲、股票大跌、緊接著通縮的烏雲飄近...世界亂成一團,大家都不知道接下來會如何...,氣候暖化同樣也在自然環境中造成一連串的影響,動植物也亂成一團,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如何......
《當氣候漸暖 鳥類面臨生存危機 該先救誰?》這篇文章個人非常推薦,因為他讓我們看到世上萬物的關聯。文中提及:平均來看,候鳥春季遷徙的時間大約每10年提早2.1天;氣溫每上升1℃,春季北返的時間則提早1.2天。候鳥北返的重要任務是趕回北半球的溫帶地區繁殖,不過,如果北返時間改變,有可能冰雪還沒融化、昆蟲還沒羽化、植物尚未開花抽芽,此時孵出的雛鳥無食物可吃。對鳥類的繁殖衝擊,就像是小孩餓哭卻四處買不到奶粉。

究竟我們應該馬照跑,舞照跳?還是坐以待斃?還是可以做些什麼呢?
參考資料
- 當氣候漸暖 鳥類面臨生存危機 該先救誰? https://e-info.org.tw/node/234219
- 城市噪音、野火、物候紊亂 聯合國報告列出生物多樣性三大威脅 https://e-info.org.tw/node/233499
- 2020臺灣鳥類國家報告 https://www.bird.org.tw/report/2020
建議延伸閱讀:全球暖化、蝴蝶效應





















